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367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三經驗] 2010經驗貼——數學+經濟學,總分400(轉)

[復制鏈接]

37

主題

286

帖子

1899

積分

中級戰友

Rank: 3Rank: 3

精華
7
威望
874
K幣
1025 元
注冊時間
2008-10-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6-8 1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以下文章為轉載
==================================


閑話少絮,直接進入正題。

背景:一戰北大ccer,敗;二戰清華,成。

政治:70+0,英語一:50+0,數學三:150-0,專業課:130+0,總分400,學過數學極限的人都明白此種表述方法。

數學和經濟學專業課分數比較滿意,所以就說說這個給后來人聽,政治一般個水平,似乎沒什么好說的,英語則可以忽略了,險些栽在這個科目上。

數學經驗:

09年考試主要是用的大學期間的教材和從同學那借來的07年的陳文燈老師的黃皮書,都是正版,看得比較愜意,李永樂老師的書在網上買了本盜版,到手之后實在慘不忍睹,那個印刷的質量翻開就想合上,因此基本沒有看過,不是過李的書不好,而是我貪圖便宜買了不好的東西。從開始復習到考試只四個月時間,最后數三考了120多,還算比較滿意。

10年是只新買了本10年新版陳文燈教材,其余書則是沿用上次的。個人感覺不同年份的書內容幾乎一樣,若大綱沒有大的動作,輔導書基本上也不會變化,所以手頭緊張的同學不必一味求新,去舊書攤上淘幾本足矣。

數三包括三部分內容:微積分(精簡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復習順序我是微積分——概率統計——線性代數,因為前兩者關系比較緊密,概率中的密度函數、分布函數中要用到微積分、二維隨機向量部分要用到二重積分的知識,將這兩門連續地復習可以保證內容上的連貫性,若是中間橫插了代數,到概率的時候積分的內容可能已經忘了些,效果上不太好。代數的內容相對比較獨立,于那兩門關系不大,而且它里面概念比較多,對記憶要求較高,因此我將它放在最后復習。

微積分:核心是極限,各種求極限的方法一定要熟悉且熟練,基本上要做到戰無不克的地步,這樣數學才有希望逼近150。當然,如果不定這么高的目標,那要求自然可以降低些。我在復習時在極限這一部分停留了很長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我又將高中的數學教材找出來翻了翻,因為初等函數的性質在考研中是默認你很熟練的,比如對數和反三角函數的一些性質,如果忘了要回去看看,不要怕耽誤時間,不把初等函數搞清,后面很難進行。高等數學的脈絡大致是這樣的:極限——導數、微分——不定積分~定積分……一維

                    ——偏導、全微——二重積分………………二維

                    ——級數

                    ——微分、差分方程

一維中導數和微分是一樣的,它們都是由極限的定義引出來的,其實導數就是個極限等式。求導的公式要像吃飯使筷子一樣熟練,最好把它們抄在一張紙上,每天看看。積分是微分的逆運算,微分熟悉,積分自然不在話下,不定積分與定積分由牛頓-萊布尼茨公式連接在一起,這樣求不定的方法就可以用在求定這里,但定積分有一些特殊的計算方法,比如換元等等,至于廣義積分,不過是在牛萊之后再算一個極限而已,沒啥技術含量。積分的公式和微分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倒過來而已。有一些常用到的、不屬于基本公式里的公式要記住,比如tanX、secX、X平方加減a平方的平方根倒數的積分、sinX的n次冪的定積分,圓的積分等等。

二維和一維差不多,擴展了些內容,偏導和全微不過是前者將非目標變量視作常數,后者不這么干而已。二重積分主要是變換積分次序,在這里對初等函數的把握就很重要了,因為積分區域是要靠畫圖才能看得直觀,如果到這突然發現lnX、arctanX曲線畫不出來,那趕快撿起高中課本,不然后果很慘很慘地~~

級數部分和數列極限關聯比較大,前者是和的極限,后者是通項的極限,不要弄混淆了。{a}和a,不一樣的。這里要復習一下數列的知識,特別是等比數列求和公式,這是基礎。級數的內容就是折騰,將一個長長的式子合并成一個簡單的函數,或者將一個函數展開成一個長長的式子。還是如前面對付導數一樣,把e、sin、cos、ln(1+x)、1/(1+x)、(1+x)的a次冪這幾個公式抄下來,記住通項,用到的時候利用通項把前幾項寫出來就可以了。一般說來,題目最多讓你寫到第四項,大多數在前兩項、三項寫出之后就搞定了。

微分、差分方程,固定的套路,只需要站對隊伍往里套。二次那個有三個公式,比較麻煩的是特解的求法,陳的書里寫了算子法,雖然簡單,但不建議用。大家還是規規矩矩地用教材中的方法好了,記的方法是根和x的個數是一樣的,如果不是根,就是0個x,便不用乘;如果是一個根,就乘上一個x,兩個根就乘兩個x。

線性代數:行列式的計算方法,核心一點是將其化成三角陣,此處比較麻煩,做題時要萬分小心,實質是行和列之間的加減法,掌握好幾個模型,一般不會錯。

矩陣:關于各種矩陣的定義要搞懂,對稱和三角陣是重點,前者在特征值與二次型那頻頻出現,后者是計算行列式的關鍵。矩陣有三種變化:轉置、逆、伴隨,公式大體相同,每個系列中特殊的一個要記住,轉置的和等于和的轉置、逆相乘等于單位矩陣、伴隨相乘等于行列式。矩陣的等價由初等變換引出,左乘行右乘列,性質就是秩相等。矩陣的乘法比較麻煩,細心一點就成。至于矩陣的其他運算及其與行列式的關系,主要是數乘記得要變成n次冪。逆矩陣的計算比較惡劣,麻煩!方法是固定的。代數里面大部分都是方法固定,難點主要在于麻煩,這也是考察的一個方面吧。

向量:無關相關、線性表出,主要是這四個概念,這里定理比較多,我建議最好把這的定理整理出來,也是抄在一張紙上。向量相關的概念要注意秩和極大無關組,計算它們的方法是固定的,不要算錯就好。秩可以行列都動,而無關組則只能動一個,列向量動行,這個要注意。向量的計算要注意正交和單位的概念,就是乘完等于0和模等于1,由此引出正交矩陣的概念,正交陣中行列都是單位向量,且之間正交,schmidt正交法是個公式,或者記住推算方法,用時自己推,或者記住公式,用時之間套。

方程組:方陣的cramer法則,可以用來判斷參數的取值范圍,不等于0就一個根,等于0另說,用等式把參數求出來,然后一個一個談論。齊次和非齊次的區別在于等號右邊的0和非0,如果前面行列式計算比較熟練,這計算跟它相似,只要認真些,問題不大。注意通解的表述方式,一定要注明c是任意常數。

特征值:實質就是解一個方程組,要記住特征值的性質,矩陣變換特征值跟著變,但特征向量不變。一般矩陣特征值無關,對稱陣正交,條件苛刻,結論也更苛刻。這里比較麻煩的就是三階陣的化簡,大家一定不要直接展開,在化某一列或行只剩一個非0因子后才可以展開,不然三次方程沒法解。矩陣的相似,因為p是由特征向量組成,如果特征向量不夠,便不能組成一個可逆陣p,此時便不能相似對角化。這是判斷相似對角化的基本,其余定理都是由這個衍生出來的。相似矩陣的性質是特征值多項式相同,由此導致特征值相同,進而衍生出許多性質,因為行列式等于特征值的積,所以行列式相等,由此推開一系列性質。

二次型:就是把一個對稱陣相似對角化,不過這里改個名稱叫合同,實質計算過程是一樣的。概念上的區別是將逆換成轉置,要求降低,相似要求特征值相同,這里只要求特征值符號一致,性質也是如此,只能推出慣性指數一致。

代數里概念比較多,計算復雜,要求大家一定要細心,題目做完之后要代入檢查一下,比如算出一個逆矩陣之后把它們倆乘一下看是否等于E,算出伴隨之后乘看等不等于行列式等等。檢查要從結論入手,切不要將原來的過程重賴一次,那樣基本看不出來錯誤。意思是求出逆之后乘一下,而不是再做一邊行變換。概率:前面一部分主要是高中的內容,我不知道是不是全國都學這個,我高中時學過概率,嘿嘿~古典概型主要是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運用,一步完成就是加法,多步完成就是乘法。排列和組合的區別從名稱上就能看出來,排列是取出之后還要排一下,組合則是取出之后就完事,所以組合要在排列的基礎上除以一個階乘數。幾何概型就是算面積相除(一維簡單三維復雜,所以二維平面是重點)。條件和獨立是常考的內容,條件里面有兩個公式:全概和貝耶斯,沒得說,理解并記住;獨立是惟一一個用概率定義事件的概念,也就是說,通過概率來判斷事件關系只有獨立這么一個。其他的,比如說概率為0是不是不可能事件、1是不是必然事件?不對,因為這些事件不是通過概率定義的,反例就是連續型里面取出一個點,這個點的概率是0,但它可以發生,不是不可能事件;余下的事件概率是1,但它不是必然,因為有個點被取出去了。至于為何如此,原因在于連續型樣本空間是無窮的,任意一個有限數除以無窮大都是0。

隨機變量與向量:一個是一維,一個是二維,相當于一個是一元微積分、一個是二元微積分,計算方法上是對應的。分布函數,分布表和密度函數,前者是通用的,后兩者一個對應離散型一個對應連續型,離散求分布是加法,連續求分布是積分。常用的幾個分布要記住,泊松、伯努利、均勻、正態常考。二維分布比一維多了邊緣和條件的概念,邊緣分布就是二維兩個變量中其中一個的分布,至于求各種分布函數,無非是二重積分的計算,只要學會方法,往里套就成了。

數字特征:期望、方差、協方差、相關系數,后兩個是二維特有的。期望的計算公式分為離散型與連續性,一個是連加、一個是積分。方差是通過期望定義的,平方的期望減去期望的平方。復習到這大家就可以看到,微積分與概率內容上是高度相關的,如果微積分復習得好,這里計算的部分就迎刃而解,概率里遇到的問題應該是如何分析問題、列出方程,千萬不要遇到說“這個積分不會算”,如果碰到這樣的問題,那就該回去找微積分了。獨立和相關系數,獨立是更強的概念,相關只是衡量線性關系,至于有沒有其他關系,相關系數就體現不出來了。所以獨立能推出系數為0,反之不成。

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背下來就可以了,記住前提條件和結論,一般題不難。

統計:簡單隨機抽樣得出簡單隨機樣本,后者的性質是相互之間獨立、與總體同分布。三個常用分布,X方、F、t分布,記住三者的定義,X方的期望與方差、F的倒數性質,因為常用。正態總體的抽樣分布有兩個公式、一個性質:均值服從正態、方差服從X方;均值與方差獨立。參數估計有兩個方法,矩估計和最大似然估計,前者沒啥技術含量,很簡單;后者是用ln化簡之后求最值,如果是單調,那么就取max或min就可以了。

數學部分先做了一個內容概要,復習步驟前面已經說了,我是微積分——概率——代數這樣進行的,輔導書主流的就陳和李,李的書由于盜版我基本沒看,主要依托陳的了。待內容復習結束之后就要大量做題,我有基礎500、客觀1500、主觀500,從題目中找出不足,錯題要記下來,并且把自己錯的地方標注出來。我有一個方法是做題的時候每一個等號上面都寫上依據,比如依據××中值定理得出、依據××定理得出,這樣保證每一步都有根據,錯誤的幾率就減少了。后期一定要做些模擬題,而且要定時定量,數學是第二天上午考,那么就按照考研的時間每周做兩套,這是后話,如果有機會,會專門再寫個后期的。

經濟學經驗:

因為考了兩次,而且兩次參考書不同,所以我的經濟學書很多,基本上主流的教材都買了,全是正版吶~~

微觀推薦張元鵬老師的《微觀經濟學》,這本書比高鴻業老師的多了些數學的內容,又不像尼科爾森先生那樣多,比較適中,但后面信息經濟學部分寫得簡略,這部分推薦看平新喬老師的《十八講》和范里安先生的《現代觀點》,平的數理較多,可應付計算,范的更多是敘述,可以體會經濟學思想,用于論述。個人感覺這三本書就夠了,如果有余力,那么尼科爾森的微觀、周惠中的微觀也可以看看,畢竟是ccer的推薦教材,不看下心理上過不去。

宏觀主打曼昆的《宏觀經濟學》,注意,不是上下兩冊的《經濟學原理》,如果考ccer,則還要看巴羅的宏觀,因為曼昆是新凱恩斯、巴羅是新古典,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不考ccer,巴羅的書則不必看了,第五版里面有不少印刷錯誤,看起來挺費勁的。

微觀內容總結:微觀體系完整,主要包括消費者行為、生產者行為、市場及相關部分。消費者行為由基本假設——理性人出發,通過預算約束、效用函數導出最優行為,進而推出需求曲線。預算約束是一個線性方程,px+y=m,x是商品,y前面之所以是1,因為y被看作復合商品,m是收入。效用函數由u=u(x,y)給出,求最優解就是在預算約束方程的約束下求u的最大值,主要應用拉格朗日法求解。如果固定u不動,求支出的最小值,那得出的就是支出函數。當p變化時,最優解也隨著變化,由此引出斯拉茨基方程——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這里有兩種分解方法,固定最優點不動是斯拉茨基分解,固定無差異曲線不動是希克斯分解,這個十八講里有詳細敘述,大家可以看下。與價格變化相關的是普通和吉芬商品、價格提供曲線和需求曲線,與收入相關的是正常和低檔(低檔里包括吉芬)商品、收入提供曲線和恩格爾曲線,等價變化與補償變化的定義要關注一下,這部分推薦看張、范、平的書。生產者包括兩部分,從實物角度的生產函數和從貨幣角度的成本利潤。生產函數部分張元鵬書里寫了很多,主要圍繞s形的生產函數(范的教材依據的是新古典生產函數,即沒有拐點,類似x平方根的函數曲線,滿足稻田條件那種),y=f(x);成本函數c=c(y),分為長期和短期,成本函數參考范和張的教材,各種概念:ac、avc等等,注意ap和avc的倒數關系,張的教材里有推導。市場部分包括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廠商數目依次減少,其中關鍵是廠商產量變化對市場價格的影響,抓住這個就好分析了。壟斷競爭里面的張伯倫模型,寡頭分為按時間和競爭內容分為四種情況,序列價格、序列產量是斯塔克爾伯格模型、同時價格是伯特蘭模型、同時產量是古諾模型,這個推薦看平的十八講,壟斷是只有一個廠商的情況,里面包含三種類型的價格歧視,推薦看范的。不確定性推薦看平的,寫得超贊。博弈論部分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范和平的書這一內容看看就成了。復習完博弈論和寡頭之后要將兩者結合起來,寡頭里面的四個模型分別對應著博弈論里不同的內容,值得好好分析一下。一般均衡看范的、福利經濟學看范的、信息經濟學看平的、公共選擇看平的,微觀內容大致就完整了。

宏觀:

以曼昆為主,巴羅的好像就ccer推薦,但我個人看過巴羅的書之后就迷上了他的內容,柳暗花明的感覺~~宏觀大塊頭有這么幾個部分:GDP、凱恩斯交叉圖與IS—LM分析、AS—AD分析、增長的索羅模型,還有比較小的通貨膨脹、政府政策等等。宏觀是主干內容少、細節內容多,記憶的內容分為兩條線:凱恩斯和古典,他們兩個的結論往往是相反的,對比著記容易些。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hn521 + 3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3

    帖子

    128

    積分

    一般戰友

    Rank: 2

    精華
    0
    威望
    30
    K幣
    98 元
    注冊時間
    2010-3-20
    沙發
    發表于 2010-6-10 00:03 | 只看該作者
    謝謝
    wmcwy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人人連接登陸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9-13 23:08 , Processed in 0.086941 second(s), Total 10, Slave 9(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