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丝袜美女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免费影院,久久91精品久久久水蜜桃,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天天2023亚洲欧美,久久久久日韩精品,久久这里只是精品最新,9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考研論壇

 
查看: 16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創2010年人大新聞考研經驗及參考書目推薦(8000字完整版)

[復制鏈接]

1

主題

1

帖子

2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華
0
威望
0
K幣
2 元
注冊時間
2010-7-16
樓主
發表于 2010-7-16 18:55 | |閱讀模式
【原創】2010年人大新聞學院考研經驗第一篇:參考書目推薦



拿到人大新聞學院的錄取通知書,考研對我來說已經落幕。最近有同學問我備考經驗和參考書目,問的人多了,就不一一回答了。寫這篇總結,也是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梳理吧。先說一句,過來人的感受僅供參考,讀書方法是獨特的,只可借鑒,不可迷信,我的成功不可復制

我去年準備考研,大概也是在這時候開始找參考書的。人大新聞學院從2009年開始,就不再提供官方的參考書目了。我當時也是既茫然又焦灼,所以非常理解很多同學目前的心情。



我列的這些書并不是我看過的全部,有些書我看了,但是覺得從知識含量上并不能滿足考試的適用性,所以就不再推薦了,畢竟時間成本是最值錢的。所謂的經驗,意義就在于此,我走過的彎路別人就不要再走了。



參考書目的總名單先列出來,然后我再具體說一下每本書我是怎么看的。



01 《中國新聞傳播史》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聞傳播史》(第二版) 陳力丹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03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 []E?M?羅杰斯著/ 殷曉蓉譯 上**出版社 2005

04 《新聞理論十講》 陳力丹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05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09/2010》 陳力丹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9/2010

06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07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賽佛林,[]坦卡德著/ 郭鎮之主譯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6
08 《傳媒經濟學教程》 喻國明,丁漢青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09 《傳媒變革力——傳媒轉型的行動路線圖》 喻國明 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9
10 《新聞寫作教程》 劉明華、徐泓、張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11 《新聞寫作精要》 高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5     
12 《新聞編輯學》 蔡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13 《新聞評論教程》 馬少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 《國際新聞界》雜志 中國人民大學主辦  近一年
15 《新聞傳播學筆記與考研真題詳解2011》 金圣才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10

一.新聞傳播史類
01 《中國新聞傳播史》 方漢奇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02 《世界新聞傳播史》(第二版) 陳力丹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03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 【美】E?M?羅杰斯著/ 殷曉蓉譯 上**出版社 2005

2010年的題型變化很大,中外新聞史考的分值比以往少了很多。不過,我還是把新聞傳播史的書放在了首位。對于跨專業的考生,了解一門學科的歷史是入門的必經之路,任何涉入一條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這里的水來自何方,它為什么這樣流淌


中新史和世新史記憶量大,我重點說說我讀書的方法吧。方法對了,可以事半功倍。

1. 《中國新聞傳播史》的寫作是以時間邏輯為主線的,從遠古寫到現代。我重新用另一種邏輯做記憶,將中新史分為這些標簽:報紙﹑報人﹑報案﹑報刊發展史﹑通訊社發展史﹑廣播電視發展史﹑新聞思想史﹑新聞教育史﹑新聞記者團體﹑新聞立法史。

記憶報紙的時候,可以畫一個表格,簡略的寫明:名稱﹑時間﹑人物
/團體﹑地點﹑意義/地位。我這樣整理了50家比較重要的報紙,用了兩張紙就搞定,復習起來非常方便。

2. 《世界新聞傳播史》首先要解決一個宏觀的問題:整個世界范圍內,報紙﹑通訊社﹑廣播﹑電視﹑互聯網的產生,發展,現狀,動向。今年初試的時候考了世界范圍內互聯網傳播的歷史進程,復試筆試的時候也考了一道媒介的改變對人類交往的......,記不太清了。

在記憶各國的新聞史的時候,首先把握住一個總體的特征,比如英國的商業性漸進式﹑法國的政治性斷代式,然后按照中新史那樣的標簽進行整理。也可以做專題,比如英國爭取新聞自由的斗爭史,一下子可以串聯起很多知識點:第一步,皇家出版特許制等;第二步,約翰維爾克斯案等;第三步,反對知識稅;第四步,穆勒的《論自由》。


3. 通過今年的試題分析:中新史不要遺漏了近幾年動作比較大的媒體,比如上市,兼并和重組等。外國的不要遺漏了第三世界國家的媒體。

4.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 :我報考的是傳播學專業,這本書對于傳播學的起源發展和創建做了系統全面的梳理。它敘述的方式非常有特點,傳記式的方法也就是以傳播學奠基人以及建立人的個人生平為線索來闡釋其思想理論脈絡的。

這本書不曾出現在以往的官方的參考書目上,我讀的也并不仔細。復試面試環節抽到了一道題是
信息論和控制論的作者及其著作,我怎么想也想不起來控制論的作者的名字了,就在嘴邊上但是就是記不起來。如果好好看過這本書,這個名字應該會記得很清楚——諾伯特?維納。

5. 關于《外國新聞傳播史》還要不要看的問題,這本書我看了,是作為《世界新聞傳播史》的交叉參考,不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為對于外國的人名和媒體的名字,作者譯的不一樣,反倒引起記憶混亂。

二. 新聞理論類
04 《新聞理論十講》 陳力丹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05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09/2010》 陳力丹 人民日報出版社 2009/2010


陳力丹老師的新聞理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于我這樣跨專業的考生來說,很好理解。可惜我當時看書的時候,第一本看的是楊保軍老師的《新聞理論教程》,非常具有哲學思辨性,但一開始看不懂啊,繞的我的腦子很渾,直懷疑自己是不是讀新聞傳播的料。楊老師的書理論性很強,我覺得考完研之后,要深入地繼續做研究的時候,可以用作參考。選擇陳力丹老師的書的另一個原因是,理論本來就是常考常新的東西,所以我更喜歡看新近出版的書。當然,有時間的話還是要博覽群書,博采眾長,比如鄭保衛老師的《新聞理論新編》。



理論要掌握,但不是死記硬背,老師們的觀點有時候會不一樣的啊,你要形成自己的見解,說的有道理就行。新聞理論考的越來越活了,越來越與現實發生的新聞熱點聯系在一起,比如今年考的媒介審判記者暗訪(初試考了,我復試面試的時候又抽到了這道題),所以《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一定要看。陳力丹老師每年會出一本,大家關注2010年的什么時候出。我當時是看了兩本,20092008,也建議大家今年把2009的也看一下。

.  傳播理論類
06  《傳播學教程》 郭慶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07  《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 []賽佛林,[]坦卡德著/ 郭鎮之主譯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6

傳播理論如果只看《傳播學教程》,必死無疑。今年復試筆試有一道媒介議程設置的題,如果沒有深入地了解其方方面面的內容,是很難答好的。其實在看書的過程中,如果你勤于思考的話,有很多問題會自然地浮出在你的頭腦中,你會禁不住去想:所有的議題其被設置的效果會一樣的嗎?議程設置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是誰或什么設置了媒介的議程?這就促使你自覺地去拓展視野,去尋找答案。



說句題外話,選擇考研的動機都很復雜,有的人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有的人為了能跟他或她在一起,有的人為了能落下北京戶口,這些原因我自己或多或少也有。不過呢,我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知道我的工作該怎么去做,甚至我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我卻不明白為什么要這樣做,所以我才選擇考研,想弄清楚這個為什么,用實踐印證學理,增加知識的深度和廣度。



無論你考量了多少因素最終選擇踏上這條路,至少有一條應該是真的熱愛這個專業吧,這樣才能對尋找未知充滿興趣,這才是保證你考研成功的根本動力。曾經有個小孩跟我說,她想考人大新聞是因為想去北京讀個碩士,我勸她如果只是這個目的,還是考個別的學校的別的專業吧,她也許低估了人大新聞的挑戰性。

四.傳媒經濟學類
08 《傳媒經濟學教程》 喻國明,丁漢青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

09 《傳媒變革力——傳媒轉型的行動路線圖》 喻國明 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9



再重申一下,人大新聞學院2010年起各專業及方向(新聞學、國際新聞、傳播學、廣電、傳媒經濟學)初試為統一的一張卷子,所以考新聞學和傳播學的也要好好的看傳媒經濟學,分值占的還不少呢。



喻國明老師等編著的《傳媒經濟學教程》是09年出的新書,當時我看到這本書就知道肯定會是重點,今年考了一道這本書上的受眾碎化。我本科的時候學過微觀經濟學,所以讀起來感覺不是很費力。也許跨專業幅度比較大的同學,比如英語專業,會覺得理解需求價格彈性邊際效用遞減這些名詞有些難度吧。不管多么吃力,這本書一定要讀透。 喻國明老師在傳媒經濟學領域的地位不用我說了,所以他的新書《傳媒變革力——傳媒轉型的行動路線圖》以及最新的論**要找來看。

五.新聞實務類
10 《新聞寫作教程》 劉明華、徐泓、張征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11 《新聞寫作精要》 高鋼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5     
12 《新聞編輯學》 蔡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13 《新聞評論教程》 馬少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新聞寫作教程》這本書,我想了下,還是列上去了。就像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一樣,這本書的特色就是收錄了不少經典的新聞作品,而《新聞寫作精要》的實用性和業務性更強一些。



今年實務的題型變化很大,簡單地考書本上采訪和編輯的問答題沒有了,而是根據材料來設計采訪提綱和策劃新聞報道。但是書還是得看的,不然設計策劃出來的東西會缺乏專業性,批卷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新聞傳播學考研,絕不能與外界隔絕,兩耳不聞窗外事。恰恰相反,你的新聞接收雷達要一直開著。我考研期間雖然把我家的網線剪斷了,主要是克制自己想看美劇的欲望,但是每周的《南方周末》必買。再有就是聽廣播,106.1的中國之聲,基本上吃飯走路都戴著耳機的。今年考的實務題的材料天然氣緊缺,我還記得當時聽這個話題采訪時的情景:那天地上還有雪,是傍晚,我在買飯回來的路上,在小區的門口。中國之聲的記者連線了能源專家,播放了中石化高管和普通居民的采訪錄音,各方的立場和觀點都有了,所以考試寫評論的時候覺得有話可說。

六.期刊和考研輔導書類
14 《國際新聞界》雜志 中國人民大學主辦  近一年
15 《新聞傳播學筆記與考研真題詳解2011》 金圣才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10

以前我看別人寫的考研經驗,都說期刊初試之前不用看,等復試之前再看。我的觀點是,初試之前一定要看。可能幾年前的出題規律是初試重視基礎,復試重視熱點。但現在不同了,我初試前沒看期刊,就吃了大虧。考的第三人效果,我明明在輔導書上看過的,但是就看了一遍,而且還是不怎么上心地一掃而過,結果在考場上看見這個名詞的時候,就只記得我看過的呀,可是具體什么意思,死活記不起來了。那種挫敗感,很影響答題的情緒啊。出了考場我用手機上網一搜,哦,原來如此啊,我真的看過的,可我就是想不起來了。等到我看《國際新聞界》的時候,發現今年第三人效果的論文好幾篇。如果之前看過期刊,絕對會知道是重點,記得牢牢的。



《新聞傳播學筆記與考研真題詳解2011》,這本書我用的是2010,不過2011現在已經出了,可能是更新了最新一年的考題吧。這本書很強大,題目非常多,不只是人大的真題,各大學校的真題都有。看這本書,主要是學習人家組織答案的能力。不過我不建議一開始就看這本書,最好在自己的筆記已經做完,自己的肚子里有存貨之后再看。



最后還要提醒一下,要保持考研信息的靈敏,以便合理的統籌時間。去年8月份人大新聞學院公布了各專業的考試內容,傳播學的初試科目沒有了廣告和公關。雖然我已經略讀了一遍,但初試之前就沒有詳細的再看,而是在初試與復試之間的兩個月內看的廣告,公關,廣電,網絡傳播,手機媒體,新聞傳播法等等。 也許因為我的見識不足,錯過了一些好書,也希望你們能推薦給我。我懷著十分的真誠寫下以上所謂的經驗吧,希望能對求學路上的人兒有所幫助,也歡迎隨時交流。祝愿所有奔跑著的學子都能夢想成真!



【原創】2010年人大新聞學院考研經驗第二篇:如何做筆記和分配時間

《參考書目篇》寫完之后,有同學還有疑問,我再集中回答一下。



問:買別人的筆記有用嗎?該怎么樣做筆記?








如圖所示,右邊復印的是我花錢買的一大摞筆記,左邊的六本是我自己手寫的筆記。買的資料有沒有用?我覺得對我來說是有用的,因為像我這樣的跨專業考生,要在半年的時間內消化掉那么多參考書,是很有難度的。聞道有先后,通過揣摩人家做筆記的方法,可以學習他們作為學習者的思路。當然,如果你本科已經學了四年新聞,或者你覺得你這么多年形成的學習方法已經很適合你,無須再改進,或者你的時間很充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了,不是很著急,那就省下這筆錢吧。



我去年買筆記也沒有什么經驗,先是在一個專門賣考研資料的網站買的,覺得專業機構可能會正規些,更有保證。但是收到后發現他們的資料雖然很多很重,湊足了分量,其實仔細一翻,多是東拼西湊,內容陳舊過時,毫無邏輯可言,你買了也分不清到底哪兒是重點。筆記是要減輕你的學習量,這樣反倒增加了,而且增加的不僅是學習量,還有心理負擔。后來我又買了一個考上的研究生學長考研期間整理的筆記,雖然紙張少了很多,但是思路清楚,內容準確,價格還便宜。



我在考研論壇上經常看到有人買筆記被騙,這就需要你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別輕信別人,別沒聊幾句就付錢了,多問問他的一些情況,至少得問出來他的真實姓名,然后到錄取名單里去找找有沒有這個人吧,最保險的是雙方商量好采用支付寶來交易。



同時你要心里有數,買了筆記并不能保證你一定能考上。別懶,別只是看,一定要動筆整理一版屬于自己的筆記。我看一本書大概是這樣:先瀏覽一遍,掌握作者的寫作框架,有個整體的印象。然后再精讀一遍,根據筆記理解重點內容。最后再寫一遍,形成自己的筆記。做筆記不等于抄書,你要會把的東西撈出來,著述者的解釋例證這些你讀懂了就好,只需把核心內容觀點整理出來。同時呢,做筆記的過程中要嘗試創造自己的語系,因為你跟著述者的知識背景肯定是不同的,思維模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比如我在做《傳播學教程》這本書的筆記的時候,就沒有按照人家那個章節來安排,而是分成了傳播與傳播學(一章,三章,四章,十四章,十五章)媒介研究(二章,八章,九章)受眾研究效果研究傳播類型這五大篇來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



寫到這里,我想起來我的兩個同學。一個是初中同學,她學習比我刻苦,那股能吃苦的勁兒我看著都有些心疼,可是她沒有形成自己靈活掌握知識的方法,最后我考上了重點高中,她沒有。另一個是高中同學,她家里比較有權勢,父母經常請班主任吃飯,老師自然會多照顧她一下。照顧的表現之一就是安排她跟我同桌,這樣她就可以跟我學我是怎么做讀書筆記的,我買了什么樣的輔導書,可最后我考上了重點大學,她沒有。所以,如果想在讀書的路上有所收獲的話,必須將我能學我會學結合起來。  



問:我每天得學多少個小時?專業課和公共課該如何分配時間?



這個問題我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基礎不同,我可以介紹一下我的情況,但是你的學習計劃只能由你自己來安排。



我從小喜歡讀書,閱讀量是比較大的,這可以從我以前在博客上的文字輸出看出來。雖然我以前讀的這些書里沒有這次考研出題的書,但是有與傳播學密切相關的一些心理學和社會學的書籍。我雖然是跨專業,卻覺得自己的專業跨的很自然,也就是具備了常識性的知識,已經對現象有所觀察,理解高度概括的理論就會變得容易很多。有一個同學因為歷史學的差,所以在看《中國新聞史》的時候,需要把高中的歷史課本先找出來看一遍,對他來說,半年的準備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政治和英語,那更是實實在在講求基礎的。我實際花費在這兩個科目上的時間,大概只有專業課的十分之一吧。所以在第一篇里,對于公共課的復習方法我只字未提,因為我覺得我的方法不具備普適性。我之所以敢花費較小的時間成本,跨專業考國內最具聲譽的新聞學院,是因為我了解我自己,我知道我的政治和英語用不了花多少時間。本科因為985高校的氛圍,也沒覺得過六級是多大點事兒,因為大家都過了。我那時候還打算直接出國留學,GRE也苦讀過一陣子。很多人說,考研就是考英語,我倒不敢說這么絕對,不過如果你的英語底子好的話,考研真的是很有優勢的,因為可以節省下很多很多的時間。



接下來我要說的話,可能不好聽,尤其對準備二戰三戰的同學。我希望讀這篇文字的人能夠看到我說真話背后的真誠,能夠沉下心來思考幾分鐘,而不是一觸到你的痛點就反彈性的跳起否認。



武俠里常會有這樣的情景,原來你學過易筋經,任督二脈已經打通,再學下一門功夫就很快了。我妹妹讓我給她講背單詞的方法,詞根詞綴什么的,她學的很好,我舉的那些例子她也都能記住,可是讓她擴展一下,活學活用她就發散不了,沒有那個單詞量。我從這件事也悟出一個道理:學知識就像是去銀行存錢一樣,你存100,別人已經存了1000,在同樣的時間內,同樣的利率下(我們的智商相差無幾),存1000的人的利息(新增的知識)自然比100的要高,然后這些利息再計入你的知識儲備,往上的增長差距會拉的越來越大。不管你是有個富爸爸還是官爸爸,縱然他們的財富和權力可以傳承給你,但是在知識的銀行里,你必須像螞蟻搬家一樣,自己一點一點的積累。



我想這也是為什么考研要有復試,為什么復試中也會刷掉一些初試成績高的人,因為老師看重的是你的知識儲備,是你讀這兩年研能生出多少新利息的潛力。今年人大的研究生招生錄取簡報還沒有出來,不過我感覺競爭是越來越激烈了。第一是保送和推免的人數比往年增加了,2009年公布的傳播學的錄取比是333:33,這333人里應該還包括保送生和推免生,今年這個數字還要增加的話,你一個人要競爭的絕對要大于10個人。第二是今年復試的時候又刷了十幾個人,有人統計說是17個,而聽學姐說2009年進復試的都留下來了,沒有刷人。這應該能說明一個傾向,那就是復試放進更多的人進來,最后更注重考察綜合素質。



在考研之前,你不妨跟我一樣給自己的實力做個SWOT分析,厘清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風險到底是多少。絕大部分時候,失敗不是因為缺乏機會或者有失公平,而是因為以前該努力的時候,你沒有竭盡全力,對不對?不管高考錄取時各省之間有多么不公平,既然同省的人有考上的,你沒有做到,就說明你跟別人有差距。如果非要讓我將考研跟高考做個比較的話,說實話,我覺得我整個考研的過程要比高考輕松一些。如果你覺得我說的知識銀行有道理的話,你想趁現在把以前比別人落下的欠款補上,這樣的增長必然是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的。其實,如果你能這么想的話,就不會再怨天尤人,擔心錄取會不會有黑幕啊,抱怨為什么調劑只要本科是985211的。把心態放好,對你自己追求更高的進階也是有幫助的。  



問:什么是期刊?



我當然不會在這里給你解釋什么是期刊,我要說的事情是,這種抬手用搜索引擎一搜就能知道的答案就不要問我了。都是準備要考研究生的人了,這樣自己查一查就知道的問題還要問我,那將來真要是考上了,是不是文獻檢索都要再交給導師呢?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人大新聞學院有傳媒經濟學嗎?那本書要在哪里買呢?我四級考了多少分,你覺得我考研英語能過線嗎?等等,我都不想舉了。



我可以回答你的問題,但是我沒有這樣的義務。所以希望你的問題要問的有點水平,能夠觸動讓我思考的神經,而不是too simpletoo naive。我已經比較有耐心了,去年我都買了學長的筆記,我問人家問題人家都說忙,想讓他給說說怎么看書,人家都提出要按小時付輔導費呢。



我自己現在在重新準備GRE考試,每天也在學習,請你像珍惜你自己的時間一樣珍惜我的時間

PS:寫這個帖子本來是為了給我的個人博客吸引點人氣的,所以寫的很用心,一共寫了兩大篇,共8000字,但是考研論壇的斑竹不讓外部鏈接,讓我把全文發出來。我本來不想“給他人做嫁衣裳”的,可是后來一想,既然都寫出來了,如果能給在這個版塊上搜索信息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啟發,也是好事一件,所以就在這里發了完整版。既然我照做了,把這么有內容的帖子貢獻了出來,那版主是不是考慮能給加個精,以資鼓勵呢?
    關閉

    您還剩5次免費下載資料的機會哦~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使用手機端考研幫,進入掃一掃
    在“我”中打開掃一掃,
    掃描二維碼下載資料

    關于我們|商務合作|小黑屋|手機版|聯系我們|服務條款|隱私保護|幫學堂| 網站地圖|院校地圖|漏洞提交|考研幫

    GMT+8, 2025-7-1 22:03 , Processed in 0.118586 second(s), Total 28, Slave 27(Usage:6.75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