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新聞聞 于 2011-2-27 01:36 編輯
這是我寫的人大新聞學院考研經驗系列的第六篇,總共差不多有兩萬字了,如果有志考人大新聞的話,可以去找找我的博客“志萍的三分田”上寫的另外五篇帖子,包括參考書目,做筆記,分配時間,題型,答題思路等,看完之后,相信你的大部分疑問都會得到解答。
第一部分:復試分數線以及復試的內容和流程
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生入學考試初試成績將于3月5日公布,查詢網址:http://pgs.ruc.edu.cn/pages/cjcx/scjcx2011/main.asp
2010年復試線公布時間可以作為參考,差不了幾天的: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生復試基本要求公布是3月12日,人大新聞學院復試線公布是在3月16日。注意這兩個線不一樣,第一個基本要求出來的是文學大類線,新聞學院比較熱門,生源多優秀的同學也多,所以復試線一般要比文學線上調幾分的,比如去年文學線總分是345,但是新聞學院的總分需要349才能有機會進入復試。
復試的四部分內容:專業筆試,外語筆試,專業面試,外語面試,都是有分數線的,每個小項也必須要達到合格。
1.專業筆試的題目出的多是宏觀性的,與初試更重視基本知識的考察有所區別。如果你準備初試的時候,像我在前幾篇考研經驗里寫的那樣,不停地在歸納整理,連點成面了,其實筆試并不難。
2.去年第一次加入了外語筆試,今年應該還會跟初試的改革一樣繼續延行。外語筆試兩道題,其中一題是research proposal,這個是可以事先準備一下的。因為這是研究生的基本功,很可能會照例考。另外一題可能是學界或業界的熱點話題,比如春晚植入營銷。
3.下午的面試大概是這樣:先自報考號、姓名和本科畢業時間、院校、專業,這些自我介紹有1分鐘的時間限制,所以要把更能表現你自己獨特性的內容往前里說,別擱到后面沒機會說了。面試的機會很寶貴,要盡可能的多展示自己。然后會讓你抽題,每個信封內有兩道題。你有兩次機會,如果覺得第一次抽的題太難,還可以再抽一次,但是如果第二次抽的也不會,是不能夠重新選擇第一次的。
4.外語的面試去年沒有重新安排,而是面完了專業,緊接著在同一個教室里考的。先是一個英文的自我介紹,然后問一道專業相關的題目。我們這個專業的重點名詞要知道它的英語表達,比如knowledge gap。
我貼一下2010年的復試辦法,心里沒底的同學可以先熟悉一下,流程是差不多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2010級碩士生復試辦法 一、復試原則 復試錄取工作要自始至終貫徹科學選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觀評價、公開透明的原則,堅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
二、復試分數線
三、復試時間和內容 專業綜合課筆試成績60分以上,外語筆試30分以上,外語聽力和口語測試30分以上,專業課和綜合素質面試成績90分以上,即為復試合格。
各項復試成績均合格的,將各項成績與初試成績加權求和,排列錄取順序。初試成績權重為70%,復試成績權重為30%。 注:援藏計劃的復試擬采取MSN網絡視頻進行,請西藏上線考生在3月22日下午14-16點之間與我院聯系,電話010-*,沒有MSN的考生需要提前在網上注冊。
四、報到 時間:3月26日上午8:30至11:30 地點:明德新聞樓503室
內容:提交相關材料;填寫《調劑志愿書》。
1.統考生提交的材料包括: 考生自行從網上(http://pgs.ruc.edu.cn)下載的《復試通知書》; 本人截至復試日期仍有效的身份證; 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學生證原件及《本科課程學習成績登記表》(加蓋學校教務處公章); 非應屆本科畢業生提交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及《本科課程學習成績登記表》(原件應有學校教務處公章或復印件加蓋存檔單位公章); 同等學歷報考統考者還須按簡章要求提交論文; 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且未將《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資格確認表》郵寄給我校的考生,請在復試時提交《資格確認表》。
2.北京單考生提交的材料包括: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大學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應有學校教務處公章或復印件加蓋存檔單位公章);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書。
3.援藏計劃考生提交的材料包括: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大學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應有學校教務處公章或復印件加蓋存檔單位公章)。
五、錄取 復試后,擬錄取名單將在研究生院網站上統一公布。 六、體檢 請考生將網上下載的《體檢表》裝訂后,填好體檢表上相關個人信息。按研究生院網上規定的時間到中國人民大學校醫院體檢。
《體檢表》和《化驗單》上必須寫清楚考生所報考的院系和專業名稱。
第二部分:復試準備的建議
初試考一張卷子,所以我能給出一個統一的參考書目。傳播理論﹑新聞理論﹑傳媒經濟學和新聞傳播史,這些是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的學科基礎課,是我們在初試的時候重點準備的。但是復試是分專業進行的,我考的是傳播學,對于其他專業不可能門門通,所以我只給出看書的方向,大家自己去找書。由于我們現在還是以考試為導向的,所以還是以教材為主,當然首選是人大新聞學院的老師編寫的教材。我給大家列出一張表格,顯示不同專業的區別和重點在哪里。
新聞學
| 傳播學
| 傳媒經濟學
| 廣播電視新聞學
| 新聞采訪寫作研究 新聞編輯研究 新聞評論研究 廣播電視新聞研究 新聞攝影研究 新聞倫理與法規研究 形象傳播學
| 公關理論與實務 廣告理論與實務
網絡傳播研究 出版理論與實務 視覺傳播研究 傳媒經濟研究 公共外交 手機媒體研究 政治傳播研究
| 公關理論與實務 廣告理論與實務 出版理論與實務 傳媒經濟研究 傳媒產業發展研究 媒介組織行為研究 媒介融合與媒介經營
| 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前沿 視聽傳播理論研究 廣播電視體制機制研究 廣播電視媒介批評 廣播電視傳媒數字化傳播研究 出鏡報道與新聞節目主持 新聞倫理與法規研究
|
期刊也要繼續看,要知道老師們在研究的前沿問題是什么。現在可以找些英文的論文來看了,正好也可以順便準備下英語的考試。
推薦幾本不管考哪個專業都可以看看的書:
1. 一本研究方法的書:一是有助于寫英語筆試的那個research proposal,二是有助于訓練答題的邏輯性和條理性。比如陳陽的《大眾傳播學研究方法導論》。
2. 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融合,我覺得不管哪個專業都應該多了解一下網絡傳播。比如彭蘭的《網絡傳播概論》。
3. 一本英文專著:我們看的那些教材只是評介式地入門,很多內容我們只是大體知道,能說出來誰寫了什么書有什么觀點,但是這些經典著作具體是怎么論述的,基本沒有看過,現在不妨可以開始看一本。比如李普曼的《Public Opinion》。
復試階段看書方法跟初試是不一樣的,初試我們精讀的是基礎,是建立樹干的過程,要反反復復過個五六輪。現在復試是打造枝椏﹑拓展邊界的過程,讀書的速度要快。簡單的﹑薄一點的,每天讀個一本。新名詞多的﹑不好理解的,兩三天解決一本。看完之后,總結下讀書筆記。最后不要忘了,把初試時候的考研筆記再翻一遍,尤其是那些視角比較大的題目。
最近事情比較多,虛頭八腦的話我就不說了,也向來不是我的風格。大家調整好心態,積極備戰吧,祝你們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