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英語: 應該說,我英語的基礎還不錯,四級過了600,六級也是570多,但是到考研之前我的英語已不是考六級時候的狀態了,很多單詞又忘記了,而且我考四六級都沒有背過單詞,都是靠做閱讀記單詞,記得當時星火的、王長喜什么的,只要主流點的閱讀書都買了都做完了,一天到晚做閱讀,所以沒有背過單詞,我覺得在閱讀中學習單詞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樣你對一個單詞的第一反應不會是它的中文釋義,而是其常用搭配,但是以閱讀記單詞確實需要很強的毅力和投入大量的實踐。 去年三月開始準備考研的時候,我決定要背下單詞了,我在12月前每天用在英語上的時間到該是3—4個小時,12月開始有所減少,一般就是兩個小時,單詞必須每天背,一遍一遍的背,來來回回的背,閱讀每天一定要保證閱讀量,閱讀量是速度和正確率的基礎,讀不懂閱讀的人通常是兩個問題,一是單詞,二是長難句,單詞我不想說什么了,沒有任何捷徑,沒有單詞量的閱讀是不靠譜的,大家不要相信一些培訓機構的胡扯,學習語言,技巧雖然重要,實力更重要,長難句,怎么說呢,讀多了語感出來了,一般是沒有什么難的,在長難句上有障礙的人建議去重溫高中語法,后置定語啊從句啊什么的都研究清楚,認真研讀例句,并自己學著寫寫,為什么要自己寫寫呢,你會發現一種句型你看十遍的效果和你仿寫一句的效果基本是一樣的,仿寫是掌握句型的有效途徑。另外還有考試蟲的長難句那本書也不錯,雖然有點偏,但是認真研究對語法還是有幫助的。最最重要的是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如果你不是工科,如果你是考一個需要50以上英語分數的專業,萬萬不要相信真題萬能!沒有閱讀量,速度、語感都是空中浮云,很多人說什么練習題的出題思路和真題相差甚遠,但是至少那些題能引導你去挖掘文章細節,并擴大閱讀量,我建議大家每天至少要背40分鐘的單詞,做4篇PART A 的閱讀,至于PART B 一方面技巧很重要,但這些技巧不是別人可以交給你的,應該是你自己摸索的,比如人名第一次出現往往有同位語用于解釋其身份,那么有同位語的這次應該是人名的第一次出現,還有**的復現原則,但是還有些技巧是邏輯上的,分析邏輯建立在你的閱讀速度很快,能快速的理解這篇文章,才能再去分析思路,速度怎么來?大量閱讀中來,張劍的150篇,《考試蟲的閱讀專項訓練》這兩本是最好的,建議大家做做,另外星火的三本閱讀、**的閱讀也可以買來練練手,胡敏的200篇有點偏簡單,石春幀的220篇的出題風格和10年的真題有點像,但是和11年的又有所差異,這本書也不錯,但是選題有點有局限性,談槍支、環境等社會問題的文章過多,話題的覆蓋面不夠,張劍的150篇文章是很好的,但難度也不一致,有的很簡單,有的過難,他的思路我建議大家不需要研究,很有點舍本逐末之嫌,過于注重技巧反而忽視了真正的閱讀能力。作文,語法和單詞是根本,張劍有本作文書總結了些高級句型,大家可以學習著寫寫,文章里面出現高級詞匯和長難句還是蠻加分的,當然,這是建立在基礎比較好,不要弄巧成拙才好。 關于政治: 對于政治,我覺得很無奈,我是8月開始學政治的,當時是被一個學長說的嚇著了,他說你考的是武大新聞,你看看自習室里都開始學政治了,于是我本來準備9月開始的政治復習提前一個月開始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馬原部分剛開始看的時候一目十行,感覺什么都看懂了,又什么都記不住,這是因為我們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和需要掌握的程度缺乏了解。這充分的說明了練習的重要性,誠然,不少牛人只看紅寶書也可以過80,但我認為這種牛人還是比較少的。我建議暑期大家可以去網上下載任汝芬的視頻,往年的就行,因為暑期新大綱估計也沒有出來,任汝芬的馬原講的還不錯,雖然聽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好像只是照本宣科,但之后做題卻會發現自己的正確率上去了。陸象山的史綱和毛概講的也不錯,知識點十分清晰,聽過了就知道哪些內容是需要掌握的和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思修可以去聽蔣中挺的,他喜歡結合知識點分析題型,講的還不錯,就是閑扯的話題有點多。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說補習班沒有用,很對,我也覺得什么猜題班很不靠譜,我很多同學報的高輔班政治不過剛剛過線。但是如果大家去對比下每年暑期強化班劃出的重點和歷年的主觀題,你會發現原來強化班的重點絕對是可以覆蓋主觀題的知識點的,所以強化班的視頻還是有必要看看的,但是網上下載真的足矣。這個過程大家可以比較輕松,每天學英語、專業課累了就看看視頻,把那些所謂的大師化的重點標記下來,到時候多看看。看完視頻以后就開始做選擇題,選擇題的作用是熟悉紅寶書,我從四六級開始就信奉題海戰術,所以市面上的《陳先奎2000題》《序列 二》《肖 秀榮1000題》《張 俊芳2100》題我都做了,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可以理解為什么我對我的政治分數很無奈——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陳 先奎的哲學部分不用做,過于扣細枝末節,會照成你以為整本書都需要背下來的錯覺,張 俊芳的題強調的是概念間的辨析,就是說你做她的題對每個概念、定義會有很深刻的理解,但其出題風格和真題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序列二》的題還是可以的,《肖 秀榮1000題》的也很不錯,我建議大家這兩本還是要做的,《序列二》題量比《肖》的大些,有些題目的難度也大些,肖的題基本都是核心知識點,是一定需要掌握的。這兩本書需要反復做,并把知識點標注在紅寶書上,這樣看書的時候印象會加深,這兩本習題集我一直做到1月初,一遍一遍的做,每道題都熟記,政治選擇題我得了44分,錯了兩道單選,兩道多選,而且錯的都是時政,呵呵,我平時不看新聞,錯了也是活該。 到了11月我開始發慌主觀題,但也只是發慌,其實一直到考前,我一直沒有背誦主觀題,只是一遍一遍的看紅寶書,后期一遍一遍的看風中Jin草,我建議大家把各個輔導機構化的重要知識點,注意不是猜題知識點,而是強化班時指出的重要知識點多次的反復的而看,大概知道這份知識點的考察范圍。我上考場前是很慌的,畢竟沒有系統的背誦過,但是事實證明,把紅寶書和風中Jin草加起來看個10多遍,主觀題真的沒什么好怕了。選擇題才是王道,多做題,做多遍。 關于專業課:
今年武大的新聞傳播合卷,9月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哭了一夜,現在猶記得當時的崩潰與絕望——傳播學我從來沒有接觸過,我本科是轉專業的,新聞的專業課都是大一開的,而我大一學的金融。
對于傳播學,武大的指定書目有三本,郭慶光的、李彬的、石義彬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歷年真題很多人名的翻譯和郭慶光的書里面是不同的嗎,這是因為武大出題的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導師,他們不用郭慶光的這本書。對于郭慶光的這本書,我建議大家不要放過任何知識點,認真背,這幾年涉及的知識點不僅僅局限于傳播的效果、受眾這些熱門點了,比如這次考察了傳播與行為的關系,這涉及到了傳播效果的三個層面,還涉及到了行為模仿理論(郭的書沒有提到,麥奎爾的書里有,李良榮的西方新聞理論里面提到過)等,這說明一方面要完全的掌握課本,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另一方面有時間建議看看麥奎爾的《大眾傳播理論》,其思考角度更有深度。對于李彬的那本書大家可以直接忽略,那是入門級的書,可以指導跨專業的同學了解傳播學的大致情況,但其天馬行空的行文風格大家最好不要模仿。至于石院長的那本批判學派的書,很多人都很頭疼,我建議這本書大家可以采取這樣的方法:按其章節總結其知識的框架,知道每個批判學派的學者的思想、背景等內容中我們需要掌握的范圍,然后給每段文字概括個主旨大意,再把每個段落講的主要內容綜合起來,再理解記憶。
如果說傳播這塊主要靠背,新聞需要的就是思考,很多人說為什么我知識點都背了,卻連100都沒有,道理很簡單,如果武大要的只是你把兩本那么薄的指定教材背下來,武大就太傻帽了。比如新聞客觀性,我們需要思考其理論來源(哲學上的實證主義、認識論上的、經濟上的、技術上的)、這個概念是客觀的還是構建在主客體的基礎上的?這個理論遇到了哪些困境,為什么客觀性是不死之神(方法論上的原因、新聞信仰的原因等),再說說這次考過的新聞價值,課本上大多只提到了新聞價值的要素,我們還需要思考這個概念提出的背景(商業化報刊的興起)、這個概念的出發點(對受眾心理的迎合)、這個概念的現實困境、新聞價值是客觀的,還是主觀對客觀的認識?美國現在的一些新聞實踐對新聞價值的定義有何影響?新聞學的核心概念并不多,要的就是深度,深度的問題單單靠課本是無法解決的,我建議大家可以看陳力丹的《新聞理論十講》、李良榮的那本經典教材,前者提供了一些思考問題的角度,后者是劃出了新聞這門課的框架,之后就是研究論文,把知識點挖深,按核心知識點整理專題筆記。
綜合知識里面大學語文是大頭,我要說的是不要有僥幸心理,每篇都要背,不要局限于課后的分析,要以分析為綱,查些資料,很多人查閱《大學語文導讀》或文學史之類的,其實沒有必要,我是按主旨大意、藝術特色、人物形象等進行整理,不管課后的分析的長短,每篇文章都要有500字到600字的分析,要體現的是你的文學修養和你的獨特見解,不能脫離課本又不能拘禮于課本。答題的時候武大的問題問的是很寬泛的,你可以把自己整理的內容都答上去,體現你的思維的特點和文字功底。我整理大語的筆記都花了三個月,厚厚一本后來看著倒是蠻有成就感的,當代和法基今年完全脫離了課本,但是誰也沒有把握明年繼續不考課本,所以那兩本還是按框架找線索大致背背吧。
筆記:
下面我將給出些做筆記研究的方法,給大家參考一下:
新聞的筆記:綜合四本教材:陳力丹《新聞理論十講》 李良榮《新聞學概論》 李卓鈞《新聞理論綱要》 鄭保衛《新聞理論新編》
及論文 我下面給出的是新聞客觀性的筆記 大家可以參考下那些知識點是需要掌握的 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
新聞1.jpg (66.36 KB, 下載次數: 411)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新聞2.jpg (65.41 KB, 下載次數: 207)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新聞3.jpg (111.85 KB, 下載次數: 181)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新聞4.jpg (82.06 KB, 下載次數: 151)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新聞最后.jpg (87.1 KB, 下載次數: 139)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最后最后.jpg (98.27 KB, 下載次數: 147)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新聞10.jpg (111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9 上傳
大學語文:
這次的專二可謂哀鴻遍野 大學語文是專二的重頭戲 我要強調的是:只背課后的解析是遠遠不夠用的 還要查閱論文補充內容
諫逐客書1.jpg (130.5 KB, 下載次數: 210)
下載附件
2011-3-14 08:58 上傳
諫逐客書2.jpg (122.11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2011-3-14 08:59 上傳
諫逐客書3.jpg (51.26 KB, 下載次數: 169)
下載附件
2011-3-14 08:59 上傳
山鬼1.jpg (114.62 KB, 下載次數: 114)
下載附件
2011-3-14 08:59 上傳
山鬼2.jpg (96.02 KB, 下載次數: 148)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0 上傳
雅舍.jpg (112.12 KB, 下載次數: 154)
下載附件
2011-3-14 09:00 上傳
有不少人咨詢我參考書的問題 李卓鈞的那本書早就絕版了 估計只有二手書店有賣的 如果大家迫切的需要我可以幫忙復印了賣給大家 那本書是武大自己的老師自己編寫的唯一的一本新聞理論教材,在新聞發展歷程和新聞真實性等知識點上還是頗有見地的。
至于武大歷年真題 在武漢的同學可以去武大正門的什么珞珈書店買 老板挺黑的 我買的每年是10元 估計講價也是講不下來的 身邊有人有真題的可以自己借了去復印 不要相信網上流傳的 萬一有誤 后果慘烈
大概就是講這些了 大家如果有什么疑問可以留言 我看到了會一一答復了 最后祝福所有人有夢武大的人能圓夢櫻花樹下
有不少人詢問參考書目的事情
08年以后武大不再制定參考書目 網上的就是以前指定的
武大新聞本科生大一學習新聞時一般也沒指定教材 但老師推薦看陳力丹和李良榮的那兩本
所以我提到了四本書 都建議大家認真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