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蕭默Iyan 于 2011-3-15 23:25 編輯
終于開始著手寫這篇文章了。
記得在半年之前我就開始和朋友開玩笑,說要是我真的考上了我就寫一大篇“考研心得”發(fā)到考研論壇上去。前前后后這樣的話說了好幾個月,但無一例外,全是開玩笑用來活躍氣氛的話語,可見我自己乃至我的朋友對于我考上研究生這個想法是多么的沒有信心。 現在我真的有幸沖出了陰霾,雖然還未復試我現在不能說我已經成功,但這并不重要,我現在就想來和大家分享我的經歷。我并不是所謂的牛人,也并不是可以效仿的榜樣,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考研人,在考研大軍中可以說沒有一絲的特別之處。可,這也給我一個理由來和大家分享我想說的話,因為我是你們中的一員,沒有距離的。 我要非常明確在開頭提出一些重要的問題。首先,我不是考研牛人,分數平庸。政治67,英語71,專業(yè)課一門104一門124,總分366,報考的大學是安徽大學新聞學。其次,我不是要來推薦我的學習方法,也不是來推薦學習資料的,當然會提到一些但并不是主題。我主要想說的,是考研的心理建設問題。再來,我還沒有復試,我這分數復試也不是穩(wěn)當的,所以我并是一定就能最終考上。這些話在開頭說好以免發(fā)生誤會。也就是說,這并不是一個成功者的經驗,只是我有話想說。
先來介紹一些我的基本情況。就讀于一所一般的二本大學,我學文可我的學校是理工科為主,人文氣息極為稀薄,像我這樣的文科專業(yè)學校也許是有心無力,在我們專業(yè)的投入跟其他王牌理工科專業(yè)來比簡直是小的可憐。大四的考研氣氛也很差,就連老師們也都更希望我們直接找工作,認為考研是吃力不討好的事——當然,主要是因為他們在乎的是就業(yè)率。本人在小時候學習很棒,活動參加得多,可以算得上是風云人物一個,原本的志向也很遠大,但最終高考失利的原因歸結到底,就是懶。 懶,可以說是很多人的通病。從小的優(yōu)裕環(huán)境使得人變得懶性深藏。我相信應該許多人都敗在這個原因上。進入大學之后,明顯感到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太過不理想,考研的念頭也就從一進大學就定了下來。但懶的天性不改,做任何事都是困難重重。 我跟許多人一樣,定計劃大三下學期開始進入考研復習階段。但貪圖安逸和意志力不堅定使得我本來應該進入考研復習階段的時候仍然天天渾渾噩噩。那個時候效率低下的程度幾乎就是完全沒有復習,有興趣了就去圖書館看點單詞,一個星期最多就去兩三次,初期打基礎階段的復習成果可想而知。而且我自己當時也很清楚這樣不好,卻又控制不了自己,就這樣生活在了 沒心情——不想學習——心生愧疚——更心煩——更不想學習 的惡性循環(huán)中。整個大三下都是這樣,就這么過去了。 在暑假中,開始強行要求自己要每天看書,規(guī)定自己每天的復習量。之后我的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每天坐在了桌子前,但收獲仍然寥寥無幾。客觀原因是家里的環(huán)境太安逸,又有空調又有水果,旁邊還有電視電腦在誘惑你,主觀原因還是自己自制能力太差和貪圖安逸。所以,被歷屆研友封為最為珍貴的黃金時期就再次被我浪費了。與此同時,我依舊每天生活在愧疚不安的亞健康狀態(tài)中。 在這段時間,家人反復的語重心長和朋友或鼓勵或潑冷水的話語都讓人心神不寧,每天晚上幾乎要站在陽臺上反復理清思緒——我還要考么?我撐得下去么?會有可能成功么?這些問題你們一定都也問過自己,也許有些人很堅定很樂觀,但我雖然保持樂觀,卻很不堅定。我會考得上?就我現在這個鳥樣我還有可能考得上?
大四開學之后,開始強迫自己每天去圖書館。但隨后對于考研的人來說最大的一波沖擊來了——找工作。找工作的誘惑性在于,似乎成敗在于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對方,而考研則正好相反。在這樣的誘惑面前很多的研友發(fā)生了動搖。班上還在堅持天天復習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后期幾乎只幸存了六七個左右——我在前面提過了我們學校沒有考研氛圍。但這個時候,我最大的優(yōu)點體現出來了,也是我現在能進入復試的最強原因,就是我的考研信念很堅定。是的,我也許很懶,怕吃苦,但不知為何,我的考研信念沒有動過。我有一個本科在南京大學想考復旦新聞系的朋友,他各個方面都比我強,但就是在這一點上輸了我。他不知道他自己到底喜歡什么,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想從事什么職業(yè),所以在考研的時候依然搖擺不定,到最后非常可惜的放棄了考研(現在他在考公務員,祝他好運)。我從小熱愛新聞熱愛媒體工作,這個愛好從未變過,所以我堅持到了最后。不管怎樣,只有堅持到了最后,才可能成功。 所以在大部分人都在忙忙碌碌找工作的時候我開始了正常的復習生活。一切似乎步入正軌了,可事實并非如此。我的學習狀態(tài)開始了不能停止的周期起伏。剛開始還是學一個星期頹一兩天,但后來越來越惡化,到了后來只要連續(xù)上了兩天自習,第三天我是無論如何都起不來了。最最夸張的時候,我甚至在晚上還跑去網吧打游戲!那個時候已經10月過去大半了,眼看11月就要來我完全還沒能進入狀態(tài)。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有個朋友就說,我覺得你實在太輕松了,完全不想考研的樣子啊!我當時嘻嘻笑笑的掩飾過去,但天知道我當時的心里是多么得慌。 這里要提到我能考過的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在大四復習開始之后結識了一群非常珍貴的研友。在我最頹廢的時期,是一個研友拉下臉來語重心長地把我大大的教訓了一頓之后才把我敲醒,還有另外一個朋友在臘月里最寒冷的日子每天到圖書館幫我占位子,等等等等。我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只能說沒有這群朋友我是決然不會取得對我來說這樣好的成績的。
我可以說是抓住了最后的尾巴——我在11月份到來之后,才算真正的開始了非常艱苦的考研復習生涯。除了我非常親密的朋友和我的媽媽,幾乎沒有人能了解我每天早起的痛苦。也許很多人會笑我,但這是事實,二十多年我都沒有早起的習慣,賴床對我來說是必須的,初中高中的早自習無數次遲到,剛開始老師還罰站但到了最后我屢教不改老師們都不管我了。就是這樣的惰性在如此短時時間內讓我改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實也是不可能,我只能保證每天9點鐘之前到圖書館。我很慚愧,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是早上六點甚至五點就起床去圖書館了,但我當時真的只能做到那樣。占位子的工作全部都交給了我的研友,我只是在我研友們的強烈要求下,選了兩個日子6點多起來為他們占了位子,已然是我的極限了,而我那兩天幾乎都是昏著的,完全沒有效率。 我在11月中到1月中這最后的兩個月里的作息,基本上都是早上9點多到圖書開始看書,到晚上11點之前就回宿舍了。回到宿舍我是一次書都沒有看過的。這樣的狀況,怎么看怎么不像是能考上的樣子。我也是我們那群研友中最不靠譜的一個。所以我才開玩笑說如果我真的考上我要怎樣怎樣。現在有了這樣的分數,就說是個小小的奇跡,也是完全不為過的。請高分的朋友不要嘲笑,對于我來說,真的可以說是奇跡的。
我分數出來以后很多朋友都很驚喜。我自己更是沒有想到。我能有這樣的分數的原因,我想想之后,可以總結一下:1.我有著難得的堅定信念,沒有被其他可能性打擾;2.我有一幫共進退的珍貴研友;3.在后期我比較科學的針對自己的復習方法和一個理性實際的目標。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前兩個原因。第三點也許我會再整理出一篇文章專門提提學習方法,和目標制定的問題和大家討論。
寫了這么多,似乎說了很多無實用的話,可能很多研友更希望看到的是明細的復習經驗和參考書評價。但我在經歷過這次考試之后,深深地感到了,成功的重中之重不在單詞書,不在真題集,而是在你的心里。不是每個人都是名校畢業(yè),不是每個人都有堅強的意志,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著超長的智力。更多的人是我這樣平淡無奇的人。可平淡無奇不是一個永久屬性,我們可以也應該去改變它。高考是個最好的機會,很多人跟我一樣錯失了,那么考研這個機會就要抓好。可平淡無奇的人之所以平淡無奇必定是他有一些缺陷。我相信,懶,自制力薄弱這樣的原因是最為普遍的,所以,有著同樣缺陷的我,來跟大家說說我的經歷,也許會幫助到一些與我一樣,平淡無奇卻不甘于此的朋友們。 在這里真心的祝福各位能找到自己的勇氣與信念,考研成功。 X.M. 2011-3-15 23:08:22 @HN
該貼已經同步到 蕭默Iyan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