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oolmark123 于 2011-4-6 00:33 編輯
復試終于結束,雖然有絲絲遺憾,但也如愿所償,為了回報論壇這一年來的幫助,自己也來寫一些感受,純屬個人拙見!出于隱私保護,總分單科成績略有浮動(±3分)
三月十五號查到成績,384分,有一點出乎意料(廣東改卷有點小水,O(∩_∩)O),其中政治79,英語75,數學106,專業課122,開心了會兒,但隨之也就平靜下來,努力還是有回報的,下面就來談談各科經驗(如有不對,歡迎各位童鞋拍板,嘿嘿)
專業課:122,只要你投入時間了,一般出來的分數都對得起自己,我是從9月中旬開始看的專業課,可惜我專業課復習的還不夠全面,結果最后一道題只能干瞪眼,不會,哈哈!
數學,108,這個我只能是個反面教材,11年的數學是很簡單的,從去年三月中旬我就開始看數學,仔仔細細的看同濟五版,每一節后面的練習題都認認真真做了,花在數學上面的時間個人感覺快與其他三科持平了,結果只考了106,╮(╯▽╰)╭,跟自己思維也有很大關系吧,這個就不多談了ps:推薦數學模擬題可以上網搜那個合工大5套題做做,我當初在網絡上找不到11年全套的題,就干脆找了個10年的,當初臨近考試,就隨便做了做,沒太當回事,不過后來才知道那五套題跟有幾個大題跟11年考題很相似!!!大家有興趣可以研究研究,不要有押寶的心里,再ps李永樂那四百題不太好,對我這種數學不太好的人沒多大幫助,真是太難了,高手可以試試哈!
政治:78個人還比較滿意,好像單選錯兩個,多選錯兩個,反正40+吧,我報了個政治輔導版,個人感覺沒什么大用,有聽課那個時間還不如自己多看幾遍紅寶書,紅寶書出來的時候,我馬上就去買了一本,還買了與其配套的 1600題,我每看完一節,就做1600相應的題,題本身跟考研題相差很大,但是可以幫助你熟悉剛剛看過的內容,否則你看完一遍書會不知道政治在講什么,看完一遍之后,我覺得還是不夠,就又買了一本肖秀榮1000題,只做選擇題(選擇題都快2000題了,不知道為神馬叫一千題),這本書感覺還不錯,答案很詳細,做完馬哲單選,然后一題題對答案(那答案叫一個多啊,看的人+_+),接著做多選,其他類推,做完一遍之后對書本上面的知識體系更加熟悉,到最后就是做模擬題嘍,什么肖秀榮四套題,任汝芬,啟航等我都做了一些,基本上就是做選擇,大題個人感覺不需要死記硬背,考試之前完整做幾套高質量模擬題,政治這塊就ok啦!
英語,76,主觀題30以上吧考試時拆信封,涂兩張答題卡就花了7,8分鐘,害的我直接跳過完型去做閱讀,有點自亂陣腳了,11年閱讀對文章的理解要求很高,做起來也不是那么順手,幸好排序很容易,只要抓住關鍵詞就沒問題了,小作文要求把自己喜歡的電影推薦給外國朋友,當時我寫的電影是the blind spot(后來證實是 the blind side,估計老師沒看過,有興趣的可以看看,挺感動的happying,其實一看到題目,想到的事 讓子彈飛,主要是當時太火了,可惜不會寫英文名字,果斷放棄),大作文寫環境保護方面的東西,以前寫的就比較多的,問題不大!英語的復習也是跟數學一起開始的,在七月份之前做好一件事就是背單詞,背單詞,背單詞,找一本比較好的單詞書,天天看,天天寫,研究每一個例句,分析,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囫圇吞棗,背完就忘完,在暑期的時候買一本張劍的150篇,網上有人研究好真題就好,這是大神,我覺得還是多練練,雖然出題跟真題有差距,但是多做題能夠鞏固之前所背的單詞,也能練就做題速度,我做真題一般都能剩個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包括11年,我認為得益于自己的多看,到九月份的時候就可以認認真真研究真題了,這個時候可以再背背單詞,真題我建議先做11年真題,看看最近一年是怎么考的,然后再按順序做,02,03……,個人認為從2005年開始真題的難度開始加大,開始的幾年真題可以只做選擇翻譯,后面的幾套真題建議完完整整的做一遍,一定要有這個耐心,別到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時間不夠,作文用不用模板,To use or not to use,this is a question!我認為模板是可以套的,但是套模板也要套一套合適自己的模板,我看有的模板寫的太高深了,閱讀起來都很費力,一旦把自己寫的往里面套的時候,完全暴露,一篇文章跟兩個人寫的似得,我也用了模板,但我不是直接去套用一個模板,我的模板來源于歷年真題,來源于自己所寫,當然也有直接的模板,如果你不是大神,牛叉,作文一定一定要自己動寫寫,讓英語比較好的同學給你看看,提點意見!
復試就沒什么好些的了,不過復試筆試要提起200%的重視,花上跟初試時一樣100%的努力,我雖然對筆試也提起了200%的重視,可惜只有30%的努力,大部分時間打醬油去了,結果……,你懂的!!!面試一般差距不大,只要你大學基礎課學的差不多就行,導師問的問題寫上來參考意義也不大,面試的時候問問前面的同學就行了(第一個進去的不適用,不過一般也不會太低,O(∩_∩)O),先寫這么多了!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如果想起來有什么不對或者補充的我會修改的!
感謝這一年來版主cche,vickey昕晴,還有定盤心,dongrelo以及其他人,是他們耐心的回答問題,活躍了論壇,幫助了我們這些考研人,真心謝謝他們!!!
我再來補充下我的復試經歷吧,我是24號下午孤身一人來的學校,沒有本校的學長,我可能是我們院第一個考華工自動化(起碼三年之內沒有),第一次來廣州這個陌生的地方,廣州很現代化,高樓也很多,乘坐地鐵時那些穿著職業套裝表情嚴肅,聽著耳機自我陶醉的男男女女無一不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節奏,在五山站下車,一個人拖著沉重的皮箱在華工校園找自動化樓,結果問了半天竟然沒有知道,好吧,先找到住的地方再說,給學者樓,教三打電話都說滿了,心有不甘,想去教三親自問問,確找不到地方,眼看夕陽西下,天色已晚,只好給在廣州實習的同學打電話在他那借宿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華工,手里一邊看著前一天從電腦上下到手機上幾副不完整的地圖,一邊找教三,功夫不負有心人,找了半天總算找到了教三,一打聽竟然還真有一間(在復試高峰期,房子很緊張,打電話是沒有用的,有房子也不會告訴你有的,除非特別早,你懂得! ),就是貴150一晚,沒辦法只能先住一天,幸好第二天,找到了雙人間,和別人合住一人50,這個還算比較便宜!
28號下午筆試(2:30-4:30),筆試題有個自動化的同學xiaoyadi寫的貼很詳細詳見此貼 自動化復試完畢 告別論壇之際 留點痕跡 見證一起努力 我想說的就是微機書本要看的很細很細,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去年考過的東西復現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不能投機取巧,就拿我來說,10年筆試微機大題沒考8253定時器,我以為11年也不會考,悲劇的是11年還真就考了,過控的形式還比較固定,一般大題考簡單控制系統和復雜控制系統(這兩年都是前饋—串級控制系統),不過大家還是復習全面點哈,防止出題風格大變,微機和過控最好找點題做做,雖然有的題你會,但是答起來不是那么完美,這需要做些題來掌握答題技巧!!!我筆試出來的分數只有60幾分,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29號,感覺很漫長,因為今天是面試嘛,先進行的是英語面試,英語面試一般五分鐘左右,我面試的時間比較靠后,先前我都準備好了一份自我介紹,結果前面的同學出來之后才知道沒有自我介紹(其他組好像有),我就沒再背了,進去之后,一位男老師先讓我抽翻譯題,先讀再翻譯成中文,兩道題比較簡單,我很順利的就翻譯出來了,接下來兩位面試老師問的題目有what’s your research interest?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這個問題我回答的很不好)what is your impression on **(我本科學校的城市,當時impression聽清了卻沒反應過來是什么意思,幸好另一位老師轉述成how do you look at **我這才聽懂了,當時感激ing),總體上回答的斷斷續續,就像是成年人跟剛說話的嬰兒似的對話,⊙﹏⊙b汗,最后結果出來分數竟然很高快90了,很納悶,呵呵!
英語面試完之后是專業面試,專業面試一般為15分鐘,時間較長,我們那一組一般都超過了15分鐘,我被分在第二組,有五個老師在辦公室里面,我那一組應該是三個博導,負責問問題,其他兩位老師可能只是做記錄,兩位博導坐在中間的沙發上(左邊的導師我一直想知道是誰,有知道的同學說聲哈,后面簡稱A導,右邊的導師應該是羅飛老師),另一位比較年輕的博導坐在沙發的右側(應該是王聰老師),其他兩位在沙發左側,我帶了簡歷進去之后先發個羅飛,然后發給了A導,再依次是王聰,兩位老師,羅導先讓我自我介紹一番,我簡略說了一些,之后羅飛看了看我的成績單說你沒學運動控制啊,我就跟他說我本科學的是測控,所以沒學,然后他又問我你沒學自控啊,我說“您再找找,測控跟自動化差別不大”,羅導找了一會兒發現我真的學過自控,他看見我成績單上微機考了99,“微機學的不錯吧,微機用哪本書?”我就把我本科所學的微機課本出版社和編者告訴他了(我竟然記得,Thank Godness! ,之后不記得是哪位導師又問我單片機用的哪本書,我竟然鬼使神差的又記得出版社和編者),他們問我的專業題目有:自控系統的組成,cpu與外設的編址方式,80C51是幾位的,尋址空間,80C51與8031的區別(單片機這塊不是太會,O(∩_∩)O~),RS485是串行還是并行(針對我的課程設計問的),遺傳算法和人工神經網絡的問題(針對的是我的畢業論文),除了這些專業知識外,A導還問我有什么有什么優勢,我就說我英語還可以,計算機三級也過了,羅導問我六級考了多少,我自報分數之后,他點點頭,A導來了一句“你是不是想出國”,讓我有點始料不及,我勉強說了句“如果有機會的話會考慮的”,“你是喜歡理論還是喜歡實踐?”我說“單純的理論會比較枯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會更好一些”,王聰導師問我“智能控制和智能機器人,你更喜歡哪一個?”,“喜歡機器人在哪方面的應用”等等。面試一般差距都不大,^_^,
第一次在電腦上打這么多字,不過能跟各位研友分享我的故事真的很令人開心!希望更多的人來寫出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