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現在是六月十幾號了,說起來現在寫這個似乎有點晚,不過耐不住學長版主的鼓動,還是覺得應該寫點什么,希望能夠對今年考研“同道”有點幫助,也算是感謝論壇對我的關心啦!
閑話少說,書歸正題。本人是一不知名的211院校06級的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估計說出來一半人會說錯它的地理位置,報考的是一附院婦產專業(之前沒有敢寫這個文字是因為一附院今年直到現在都沒有公布擬錄取名單,不敢確定自己是否被錄取,不過剛剛收到鄭大的調檔函,基本確定被錄取,所以才出來冒個泡)。今年的考研成績360+ 。 今年考研的醫學生同學可能感覺的出來,和往年相比,西醫綜合不,英語更是出奇的簡單,至于政治,我就不說什么了。 好了,現在開始從頭捋一遍,說一下我的考研歷程!我是去年6月到的鄭州,住在新校區西南邊得祥營村,剛開始在南三復習,由于學習氣氛很濃,占座風氣比較厲害,座位一直被搶,被迫轉戰北三。結果可想而知,從祥營村到北三,每天走路需要半個小時,再回到住的地方,又是半個小時,浪費了很多的時間。于是我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洗漱吃飯之后等走等自習室時已經七點了,而晚上七點就要再回住的地方(因為晚上西環的卡車太嚇人了,不過后來搬到宿舍就方便多了,所以強烈建議最好住在學校,洗澡,打水,吃飯都很方便。PS:辦理校內住宿的地方在松園)。這段時間開始看書,生理生化病理。看書啊看書,6月的鄭州已經很熱了,自己也沒有鄭大飯卡,特別糾結,每天中午只能以面包充饑,因為不知道鄭大食堂賣飯票,悲催啊悲催! 自己的復習計劃細節現在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能大概的說一下自己的復習安排。西綜方面:大概是生理用了半個月時間看教材,之后看賀銀成的,然后做賀大大的同步練習;之后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時間用來學生化,然后再把生理生化一起再看一遍;然后同樣花半個月學習病理,接著把生理生化病理再看一遍,接著進行下一門,如此循環往復 … 這樣做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浪費時間,但是好處就是總是在自己剛剛復習完一門的時候,會在你對上一門還有印象的時候鞏固自己的記憶,而不會因為你按照常規的樣子把西醫綜合6門一一看完之后,回頭發現最初看過的生理生化病理之類的全忘完了。壇子里經常有同學鬼哭狼嚎的說是記不住神馬的,我覺得還是有些方法的問題吧。其實大家都辛辛苦苦的看完,也看明白了,當時也肯定記住了,就不要吝嗇那點回過頭復習的時間。看新的內容是學習,復習舊的內容也是學習,畢竟考研的過程就是一遍一遍的的在復習啊!所以我每天看新的內容之前,都是先把前面的內容復習一下的。這個方法也是一個成功從考研大軍中突圍出來的學長告訴我的,剛開始是覺得這個復習方法挺浪費時間的,可是遍數多了就會發現需要看的知識點在書的哪個位置都會記得清清楚楚,復習的內容就像閃電一樣在腦中劃過,到最后查漏補缺階段的時候只需要把書從頭到尾一頁一頁的翻過,自然就會知道哪個知識點清楚哪個不清楚,自己就可以只看不清楚的,而不至于盲目抓瞎了! 特別要說的是診斷,其實診斷就是小內科,內科好好看,診斷本人覺得可以不看,我也只是花了一天看的診斷。而內科外科就沒辦法了,需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看。至于病例分析的試題,我覺得還好,可能和我的經歷有關吧。因為自從上了醫科以來,每個假期都在醫院度過(被迫無奈,我爸看我在家太閑,他心里不爽,大一假期就開始把我扔醫院了。那是學的是基礎課,臨床神馬的都不會) 。但是復習的時候就看出好處了。雖然我6月就開始復習,沒怎么實習,但是以前在假期醫院見到的東西就派上用場了。 想想以前的病例再看看書上的內容,其實沒那么難。在這里建議同學們最好能夠抽出一點時間好好實習,因為說到底,醫學還沒有發展成真正的所謂純理論的循證醫學,理論醫學的時候(個人論點),所以實習還是很重要滴,不管是考研,以后考執業醫,反正上了學醫這條賊船了,就要好好實習。 西醫看完一遍之后,再看第二遍時還是會有挫敗感,因為不停的復習但是還會有一半的內容一知半解,而且有八成是很難啃的知識點;要么就是一看就會,轉眼就忘的內容,而且覺得一遍復習下來就占用了很長時間,會擔心時間不夠用,可是有了第一遍的仔細揣摩書本的經驗,二遍三遍就很容易了。然后緊跟著做北醫的同步聯系,復習賀銀成的同步聯系(還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把那本賀銀城的輔導講義背了,大概是考前兩個半月的時候 )。考前一個半月的時候,開始做真題,做模擬。真題我個人感覺吧,太早的不想做,最終也就是做了近5年的;模擬也就是北醫的和賀銀成的。北醫模擬(十套)比較基礎,做做也就是240+左右。考前就聽說北醫模擬減三十分大概就是自己的考試成績了,當時沒往心里去,做賀銀成的就受挫了,基本190-200之間徘徊 。 最終西醫成績是220+,很滿意了。總之我認為,對于西醫綜合的復習,理解很重要,但是背和記憶更重要,輔導講義畢竟只是輔導,書本是關鍵! 英語:我英語底子還是可以,開始有拿**的單詞書背,大概就背了一半,然后實在背不下去了,真的。自己琢磨著不能只背單詞,英語也不能一點都不看啊,看看考試題型,哦,原來英語是閱讀和作文占大頭啊。得,姐來了,不就閱讀嗎,**印建坤的閱讀100篇基礎版,**高分進階100篇,還有一段時間找死的做了石春禎的閱讀(強烈建議不要做 找死行為)。后來有同學來看我,記得還是暑假,她給了我套張劍的真題解析,我看了看張劍,神馬人物???不認識啊,真題暑假做也太早,就放在那里了(不過只是由于當時沒有真題)一放就是好幾個月。繼續閱讀題海中~ 一天4篇 正確率在百分之六十左右,始終沒有進步,直到有一天,突然我在想,天天模擬,天天模擬,真題到底是神馬樣子啊?尋思著找本真題看看。也不知道誰的好,就觀察別人都用什么(因為在鄭大考研的人 我都不認識 我就在觀察呀觀察 ~~~這個形象是不是有點猥瑣捏? )結論是:都在用張劍的!!!我屁顛屁顛回家把我的張劍找出來,把灰撣撣,姐也要用啦。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真題和模擬還真的是有差距的(因為高考時做好多模擬但是當時的模擬是那種所謂難度系數把握很準確的,所以感覺不到高考真題與模擬有太大差距,而考研真題和模擬不一樣,不同出模擬題的老師對問題的側重點不一樣,而且就算是同一篇文章,不同老師也會出不同的題,可是我們關鍵是要揣測的是真正的命題組老師的想法對吧?)所以,真題我來啦,張劍,我來啦~~~~ 我很注意的留了近三年的三套卷子沒做,嘿嘿!真題做了5、6遍吧,把真題都快背下來了;英語作文,唉,個人意見,買本一百篇啥的,背背算了,因為現學寫作來不及,而且也沒高手指點,說不定寫了一句都是語法錯誤的話,自己還覺得寫的挺美呢。考研也是應試,也是要技巧的,想學寫作,等考完之后好好學還不行嗎!完型,就看了看真題里的完型;翻譯,直接是沒怎么看,我在考場上也是隨便翻了一下;新題型很有意思啊,而且是拉開距離的,記得考前出了張劍的新題型模擬還是什么的,我買來做做。新題型有技巧的,比如前面7選5的,看文章里第二段出現了一個人名比如是jack lee,而給的那7個句子里有jack ,那么至少這個句子是在第二段之后出現的,因為在英文中只有第一次提到的人名是姓名都有的,之后都只提名,不說姓了,諸如此類的小訣竅(這是俺的閨蜜琴琴教我的)。英語最后也會出來大量整套的模擬題,其實買來練手,掐時間做題挺好的,至于分數正確率什么的,不必太在意! 政治:不用多說,政治大綱出來之后看紅寶書。任汝芬那個老頭子是騙人的,不要信,我只看了兩遍紅寶書,考前會出押題的小冊子 考過的都知道,那是押題嗎?明明就是把整本紅寶書給你了,所以~我沒背那個幾十天幾十題之類的,只是背了肖秀榮和任老頭模擬試卷里的大題,背,主要是為了不至于在考場上沒話可寫,但是復習政治千萬不要背政治。 接著說說報名的問題,就是知道有很多外校的同學在鄭大復習,我這一年說是不能在鄭大考了,所以我回家報名了,所以報名時一定要看好注意事項什么的,考前注意身體,別生病了 ! 初試說完 說復試 復試加試,外總和診斷,外科系統加試病理 。千萬別信育博書店的重點,沒有用,其實隨便看看書,考就可以了。每科考三個小時,基本一個小時就可以做完,我就是一個小時就交卷。因為這個筆試占得比例也不大, 并且我強烈懷疑這個考試就是為了和初試的試卷中的筆跡做比較。 一附院婦產面試:1小時英譯漢,漢譯英,沒有什么特別的婦產科專業的名詞,只是有些脈搏,血壓,呼吸什么之類的基本醫學名詞。 然后會抽簽,抽到的就是自己面試的序號。然后是面試。按理說是要講一個小講座什么的,結果到里面才發現,根本就不用講,就是英文自我介紹一下,漢語自我介紹,然后老師會英語提問,比如你來自哪里? 為什么學婦產?本科哪里的?老師都很親切 (自己小準備一下就可以了);專業提問是抽題的,規定是抽到問題,讀題,然后回答。抽簽到后面的童鞋比較有優勢,因為我目測了一下大概供抽的題大概只有7張,也就是只有7道題,前面出來的童鞋都會把自己抽到的題告訴大家的,這次的我抽到的號比較靠前,記得題目有:HELLP綜合癥表現;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的區別;妊高癥的分級;滋養細胞疾病種類~(我記得的就這幾個,同志們別打我,太久遠了而且我的號太靠前,我面完就走了,其他真的不知道)。 大概就這些
希望能給12年考的同學一點點幫助~ 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