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八九年維妮 于 2013-6-24 20:24 編輯
走了兩年,終于走到北外,雖然惜敗高翻,亦可以松一口氣。前路漫漫,我還有很多時間。 BFSU,2010-2011. 紀念。 2009年,聽起來已經很遙遠了,大四的上學期,為了考研第一次進駐圖書館。對面是最好的朋友,所以后來我自己在家附近大學的圖書館自習時總覺得少點什么。 我是可恥的…… 曾經,有一個通宵的自習室擺在我的面前,可惜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之后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此,如果上天給我一個重來的機會,我一定要對它說,八樓,我想你!!! 旁邊是我當時做的大四時間表,大概照做了一個多月,現在想想,要是當年真的能堅持按這樣學習,也許就不用二戰了。 該時間表是大四開學時候定的,實行了一個多月后退休。樓主慚愧表示一戰就是因為這樣沒堅持到底,所以沒得勝利。 此處插播,10年用了任汝芬的考點解析,覺得就倆字,啰嗦。
2009年9月,開始考研復習,每天去圖書館,好好學習,這是我對大四上學期最好的記憶。2009年10月,學習時間減半,現在想來,不知道那時候的自己在想什么。2009年11月-12月,著迷植物大戰僵尸與一部韓劇,很少去圖書館和八樓學習了。后來考研失利,成績出來后去八樓收拾東西,遇見自習時經常坐在我旁邊的女生。她很用功,也一直堅持,考去了吉大。
2010年4月,大連海邊,星海廣場。我考研掛掉,專八發揮不佳,奔波于幾個城市的招聘會。那天天氣陰郁,正好襯我心情。 4月16號,決定回家工作,然后再考一次。在一家很小的翻譯公司上班, 成為一名典型的翻譯民工。 7月,好友廣州歸來,小聚一次。晚上回家的時候下起了雨。 2010年8月12號,辭職第二天,去家附近的大學轉了轉,后來開始每天在這個圖書館自習。 10年9月28日。呃 這時候用的書好像還很少,因為政治書還沒出。前面是我的鬧鐘,之所以給個特寫是因為,乃們見過每天拎個鬧鐘去自習室的么…… 讀北大辜正坤教授翻譯的《多佛海岸》,圖里是我抄寫的譯文,覺得譯文比原作還要美,各種拜倒。 這時候大概十一月?肖1000已經出了,這書不錯。 圖1里標紅的是我的手機。因為在圖書館的時候總是用手機上網看小說,分散了很多精力,十一之后我換了個摩托的藍屏小手機,除了發短信打電話啥都不能干,游戲只有貪吃蛇,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很給力。咖啡杯上架的是我最喜歡的一支筆,因為很好看…… 書架上的箭頭指的是寫有榜樣名字的便利貼,當時為了激勵自己把兩個考到很好的學校的同學名字寫上了,這招也挺管用。 A4紙做翻譯寫了很多張,請忽略那各種凌亂難看的字…… 不知道為啥,我喝這個摩卡就心跳加快,難受。后來還是喝鳥巢的,喝到滿口酸澀。 最后一個月時候用的桌面,不學習,就沒有GSTI(高級翻譯學院)。不過很可惜,最后也沒去到GSTI。最后的一個月狀態確實很不好。做翻譯的時候感覺已經到了瓶頸,沒有提高。這段時間每天學習時間不過幾小時而已。 2011年1月,考前的大半個月我沒有再去學校上自習了,每天就只是看看政治。夜里打開窗,風雪撲面而來。
2010年的后半年,印象里最深的只有兩個字,孤獨。學習不累,難過的是沒有朋友,沒有誰可以傾訴。一個人,最孤單的時候跑去K歌,坐在包房里唱歌。又經歷了等分的焦躁,調劑的煎熬,在4月即將結束的時候,終于可以有一個新開始。想起以前一篇經驗貼的結尾,那個女孩子說,都是值得的。 When the world says,"Give Up!"Hope whispers,"Try it one more time". 當全世界都要我放棄, 我還是期待有人輕語一聲:“ 再試一次”
該貼已經同步到 八九年維妮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