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考研成績:政治67,英語67,語言學卷124,文學卷144,總分402.
江左烏衣,才疏學陋,淺作脞錄,惟冀有益來學。他日相逢南雍,大可相忘于江湖。我“宿舂糧”,“然后圖南”。半年多時間正式準備,自認為屬于考研異類,即墮落懶散類型。平時中午起床,晚上看看電影,考前十天發燒耳鳴眩暈,考試每結束一門就被別人扶著出來。
現在具體交代。因為政治去年試題變化,故只需要參考去年真題。我認為題不難,主觀題以高中政治功底完全可應對。客觀題現在注重分析,即題干長,需要分析,分析好了答案自然出來。除非基礎常識需要背。我買過考研大綱解析,劈成五份,翻了五頁看不下去。后來買了任汝芬的一個小冊子,只有綱目,沒有內容。事實上最后只看了三分之一。最后裸*考上陣,成績大概是客觀33,很低,主觀34的樣子。
英語我無甚心得,四六級沒有準備一次通過,而且那都是大一時候的。單詞用考研網校紅寶書,裁成十份。我喜歡簡約和偷懶,所以平時帶著一份單詞就開始背了,死記硬背,一般不常用的熟悉下,感覺重要的多背幾遍。但是單詞依舊沒記住多少。參考書為《**》,是為基礎一般及薄弱者用的,就是十年真題解析。做了六套題,斷斷續續地做,而且是沒背單詞前做的,錯了一堆……后來就是背了三套題的閱讀。完型翻譯作文沒有準備。范文沒背。這就是我所有的準備了,是很簡陋的。最后客觀45的樣子,主觀就22吧。建議大家加強單詞背記,背幾篇范文,練練筆,字母一定好好寫。
現在是語言學卷。準備情況是古漢語用高小方《古代漢語》,這是南大教材。平時上課學過選文部分,所以我只匆匆看了遍通論,貌似沒有看完……不過建議大家把通論全部看一遍,最好都掌握,王力的或其他的書就不必了。現漢用胡裕樹的,看了一遍,平時上課全逃掉了,只能自己學習。不過建議先看語言學概論,用徐通鏘的書,看完概論就不擔心現代漢語了。語言學概論就是背書,沒有難題。現漢考的很活,不過不出書上的理論。不過我沒有準備好,還扔題了,十分沒了,當時沒有轉過腦筋來。這三門都只要看書背書,其余的不必要了。論文部分沒有準備,無需準備,完全考個人見解,如果能自圓其說,或旁征博引論著就更好。因此我分數也不是很高,畢竟沒有用功嘛。
最后文學卷,我建議教材是,古代文學袁行霈,現代文學北大三十年,當代文學南大董建王彬彬,外國隨便一本,文學理論今年是導引。文學理論以往是胡有清,以后不會是了吧,題很簡單,名詞解釋上網搜個全點的整理就夠了,大題看看導引的導論和課后題就夠了。外國文學名詞解釋同上準備,我的懶惰無處不在,外國文學我沒有準備,最后也沒答。當代文學要同現代文學貫通來學習,不可斷開,比如49年前后的作家轉型,兩本書都沒談也無法談,但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戲劇電影什么的不用看,名詞解釋看看基本的就夠了,大題一般只要熟悉了文學史,加上多看看作品,靠自己的觀點答題,或者引些專著就夠了。古代文學名詞解釋我沒有準備,其實都是常見的,南大就這點好。大題都是很寬泛的問題,需要答出自己的見解,對文學發展脈絡有清晰了解。看起來似乎沒什么難讀,但是拿高分也需要技巧,個人感覺字跡要好。我覺得主觀題卷面很干凈,字是有史以來寫的最漂亮的,而且用的是藍筆,考研既然允許藍黑兩色,藍色比較奪人眼球,咳咳,這是旁門左道。綜上可知,我其實是一個考研異類無疑,大家切記摹仿,這是衷心警告。
不過我并不是踩狗屎運,這里要一本正經地談心得了。我和本校一同考研的共九個人,我是最不被看好的,但是結果是最高的。究其原因,我覺得還是懂的考研并不是高考,知識熟練不是重點,學術思維才是關鍵,我甚至連基本的名詞解釋都不敢說記住了,這是很囧的。建議大家花大量時間研讀真題,政治英語是,專業課也應該是。我最后做到了能了解南大出題范圍方式,就是那種了然于胸的狀態。大家不必向我詢問這些,只有自己真正吃透了才是自己的,否則道聽途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還有一點,不需要用量的積累,這一點對于有靈性的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這其實也是我自己偷懶的表現。懶人才懂的如何選擇捷徑。因此大家不需要看幾種不同教輔,也不需要大量練習。反而應該多了解南大老師,他們的論著,研究方向和喜好。大家是要作學問的,即便是不讀博士,也是要讀學術著作的,因此答題也好,思考也好,要以具備學術口吻的姿態來面對,自視要高,畢竟南大中文系不是等閑之輩。最后大家一定要調整心態,我考前發燒耳鳴眩暈,考前十天幾乎沒有沖刺,反而看電影了,因為我喜歡看文藝片,作為消遣也看了同期的國內外大片,這種待遇都是自己犒勞自己。南京冬天特別冷,當時我在門口第一個座位,什么壞的都對我毫不吝嗇,不過那天是我自己的本命年生日,值得紀念的日子當然要用值得銘記的分數來記錄。
其實考研不是那么枯燥,多與別人聊天,緩解壓力。最后是動力問題,極力推薦大家看張承志的中篇小說《北方的河》,我就是靠著它度過高考的,講的也是考研,而且是跨系考研,只不過是八十年代的激情燃燒的歲月。在文末,給大家最后一個忠告,如果你是一個真正愛文學或有志學術的人,南大中文系歡迎你,如果你初衷并不是,那么歡迎南大改造你。南大的魅力在于它的誠樸雄偉,當你對南大憧憬時,記得想想南大中文的先賢,比如黃季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