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onygaller 于 2012-3-31 09:35 編輯
我報的是上財的MPAcc,現在復試的成績已經出來了(單科165和84,),正在等待最后的通知。 自己在去年準備考試的時候,從論壇上受益頗多,現在把我的復習過程寫下來,希望能對以后的考生有所幫助。一是因為篇幅可能會過長,二是復試的過程和結果不如初試精彩(初試的應該是上財的第3名,而且在全國來說都可以說是不錯的成績了,而復試只排在了103個考生的第21名),所以這一篇里只介紹初試的復習安排和策略。至于上海財經復試的介紹以及其他可能對別人有幫助的信息,自己可能會在其他地方貼出。 補充:這一篇字數挺多,自己也花了不少時間碼字,希望在給同學幫助之余,能夠獲得同學們的認可。也希望一起考過試的同學們能夠不吝賜教。要是可以幫助頂一下,則本人誠惶誠恐,在此多謝! 31日再補充說明: 還是希望大家看完帖子之后能夠給予回復,自己花了兩天時間寫了這個6000多字的帖子,還是希望這個帖子能夠更多的出現在前列,讓更多人看到,謝謝啦!!! 很多人加我QQ好友,我也一一通過了,但是由于學校網絡很不給力(山大的同學你們懂的),加上很多時候,我需要同時跟三四個窗口聊考研,所以有時難以及時回復。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的話,還是希望能夠在帖子后面留言,我一定盡力回復!! 有幾個要求我把復試的事情也講一下。我當時覺得自己復試不是特別好,還是讓那些結果比較好的人來講吧。但既然還是有人熱情相邀,我還是有想法多寫幾筆,算是拋磚引玉,在諸位大家面前獻丑了。大概會在幾天后上帖,希望大家可以不吝賜教。
個人時間安排(個人經歷,不作推薦):
總體來說,我在時間安排上的基本狀況是,英語要拉長戰線,注重慢慢提升。而聯考是需要講求方法,需要最后幾個月里潛心深學。最后的時間里要注意多做題,模擬考場上的節奏。
具體說來,我是在11年3月份決定考上海財經的專碩的。自己本科是985 的會計專業,班里考上財的人有七八個,但絕大多數是學術碩士。當時決定考專碩是因為自己覺得專碩可能會好考一點,雖然事實并不完全是這樣的,但自己已經做出決定了,就一直硬著頭皮走了下去。 雖然準備的時間相對來說還算早的,但自己復習聯考的時間卻算不上太多。原來MPACC的初試也是四門,有政治和專業課,我聽從論壇上一位11年考入上財的前輩建議,報考了9月份的CPA會計和財務管理科目的考試。在上半年里,學校的專業課程也很多很難,加上還有黨課、商務英語的學習,自己也就決定暫且不去管聯考的復習,把有限的時間用在了英語(以記單詞和做閱讀模擬題為主)和專業課(這里只的是會計和財管,因為這兩門幾乎可以涵蓋了上財MPACC之前初試專業課的內容)的學習。而從那時候起,一直到考研初試結束,英語的學習幾乎一直都沒有間斷過。 放暑假之后,我買了11年的機械工業出版社的MBA、MPA、MPACC聯考綜合教材,花了一周的時間做完了數學和邏輯,看完作文,加上論壇上的很多人的介紹,大體上明白了管理類聯考究竟有什么樣的題目。在7月下旬,我參加了濟南市高聯考研的管理類聯考暑期強化班。時間上,數學9天,邏輯3天,寫作2天。 8月上旬,聯考強化班上完,自己花了一周的時間整理筆記。那時候也知道MPACC初試不考政治和專業課了,但我覺得CPA都看了不少了,就堅持考完吧。所以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自己一直在拼命看那兩門注會,也沒有再花時間用在聯考的準備上。 國慶節期間,我參加了一個英語強化班,也慢慢開始對聯考的復習。但在10月份到11月上旬,自己花了不少的時間,去幾個不錯的單位應聘了一圈。這一段時間是挺重要的,很慶幸自己沒有太過于分心,基本上是上午去面試的話,吃完中午飯就回自習室學習。也是從國慶節開始,我的作息基本上固定下來了,早晨7點起(汗,確實有點晚,一直起不來更早),晚上10點45分左右回宿舍(11點關門),如果有面試安排就抽出時間去一下,或者頭一天晚上在宿舍準備一點材料。就是在那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我把聯考的基本重要的參考書做完了,漢語作文也是從10月下旬開始寫起,英語真題也認認真真過了一遍。 11月下旬之后,工作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慮了。全身心投入聯考和英語的學習。除了輔導班的筆記和自己買的參考書要學通,我先后買了機械工業出版社和太奇的聯考和英語模擬試卷,開始做套題。12月份開始定時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是注意要把每一道做過的題學透,作文也要堅持寫。要注意時間的安排和常見錯誤的積累。從12月下旬到考試前,自己一直保持做題的習慣。當自己真的置身于考場上的時候,由于做過的套題已經很多了,所以做題的節奏把握的比較好,這也可能是自己發揮不錯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初試所用書籍匯總(個人經歷匯總,非全部推薦): 入門:《聯考綜合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我買的2011年版),只是用來了解聯考內容 數學: 《聯考數學完全攻略》,高等教育出版社,張凱主編,推薦度:2星,評價:較為簡單,基礎入門所用; 暑期強化班筆記,個人認為很有用,但難有推廣性,著實遺憾; 《聯考綜合能力數學高分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陳劍主編,推薦度:5星,評價:難度循序漸進,很多題目與真題難度相仿,方法較好,適于作為主要的參考書目; 《數學分冊》,機械工業出版社,這一本是一起考研的研友所用,自己只是借來看過,但內容也很詳實,作為主要參考書目亦可。 邏輯: 暑期強化班講義,大體上了解邏輯題目所需知識和方法; 歷年真題,包括聯考、在職MBA, 推薦度:5星,評價:真題是最最重要的,要每一個題目所用的方法都熟練; 《聯考邏輯精點》,高等教育出版社,趙鑫全主編,推薦度:4星,評價:方法篇很不錯,但后面成套練習沒有講解,答案錯誤不少; 寫作: 《寫作分冊》,機械工業出版社,趙鑫全主編(不是給他打廣告,暑期輔導班寫作課老師,自己做廣告不少,便買了他不少書,⊙﹏⊙b汗),推薦度:4星,評價:只買了這一本,難以做出比較,但內容還不錯; 管理類聯考考試大綱,從同學借來看過,對作文的要求很詳細,需要看; 綜合題: 《聯考模擬試卷》,機械工業出版社,推薦度:4星,評價:難度和真題比差不多,做多了之后就感覺簡單了,答案講解詳細,作文也不錯,有范文。 《聯考模擬試卷》中公教育出品,推薦度:1星,評價:我是再做完機工版的之后買的,后來就后悔了,題目質量不高,作文完全沒法看 太奇聯考模擬試卷,論壇上所分享,做了幾套。題目不錯,難度略高于機工版,作文有少許硬傷。 英語二: **考研單詞(紅寶書); **進階版考研閱讀模擬題; 高教版考研考研閱讀模擬題提高篇; 高教版歷年真題及詳解(黃寶書); 考研模擬題兩本(英語一使用,書店里應該多得是,就是買來練手的,大家隨便選就是); 考研作文一本(長喜英語,名字叫《作文周計劃》),作基礎訓練; 托福作文,從圖書館所借,純做積累,一周時間看完,做好筆記,歸還; MBA、MPA、MPACC聯考作文專項訓練,曹其軍主編; 《聯考英語模擬試卷》,曹其軍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推薦度:4星 太奇英語二模擬題,論壇上所得; (英語材料很雜,而且大部分與學術差不多,所以沒詳細介紹,大家自己好好復習就好,方法問題下面會做介紹)
單科方法介紹(自己總結,希望能對后來人有所幫助): 聯考數學:注重做題方法,積累做題技巧,訓練速度 坦率地說,聯考數學是很講求做題技巧的。暑期輔導班上的數學老師都說,聯考數學考的就是智商。這雖然聽起來不是很舒服,與我們傳統觀念里講求個人能動性的理念有些沖突,但在很大程度上,聯考數學的確需要很好的思維能力。我和我身邊的很多一起考專碩的同學,對于聯考數學的一致反映就是時間緊,很多題目都是可以做出來的,但花的時間太多,在考場上會影響整場考試。不過,我也認為,如果加強訓練,同時注意尋找不同題目之間的相同點,那些技巧終是可以掌握的。 不得不說,暑假的輔導班在數學上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當時是9天,據說今年要改為4天了) 當時我用材料的是班里一起采購的高教版的聯考數學完全攻略(張凱等主編)和老師發的一點講義。那本書本身難度不大,但老師所講的課程很不錯,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識點和常見題型。九天的時間里,自己記了一本筆記,而且每天八小時的數學學習也使自己的基礎打的非常的牢固。如果大家不去上輔導班的話,也建議買一本知識講解詳細的參考書(我并不知道那本符合這個條件),因為那些知識是做題的基礎。在后面幾個月的復習中,我把筆記看了至少三遍,里面的每一道例題都認認真真的做。 在下半年的時間里,數學一直是邊做題邊積累,在做陳劍的那本高分指南時,自己會標記上哪道題目比較好,甚至有很多題目上會貼上便利貼,上面寫上所用的知識點和易錯點(這些都是我自己思考,如果我是出題人,我會在哪些地方設置陷阱)。經常性的翻看自己原來做過的題目和記錄,有利于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做題速度。聯考考試3個小時,時間對每個人都很緊。能夠在保證正確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條件。數學題目一共25道,輔導班和參考書上推薦的數學用時是1小時15分鐘左右,但我在做模擬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控制在50分鐘以內,包括在考場上也在1小時內完成,這給我留了足夠的時間開構思作文。不過,我認為這一點著實很難,需要對題目足夠熟悉,而且方法的運用要很熟練,也少不了靈感的偶爾眷顧。 我雖然自認為做過的題目不少,但在考場上也遇到了幾道沒見過的題目,但當時著實發揮不錯,那幾道比較難的題目,也都通過方法的轉換做了出來,而且只比平時多花了幾分鐘。
聯考邏輯:揣摩出題人的意圖 可能每個人看到上面的那句話都會感覺很無語,但中國的教育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知識的積累當然也很重要,至少你需要掌握那些邏輯題目需要什么技巧(幾乎每一本邏輯輔導書都會介紹,而且內容差不多)。 所以,一本合格的參考書是必須的,那些分析邏輯題目所需要的方法需要理解,同時在做題的過程中得到鍛煉。我一向很推崇真題,包括歷年聯考和在職MBA的題目,近幾年的題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練,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種題目所用的知識點在哪里,并通過做一些模擬題得到檢驗。隨著練習的增多,到最后,我在思維中已經形成做題慣性,即當題面讀完,便知道正確選項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當然,每道題目的知識點可能會有多個,很多情況下的答案也往往難以讓人信服(因為邏輯考的是人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每個人都有所不同),這時候,我選擇的方法是和一起考研的人討論,把我的思考說出來,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問題所在,這有利于減少固有思維定勢,更好地擁有做題時需要的思考模式。 邏輯題目在聯考中所占的時間不多,30道題目,大約在50分鐘內做完即可(好像輔導班和教材中推薦的是1小時),而且時間上不會差異太大。考研題目和平時做的真題和模擬有很多相似,所以我認為分值不會拉的太大(相對于數學)。平時如果能保證較高的正確率的情況下,考場上應該也會比較順利。
聯考作文:日常訓練必不可少 眾所周知,聯考作文分為兩篇,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也可以說是小作文和大作文)。論證有效性分析一般是給你一段論證(一般能看出論點、論據和論證),尋找其分析的漏洞。而論說文是給你一段材料,讓你談看法。 論證有效性分析的重點是尋找其漏洞,并用合適的論證說明其不合理的原因。其重點在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非寫作。 論說文是我最頭痛的一個環節,很多人也有類似的想法。大家大多數人在大學前幾年中幾乎都不著筆墨,日記也都是寥寥數筆,或在校內等交際網站侃侃而談,真正有中心有思想的文章未嘗寫出。而聯考作文在猛看起來很像高考作文,這喚起了很多人的痛苦記憶。 但是,論說文還是要比高考作文要簡單的。首先是因為論說文在審題上不會出現什么偏差。雖然模擬題中出現過很難理解的材料,但歷年真題材料都是很直接的,褒貶鮮明,自己只要提取精煉出題人所給的中心即可。 另一方面,聯考作文的模板性很強。小作文的模板比較固定。而大作文的話,書中一般會給出幾個常用模板,大家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最適合自己使用的即可,在后面的練習中,將每一篇文章都按照模板的結構來寫即可。個人認為,在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準備一個模板,以防止考試題目所說中心難以裝入自己最常用模板。(我也多準備了一個模板,但考試的時候沒有使用,還是用的最常用的那個) 準備考研作文的時候,有下面幾點需要提醒大家:第一,一定要動手寫,我身邊的不少考CC的人都是只動眼不動手,看了不少作文和素材,但就是不愿自己寫來試試。事實上,真正寫起來會發現很多差別,比如時間的安排,語言的組織等等,只有發現這些問題,才能進一步尋求改善。我在最后一兩個月里,開始使用方格紙(帶方框格子的稿紙)寫作文,寫了3本稿紙。有段時間幾乎每天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第二,要注意積累,小作文需要積累的是材料常見漏洞類型,而大作文需要積累案例,因為在分析的時候,舉一些例子總可以顯得更有說服力,而且例子也比單純的論證更好表述。但這并不是要求每個人每天都拿著素材本死記硬背。坦白的說,我從來沒有刻意的尋找過案例。在我看來,靈活的使用案例比知道很多案例更有用,比如蘋果公司的案例,你可以說他是堅持(堅持自己的用戶體驗),也可以說是創新,也能說喬布斯的以退為進,也能說和微軟在競爭中的相互進步,等等等,不勝枚舉。 第三,要注意對寫過作文的改寫。我和一個研友會交換各自的作文,由對方進行點評,商量每一篇材料最準確的立意應該是什么,某一段話是不是表述準確,所用的案例是不是存在常識性錯誤。然后,把認為毛病比較多的文章重寫一遍。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升華的過程。每個人寫文章都有慣性,有些話自己說的很熟,但別人不見得會理解。加強交流有利于自己的文章便于理解,自己的論證更加縝密。
英語二:大部分時間參照英語一來復習 MPAcc考英語二,比英語一難度會小一點。我考了84分,不算太高,所以只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在我看來,英語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參照英語一的復習方法來進行,尤其是閱讀和完形填空。雖然說英語二難度低于英語一,但由于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應屆生考英語二,所以難度會有向英語一靠攏的趨勢。英語的復習一定是越早越好,單詞量都是需要慢慢來積累的。真題的重要性也是無須我多言的,相信每一個準備考研的人都知道要做熟真題。但真題的范圍可能會有理解上的差異。在我看來,英語一的十年真題加上最近三年英語二的真題(因為最近三年才有應屆生考英語二)完全足夠了,再之前的或在職人員考的英語,參考價值不大。 英語二與英語一的主要差異在于閱讀B(新題型)、翻譯和寫作。但難度均小于英語一,這是兩者難度差別的主要體現。英語二的新題型多簡單,做到全對應該不成問題,也不需要再平時專門買參考書來訓練,只要在做模擬題和這三年英語二真題時注意題型即可。 英語二的翻譯為整段翻譯,不同于英語一的句子翻譯。這實際上是降低了難度,由于對譯文的主要要求變為意思正確、表達通順,所以給了很多調整的空間。考前要加強訓練,可以找人來互改譯文,以增強自己的語言表述能力。 作文上小作文的類型可有應用文和summary兩種,但這三年均考的是書信(即應用文的一種),但不可放松對summary的寫作訓練。大作文以圖表作文為主,自己平時的讀背和寫作訓練有助于形成自己獨特的寫作慣性(也可以理解為自己的模板)。
總結: 專碩初試雖然只有兩門,但由于報考者眾多,所以難度并不算小,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聯考綜合科目的復習是入門難,入門后覺得難以提高,所以需要足夠的耐心和適度的謙遜,要仔細尋找自己依然存在的薄弱環節,加以補充,一點一點地提高自己的正確率和穩定性。 寫這一個帖子,希望自己能夠給后來的考研人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可以在下面提出,我會盡力回答。
最后,要感謝去年下半年跟我一起復習,一起討論題目、互改作文的一位同學,你的鼓勵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無論你在考研上能否得到最后的成功,都祝愿你未來一切平安。
附部分用書及個人作文快照:
8.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974)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4.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44)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82)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48)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7.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38)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49)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9.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841)
下載附件
2012-3-29 15:2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