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ituer 于 2012-5-18 09:58 編輯
2012考研已經基本落下帷幕,結果基本確定,希望以下的個人考研經歷和復習方法可以給13年考研的學弟學妹一些幫助和鼓舞,實現他們的人生夢想。(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前奏篇: 首先我們可以將考研看成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從開始產生考研的念頭,到下定決心考研,到選擇學校專業,到選擇參考書,到報名等等任何一個環節我們都不能疏忽,不到最后拿到錄取通知書,考研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沒有結束!個人覺得考研需要很強的毅力和勇氣,也會在備戰中你有過放棄的念頭,徘徊過,厭煩過,對于宿舍—食堂—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生活不在感興趣,但是朋友你要記住,既然你已經選擇,就應當為你當初的誓言和承諾負責,半途而費不是強者的表現,每個人的考研經歷都是曲曲折折的,可是當他們最終回憶與自己的研友一起早起備站的生活的時候,又是多么的留戀;當初LZ為了和舍友一起半夜2點多去教師占座,幾乎一夜沒有睡,現在已經找不到那種感覺了。總之,既然選擇了,就讓我們堅持到底吧! 專業選擇: 選擇學校和專業是很多同學很苦惱的一件事情,我覺得專業的選擇一定要選自己的強項,或者相關度比較大的專業,這樣備考起來不是很吃力,可以留出大部分時間給公共課,其實跨專業的考生每年也有很多,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比較好,然后選擇一所本專業實力比較強的高校。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去報34所,只要你付出了,一定可以達到的,舉個例子:我的一個大學同學三年基本沒有怎么學,大學成績掛科好幾門,成績高的也是在60邊緣,可是最后選擇了考研,通過自己一年的努力,幾乎是從零開始,每天按計劃學習吃飯,最終他成功的考上了重點大學,成績400+。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英語科目: 我覺得英語這門課主要還是靠積累,平時一定要多學英語,多記單詞,相信很多同學會一時興奮,準備考研買了本厚厚的單詞書,可能開始還可以看上幾十頁,但是隨時間的推移,是不是慢慢覺得枯燥乏味了呢,也就失去了興趣,索性一大陣子不愿再碰詞匯書了,其實很多同學英語還是弱項,而且每年不過線的人覺得部分是英語所致,所以英語一定要天天學習,堅持學習;我基礎也不是很好,但是每天堅持學習,我沒有單獨背過詞匯書,覺得那些按順序的單詞表背著背著就煩,所以我只是閱讀英語文章,雜志 遇到不會的單詞圈出來,然后查出來,記到自己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本子上,每天也就一二十個,不但練了閱讀而且還記了單詞,因為考研閱讀基本占去了一半的分值,所以每天練習閱讀還是很必要的哦,我們知道英語閱讀基本出自:紐約時報,時代周刊等,如果有時間的話平時多讀些外文應該很有幫助,考研完型總共只有十分,所以建議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在這塊上面,因為每年的平均得分只有不到五分,翻譯方面建議平時閱讀時多注意長句的結構分析,以及一些固定詞組的含義,一詞多意就可以了;作文其實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復習的太早,平時多積累些好的句型就可以,到考前一個月左右分類看下作文的范文,注意格式,就沒什么問題;至于備考使用什么書籍,反正我是用的《**》,歷年真題分析的很詳細,而且長句進行剖析,除此之外閱讀方面用了張劍的閱讀150篇,但只買了上冊,主要是找方法,做的題不在多,要學會方法最重要。 數學科目: 這門課其實對于基礎好的同學來說不是很難,考研注重的是基礎的考察,而不是難題怪題,如果感覺自己基礎不錯,大概7,8月份開始復習就可以了,感覺不好的話3,4月也要開始;數學和英語一樣,也是每天的必修課,在基礎知識復習牢固的基礎上,數學要求的是多做題多練習,這樣在考試的時候才不會感到生疏,如果一個知識點復習的很牢固,但是幾個月不去練習,到考試的時候相信也會手忙腳亂;說下自己的復習方法吧,自己用的是《陳文燈復習全書》(建議基礎好的選擇,如果基礎不好,請選擇《李永樂復習全書》),每天復習幾個知識點,對書上的例題認真分析,包括解析,然后做后面的練習題,對于做錯的題目做上標記,然后看答案解析,找出自己復習漏洞,對于答案上面的好方法,自己找個專門的本子摘錄下來,堅持每天這樣做;到考前近一個半月的時候,在網上搜索各個考研機構的模擬題進行沖刺訓練,基本兩天1套題題,計時間訓練,如果經歷充沛的話,一天一套題最好,這樣到考試的時候,相信你的熟練程度以及非常不錯了,做考研題就非常輕松。總之,數學復習最主要的兩個方面就是:知識點和練習。兩者有機的結合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基礎過關660題這本書,也許很多人會選擇,但作為過來人給大家個建議,如果別的事情都做完了可以做下,難度絕對高于考研,有些題目方法很經典,基礎知識不牢固或者沒有復習完復習全書的不建議去做, 政治科目: 很多人聽到這門課的時候都會是一頭霧水,其實不然,這門課程是提分速度最快的,就拿本人來說可以說是將近零基礎,因為是理科生,但是我復習是從9月中旬左右開始的,最后成績80分;政治其實我覺得考的是自己的恒心,既然自己選擇了考研就不要對這門課有排斥的心理,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認真復習,我覺得當你把它看成是你未來希望的時候,你就不會去厭倦,開始本人也是復習幾天就覺得很枯燥乏味,但是我堅持了下來,一周過后,突然發現學習政治有種樂趣感,就帶著這種感覺堅持每天按照計劃復習,說句實話,這門課程技術含量確實沒有太高,每個人都可以很快取得理想的成績。個人復習方法:《任汝芬序列一》,我只選擇了序列的一和四哦,記住;因為序列二是模擬練習,但是沒有詳細答案解析,所以不選;序列三是政治章節的結構框架,還可以,但是我最后買了常考點總結,所以沒有買序列三:序列一一定要認真看,一句一句讀,我覺得很經典,重點突出,當復習一遍后,可能也就記住30%的內容,但是第二遍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記住了50%-70%(認真復習的情況下),堅持認真最重要,我們知道政治共分為五塊內容:馬哲,毛中特,思修,近代史,時政。按分數分配排序應該是:毛中特,馬哲,思修,時政,近代史。我們可以先選擇一門開始復習,每天看兩個章節內容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下來,半個多月左右可以進行一遍復習,對于重點一定要在書上做標記,這樣對于第二輪復習很有必要,馬哲邏輯性很強,要充分理解原理的含義以及辯證關系,思修離我們生活最貼近,復習難度不大,毛中特和近代史需要實記的東西比較多,建議多下功夫,分清主次;時政這塊內容,很多機構會出書籍,對于國內外大事進行總結,買一本看看就好了。我們知道政治選擇題和分析題各50分,其實最重要的是客觀題,如果可以拿到不錯的分數的話,你的成績就在上等了,分析題基本都在35左右徘徊不定,除非你答的特別好或者特別差,我在前期主要練習客觀題,考前1個多月,就去做網上的模擬題,只做選擇,大概一套題20分鐘左右,一天做個兩三套沒什么問題,做錯的題目自己總結出來。對于分析題我選擇的是啟航的《20天20題》,這也是很多考研學生的選擇,口碑不錯,其實這本書出來的時候也就是考研前的10多天左右了,比較晚,而且書上絕非是20題,因為每個題的下面又有很多小題,加起來有七八十個題了吧,不過對于一些當年重點的事件相關的題目分析的還是不錯的,這本書,一定要分清主次,如果全都背誦的話時間肯定來不及的,《肖秀榮最后四套題》,客觀題很經典,有些題考研中曾經出現過原題,主觀題目分析的也不錯,這本書在20天20題前出來,可以先復習這上面的主觀題;其實知道答題方向就好,不必字字背誦。對于時政大題,其實只要你的答題方向不違背國家的利益都可以拿到分數的。 最后還是很高興能夠把自己的復習經驗分享給大家,如果需要幫助請給我留言就好了,祝大家13年考研金榜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