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聊天的感覺很多二本同學對名校(特別是名校名專業)有種未戰先怯的畏難情緒。我也來寫一個經驗貼,寬慰一下后來人,其實名校真沒想象中那么難。
我考的是南開會計學。如果只看報錄比的話,一定會嚇到不少童鞋——09年188比15,10年240比15,11年330比13。我們這屆是報考人數學校還沒有公布,但不會比去年少吧,最后要13個。這些數字都是不含保送生的,也不包括專碩的。報考人數節節攀升應該是和大環境有關,畢竟現在好點兒的工作都是研究生門檻了,為避免被學歷歧視,大家只好闖考研的獨木橋了。大環境如此,過分糾結這些實在是和自己過不去。實際上,這報考的幾百人中總有不少是湊熱鬧的,至少我覺得可以把300以下的先忽略一下,這個分數以下實在是沒有什么競爭力,復習得好的同學就算再發揮失常也應該不會掉到300分以下的,考研畢竟是長期備考,復習到了,起伏不會很大的。這樣實際上有競爭力的就去除一半人左右了,也就沒有數字上看那么激烈。
另外是分數線上漲的問題,11年以前基本都是350分左右,但是最近兩年卻漲了不少,11年是400分,12年是380分。其實這應該是和考試試卷的變化有關。這兩年的題目感覺是更偏向基礎方面的考察,基本上考察內容不會超出參考書目的范圍,不過考察的形式可能愈加靈活。比如說考察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特點,它不再是直接的問你某種折舊方法特點如何,而是問你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什么樣的折舊政策最有利。這樣其實對認真準備的同學更為有利,因為題目基礎,不太可能跑偏,但形式更靈活,就需要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來支撐。如果復習得不深,只是停留于泛泛地了解,那么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上也就難以全面和準確,自然做這類題目時就會答得不準確,或者比較空洞,分數上必然有些吃虧。
所以不能光看分數、報考人數等表面數據,仔細分析一下,心理可能就安定一些咯,不會在復習時莫名地感到緊張和困難。決定考了,就堅持下去,這是考研成功的首要條件。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是很難考上的,就像前輩們說的,考研確實是一項系統工程。個人淺見,以下的總體規劃可能比較適合大眾水平。順便插一句,規劃有個大概的就行,真不用具體到每天做什么,不然學習計劃早晚要成為心理負擔的。
在第一輪復習階段(一般是3-8月份),主要是數學、英語和專業課的復習。數學是所有考試科目中最容易提分的一科,由于涉及面非常廣,因此也是相對比較難的一科,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英語主要依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在一輪復習中主要側重于提高詞匯量,鞏固語法。政治最容易在短時間內提高分數,因此在一輪復習階段并不作為重點。一般應該在4-5月份開始對專業課第一輪系統的復習,首先把這幾本參考書都看一遍,掌握每本書的脈絡,然后對針對各科進行深入理解,要注意原理部分一定要弄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在初試以及復試的筆試中,簡答論述占很大比重,因而在平時應注重鍛煉自己概括總結的能力。 第二階段(9-11月)可以認真開始政治的復習了。但是數學、英語和專業課不能丟,特別是專業課,要加強記憶了。這階段專業課一定要能夠做到基本的知識點能夠較為熟練地記憶和掌握了。 第三階段(12月到1月上旬考試)就是專項突擊,查漏補缺,重點梳理和總結自己各科的短板。
最后說下南開會計專業課的復習建議。南開會計專業初試主要涉及:中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學,2012屆參考書有《中級財務會計》,周曉蘇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管理會計》,周寶源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審計學》,張繼勛,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財務管理》,劉志遠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已經有連續三年以上制定參考書目沒有發生變化,估計2012年指定參考書變化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中級財務會計難度較大,指定參考教材講的很簡單,但是出題難度大大高于教材。如05年案例題考的是用相關會計原則和理論分析承包經營里所得稅退稅的爭議,04和05年的論述考的都是有關盈余管理方面的問題,06年最后一道15分的大題考的是有關股權分置改革方面會計處理的問題,象以上列舉的幾道題都不單單局限在書上,有一定的時效性,并對學生運用會計基本理論分析問題有很高的要求。在該書中,第一章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第十一章所有者權益和第十五章財務報表部分的原理(如財務會計信息特征、會計信息質量八大要求、財務報表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作用)等是考試熱點,經常會在初始、復試筆試中涉及。剩下的三科專業課比較容易,尤其是管理會計,考察的基本都是課本上的知識,書外的基本很少,只要將課本上的知識點掌握,這部分還是很容易得分的。管理會計的主要考點有:成本性態分析、變動成本法、全面預算編制、責任會計、作業成本法等。財務管理課本有點落伍,之前考過較偏的知識點,計算量蠻大,建議大家除了將課本上的知識掌握外,多看看注會課本,考研的難度與注會很貼近,對注會的內容有一定掌握后問題也就不大。審計近年來考題比較簡單,只有掌握了原理基本沒有問題。審計重點有:重要性水平、內部控制及評估、審計循環(尤其是銷售與收款循環、購貨與付款循環、生產與存貨循環)等。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不過也不少了,呵呵,有什么問題就回復吧。不過一些考研專業方面基礎的信息咨詢建議還是仔細看看本帖的內容,基本都涵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