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準備復試時發(fā)現關于廈大金融復試的經驗貼很少,加之自己備考時從考研論壇獲益匪淺,所以考上之后想寫下自己的經驗,回饋一下論壇。 先曝下家底,我二戰(zhàn),跨考,今年報的是廈大金融系投資專業(yè),不過今年投資和金融學合并了,共招十人,我初試成績420,排第四。下面說一下復試情況:2月22號成績出來,然后一直玩,直到3月9號買到往年制定的復試指定書。每本書認真看了前小半,然后在3月13好復試通知說今年筆試只考英語后棄用了。然后就是準備復試所需材料及自我介紹,中英文各一份。 復試流程:3月21日下午筆試,一個小時,一段英譯漢,一段漢譯英,經濟學院通用。英譯漢是關于人口密度,漢譯英是溫州金融改革,總體感覺時間挺緊,剛剛夠。因為今年沒有專業(yè)課筆試,所以相對容易。不過因為之前不知道考試形式,所以好多同學都準備了聽力,可惜沒派上用場。3月22號上午面試。之前每年都是分專業(yè)面試和英語面試,但今年改革,混在一起了,所以第一個進去的同學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還好他最后還是考上了。很幸運我是第三個,得了他的經驗,有了心理準備。一進去大概五六個老師呈扇形坐著,中間的看著像大BOSS。先讓英文自我介紹,然后用英語問了幾個問題,大概是為什么選金融,初試多少分,研究生畢業(yè)后的打算,說一本讀過的印象最深的跟金融相關的書。然后抽題,我抽的是什么是MM定理?它適合我國實際情況嗎?為什么?MM定理我是一戰(zhàn)的時候看的二戰(zhàn)復試時沒看,就把我唯一記得的那點內容說了,什么假設前提當時全想不起來,可能說的時候廢話太多,被大BOSS打斷,然后問我CAPM,這個我倒有準備,但當時也想不起來太多東西,就羅里吧嗦的說了主要內容,然后又被打斷,然后老師就問了一些其他家常問題,最后一個沒怎么說話的老師問ZF制定一項政策時應該主要考慮哪兩方面,我只說出了要注意分配問題,然后經老師提醒,說了還要使總體利益最大化。然后就出去了。前面進去的人時間較長,大概十五分鐘,第六至七個以后大約就只有十分鐘左右。感覺廈大老師都很和藹,一直笑瞇瞇的。 經驗:今年復試提前了,而且通知的晚,所以感覺準備時有些倉促。所以建議同學,特別是跨考的,初試成績出來后,就開始準備復試。因為廈大經院初試都只考宏微觀,所以復試時要準備金融專業(yè)內容,尤其是幾個關鍵內容,譬如CAMP,APT,有效市場理論,MM定理,市盈率等,這些我們今年面試時都有同學被問到,還有同學被問到央行的三大政策工具。我雖然跨考,但因為一戰(zhàn)時看的書比較多,所以這些內容還算熟悉。但如果有同學之前只看了宏微觀,那復試就要加油了。復試時要準備一些熱點,譬如今年就有同學抽到為什么銀行股下跌,國五條,日元匯率戰(zhàn)這些當時相當熱點的問題。推薦一位同學的準備方法,她是把平時看新聞時覺得可能會考的熱點都總結到了一個小本上。還有一個我自己的一個小建議就是抽題時盡量抽窄條,窄條上通常是問書上的定理,寬條則一般聯系實際,比較麻煩。 就這些了,祝愿所有同學都能心想事成,進入自己夢想中的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