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200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試題 課程代碼:421 課程名稱:金屬學及熱處理 適應專業:材料物理與化學(080501),材料學(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等
一.名詞解釋:(共10個,每個4分,共40分) 非均勻生核,滑移變形,固溶處理,熱脆,一次滲碳體, 制耳缺陷,溫度起伏,區域提純,偽共晶,反應擴散 二.簡答題:(共5題,每題8分,共40分) 1.說明成分過冷形成的原因和條件,并分析固液界面固相一側可能出現的形貌或組織。 2.假定某二元共晶系具有完全對稱的相圖。即組元具有相同的熔點,共晶點的成分為50%,而兩個邊端固溶體在不同的溫度下的溶解度也都相同。將合金在共晶溫度以下的一系列溫度(由高到低)逐次長時間的等溫保溫,可使合金達到平衡狀態。當將共晶合金進行此種處理時,a相和b相的相對含量始終不變;但含B25%的合金在處理過程中卻有a相和b相的相對含量的逐漸變化。試解釋這一現象。 3.在同一個密排六方晶體中畫出(1210),(1100)和(0001)三個晶面,試計算各面的面積填充系數。 4.圖示說明共析鋼的TTT和CCT曲線的同異點。 5.說明過共析鋼獲得隱晶馬氏體的熱處理工藝路線和處理參數,并分析其性能特點 三. 綜合題(共2題,每題15分,共30分) 1.根據下列數據繪制鉬(Mo)錸(Re)相圖。鉬的熔點為2623e ;錸的熔點為3186e 。以a表示鉬基固溶體,b表示錸基固溶體。鉬和錸可形成中間相σ和χ,它們的分子式依次為Mo45Re55和Mo23Re77。鉬錸系具有下列恒溫反應: 1)L(80%Re)+b(92% Re)=σ(83.5%Re)(T=2525e ) 2)L(66%Re)=σ(68%Re)+a(59.5%Re)(T=2444e ) 3)σ(82.5%Re)+b(94%Re)=χ(85.5%Re)(T=1853e ) 4)σ(74.5%Re)=a(43%Re)+χ(85.5%Re)(T=1152e )。 描述含Re90%的鉬錸合金的凝固過程,說明室溫組織。并計算每個恒溫反應剛完成時其相組成物的相對含量。 2.Mn13鋼為面心立方結構的單相固溶體。已知其成分為: Mn-12.3wt%,C-1.34wt%,點陣常數a=3.642?,合金比重=7.83g/cm3,證明碳原子的溶入全為間隙式(各原子的原子量AC=12,AFe=55.84,AMn=54.93) 四. 論述題(共四題,每題10分,共40分) 1.綜述金屬結晶過程的熱力學條件、動力學條件、能量條件和結構條件。 2.何謂臨界分切應力定律?與哪些因素有關? 3.舉例論述不同強化機制在不同合金或加工過程中的作用。 4.試述鋼中含碳量對奧氏體形成速度和奧氏體長大速度的影響。
注:此資料禁止任何商業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