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南京財經大學812西方經濟學初試試題(微觀部分)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學部分(共75分) 一、名詞解釋(3×5分=15分) 1、需求收入彈性 2、風險規避者 3、科斯定理
二、簡答題(3×10分=30分) 1、用序數效用論消費者均衡為例說明什么是內生變量,什么是外生變量? 2、常見的生產函數有哪些? 3、完全競爭行業長期供給曲線有哪幾類,各有什么特征?
三、計算題(1×10分=10分)(好像就是這個樣子) 某個壟斷廠商在兩個市場上銷售童子商品,其中Q1=2-P1,Q2=54-2P2,生產函數為Q=0.5A -3,L為勞動投入,且單位勞動工資為0.25. 求: 1、若該廠商不采取價格歧視,獲得的最大利潤為多少? 2、若該廠商采取價格歧視,獲得的最大利潤為多少? 四、論述題(1×20分=20分)
以兩個人一種產品的社會為例說明提高資源分配可能改善分配,也可能惡化分配?(可結合圖形分析)
幾點說明:
1、我是二戰南財的學子,雖結果未出,但自我感覺再次和南財說聲再見!去年西經專業課120,今年100都是砍。雖要再見,但還是希望能給15年及15年以后考研的弟弟妹妹們一點幫助,因此繼續在考場上把試題抄了下來以便發帖。這次僅分享一下微觀部分,至于宏觀部分親自向我索要吧!頭像有聯系方式~
2、個人對今年812西方經濟學的看法:
(1)試題較難,分析07-14年試題,自認為14年試題最難;
(2)試題較“偏”,所謂的偏是說這次考試一些題目超出了我們所謂的“重點”范圍,不再遵循07-13年試題重復率高、重點突出、規律易于把握的節奏,試題以一種全新的模式呈現在我們面前;
(3)個人認為出乎意料的題目:需求收入彈性、風險規避者、內生外生變量、生產函數、價格歧視、效率與公平。這些題目有些是很簡單很常見的(需求收入彈性),有些感覺是南財“考不起”的(風險規避者、價格歧視),有些是感覺不會考的(生產函數),還有南財不會出的過于難的(論述題)。
總之,今年的試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宏觀部分竟然還考了幾年不出現的、被“視為”非考查部分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而且是考其假設!完全背離了在此之前的規律重點(微觀前七章為重點、一般均衡論與福利經濟學and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學政策重考名詞解釋;宏觀第二十一~二十三基本不考)。在此,第一次建議全面復習,適當取舍。
順祝各位14考研同路人取得優異成績,也愿自己能找個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