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瑞雪醬菜 于 2014-3-26 14:23 編輯
咳咳。。。這個不是復習經驗,只是為過兩天去調劑資產評估專碩復試的寫的。如果是去系里面試的話,有個袋子里可能會抽到這些題,當然我也不確定,因為我自己面試的時候抽到的還是宏微觀的題,當然436初試也要求宏微觀。 意思就是,如果要去調劑資評專碩心里又沒有底會考什么的,還是看看好了,這畢竟是資評的基本概念。沒有參考書目的,真的。 另外提一句,就是即使是資評專碩也可能會抽到西經的題,比如說我就抽到了,但真的很簡單,就是如果學碩考的是806就放一萬個心好了。還有就是下面提到的知識點,都很基礎,但其實初試資評部分也基本不出這個范圍了。反正考官知道你是被調劑的話也不會要求回答得多細。而且就22號的面試來看還有一次換題的機會,說不定就能換成很簡單的西經的題呢。
資產評估基本概念(重點背標紅的字,括號中的作了解) 1、 資產評估的含義 資產評估是專業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以及資產評估準則,根據特定目的,遵循評估原則,依照相關程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方法,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標準,對資產價值進行分析評定、估算并發表專業性意見的行為和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對資產價值的評定和估算,以重新確定資產價值。 2、 資評的基本要素:11個 資產評估主體、評估客體、評估依據、評估目的、評估原則、評估標準、評估價值類型、評估程序、評估方法、評估假設、評估基準日 3、 資評特點 市場性(通過模擬市場對資產價值做出經得起市場檢驗的評定估算和報告)、公正性(公允的行為業務規范是技術基礎,評估人員是與資產業務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方,是組織基礎)、專業性(評估結果應該是一種專家意見)、咨詢性(結論為資產業務提供專業化估價意見,本身并無強制執行效力,不對定價決策負責) 4、 資評中資產的含義及特點 由特定主體擁有或控制、能為該主體帶來未來經濟效益的具有內在經濟價值和市場交換價值的經濟資源。特點:標紅的+能由貨幣計量 5、 資產的分類 按存在形態:有形和無形 按整體獲利能力:單項和整體 按能否單獨存在:能確指和不能確指 按與生產經營的關系:經營性和非經營性 按流動性: 流動、長期、固定、無形 6、 資評價值類型 資產評估價值類型包括市場價值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 市場價值是指自愿買方和自愿賣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強迫的情況下,評估對象在評估基準日進行正常公平交易的價值估計數額 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包括投資價值(評估對象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者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估計數額)、在用價值(將評估對象作為企業組成部分或者要素資產按其正在使用方式和程度及其對所屬企業的貢獻的價值估計數額)、清算價值(在評估對象處于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的價值估計數額)、殘余價值(機器設備、房屋建筑物或者其他有形資產等的拆零變現價值估計數額) 7、 資評假設 交易假設:假定所有待評估資產已經處在交易過程中,評估師根據評估條件等模擬市場進行估價。 公開市場假設:存在公開自由的市場,該市場上交易雙方地位平等、信息對稱、各自理性行事交易意愿自由不受限制 持續使用假設:假設資產出于持續使用過程中并將繼續被使用下去 清算假設:基于資產在非公開市場條件下被迫出售或快速變現下做出的假設 8、 資評特定目的 資產轉讓、企業兼并、企業出售、企業聯營、股份經營、中外合資合作、企業清算、抵押、擔保、企業租賃、債務重組 9、 資評原則(一般考技術原則) 1)工作原則: 獨立性原則:評估機構應始終堅持第三者立場,不為資產業務當事人的利益所影響。評估機構應是獨立的社會公正性機構,不能為資產業務中任何一方所擁有,也不能隸屬于任何一方。遵循這一原則可以從組織上保證評估工作不受有關利益方的干擾和委托者意圖的影響。 客觀公正原則:評估結果應以充分的事實為依據。在評估過程中以公正、客觀的態度收集有關數據與資料,并要求評估過程中的預測、推算等主觀判斷建立在市場與現實的基礎之上。 科學性原則:根據特定目的,選擇適用的價值類型和科學的方法,制定科學的評估方案,使資產評估結果準確合理。在整個評估工作中必須把主觀評價與客觀測算、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使評估工作做到科學合理、真實可信。 2)技術原則 預期收益原則:資產的市場價格主要取決于其未來的有用性或獲利能力,未來效用越大,評估值越大,要求在進行評估時,必須合理預測資產未來的獲利能力和取得獲利能力的有效期限。 供求原則:供求關系對商品價格影響的規律同樣適用于資產的定價,要求評估人員在給資產定價時應充分考慮評估時市場上被評估資產的供求狀況。 替代原則:資產評估的替代原則是指在評估中面對幾種相同或相似資產的不同價格時,應取較低者為評估值,或者說評估值不應高于替代物的價格。 貢獻原則:資產的價值,取決于它對其他相關的資產或資產整體價值的貢獻,而不是孤立地根據其自身的價值來確定評估值。 評估時點原則:資產的價值會隨著市場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在資產評估時,必須假定市場條件固定在某一時點,即評估基準日。 10、資評方法 一、市場法: 根據替代原則,利用市場上同樣或類似資產的近期交易價格,經過直接比較或類比分析以估測資產價值。(任何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在購置某項資產時,他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不會高于市場上具有相同用途的替代品的現行市價) 前提:要有一個充分公開活躍的資產市場;公開市場上有可比的資產與其近期交易活動。 參數:資產特征;資產質量、功能;市場條件;交易條件等 程序:1、明確評估對象;2、選擇參照物;3、選擇可比因素和指標;4、指標對比量化差異;5、參照物成交價格上調整量化的差異;6、綜合分析確定結果 優點: 1.能夠客觀反映資產目前的市場情況,其評估的參數、指標直接從市場獲得。 2.評估值更能反映市場現實價格;評估結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缺點: 1. 需要有公開活躍的市場作為基礎,對市場條件要求嚴格。 2. 在差異量化時指標的選擇上易受評估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 3.不適用于專用機器設備、大部分的無形資產,以及受到地區、環境等嚴格限制的一些資產的評估。 二、成本法 在評估資產時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扣減其各項損耗價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 前提:資產出于繼續使用或假設處于繼續使用狀態;預期收益能支撐其充值及價值投入;在功能、特征上與重置的全新資產有可比性;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形成資產價值的耗費是必須的;被評估資產可再生或復制,能繼續使用并帶來收益 參數: 重置成本: 復原重置成本:運用原來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標準、設計、格式及技術等,以現時價格復原購建這項全新資產所發生的支出 更新重置成本:利用新型材料,并根據現代標準、設計及格式,以現時價格生產或建造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資產所需的成本 實體性貶值:資產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形成的貶值 功能性貶值:由于技術相對落后造成的貶值 1、 超額投資成本:新技術引起的布局、設計、材料、產品工藝、制造方法、設備規格和配置等方面的變化和改進,使購建新設備比老設備的投資成本降低,從而形成原有設備的功能性貶值 2、 超額運營成本:新技術的發展,使得新設備在運營費用上低于老設備。超額運營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貶值也就是設備未來超額運營成本的折現值 經濟型貶值:外部影響造成的價值損失。主要表現為運營中的設備利用率下降,甚至閑置,并由此引起設備的運營收益減少 程序:1.確定被評估資產,并估算重置成本;2.確定被評估資產的使用年限;3.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損耗或貶值;4.計算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值。 優點: 1.比較充分地考慮了資產的損耗,評估結果更趨于公平合理。 2.有利于單項資產和特定用途資產的評估。 3.在不易計算資產未來收益或難以取得市場參照物的條件下可廣泛地應用。 缺點: 1、計算復雜、工作量大; 2、各種貶值,尤其是經濟性貶值不易計算,難以把握,往往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 三、收益法: 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 前提: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并可以用貨幣計量;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是可以預測并可以用貨幣計量;預期獲利年限可預測。 參數:預期收益;收益年限;折現率 程序:收集驗證有關經營、財務狀況的信息資料;計算和對比分析有關指標及其變化趨勢;預測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確定折現率或本金化率;將預期收益折現或本金化處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 優點: 1、充分考慮了資產未來收益和貨幣時間價值,能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本金化的價值; 2、資產未來預期收益的折現過程與投資過程相吻合,得到的評估結論易為買賣雙方所接受。 缺點: 1、受很多條件的限制,使用范圍比較小,通常適用于企業整體資產和可預測未來收益的單項生產經營性資產的評估; 2、資產未來收益額及風險報酬率預測難度大,易受主觀判斷和未來不可預見因素的影響。
差不多如果考到的話資評的部分肯定就這些,要是超出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另外,關于報考資評專碩的復習考試經驗什么的我過幾天會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