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 于 2014-4-8 23:30 編輯
之前看到群里有人說“學長考上了就不理以后考的學弟了”,頓時有點莫名的傷心。 這時我突然會想起來,導師簽字那天,他對我們說“你們沒有暑假的啊,畢業了就馬上過來了”。 學長其實好忙的,就比如我,畢設也就做了開題報告和任務書,可開頭的一點,還有很多沒做,5月份就要交貨了,現在卻還寫回饋貼。 回饋貼分兩部分——初試和復試,寫的基本是我對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的看法。 我把考研分了三個階段,一個是選學校階段(春節寒假的時間),一個是初試打基礎階段(暑假,9月,10月),最后一個是初試強化階段(11月至考試)。 選學校是尤為重要的,你選的學校要保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比如說初試成績公布時間,這決定你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復試(當然這好難算到,13年年前出成績,14年年后出成績)。又比如說復試時間,這決定你大概有多長時間準備,也決定了萬一你被刷,是否還能調劑到別的學校。地利:這不多說了吧,你讀研所在地一般決定了你以后工作所在地。人和:這個也有點難算到,但人數的多少決定了生源,決定了競爭力,如果生源好,學校刷的多,生源更好,可能學校自劃線,那意味著你要考更高的分數。除了這天時地利人和,還有報考學校的專業課試題。我有朋友考各種211,結果很明顯,政數英考得很理想,專業課考得最差,其中有一個同學考上交,總分305,專業課75,可想而知了吧。一句話:專業課拉分,前提你要會寫。最后就是關系,關系這個好難說吧,我有同學靠關系一個進了985,一個進了211,什么男朋友是那邊的博士啊,老爸的同學是那邊的教授啊,反正是各種關系。我呢?我可以說我是靠實力考上,沒有上屆學長學姐考上自己報的學校,然后在所報學校的師兄師姐其實也挺忙的。所以,關系這東西好難說,可有可沒有,沒有靠實力,就是這樣。找學校還有一點十分重要的,找一個你堅決要考上的學校,再找兩三個備胎學校,這備胎學校(你懂這是做什么用處的了吧),考外校的話一個最好是你本科學校,考自己學校的話最好就是外校擦線即可上的學校。 1、 英語 其實我對英語最沒有發言權了吧,我考研英語只是剛過了40,沒到50而已。英語怎么復習,我自己明白自己英語硬傷,也不好說吧,如果研友覺得自己學習英語的方法不錯,那就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不要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只能說說我大概的一個路程。前期暑假的時候背單詞,做模擬題。模擬題慎做,有些人說模擬題跟真題思路不同,但另一個方面真題實在太少。我記得我后期(11月份這樣子)做了大半真題后發現不夠真題看了,于是有偷偷看看模擬題,結果發現我懂得真題閱讀大概說什么,但暑假還能看懂的模擬題,后期我根本不知道模擬題他說什么。10月份我開始做真題的,先自己做一遍,把答案所在的文章內容抄在本子上,每天早上讀半個小時,可以不背(能背最好),其實答案基本都是在長難句中。總之十年真題,英文和翻譯我都抄了下來,還有不會的單詞,我也抄了下來。11月份做新題型、完形和翻譯。12月份準備作文。 英語有些東西是必拿分吧。比如說新題型(我沒對答案,我感覺我14的新題型拿了滿分,這就10分了),作文(作文最低也得有個18吧,其實作文很好拿分,沒實力的話背模版,弄兩個長易句。我的作文寫了一頁紙加另一頁的五六行,感覺超過300字了,苦逼啊),翻譯(其實翻譯我沒怎么練過,感覺其他年份的翻譯挺難的,但14年的翻譯還好吧)。我最沒譜的是完形和閱讀,其實完形拿一半分數,閱讀拿一半分數,那也就夠了。 考試的時候,試卷發下,先看翻譯和排序的類型,和大小作文的題目是否符合你背過的。我偶爾看到旁邊人都按順序寫(先閱讀)。我個人不建議。我對文科有個習慣吧,就是無論語文還是英語,第一時間有作文先寫作文。一開始時間充裕,所以字寫漂亮點,我那感覺超300的大作文估計是字寫好,如果字寫差我估計也就超字數很低分了。然后看情況寫剩下的內容。14翻譯有三句簡單,所以我的順序是:小作文,大作文,翻譯其中三句,閱讀,完形,排序,翻譯最后兩句。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方法,還是那句話,覺得自己英語復習不錯的話,按自己的方法去復習。 2、 政治 我政治是等那本大綱解析出來才開始看的,然后再做做配套的選擇題。我政治復習不太好吧。總之也就那樣,看看重要的,等到12月后期,再買幾套各種出名的“最后四套卷”,做了選擇題,再背背卷子這個卷子的分析題,這你懂得。想穩保一點的話還是10月份開始把重點看看背背。 3、 數學 數學我是用得比較多的時間吧。前期暑假之前看課本,暑假的時候看全書,我順便把全書上所有的定義公式抄了一遍,開學還是看全書,也就全書我就看了三遍,包括做里面的題目。大學老師還說我,你的全書都看黑了,做題吧。直到11月底開始做真題(這個是比較晚了,不建議,還是建議早點開始做),10年真題,一周做兩年,做完馬上改出分數,第二天把對的與錯的弄懂(我還記得14年1月1號,我才做13年的真題)。模擬卷可以做,不過模擬卷相對較難,所以做模擬卷要有一種心態“做得不好就算了”,我在12月底沒事做就做了一份模擬卷,那時候距離考試還有10多天,這份模擬卷40分不到,呵呵。。。數學考的基礎,所以定義要理解會用,還有各種公式,記住就好。 4、 專業課 專業課,其實我沒怎么看吧,最后考了130+(這句話什么心態)。 我就前期(9月份)看了一遍書,把歷年試卷做了(不會的問老師,百度也有很多),然后把試卷上題目答案的出處標記上(試卷標記課本頁碼,課本標記年份),這樣很容易可以看出那個內容考的多。中間的時間我沒怎么看,直到12月我又看了一次課本和真題。 其實專業課的試題每年都在變,但變化的實質不變。所以單靠找到了試卷答案還是不夠的,最好還是過課本。
總體來說,初試也就那樣吧。我還是那句話,無論復習哪個,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復習的步伐不錯,那就跟你自己的方法走。有些方法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的。 最后談談輔導班吧,哪一個機構我就不說了。這我不是想黑他們,而是真心政治沒猜中,英語沒壓中,唉。其實我報了全程,但是我只去了前期和押題的課程,基礎班也只是去了大半部分,什么沖刺班沒去,輔導班抄的資料我基本都沒看過,就是抄而已,尤其是數學,英語看了一點什么好句子,其實著句子網上多得是。對于這個我只能這樣說吧,如果覺得你哪科不好就報哪科。其實報輔導班可能也有好處吧,不過有一個壞處是肯定的,就是輔導班不確定他們的老師什么時候能來(那些老師基本都是走遍全國輔導,不確定行程),所以他們上課時間是大概的一個時間,而你的復習計劃是確定的。這樣上課時間會打亂你的復習計劃。我當初看到自己復習計劃被打亂索性不去了,比如后期做真題,我數學本來就做得晚,所以沖刺什么的索性不去了。 然后談談復試吧。 首先來個14復試回憶題(這只是部分題目類型,其他不記得了,有其他14研友希望提供我沒提到的。復試類型:基本每本書都出5道題目,一本書考20分,專業英語20分) 筆試: 現代設計 1.現代設計的方法 2.數學模型 機械制造基礎 1.工藝過程 2.機床主軸轉速問題 3.夾具定位自由度 液壓與氣壓傳動 1.伯努力方程(我叫他“不努力方程”),方程的作用。 2.換向閥的操作形式分類+簡圖繪制 數據庫應用 1.數據冗余的后果 2.編程SQL 專業英語(這也叫專業!) 馬航失聯:單詞翻譯(20個吧,總之挺多單詞翻譯的)+5個句子翻譯。(坑爹吧,都已經把各科考過的專業英語都復習了一遍,結果考馬航!馬航你好 ,馬航再見 ) 面試(視你所分的小組而定,完全看人品啊!) 我的那組要求: 1.中文自我介紹一分鐘(姓名+本科學校+專業+畢業設計+其他){:3_112:}當時沒料到竟然是中文,完全沒準備,英文版準備了一篇,就不給你背! 2.老師英語問你一個英語問題(我被問了“你人生中有沒有成功和失敗的經歷”,其他人問了“你為什么選擇廣工”,“為什么考研”,“用英語介紹你在大學曾經學過的一門課”),四級沒過有點聽不懂(我經常看美劇,所以還是能聽懂一點),但你要試著去聽,老師看到你努力去聽,他會慢慢引導你,知道引導到你懂。但不要抱著聽不懂就算了直接說聽不懂的態度。 3.專業課面試(問得最多的是畢業設計,然后又問了我機械原理的問題“運動副定義,運動副分類,高副定義,手臂自由度問題”) 最后面試今年有個特殊情況,就是不按初試成績排名分組,很有可能是導師自己選人面試。我面試前聯系了導師(郵件),但沒有見面。復試面試卻剛好分到我聯系了的導師,跟我一組面試的有一個也是這情況,不過這也好難說,因為誰聯系了誰,基本大家都不怎么說的。 總結: 復試也就那樣吧,也不能說走形式。復試聽說有10個第一志愿沒來,調劑沒來的不清楚,還聽說一個作弊被抓(復試考試只記得顧著自己做題,題目量實在太多,沒留意走遍情況),都是聽說而已,消息不保證。不過監考挺嚴格這是真的,至少我身邊的是這樣。出成績后參加了復試的285-300(初試成績)被刷的人多,但也就10個左右,當然也有320+被刷的,330+的都錄取了,不過聽說今年生源不好,刷不多。14年機械工程要了大概220多個人。 能說的也就那么多了吧,最后希望學弟學妹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從夏天,到冬天,最后到第二年的春天,堅持到最后,勝利的就是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