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hlxnm543 于 2015-1-30 00:47 編輯
合理的堅持就是勝利 ——記2014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政治:70+,英語二:70+ 數學二:125+,專業課:130+,總分:400+ 考上我心中理想的學校與理想的專業,一切都幾乎完美的不真實,但自己從來不算個優秀的學生,本科沒拿過一次獎學金,還掛個一科……有時覺得這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然而,接近一年的生活改變了這一切,考研不單單只是改變了我今后的人生軌跡,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我對自己的看法,它讓我第一次以一種負責的態度來面對生活面對自己,讓我知道其實我可以做到些什么,我也并不是那樣差,我想這就是這一年的生活給予我最大的獎勵。在這一年來,我看了很多的考研經驗貼,從師兄師姐們那里也吸取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最想放棄的時候和戰友們互相打氣……我真的很感謝很感謝這一切,所以寫下這篇文章,寫給正在彷徨或猶豫的你,同時也希望準備考研的學弟學妹們少走些彎路。
1、關于英語 買本單詞書(我用的星火英語,里面有3小本),每天早上抽個40分鐘左右來記,英語這個東西必須得天天看,開始記不住沒關系,記個5、6遍以上自然就有感覺了;語法書用的何凱文長難句解密,很薄的一本書,但這本書我感覺很好,講得深入淺出;還有就是要買一本閱讀理解,這個就根據自己的情況定吧,買誰的都差不多,我用的是蔣軍虎的精讀80篇,然后就是每天抽個固定的時間做一篇,把不認識的單詞與感覺難以理解的長難句都抄在一個專門的筆記本上,然后再試著翻譯(我強烈推薦**名師唐靜的翻譯書);我考的英語二,真題解析與作文也都用的蔣軍虎的,英語二的作文其實套路比較好把握,不用擔心,考前20天左右背幾篇自己改寫的模板就可以了。還有就是有人問考英語二用不用做英語一的真題,這個就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吧,時間充沛其實還是可以做做的,因為從2014年英語二真題的閱讀理解可以看出,難度增加了不少。 我的英語在本科階段是比較差的,基本都沒怎么學過,四、六級都是考了多次才通過;只要肯踏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堅持學下去,還是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的。
2、關于政治 政治這個學科有點特別,時間花了很多的學生,考的分數好像不一定會比那些只準備了一兩個月的多,說句實話我個人覺得這還是與自己的復習有很大聯系的;我說說自己的情況吧:工科男,說對政治一竅不通那還是高估了我,到九月中旬開始接觸政治時,除了近代史,其他的真是什么都不知道,一看書這樣厚,我心里涼了半截,當時真的感覺政治完了;可是論壇里的人又說什么政治是最好學的啊!付出最少,回報最高的啊!我就有點納悶了,這是怎么回事呢......經過我三個月左右的復習吧,我感覺政治真的別擔心,只要復習別太離譜,你想下60分都難(除了報考北京的外,身邊都沒有下65分的,基本都是70+)! 我是九月中下旬開始復習政治的(身邊的同學也有是在國慶假期完開始的),這應根據自己的復習進度來定,但別太晚就OK了,我用的肖秀榮的知識點精講精練與肖秀榮的1000題,一天規定自己看個幾十頁,重點的用筆畫畫,然后再做做那個1000題的選擇題,做錯了的做個標記,這個期間主要是知道政治到底是講了個什么東東,知道個大概,不用太在意做題的正確率,我大概是在十月中旬就把這第一遍給馬馬虎虎過了;這時應該有一本很火的書出來了——《風中勁草》,我買了一本,然后就在每天早上讀完英語后狂背,不懂的地方再結合著肖秀榮的書理解著看,前前后后背了大概3遍吧(這里所謂的背也就是很熟,特別重點的地方基本能背,并不是說把書合上也能一口氣背個幾十頁,沒這必要),還有就是得看看時政,時政我用的任淑芬的書,感覺很好;然后在這期間還做了任四套,肖四套,啟航的四套題什么的;這幾套題都比較好,基本都有原題,特別要重視肖最后四套題,建議把這四套題的主觀題都背了,至少熟讀吧!這就差不多了! 政治選擇題很重要,一定要重視,至少要把肖秀榮的1000題看兩遍以上,有時間的話多做點選擇題,主觀題平時一道都可以不做,但要背一些所謂的官方語言,再結合著自己平時看的答題就行了,實在沒有話說了,“巧妙”的抄材料(別扯得太離譜就OK了)。 對了,如果感覺馬原有點不好理解,這個可以去網上下點視頻看看;當然對政治要不要報班,我個人(只是個人)覺得似乎大概或許沒那個必要,看自己吧!最后還得強點一點,選擇題很重要,且學且重視! 3、關于數學 我考的是數二,應該來說數學是這幾科中變數最大的,很多人都是集中在90分左右,甚至更低,這就造成了這一科的一個特性:弄得不好,就被別人拉個幾十分,在考研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是很要命的,基本決定了你的總分,除非你其他科特別牛! 我在數學上花了很多的時間,但并沒有考出一個讓我特別滿意的分數,恩,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在這里我還是想把我這方面的經驗(或者說教訓吧),與各位學弟學妹們分享下,希望你們少走些彎路,在數學這科上,更輕松的取得好成績! 我首先是看了兩遍教材,然后再把課后習題認認真真的做了一遍,接著就開始做李永樂的復習全書,這本書很好,剛開始做時感覺有太多的不會了,頭都大了,真想把書給燒了,第一章我看了3遍才有點感覺,然后再往下看的,我是一章一章的攻破的,如果覺得這一章沒怎么懂,我會再從新看一篇的,不會的題都做了標識的,當然也在題的旁邊做了筆記,這樣看下來大概八月初就把全書的高數部分看完了,其實像這樣看,應該說全書相當于看了至少兩遍了,因為每章都重復了嘛!這時就可以開始線性代數了,我用的李永樂的線性代數輔導講義,沒有用全書上的線代部分,因為李永樂老師的講解視頻是根據輔導講義來講的,說道這李老師的線代視頻,我感覺必須看,結合著講義,很重要,當你看完后,真是感嘆:大師就是大師!線代基本來說就是送分題。到九月初,基本上可以把線代過兩遍(先看著視頻做一遍,然后再回顧一遍)。 在學習線代這期間,不要把高數給忘了,我每天都會花30分鐘左右來做李永樂的660題(感覺還可以吧)。這樣九月初數學基本全部過了一遍,然后再開始第二遍,大概一個半月吧,二遍結束。這時應該到10月中旬了,開始做真題了,定著時間來做,會就會,不會就不會,要給自己點緊張氣氛,拿出專門的作業紙,一步一步的寫清楚,做完后再對答案,錯了的認真改,真題至少做兩遍吧,還建議買一套李永樂的400題做,這題有點難度,不要太在意分數,這是為了訓練你的心態的,不然在考場上遇到難題會慌亂的,真題與400題天天輪換著做,基本上就到12月末了!補充一點,在12月份期間,可以抽些時間再快速的把全書過一遍。 在復習數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做筆記,這個題為什么要這樣做,稍微變了下說法又要那要下手,這些基本的套路一定要自己歸納,我覺得應該達到這樣:看到某些條件與說法時,必須有意識的想到一些隱含的條件與解題方法;很多類型的題都是有套路的,比如說讓人頭疼的證明題,在它的條件與問題中,其實很多時候都隱含著告訴了該選用什么定理來證明,如果沒有這方面的歸納總結,全憑感覺與運氣,這就很難保證在考場上能將它拿下。所以買個筆記本,在復習的過程中時刻歸納與比較,你會發現其實數學也有很多“潛規則”的。 我還想在這科上強調一點,就是要踏實,自己要對自己負責,把李永樂的全書看透了(我相信考前你還有些題不會,這不要太糾結),就天下無敵了,因為該書基本上都包括了考研真題的所有題型了,所以不要求多,萬變不離其宗。我記得今年數二線代選擇題中有道原題,應該是1996年的一道真題,所以不要忽視真題,還有就是基本定理要會證明,不好意思,羅嗦了! 對于數學基礎實在比較差的同學,建議可以去網上下載往年的視頻看看,如果這樣系統的復習下來,基本就差不多了! 4、關于專業課 我報考的是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考的《機械設計基礎》,分數是132,我的感覺是只要的方法正確,復習不會太艱難。不過仿佛今年整體分數考的也不是太高,與往年相比,還是稍微增加了點難度,感覺以后漸漸有改革的趨勢(個人觀點)。 對于專業課,首先要找些順手的復習材料,掌握報考信息,切記盲目復習,既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而且分數還不是很好;一本300多葉的書,密密麻麻的文字,沒有個重點,一刀切,效果是很不理想的,還可能造成在其他科的時間分配上出現問題,這就不好了;根據往年的情況,如果報考東北大學,專業課考個100分以下(專指機械工程),那就幾乎被淘汰了,所以基礎不是太好的同學,專業課要早復習。對于專業課的復習,首先是認真的看課本,再把基本的課后題做做。然后選前期可以不花太多時間看專業課,主要是復習高數,但是不能完全不管,東大畢竟是東大,你的專業課成績直接決定你的成績排名。 5、考場上心態 這個現在說感覺有點太早了,先賣個關子吧!我想聲明一點,我們一起學習的戰友都考上了(5個),都是211以上,我在這里不是想抬高自己,因為也沒必要,我們都是一起學習一起吃飯,同時一起討論問題,所以最好不要一個人單獨戰斗,不然太孤獨! 6、結束語 考研是一個跨年度的大工程,沒有計劃悶頭苦干是行不通的,我所說的這些方法與計劃很適合于我,或許對于學弟學妹們就可能有點不那樣合身了,我們作為學長所能留下的只是經驗,不是必然的規則,所以學弟學妹們要量體裁衣,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很重要)。 我記得我在復習期間曾經看過一篇考研經驗貼,大概講的是一個報考浙江大學的考生,他每天都在空間發表說說來激勵鼓舞自己,在考前一個月的時候,他寫道:即使今年浙大這個專業只招一個人,我相信那一個人也一定是我,平生不做浙大男,十年寒窗也枉然......結果他考了那個專業的第一名....那一刻,我咬著牙,在空間寫下:平生不做東大男,十年寒窗也枉然。 考研很苦很累,但也很充實,當考完過后,當一切塵埃落定時,突然覺得真幸運,我堅持下來了,并且我也做到了! (這里每個字都是我敲上去的,希望對學弟學妹有所幫助,如果在考研期間還有什么不是太清楚的,論壇私信我。但是僅限于我有時間的時候。我受益于這個論壇,也希望把這份關愛傳遞下去。 我很樂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與體會來幫助學弟學妹們.最后也希望學弟學妹們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