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就是我,在論壇里找過研友,分享過感受,曬過分數,分享過真題,我又來了~ 這次想把自己考研復習時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也算是給自己這段時間做一個紀念~雖然現在談經驗似乎有點早,因為分數線還沒出,我也不能確定自己一定能考上,但是在家閑著我也不想寫論文準備專八,干脆趁著現在比較閑,早點發帖,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 給2016年的學妹學弟們~ 擇校和專業什么的就不說了,各人根據各人情況確定好,并且不要輕易更改,這是開始準備考研的第一步。我的選擇是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方向(這個專業有文學、語言學的方向,專業課二的考試內容不同,其他三科,包括基礎英語、二外和政治都是一樣的。到時候初試復試的競爭也都是一起的。) 真正開始有針對考研的練習應該是在大三下學期的期末,6月份左右。我自己覺得我開始的不算早,因為準備9個月乃至一年的大有人在(當然我也是看網上說的,周圍這樣的人比較少……但是畢竟是存在的)。學期末的時候我們有一周的復習周也就是完全空課的時間,所以我在那時候是買了星火的《英語專業考研(英漢互譯)》的書,每天做一篇英譯漢、漢譯英的練習。 噢還有背單詞,強烈給大家推薦扇貝單詞APP。我用過拓詞、百詞斬、滬江等等背單詞軟件,但覺得扇貝的最好用而且書比較全。我背的是GRE精選,貌似是6000多個詞,基本一直到考研前兩個星期都在背,直到背完了整本書。背單詞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項,大家千萬不要忽視。在你背過單詞以后再去做翻譯閱讀甚至是平常上課時,那種看到熟悉的單詞的親切感簡直暖心~對了,再次推薦一下環球時代的《英語專業考研 核心詞匯》。這本書的單詞非常非常非常好!難度很大,我覺得跟我背的GRE難度差不多,甚至更難一些,因為畢竟是針對英語專業考研的。這個我其實背的不多,總共才背了二十頁大概,都是用的早上6:30-7:30的時間,但是真的覺得很不錯。我希望自己在考完研以后的這段時間也能接著背…… 單詞說完了,接著說回之前的翻譯啊。前面提到的星火的《英語專業考研(英漢互譯)》,說實話,不建議大家購買。為什么呢?因為它里面基本上全是高??嫉挠h翻譯的真題原題匯總。聽起來是很厲害的樣子,但是對于考復旦文學的話,不太合適。首先里面高校水平不一,全國的高校試卷都在里面,但是真正對咱們有參考性的倒真的不多。其次是,我覺得里面的翻譯欠妥,解析也很簡單,不知道是否是標準答案,抑或只是編書的老師自己譯的;還有就是里面的風格也不一,科技政治什么的都有,那些咱們都不需要練的。所以到最后這本書我還有很多頁根本都沒翻過,一大本書基本性價比不高……好的,那么現在就來推薦一下做翻譯的參考書咯??糓TI的同學大部分都用CATTI三筆二筆的材料練,但是對于我考文學的話,就沒有做過這些書了~ 我用過看過的比較好的書有:劉士聰的《英漢漢英美文翻譯與鑒賞》, 莊繹傳的的《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張培基的《英譯現代散文選(一)、(二)》,思果的《翻譯研究》,《翻譯新究》,張培基的《英漢翻譯教程》 還有楊憲益先生譯的《魯迅全集》我在暑假看過一些也試譯了一些。 大家不要看到這么多的書被嚇到啊,其實里面的很多我也不是全看過,更不是全譯過,但是覺得這些都還比較有價值的。對了,我這樣的排序是有一些我的偏好的,現在一個一個說。 劉士聰的書我是幾乎10月底才開始看的吧,之前一直在做的是張培基和星火的那一本。劉士聰貌似還是論壇上的研友推薦給我的,真是感謝。這是一本我覺得不錯的書,最新的一版貌似是橘黃色封皮的。我是在圖書館借的,是大紅色封皮的。(對了在這里提一句,圖書館真是個太好的資源寶庫了,至少在我們學校是。我是天外的~有同校的學弟學妹們,多多利用咱們學校的圖書館啊!我看的那些參考書基本都沒有自己買,都是從圖書館里找。還有文學的各種書。一找一個準!唉,╮(╯▽╰)╭想到就要離開學校了還挺不舍的。大家復習的時候也是,別著急買書,先從圖書館看看有沒有,然后再試讀一下看看水平如何。別一上來就買,照這樣買,這考研成本也太高了點……)這本書有漢英翻譯,也有英漢翻譯,還有賞析。選擇的文章數量不多,但各種風格都有。我其實沒有太認真地譯這本書,主要是看了看前面的英漢翻譯。后面的漢英都是民國時期的文章什么的,覺得跟張培基選材相似,就沒看了。在這里順便說一下我練翻譯的主攻方向是漢譯英,基本上就是每天練張培基積累詞匯那樣。直到最后一個月才覺得要再練練英譯漢,所以像思果和莊繹傳的書都是在最后看的,大部分是翻譯時的一些tips,我自己覺得還蠻有用的(雖然今年復旦的英譯漢太變態,理解意思都很難,就更別說技巧了)所以經過這次真題的話,我覺得復旦是很考驗人英文水平的基礎的。今年的英譯漢為什么難?就是因為全是長句復合句,也就是從句,分句,一個一個逗號那樣,要理清條理就很難。是需要看過大量英文原文,然后語法也要學得扎實。??傊呛芘暗?。翻譯這種東西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學習,這種量的積淀還蠻難感覺出來的,所以只能是不求目的地一直做下去。 莊繹傳的的《英漢翻譯簡明教程》我是很喜歡的,雖然它分了很多個單元有些我也用不上,不過里面的文學文化幾個單元還是很好的。有《苔絲》的翻譯節選,還有一些其他篇目。我覺得翻譯質量很高,而且都加注的很詳細。很推薦。 張培基的話也是聽學姐說的,我大部分都對應著看了,但是實際上動手譯的不多,難度還是太大了。我建議是這個也還是得看吧,不過不一定完全依賴這個,多看看劉士聰楊憲益的都行。既然提到了楊憲益,就在這里一起把楊先生的書也講了。楊憲益翻譯的《魯迅全集》這本書是聽我的口譯老師推薦的。這個老師可謂是我們同班同學口中的大神??谡Z極其牛逼,而且教學風格也特別招人待見,所以他一推薦書我就屁顛屁顛兒跑去看了。再加上我很喜歡魯迅,所以是在大三結束的那個暑假,當做課外閱讀看了看《魯迅全集》英譯本,當然,我只看了一本,還沒看完……但就我看的經驗來說,翻譯的很簡單易懂,很適合我們學習。再者就是有喜歡魯迅的同學也可以當課外讀物來看。培養自己的批判思維也是大有裨益的。 思果先生的《翻譯研究》和《翻譯新究》兩本小冊子,都是中文的,看起來很快。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現在就過一遍,培養點意識,記下一些重要的tips,然后再經過幾個月的持續翻譯實踐后再看一遍書,可能會有更深的感觸。思果先生好像是臺灣還是香港人,講話很有意思,始終堅持地地道道的中文。所以他這兩本書我也都是最后一兩個月,在比較疲倦的自習時間內看的,就當做是消遣了。當然了,書中有些矯枉過正(過于強調中文特色)的地方,大家要懂得適度和取舍。 最后張培基的翻譯教程,這本書,其實我可以說是完全沒看過……但是據同學說,我們大三上學期的筆譯課,老師給我們出的英譯漢練習基本上都是從這本書上摘過去的(老師也真懶orz),所以我也算做了一遍這上面的題目吧。應該是比較基礎。有需要的同學可以自己試著看看。對了,我貌似是最后拿課后練習,也就是那些三四百字一篇的文章做了英譯漢的練習。個人覺得這本書的英譯漢練習和答案比星火的那些考研真題要水平高些。 其實動手寫這篇文章是在剛考研結束的時候,而等我把上面這些部分補齊,現在已經是2015年的2月25號了= =請叫我重度拖延癥患者…總之翻譯的部分大概就是這樣吧。單詞,翻譯練習,日復一日,聚沙成塔的過程。但是針對2015年的復旦真題,我必須良心勸大家一句話就是,打牢語法基礎(要會分析長句),多讀英文字(報刊,雜志,文學著作,新聞都好),一定得有一個solid的讀寫能力基礎,然后才是翻譯。 關于2015復旦英語語言文學考研真題請戳:
好了,下一步,英美文學。 還是針對今年的題型(我一向欣賞高效率的工作,備考也不過如此,必須針對題型有側重,不做太多的無用功。但是復旦的題型每年都會變,所以大家也不要看了我這一篇文章就死磕一個知識點,知識必須全面,然后部分少而精的點。)今年的題型,三大道,我摔的最慘的無疑就是第一題了。給你15個作品,讓你寫出對應的作者名稱,總分30分。我大概連10分也沒拿到……具體的題目大家去看真題回憶。但是從今年的這個趨勢來看,無疑20世紀的現代作家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重要的事情要打感嘆號!雖然我也不懂為什么復旦要出那些根本不會重點復習的書目…可能就是為了探究你到底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外國愛好者,還是一個只是瘋狂熟讀各種文學史,專注于了解十八十九世紀大文豪的速成考研者吧。所以我最后的分數只有一百零幾分,桑心。 Anyway,選擇考文學的肯定都是一定程度上的文學愛好者,只是讀的廣度和深度可能真的還達不到復旦要考察我們的那個水平,既然意識到了這一點,那么就該調整方向,憑自己的愛好和本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機械的應考。對于16屆的盆友們來說,離考研還有十個月,我真的建議你們寧可從3月到6月的這段時間不要去逼著自己復習,而是拿起一本本文學著作,靜下心來去看,四個月過去,你的英語水平一定會到達一個你現在難以企及的高度。文學素養也會慢慢沉淀。最重要的是得出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見解。 還是說說我自己用過的參考書吧。最重要的當然是常耀信的《美國文學簡史》。噢,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常是美國關島大學的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也是美國文學,所以在我看來,他的美國文學史寫的確實很棒,文筆也很好,但是英國文學的話大家可以不用選擇看他的。話說?,F在還是南開的教授吧,有次還來我們學校講座,我還特地去膜拜一下老爺子,哈哈。不過這些年紀大的教授,即使再才富五車,口語果然還是不咋地啊= = 他那次講座講的是美國現代的文學,簡言之概括就是,老爺子覺得現在美國文學毒瘤太多(黃賭毒之類),讀者必須提高辨別能力加以挑選之類的。整個講座我覺得還蠻無聊的(??д?)b 咳咳,說正題。因為我本科就是英語文學專業,所以我大二一年上了美國文學和英國文學兩門課。美國文學課教材用的就是常耀信這本書。所以在考研前我就已經把這本書學過一遍了(但是到考研前基本也忘得差不多了o(╯□╰)o)然后大概是在暑假細讀了一遍,之后再挑選著幾個作家讀了一遍。嗯,總共是三遍這樣。暑假細讀的時候我一章章的讀,每章都做了筆記,主要是簡略記作者生平、作品時間表、作品的主要theme、作者的寫作style,然后對重點作品了解故事情節,記主要人物的名字,有時會摘錄一些我覺得寫得很好的評論文字。當然記在筆記本上不代表我就記在腦袋里了,看完英國文學一遍后再看回想美國文學,好多還是記憶模糊。所以大家如果覺得自己一直努力記了還是忘,也沒關系,不用著急,堅持一直做就可以了。U should firmly believe that what you have memorized will appearwhen you need them. 雖然上面告訴大家我看常耀信的美國文學簡史那本書大概看了有三遍,但是其實我這個人是非常不愛重復地看同一本書的。所以我在暑假以及九月份把美國、英國的文學史都仔細過了一遍后,我就開始找各種各樣的文學史書來看,有時甚至兩三本對應著看,為的就是加深印象以及查缺補漏。因為不同文學史的書的知識點,側重點都是不同的。比如王爾德在某本書里講的少,哦對了常耀信很不喜歡王爾德,說他徒有其表什么的,然后又各種批判他情節單薄人物不豐滿簡直是名氣大于成就blabla,所以介紹王爾德那一章就只講了1頁多,而其他書里可能對他的介紹就比較多。講到這里我聯想到,我不喜歡常的書,是因為他的書里,尤其是英國史里面,個人主觀情感夾雜太多。比如我就還滿喜歡王爾德的所以看到他一直批判他就不太爽= = 其他的書一般都是比較客觀,沒有太多這種個人觀點。我看過的其他文學書包括:英國部分:劉炳善《英國文學簡史》,因為之前說了不推薦大家看常耀信版本的英國史,所以大家可以以看劉炳善這本為主。我在圖書館里找的是很老的版本,紙頁都發黃了。但是我還是堅持看完了。這一本相對比較全面,文筆也不錯,而且還有作家肖像插圖,還蠻有趣的。吳偉仁《英國文學史及選讀》,綠色封皮。這本書缺點是基本上是講主要作家,而且因為有選讀占了篇幅,所以有些名氣小的作家沒有介紹,不太全面。但是有選讀這一點還蠻好的,可以看完賞析再看作家原文,更好理解。陳嘉的《英國文學史》,有好多本的那一套,我就隨便翻了翻,因為我們老師說過這套書講的太詳細了,一個作家講幾十頁,所以不建議我們看。然后最后為了加深理解,我還看了看中文版的,王守仁編的也是英國文學史。反正我的宗旨就是,一切以記憶和理解為主,無所謂看哪本參考書。對了,我們上英國文學課時的教材是《新編簡明英國文學史》by張定銓只能說相比上文提到的那些書,這本書就是個渣渣…..太簡陋了,文字也沒什么美感。反正文學史這種東西,大家最好是多看幾本。美國部分,首要是常耀信的版本。大家第一次看的時候可以找中文版的參考書,有全文翻譯,也有相應名詞解釋什么的,比較有幫助。我個人覺得美國史的話有常的這一版就夠了,所以沒有看什么其他的書。對了常教授還有一本對應的《美國文學選讀》,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我還用過一本不是文學史的,但是也很實用,大概是叫做《美國文學術語詞典》(但是亞馬遜上搜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我記錯了書名)。我是在學校圖書館找到的,書挺厚的,是中文。每一頁是一個作家的介紹,然后下一頁是作家代表作品的故事情節介紹和評論。這本書我是放在宿舍,自習回來或是平常在宿舍的時候利用瑣碎的時間看的,因為是中文嘛,所以看起來很流暢。也是加深印象的,我覺得很實用。 關于文學史的東西大概就是這樣,大家就對著書慢慢看吧。看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像我一般都是一天看一章(常耀信的一章大概是10~15頁的樣子吧,有多有少)。看完做完筆記大概是1~2個小時,然后就可以做別的事情,制定好計劃然后順利完成,覺得心情挺輕松的。而且畢竟是文學嘛,可以看到各路作者的波瀾壯闊的生平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情節,所以還是看得蠻開心的。對了,就我所知道的這幾年的文學題型,包括作家作品名對應,今年是直接對應,15題30分,有一年是配對吧好像,一共有60分還是多少。然后去年是文學常識的填空,我印象最深的是問幫助t.s.eliot修改荒原的好友是誰。答案是ezra pound。沒有想到會出這種邊邊角角的題目。還有一些題目也都是特別小的細節,所以大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能記多少記多少,實在記不住也沒辦法… 文學術語的話,大家就抓住Abrams 的《文學術語詞典》去背吧~還有像星火還有圣才還有環球時代的文學參考書里應該都有專門的文學術語部分,大家可以對應著里面的重點去艾布拉姆斯詞典里面找。畢竟那是權威,背那個比較保險。我當初就是把環球和星火的書對應挑出重點,然后再把書上的解釋和詞典里面的解釋對應,綜合,然后得出自己的最終背誦版,抄在了筆記本上面。這一部分今年有30分,應該還是比較好拿的。關于文學批評方法的書也有很多,我大四上學期有這門課,基本每節課都去了,所以像什么新歷史主義啊解構主義都認真聽了。如果沒有這門課的同學可以找書自己看看,文學術語詞典里面也有簡略介紹。 基本上關于專業課的經驗介紹就到這里吧~這么寫來覺得自己過去這幾個月也是看了不少東西呢。接下來把自己有的電子資料發上來共享給研友們噢。有問題的話也可以在下面留言,我會看到的。嘻嘻。這一篇主要是資料的部分,改時間我還會再寫考研準備時的具體時間安排和自己一些心得體會。接下來我得好好期待復試了,祝我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