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科教學(語文)考研經驗
(初試+復試)
作者:csyreed
首先先說一下,本人的情況吧。也許你看完就想點右上角的叉叉。因為這不是一個學霸的經驗,這只是一個一直很努力的幸運的小小在職初中語文老師的成功經驗。
華師是我執著的夢想。高考就想考她,但是高中時因為選錯了文理科,根本沒有和她在一起的資格。后來大學畢業第一次考她,考古代文學,失敗。那一年整整一年,我可以發誓我沒有一天不在圖書館讀書,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半。這一年的失敗,讓我很灰心,讓我總是想起川端康成的“物哀”美。當時的我面對失敗,狠狠地哭,但是不怨,因為我好像覺得對于我這種從來就沒有獲得過好運氣的人來說,失敗才是必然的。是的,我一直是個比較自卑的人,當時更是自卑到了極點。
那一年,我雖然失敗,但是也明白了三件事。一就是真題的重要,二古代文學可以喜歡,但是我沒有那么學霸的資質。三是復試有很多人的因素,不可以對考研太執著。(有感于同班同學考浙大專業第二被刷)也有收獲,那就是第一年考的是英語一。我英語本身就不錯,后來考英語二就很簡單了,省了很多時間。那一年政治復習的也比較扎實,為第二次和第三次考省了時間。
由于明白了考研不可太執著,所以當時我不甘心的放下了我的夢想,投入到了工作的大軍中,經過種種坎坷,成了一名初中語文老師,這也算是實現了我的人生理想了。關于考編,我確實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分享,你可以去網上搜“上海教師考編經驗&心路歷程(閘北、寶山、嘉定)”,這篇也是我寫的。
我當時的打算是邊工作邊復習著,等到三年后去參加在職研究生考試。也許真的是我的心意感動了上天吧,在那一年突然出了這么一個文件《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中小學(幼兒園)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結合項目》。這個項目只允許工作1-3年的在職老師報考,參加統考,考出來給雙證,就是說有學歷和學位,假期上課。
我知道我的機會來了,也許我比不過學霸們,但是我確實可以做到我是最最勤奮的,我愿意周末的時間不休息,愿意每天回來以后先備課然后不管多晚也要看書,為了我的華師大,我愿意。
最后再說一下專業課成績吧,確實一般。333是113。912是121。因為不高,所以寫這篇所謂經驗的時候,我沒有為自己驕傲的感覺,只想寫出來給自己的夙愿畫個句號。如果能幫到你,給你的復習一點啟發,那么很好了。
我會把我兩次考的經驗并在一起說,第一次走了很多彎路的。
初試:
333
我沒有買教材。客觀情況是買了也沒時間看。我買的是凱程的全程的課。我知道有這個項目的時候已經是10月了,所以直接看的是強化班。凱程的強化班的老師講的不錯的,知識結構幫你理清楚以后確實效率提高了很多。我看了兩遍強化班視頻。第一次就是看再加上在《全日制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大綱及指南》上畫,若沒有會用凱程的教材上的來補充。第二次是把課都錄成了音頻,方便在上下班的路上聽。然后就是把每一章的知識都整理成了一張表格。這樣方面記憶,也方便上下班的時候攜帶,這個方法就是在凱程強化班的視頻里學會的。
這樣333算是滾過2遍了。第三遍開始直接開始背,背什么呢。凱程的國慶班講的是各個學校333的考研真題,10-14,有答案,就背這個。我來說一下原因。
第一,你可以把各個學校這么多年的考過的真題都在《全日制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大綱及指南》上折一折角,統計一下,你會發現,全國院校那么多,那么多年了,題目的范圍就那么大。所以這些題是必背題。有些題多個院校考了多遍的確實是重點題。有些點,它只可能是這么問,熟悉了就好了。
第二,凱程國慶班講義的答案寫的比較的清楚,就是考試時候的要求,一二三四的,很應試。
可惜凱程國慶班講義是按照時間來排的,不是把相同的,或者同類的,同知識點的題放在一起的。所以我做了一張表格,完成了這個整理工作。整理完了,我就更清楚什么是重點了。這張表格相當于我的背誦目錄。我背了2遍,第一遍按照時間背,第二遍按照我的目錄分組背。
背了這么多了,你的基礎應該比較扎實了。現在可以去背華師的真題了。
是的,你沒看錯,去背華師的真題。
我猜想也許一個人的口味不是那么容易換的,出卷老師就是那么一撥人,所以有些題目華師大反反復復的考了N年了。你自己去整理一下歷年的真題就知道,華師是有多么愛反復的考啊,有幾個知識點,一模一樣的都考了N遍了。所以請你一定要重視真題,這是拿下華師的訣竅了。
讓你看凱程強化班是為了打基礎快速掃盲,讓你背全國各校的真題是為了圈定大范圍,讓你背華師歷年真題是因為這是重點題。
總結一下,我學習333用的是:《全日制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入學考試大綱及指南》,凱程國慶班講義,凱程的全程視頻,凱程的寶典。自己整理的多張表格。華師大的歷年真題。
912:
很多人不知道教材是什么,該看些什么,看復試教材《高等師范院校教材課程與教學論系列教材:新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好像覺得有點空洞,我這門考的還行,我是用這個東西復習的。
華師的真題。
真是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年反反復復就是這些題目啊,天哪,隨便舉個例子。請你說說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特點,這樣的題目都出了3、4遍了好嗎?你知道華師大多喜歡《經典常談》這本書嗎?真的請大家重視華師大的真題,你自己去把歷年的真題都整理在一起就會發現其實一共就考這些好嗎?
所以我做了這個整理工作,并且把每個常考問題的答案都找了一下。
答案從哪里找?
第一,倪文錦教授的論文。倪文錦教授是這個專業的第一個博導,他是泰斗級的人物,并且他曾是華師大的教授。我從淘寶買了數據庫的賬號,把倪文錦教授寫的論文都下載了,你下載了你就會發現,確實有很多可以用以回答912題目的。
第二,倪文錦教授指導的學生寫的論文。
第三,如果說倪文錦教授和他學生們的論文都沒辦法回答你的問題了,就再去數據庫搜論文,搜什么呢?來自華師大的論文唄。同一個學校的思想、觀點一定是相近似的。
第四,倪文錦教授寫的書。不是那本復試的書,是《語文教師教育系列教材?語文教育學概論》。雖然倪文錦教授寫的其他書我也都買了,但我覺得有這本就夠了。這本里本身能找到不少答案。尤其是那題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特點。蒼天啊,這題的答案,我找遍了網絡第二年直到考研都沒找到好嗎?第三年考研的時候,有一天偶然翻書,就在這本書里找到了。這本書必備啊。
經過這么一番整理,你的簡答和論述應該是有大思路了。對,這樣還不夠,我建議你去熟悉一下語文的教材和課程標準。這個就是我這么在職教師的優勢了。我熟悉教材啊,所以簡單論述要求結合實例的時候,我一點問題也沒有。而且就算沒說要結合實例,要答的有理有據還是要結合實例的。
華師大考912的時候還會考著作名及其作者名,今年又加上了這個作者的朝代或者國籍。這個也需要做整理。別擔心,你就把華師大歷年考過的整理在一起吧,80%是重復的,而且分值小,這題不值得你下大力氣。如果你確實有空,網上下載一份《中國語文教育史簡編(王松泉)》,把里面提到的書名都記下來,這個就差不多了。哦,除此之外,書名還會考到文學著作,比如《奧德賽》(荷馬史詩 古希臘 荷馬)
最近華師大在912里喜歡考你背古詩。去年是默寫3首豪放派的詞,并且簡介作者。今年是默寫《水調歌頭》(蘇軾)和《聲聲慢》(李清照)。注意平時積累。
復試:
第一天:報到,交N種材料。
第二天:考筆試,兩個小時。
以下是復試筆試真題。
1、闡釋教材、學生、教師之間的關系。
2、教學節選的教材是否需要統攬全篇,知人論世,請結合具體例子。
3、評析唐圭璋的“體驗教學法”的利弊。(原文有一段話告訴你什么叫體驗教學法)
4、給出了人教版和滬教版《拿來主義》所在單元的導語,一個是從雜文的角度說的,一個是從對文化的態度的角度說的。問你怎么樣確定這兩種情況的教學內容。
5、評述一本或者一篇你看過的論著。
和912的題目差不多。
第三天:
考口語,這個沒什么可準備的。老師直接問,想到啥問啥。這個老師很幽默風趣的,很親切的,別害怕。問我你最近有什么難忘的經歷嗎?你考完了想去干什么。(我說我想回學校批作業,批我不會說,我說see,老師教我是grade,哈哈。)你是哪個地方的人?你是哪個年級的老師?你為什么要報考ECNU。(是的這個簡稱你得知道)面試完了,老師說我very good 哈哈,大概是膽子大,敢說。
老師真的是想到哪問到哪,每個人的問題不同,真的沒什么可準備的,問到后面老師還換過一段時間的雙人對話(請兩個面試者互相提問,他追問),后來又成了單人。后來可能老師也跟我們這些人聊high了,越問的問題越專業,好吧,然后專業性的名詞就不太好回答了,不過老師也不怪,還教我們,挺好的老師。
最后就是終極面試了。我是規培,所以老師面試時間少。
老師也是想問什么就問什么。老師問,你喜歡語言還是文學。我答古代文學李賀。因為我確實喜歡他,畢業論文也是他,而且詳細地寫了喜歡的原因,背了李賀的詩歌,我以為我沒給自己挖坑。結果老師問我,請你解釋什么叫押韻。接下來的內容我就不愿意回憶了,因為我確實說不清押韻,也說了很多讓老師們感到很可笑的猜想(好吧,我是這么感覺的)。后來,老師就開始用劉禹錫的哪一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來現場教學我什么叫押韻了。當時我覺得我的面試算是徹底失敗了。后來一打聽,有人問的也是比較難的,什么賈寶玉在紅樓夢里是幾歲,因為他的畢業論文和《紅樓夢》有關。有人問的就簡單了,你最近看了什么書?答曰:國文百八課。你覺得這本書適合小學嗎?還有你覺得昨天的筆試哪道題你最有感覺?同學說體驗教學法。老師說,那題是我出的。然后就開始交流這道題。還有什么是文學,文學和語文的區別在哪里?總之,問什么的都有。我覺得真的是看你平時積累,佛腳沒什么可抱的。
好了,一點點經驗就說到這里了。我想如果我不是教碩規培,可能進復試都不可能吧。所以我還是很感恩,感恩有這個項目,感恩我的工作單位當初錄取我當一個老師,不然我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
謝謝,24歲生日那天,夢圓華師大。
2015年3月28日
本文只是我對自己追夢之旅的紀念,而且只是一點點個人的經驗和想法,也不一定說的對,不過寫了這么多還是辛苦的,所以不想被商業的利用或者轉載,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