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號和22號,在2016級小伙伴還在看書或者玩耍的時候,2015級的童鞋已經復試完,走到了考研路的終點。關注今年復試情況的小伙伴一定知道,今年專碩復試和往年比是有很大變化的。感謝學弟學妹們踴躍的把一個個鮮活的面試經歷告訴了學姐,謝謝大家的信任,那現在就來告訴2016和2017級的童鞋,今年究竟是什么情況。 【學碩篇】 一、面試環節 今年的面試情況比起往年并無太大的變化,與學姐在《復試導學課》的視頻中說的差不多,每個面試間有五位導師擔任考官。面試內容也和往年一樣,主要分為自我介紹+老師提問+外語口試三個部分。 (一)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學 這個面試間的老師有邱沛篁、歐陽宏生、黃順銘、朱天和另外一位男老師。既有資深老教授,又有青年教師,既有傳統理論派,又有實踐經驗頗豐者。從面試的提問搜集情況來看,主要流程是先拋出一個準備好的理論問題請學生回答,再根據回答情況隨機發問,并主要圍繞學生報考專業及研究方向而定,并且各個專業被。其中,黃順銘老師主要負責英語的考評,其他幾位老師配合提出專業問題。 專業面試問題示例: 1) 網絡與新媒體的區別 2) 互聯網經濟是什么 3) 你關注了哪些微-信-公-眾-號,最常用的是什么?為什么?它們各自的優勢是什么? 4) 大數據的定義,根據現在出現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推測互聯網未來的發展。 5) 大學生閱讀的內容有哪些?有什么形式及變化? 6) 新聞史論研究和新聞業務研究有什么區別? 7) 什么是媒介融合? (二)傳播學、廣告與媒介經濟 這兩個專業面試間的老師據德益學姐打聽應該是一樣的,如有出入歡迎指正!老師分別有張放、彭虹、楊效宏和另外兩位老師。這邊的提問,一方面是通識性的,主要針對你帶去的簡歷、作品、自我介紹來進行。另一方面,是老師個人特色的,比如張放老師會抓著問你研究方法相關的問題。此外,還會針對本科專業來提問,比如你學英美文學的問你知道哪個哪個歐洲大文豪嗎?比如你學旅游管理的問你知道問你旅游相關的,比如你學廣告的問你數字營銷網絡營銷互動營銷有啥區別或者你知道定位理論是什么嗎?總之,這個面試間的問題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英語方面這邊主要采用的是讀英語材料再進行總體翻譯,和去年一致,難度大小與你抽到的題目相關,有難有易碰運氣! (三)編輯出版學、出版碩士 面試間有白冰、王炎龍、李苓和另外兩位年輕女老師。主要針對妹子們和漢子們選擇考川大的原因啦,未來的計劃啦,帶去的編輯作品啦本科成績啦等家常問題提問。本考室主要提問的老師是李苓,也有問到《穹頂之下》相關的問題,算是比較新鮮。英語口試采用的是問答,比翻譯文段稍難。 二、筆試環節 和學姐之前預測的一樣,首先,由于部分專業復試人數太少,所以學碩有專業內調劑的機會。其次是今年的筆試題目,學碩是做同一張卷子。 今年的題目構成和去年大概一致,但是題目內容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去年的題目無論是名詞解釋還是簡答論述,題目都比較新穎和靈活,大多數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知識,例如印象管理、模式等。但是今年的題目卻呈現出大基礎+新知識點+大靈活的特點。所謂的大基礎就是出現了很多我們參考書上就有的基礎題,例如把關人、路透社、沉默的螺旋以及創新與擴散。所謂新知識點,跟去年一樣,會出現你沒有了解到的新知識,例如環境新聞學、文本索引。而所謂的大靈活,就是最后兩道論述題啦~ 題目很大,論述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個。所以基本上筆試拉開差距就是這兩道題了,比較見功底。 【點評】 1、往年的學碩復試筆試真題都比較偏向靈活新穎,今年增大了基礎的部分,相當于是降低了筆試的難度。 2、今年的基礎題大家水平一致,難以拉開差距,但是50分的論述題,題目的出題角度比較宏觀,所以在答題上很容易高下立判,所以今年學碩的筆試應該是可以拉開一定差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