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borderland 于 2015-4-7 19:57 編輯
樓主初試成績中等,380+,政英70+數學130+ 宏微觀806 100+,反正比較均衡,雖然都不突出但也過得去,所以復習體會也能道出個一二三。復習過程中走過的彎路不少,總體進度算比較慢的那種,一直以一種介于自信和憂慮之間的心態撐到上考場。看到擬錄取名單有我,才敢相信夢想成真。從初試到復試,很感謝學長學姐的熱情幫助,@lesliewuqi @2317849980 。寫下帖子,希望我也能幫到后來人,預祝你們成功。 當然有些老生常談還是要說,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是沒有的,比如有的人一本書看好幾遍有的人好幾本書看一遍,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經驗貼可以參考但千萬不要盲從,關鍵還是慢慢摸索找到自己的路。 先講講具體復習以外的東西。 1.院系選擇。 選學校其實我沒什么發言權,不過拿摸高來比喻,直接就能夠到的考著也沒意思,怎么蹦都夠不到的風險又太大,需要踮腳才能夠到的就正好。這個目標沒那么虛無縹緲,又是需要拼一拼才能實現。 于是我直接就定了廈大,只是愁選哪個專業。不像一些同學一心考金融,我對專業沒什么要求,又是堅決不二戰的,成敗就在這一次,所以直到最后報名才定了一個相對好考點的專業。 想尋求穩妥的同學也可以這樣,學碩和專碩的考試科目不同,這個最好早點想好,不過大部分的學碩考試科目都是數三、英一、政治、806,完全可以等到之后出了招生目錄和推免生擬錄取名單,經過計算剩余名額再決定最終專業。不同專業風險絕對不同,今年就是個例子,金融系競爭慘烈。還望各位慎重選擇。 2.研友。 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獨行俠和搭伙都各有各的好。 我當時是跟小伙伴結伴的,可以說研友的好處和壞處都感受到了。因為我本人意志力不堅定,早期跟某略懶散的室友一起自習時,經常發生以下情景:“我學不下去了,咱回寢吧~”“好...”然后就沒有然后了(O_O) 。于是到9月份的時候我狠下心跟室友分開自習,挑了我們班一個特勤奮的學霸待的自習室,每天看到他那么拼自己也不好意思懶散,狀態慢慢就上來了。(不過他應該不算我研友,更多的是榜樣) 我其實原來很怕孤獨,恨不得走到哪都有人陪著。但開始考研我卻漸漸習慣了孤獨,自己去自習,在自習室坐在離熟人遠遠的地方,小伙伴們都扎堆在另一個教室,我吃飯回寢的時候才會過去找他們。正是這段距離讓我受益,我進度很慢卻不怕有人會跟我比較,當大家都急著做某本書的時候我能堅定的不盲從,執行自己的計劃。考研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千萬不能跟著別人的進度跑,學習上遇到的問題也是能靠自己就靠自己,問來的答案絕對不如自己想出的答案理解的透徹。 3.考研班。 絕對不推薦!樓主的小伙伴們報什么班的都有,都表示很坑,尤其是到后期復習時間打緊的時候還不得不跑去上課,真是得不償失。我只報了數學,其實還可以,不過我進度過慢,老師講的時候我還沒復習到,所以基本都白聽了。政治英語本人沒報班就不評價了,身邊的同學普遍表示沒用。相對于考研班我覺得自己看視頻更好,加深理解又能自己控制時間。可以用加速聽的軟件,推薦安卓的DICE Player,蘋果不清楚。 4.作息。 早期可以放松一些,到9月份就要慢慢把狀態調上來了,該早起早起,該晚回晚回,具體的強度嘛自己能承受即可,不必非要達到每天多少小時,最關鍵是效率。 尤其是早起的問題,個人認為,早起的作用在于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睡到九十點鐘著實頹廢了點,但也沒必要非6點就爬起來,估計走路都跟夢游差不多。我從10月起大概7點45起床8點半到教室,其實是偏晚的,所以一直都有點心慌。不過我7點起的后果就是一上午大腦充血,7點45起不僅頭腦清醒也更珍惜時間,經過比較我還是選擇給自己充足的睡眠以達到高效的復習狀態。說這個不是讓你們晚起,是找到自己能承受的最早的起床時間,畢竟決定復習效果的不是你坐在那里學了多久,而是你有效地學了多久。 5.計劃。 考研是長線作戰,制定了計劃才能一步一步穩穩地走到終點。可以先多看看經驗貼,知道要學什么大概什么時候學到什么程度,寫個大的計劃。不過要量力而行,我早期定計劃特宏偉,結果各種不現實,也沒什么約束作用,大三下的時間幾乎白白浪費掉了。于是8月份我弄了個小本子,幾天一總結學習情況,再每周寫寫周計劃,緊迫感蹭蹭得漲,時不時還能給自己打個雞血,現在翻翻,發現最捉急那段時間每天都是咆哮體寫的(?Д?)ノ ,哈哈感覺自己也蠻好玩的~所以意志力不堅定的孩子不妨試試,效果拔群ψ(`?′)ψ 6.心態。 這是最常談到的,也確實是最重要的。前幾年經院的院線都是380,很高冷有木有,于是樓主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390(不過最后也沒達到(╥﹏╥) )。復習到中期感覺什么都沒有提高的時候,我內心是極其崩潰的。會羨慕考本校的同學,想自己干嘛定那么高的目標難為自己,會懷疑自己,會動搖,總之就是各種負面情緒。記得當時9月底查到推免比例非常高(最后其實沒達到),我出教室就直接哭了,覺得離夢想怎么就那么遠。但再怎么猶疑也沒用,還是得專心復習,廈大難考,我變強不就好了? 慢慢的,科目都過完一遍了,心里有底了,也就慢慢踏實下來。這種起伏其實會經歷好幾次,之后到瓶頸期,到最后臨考的幾周都會很焦慮,要學會自己調節,跟家人朋友說說話,想想自己為什么考研,一定要堅持下來,熬過去了才有各種可能,放棄了就什么都沒有了。總之,意志要堅定,心態要平和,能做到的孩子我相信運氣不會太差~
好了,我還是把之前的復習情況給大家說說吧。不過請大家注意,如上所說,我的進度是偏慢的,所以這不是推薦給大家的時間安排,只是我的實際經歷,大家最好能比我快上1個月左右。 考研其實是實力+運氣,準備的少的人考上的也有,但你敢賭到時候考的都是你會的嗎?你確定不會被內心的恐懼打垮嗎?我看過一句話,深表認同,考研的準備過程其實是排除不確定性的過程。我認為準備得越充分,對運氣的依賴就越小,畢竟大家都想一次就考上,還是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先介紹個人情況,本科東北普通一本,管理跨考經濟,專業課宏微經僅學過微經,大學數學都是突擊過的,英語六級560+,理科僧高中僅學過一學期政治。所以我是主攻數學和專業課的,政治也不敢太大意,而英語就會放一點。大家復習的時候要了解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也要及時調整。
一.基礎階段(3月-6月中旬) 我是大三下開學開始下定決心考研。不過課業挺重的,加上自己比較作死,完成得很差,也給后來的痛苦掙扎埋下了伏筆。 其他:選好研友,想好報不報班,選好院系,多查查經驗貼了解需要做什么,如前所述。 數學:肯定要從教材入手。標配是同濟的高數和線代,浙大的概率,當然用本科教材我覺得也可以,只要大綱上要求的內容都有就行。我當時邊做習題邊看書,也不著急就看的特別慢,還特容易動搖。到5月中旬聽說大家都做全書了,我連高數教材都沒看完,就也不管不顧地就開始做,做了三章大概就到了6月中旬,期末復習不能再拖了,還有好幾個課程設計要交,復習就停止了。 可見,我數學完成度很低。建議是打基礎的階段要么好好研讀教材好好做題,要么就快點看完教材直接上全書(當然僅適用于基礎好的同學),像我這樣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請引以為戒。 英語:看了很多人說,過了四六級考研英語也可能考低分,讓我如臨大敵,高度重視英語,把XDF亂序背單詞那個給背了一遍(這也是我數學復習少的原因之一)。但后來沒有機會再復習單詞,感覺作用還是很小的。張劍的閱讀150篇也買來做了幾篇,感覺挺怪的就沒再做,也是不推薦。 我的感受比較適合英語基礎好的孩子參考,考研英語確實跟四六級不同,不過英語底子好的人掌握了相應的方法我相信考什么都不會太差,其實是可以適當放一放的。背單詞是個挺費力不討好的事,建議大家量力而行,不推薦背大厚本,因為后期是沒時間再過幾遍的,而單詞只背一遍的話效果也不好。早期可以主攻數學之余,拿軟件背背,或者直接背高頻版,后期主要背真題中整理出的單詞。
二.提高階段(7月下旬-10月下旬) 這里強調,暑假很重要!把握好這段時間那后期都會輕松很多,能留校還是留校吧。(我是先回家待了10天,然后回學校上數學強化,然后又回家了-_-# 。效率只能用呵呵形容) 而進入9月狀態就一定要提上來了,這是最痛苦的時期,感覺什么都進步不大,一定要撐住。我當時連一輪都沒過完,內心幾乎是崩潰的,熬過去就好了。 數學:由于報了班,我很快的過了下線代和概率的教材就去上課了,結果聽的效果很不好。(所以報班要慎重啊很打亂計劃的!) 提高階段我的用書是二李全書(高數部分)+李永樂線代輔導講義+曹先兵概率輔導講義,線代推薦結合視頻看。每道題都要自己做,一定要下筆,光看是不行的(今年的數三計算量就挺大的)。而且肯定是要過好幾輪的,我就不同的遍數用不同顏色的彩筆標記,會的題or做錯的題or完全沒思路的題用不同的符號,到后期就可以有選擇的做了,假如某道題有好幾個表示完全沒思路的標記,那這個知識點就是弱項,是要重點攻破的。假如做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不同于書上的方法,也可以寫上去。這期間我做了兩輪,把每道題都做了,后來就選做了。 還有李永樂的660,是本好書,不過我做了一點就沒做了,時間太緊。 中間穿插著看了些視頻輔助,這里推薦我看過的老師。高數:湯家鳳(強推中值定理)、線代:李永樂、概率:曹顯兵。 英語:開始做真題了,用的張劍黃皮書,非常推薦。我做了97-10年,大概1天半做(不含作文),3天半解析。 閱讀建議成塊做,一口氣把幾篇都做完,完型翻譯什么的可以分開。做閱讀的時候一定要蓋上翻譯,我看文章的風格是先快速過一遍知道大概在講什么,再重新細看一遍。審題要比讀文章更重要,一定要看清楚,選的時候也不能想當然,大部分選項都能在文中找到出處,理解性的就各憑悟性了。 解析的時候我是逐句看的,黃皮書給的很詳細,再把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單詞都整理出來,以后背單詞背這個就好。 至于做幾遍的問題,我做到10年覺得沒剩幾套題了,就挑了兩套題又做一遍,可能由于之前解析的很細致,我對文章印象特別深,很快就做完了還基本不會錯題了,所以我覺得沒必要拼遍數,弄明白即可。 專業課:我因為是半跨考所以起步挺晚的,建議跨的幅度大的孩子早點看,畢竟你們不熟悉經濟學的體系。 第一輪圖快就只看了書,教材是平狄克的微觀和曼昆的宏觀,筆記和課后題都沒有做,大概8月底看完。 第二輪做筆記,我的筆記屬于很細致那種,把書上的重點都摘下來了,所以后來就直接過筆記了,會比過書快得多。參考了論壇里有人分享的復習指南海文版,挺好的資料。我字比較密,看著會很累,就用了幾種顏色的筆換著來,比如定義性的話用黑筆,解釋性的話用油筆,自己的理解啊補充什么的用藍筆等等。畫圖也是,線太多可以多用幾種顏色,看著比較清楚明白。宏微經我各用了1個月左右,10月底才寫完。不過寫筆記真的很幫助理解,這輪結束心里才有點底。 政治:政治是投入產出比極低的科目,還有點靠運氣(比如今年的選擇,答的感覺是基本靠蒙)。不過對待政治的態度一定要端正,不求高分也絕不能糊弄,不然單科不過線肯定惆悵死。 我是9月中旬開始看,到10月底過完了第一輪,每天2小時左右,看完一章隔1天再做題會比較好,因為很多時候會選只是因為瞬時記憶。 用書是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大綱解析。本來只買了精講精練,因為排版很舒服,無奈趕上政治大綱大改,所以又買了大綱解析,用來看毛中特和思修。如果你們今年不變的話我覺得這兩本書二選一即可。 馬原對我這個理科生來說是大難,所以看了XDF阮曄的課,好了很多。 習題用的肖秀榮的1000題,很多小伙伴換了別的書,我沒跟著換。手機端有個粉筆考研題庫,我就直接拿這個刷題了,臨睡做幾套挺好~
三、強化階段(11月上旬-12月上旬) 數學:我以章的形式把常考題型(比如中值定理幾種類型)、易忘易錯易混淆的知識點、做題的竅門等等整理到了一個活頁本上。畢竟數學東西多,時間長了容易忘,時不時翻一翻能加強記憶。 11月中旬開始做真題,1天做題1天看書穿插著來的,因為著急我基本上做完就馬上對答案和整理,結果很多題都出現了計算失誤,尤其是選擇填空,直接導致我后來上考場由于擔心算錯結果而做的很慢,總是查幾遍確定沒錯才往下做,結果卷子都沒答完(當時感覺世界都黑暗了( ̄^ ̄)ゞ)。所以我的建議是,嚴格以考試的形式來做真題,3個小時的卷子雖然不到2小時就能做完,但可以放慢速度提高準確率,做到2個半小時即可,畢竟考場上做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標準是直接拿出去就可以評分,不要想著這題我懂只是算錯了而已,否則你到考場上崩潰了就哭去吧。還有一點,考場上給的草紙蠻小的,好像16開都不到,而且只發一張,再要草紙必須把原來的草紙交上去,我當時特別不習慣這個形式,你們可以平時訓練就這樣,到時候考試就不會慌了。 英語:真題除了留的幾套都做完了,但水平卻沒怎么漲,所以我開始看視頻,想看看有沒有還可以改進的地方。看的是XDF的唐靜的翻譯+王晟的新題型+王江濤的作文,都挺好。 由于閱讀一直錯4個上下,感覺再提高太難,于是果斷放棄做閱讀(建議閱讀也卡到這個瓶頸的孩子,該放棄就放棄吧,時間投在這里性價比太低)。覺得作文還是早準備好,到12月份肯定更鬧心,于是我11月份開始準備作文。作文的話,如果要寫,最好有人給你批改才能有提高,所以我選擇了背。基本中午睡醒了還不太精神的時候就出去背。我當時喜歡跑到一個能曬到太陽的平臺背,感覺還挺愜意的,有種忙里偷閑的感覺。各個類型背一兩篇,背熟了就會寫了,今年的作文我就把背過的一篇例文改了改就寫上去了,當時心情特好~ 專業課:這輪我是看一章筆記做一章課后題,用的圣才的習題詳解,這本書不錯不過有些答案是有錯誤的,大家要勇于訂正,有些題覺得它的話別扭完全可以自己論述一遍。廈大是很喜歡出課后題的,所以要重視。 政治:第二輪復習我買了風中勁草,又結合一輪的書看了一遍,把重要的點都圈了出來。 然后重做1000題,把不熟的點也在風中勁草上勾了出來。所以后來我基本就只看風中勁草了。 毛中特有些易混的點比如各種會議我自己總結了一遍,感覺比看別人整理的效果要好(不過這類記憶性的題考的越來越少了)。
四、沖刺階段(12月中旬-考前) 這階段其實最難熬,心慌很正常,要學會排解。看書基本都看不進去了,也就能背背政治背背專業課,所以不要把任務留到12月。 數學:基本就是翻翻筆記翻翻題,做做模擬就過去了。模擬只做了兩套合工大,400題也沒做。當時我覺得模擬比真題難太多,做著打擊人,當然也還是因為進度慢沒輪到上模擬呢就快考試了( ̄^ ̄)ゞ 。 其實模擬題有必要做一做的,不然上考場看到陌生的題型絕對會慌(沒錯我就是)。數學也很需要手感,所以到最后都要做題,我到考前做了留的兩套真題練手。 英語:背作文+掃單詞。也是最后做留的真題練手。 專業課:開始背吧,我的方法是背一章回顧一章,背到后來就挑不熟的回顧。不要只顧著往下背,背了后面忘了前面絕對分分鐘崩潰。基本上背了兩輪。 然后總結了一下微經的計算題類型,宏經的框架圖,反正哪里不熟總結哪里。 真題參考價值也很高,我看了近3年的,不過絕不能太過依賴!比如從來沒考過的動態模型,今年他妹的考了!(我直接空了沒答,讓我哭一會)所以復習一定要全面哦! 還可以查點宏觀經濟形勢的資料以應對宏觀的論述題。 政治:風中勁草我一直只翻沒背,因為應對選擇只要看到會選就夠了,一直到考試前天晚上我都在翻。 時政因為我跟同學去聽了石磊的課,就用了石磊的小冊子,結果各種坑好么!時政的題最后也是蒙的(還蒙錯了,讓我哭一會)。 大題我完全沒準備,只背了肖四,因為怕沒話答我是全文背的。當時背的昏天暗地啊,不過很有用,直接壓中了一道大題,別的題也可以用肖四的內容回答,我當時寫的滿滿的。同學買了任四蔣五等等一堆,我覺得根本背不過來,其實背好一本到時候有話答就夠了。不過可以拿來做選擇練手,我只做了肖八。 寫完有點心虛,發現當時很多地方都沒復習到位,能夠考上我其實很感激,也希望將來自己的實力能配得上今天的結果。 復習的時候喜歡聽追夢赤子心給自己打氣,將一句歌詞送給大家:“繼續跑,帶著赤子的驕傲,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茍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為了心中的美好,不妥協直到地老。”
ps.有問題在帖子里問吧,我盡量解答~
分享兩個資源,第一個是文中提到的視頻和我用過的資料,第二個是之前下載過的別人分享的宏微觀經濟學資料。
資源一:鏈接:http://pan.baidu.com/s/1kT5ROXp 密碼:voc3
資源二:鏈接:http://pan.baidu.com/s/1hqgV4P2 密碼:1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