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笨笨want考研 于 2015-4-5 15:46 編輯
“等我考到400+,我也一定好好寫一篇經驗貼,不為給后來人什么經驗啊,就是為了好好秀一把優越……”這是我在2014年12月27日走進考場前一直都有的想法,但是當我跨進考場之后,尤其是在28號交上專業課考卷的信封后我就知道,牛皮吹大了,汗,多虧沒和別人說過這個想法。 一路跌跌撞撞,碰的頭破血流,終于搭上了通向華電的末班車,我卻越來越感覺到一股力量,姑且叫做“使命感”吧,敦促我把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和內心的想法記錄下來, 我分數很低,沒有400+大神們的光環,但是卻希望通過自己最真實的經歷,給后來人幫助,哪怕只對一位讀者有用,或者全文只有一句對讀者有用,我也覺得很值了。 鄙人是萬千考研大軍中的普通一員,貼著復試線去了北京,最后靠擴招僥幸錄取,我毫不避諱地說出這些(反正你也不認識我嘛),只是想告訴大家我最真實的想法:不到最后一刻,請一定不要放棄。 后面是我想說的一些話,很多,也有些亂,大家將就著看。各路大神勿噴。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像我一樣,為了心中的夢想而默默奮斗的考研學子。 初試部分 本人早在大一就決定要考研,只是那時候尚且不明白到底為什么考研,大概主要是因為自己的本科學校不是一所211吧。本科學校屬于非211的一本學校,實力也絕對不弱,奈何各種因素,畢竟不是211。我很感謝本科學校四年中教會的各種知識、道理,給予我的各種平臺、榮譽,但我始終跳不出“名校”的怪圈,我不甘心,為什么別人能夠在985、211的學校里徜徉,而我卻不能。為了改變自己的“出身”,我踏上了考研的道路。這個目的,也一直伴隨著我等到了錄取結果,甚至于在最后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滿足于本科學校、甚至是本科所學專業所能給予你的一切,如果你對自己的未來還有更好的期待,請你抓住考研這次機會,它可能不是你改變命運的最后機會,但絕對屬于相對公平、十分重要的一次機遇。哪怕跨考,也可以選擇放手一搏。因為我們畢竟年輕,還輸得起。年輕人,總該趁著年輕做一點等老了值得回憶的事情。 免不了說下擇校的問題。有的同學上來就本著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去了,也有的同學保險地選擇了考本校。我個人覺得,比較明智的選擇應該是那種“跳起來就能摘到桃子”的學校。太高的學校,很容易讓你妄自菲薄,一直到臨考前都在想自己到底能不能“配得上”這所學校;比較低的考研目標,則會讓你有所松懈,更重要的是,很可能“不值得”你為之奮斗。竊以為,研究生階段,看中的不僅僅是學到的知識能力,更應看中你能得到一個怎樣的平臺。名牌大學的優勢就在這里,它們有最先進的設備、重點實驗室、對外交流項目、國家基金資助,平臺的高低,真的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這也是為什么我從始至終都不去了解調劑、甚至不建議身邊人調劑的原因。誰都有過985、211的夢,沒什么好害羞的,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踏踏實實地堅持到最后一刻,別去在意旁人的各種言論。 做出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的基礎,是做好充足的準備。要不要跨專業考,要不要跨校考,要補考跨地區考,成功的把握有多大,資料從哪里能得到,將來會在哪座城市發展,選擇的學校和專業在業內的排名有多高,能夠給我怎樣的發展平臺,這個學校和專業最近幾年的錄取情況怎么樣,外界怎么評價這個學校和專業……你要把方方面面的問題都考慮清楚。前期做的準備工作越足,后面越沒有各種不必要的擔憂。趁著這會兒時間尚早,多了解下。 特別要說明的是,一旦你定下來目標,就不要輕易改動。“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只要你前期做了充分的了解工作,定下來的目標是切實可行的,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問題而有變動,否則前期工作白費不說,還給自己的心里徒增負擔,百害而無一利。從我定下考研的學校和專業后,我就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政治篇》 很多理工科考生會擔心政治一科,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政治一門課上真心不會落下很多分數的,你只要按部就班的展開復習,和大多數考生一樣認真準備,崩盤是一件零概率事件(可也不是不可能事件啊)。我的復習進程是9月份大綱出版后,根據肖1000,用記號筆在大綱那本書上標記出考點。先讀一遍大綱,然后做相應章節的肖1000,再在大綱上標記出來。做完就已經是十一月份了吧,就不太清了。后面買的肖8,只做了選擇部分。沖刺階段買了肖四、任四和20天20題,重點做的是肖四,做選擇,背大題,另外兩本碰了碰,不做重點,幾乎只是翻翻看的那種待遇。期間還買了風頭比較盛的風中勁草核心考點(幾乎沒有背過)、肖秀榮的時政(感覺不錯,推薦下),其他好像也沒什么了。 個人感覺,政治最重要的是選擇,尤其是多選。做好選擇好像沒有聽說什么捷徑,只能多做題,刷題是一件枯燥但有效的方法,我其實做的題目真心不多,而且肖1000感覺有的章節是為了出題而出題,再加上我們這屆的政治大綱有相當大的變動,效果一般吧。而且,像我這樣只做一遍題目,并不是太合適的選擇。我當時也的確按照前輩的經驗,鉛筆做、標錯題,想著以后再做一遍。但是后面真心沒有時間了,數學那么差要補、專業課那么多東西要看,只能對不起政治了。至于政治的簡答論述部分,完全沒必要擔心,到時候沾邊的使勁答就好了,我用的是肖四,不要迷戀哪家去年命中幾道題目,誰知道到你那年什么情況。肖四這類書,我覺得更多的是應該學習參考答案給出的思路,學會如何分析資料,如何整理答案,指望著壓中幾道題目,個人感覺不是太靠譜。 最終政治61分,屬于中等水平,沒給我落下多少分數,想著我考研期間對政治的各種冷遇,我也是很知足了。 《英語篇》 說到英語,慚愧的很。鄙人曾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學習過一年的英語(后轉專業),結果居然只有56分。想來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報應。我很不喜歡背單詞,早在三月份開始就著手背單詞,用的是**的綠皮亂序版,每天兩個list,能背就背過,不行就混個臉熟,因為不想拖得很久而把自己搞煩了,所以采取這種前期突擊后期復習的戰略,背到五月份的時候,不謙虛的講已經記住90%以上了,就在這個時候,我犯了大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囧,幾乎是把單詞放下了,不再把記單詞單獨拿出早上了,再加上暑假玩了個痛快,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已經剩不下多少了,而后面的緊張時間又不允許我再像前面那樣花大力氣背單詞了,只好寄希望于只認識真題中的單詞,效果也不甚理想。希望后來人們一定吸取教訓,早背單詞,堅持到考英語為止,中途千萬不要放下。推薦大家看下一篇文章,《十七天搞定GRE單詞》,大概是這個名字吧。他的方法還是很值得一試的。背單詞是一件沒有技術含量的事,只是考驗你是否有毅力堅持下來。 考研中自古有“英語決定成敗,數學決定好壞”的說法,主要針對英語單科掛線而言的,和政治不同,英語掛在單科線上的高手,每年都是有那么一些的。而英語中,又有“得閱讀者得天下”的說法,想想看,其實完型和新題型也都是閱讀的一種嘛,閱讀的40分,三十幾分、甚至滿分的人,和十幾分的人,這之間的差距可比政治上大多了。閱讀上沒有什么爭議,真題是首選,事實上,我也沒有做過其他閱讀書,把真題搞透就好,怎么搞透真題,做幾遍,每次怎么做,其他帖子也都有很詳細的論述。建議最遲九月份開學后開始,從99年開始就完全足夠了。太早的卷子參考價值不大。以前看到一種說法,真正的搞透之后,你就會知道每一個選項在哪里設陷阱、甚至感覺到哪幾年的題目是同一位老師。我開始的時候很懷疑,但十二月份的時候,我已經隱約感覺自己已經觸摸到這種境界和感覺了。別問我既然都有這種feel為什么還那么低,我想靜靜。 作文建議合理使用模板,我說的使用不是照搬,而是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不管你給我的題目是什么,我都能很通順地套用我準備的一套,或者兩套作文思路里,建議至少提前一個月開始準備作文,前期多看一些這方面的參考書,選擇幾句自己能駕馭得了的,逐漸形成自己的作文骨架。臨考前找幾個題目練練手,千萬不要等到上了考場才寫第一篇自己的作文,你會后悔到撞桌子的。 最后爆料我遇到的問題:考場上寫小作文時有些猶豫,再加上為了把字寫好,本該十五分鐘寫完的小作文居然花了半個小時,后面的時間徹底慌了,再加上我們這年的閱讀單詞有些生僻,做的很不順手,后面完型幾乎是在靠蒙了。 英語的經驗貼,我極力推薦金翅系列的戲說英語,絕對經典中的經典。 《數學篇》 沒什么好說的,打小數學就爛的不行。要是高考那會兒數學好,我還指不定在哪個不錯的學校里溜達呢。從99年真題做起,前三套卷子加起來不足一百分,哪怕到了十二月,做10年往后的真題,還是八九十分、甚至有過七十分,最高不過一百剛出頭,這么爛的成績一度讓我覺得自己考研無望,所幸堅持了下來。這也正是我想通過這篇帖子告訴大家的,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要放棄。 我這年的數學很簡單,考場里就能感覺到,但有的題目我就是不會,就是隔著那么一層窗戶紙,最終成績不足110,但已經知足了。 用到的書,自然就是雙李的全書、李永樂的線性代數和歷年真題,660和400、合工大五套卷都有,但都沒時間了。數學這塊不敢多說什么,怕誤人子弟。就是想向那些和我一樣在數學上感覺吃力的同學表達一個信息,千萬不要放棄。 《專業課》 華電的專業課題型比較固定,有的甚至就是原封不動的把之前的題目拿過來直接用,這才突出為什么要重視歷年真題的問題。大家認真過完課本,有時間的話就看看華電的精品課視頻,然后就早早著手真題,反復做,反復做。我后期還按題型分類了,有潮流計算類、牛拉法、有功分配、無功補償等等,大家不妨一試。做題的時候不要眼高手低,從第一遍起就認真寫好每一步,算好每一個答案。 復試部分 初試成績公布后,一直焦急等待復試分數線,自己分數不高,早就猜到頂多是擦線進復試,所以也算盡心盡力地準備著復試的內容。還好,和自己估計的不錯,貼著復試線去了北京。 到北京后各路不順,之前看到美團上各大賓館都有空房,竟也忘記了打電話確認,于是哪家賓館都沒有預定便去了北京。到了那里才發現,便宜的單人間早就沒了,剩下的都好貴。各種沮喪。最后終于打定在南門處的龍聚灣賓館落腳了,恰好碰到山西過來復試的一位男生,我倆很恰好的拼一間普通間。房間一般吧。在此提醒各位,去之前盡量要定好房間。感覺我做對的一件事情就是提前了兩天去,27號開始,我25號就到北京了,各方面都準備的相對充分些。建議大家不妨早兩天過去,對各方面都熟悉下,熟悉校園里各個教學樓以及周邊的環境,很有必要的。 27號晚上筆試,論壇里已經有同學回憶過的,我之后也會再傳一份我回憶的,大家不妨比較看看。需要說明的是,大家千萬務必重視前面幾年的復試題目,和初試一樣,復試的很多題目也都是之前的復試題和華電的期末考題,外校考生尤其要重視。 英語聽力部分是放在專業筆試之前的,需要調頻收音機。頻道是FM86.4,如果沒有調頻收音機的話,可以到華電校園里買。我就是在華電藝鑫復印店買的,40元。強烈建議考之前試音。我那個考場中居然有兩個同學在開考前才發現自己帶的收音機收不到信號,還有一個坐在我前面。那哥們后來把手機上的耳機插在我的耳機里才完成聽力的,他的耳機線在我面前晃來晃去,好煩人。希望后來的考生考前早試音,別給自己和別人添這種麻煩。英語聽力不是很難,但是只放一遍,大概也就是四級聽力或者稍難一點,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前期磨一磨耳朵,別像我一樣,好幾年不聽英語,乍帶上耳機都反應不過來了。 面試抽到的題目千奇百怪,穩態、暫態、繼保、發電廠電氣部分、電機、電力電子技術,還有問到傅里葉變換、微分方程怎么解,以及哲學與電力系統等等,我曾經把論壇里關于電氣工程、電力系統的復試的帖子整理了下,做成的文檔稍后上傳,考這兩個方向的同學可以看下,我自信截止到15年考研之前的這類精華帖是沒有落下的,再參考下今年面試回憶的幾個帖子,大家好好研究下吧。 至于口語考試,可能是一部分同學比較緊張的問題。事前準備下自我介紹,面試時要求控制在三分鐘以內,有三位老師。不得不吐槽下,應該都是本專業的老師,發音真心不標準,我幾乎反應不出來。準備的自我介紹要對得起自己,別一味照搬網上的,因為老師們往往都是根據你的自我介紹提問的。有同學說自己喜歡打籃球,老師就問他打什么位置,結果卡殼了。另外,盡量讓自己的自我介紹自然些。我當時排在下午的后面,幾乎是要結束的位置,所以張嘴的第一句話是Maybe you have heard it for many times,but I still want to say :Good afternoon , professors.It’s my great honour ……三位老師都笑了,氣氛也緩和了很多。總之,盡可能顯得自然些,沒壞處的。 最后說下體檢,我們這次的體檢是27、29、30三天,專業面試和口語安排在28號(僅是指電力系統和電氣工程啊),我是29號才開始面試的。人很多什么的就不說了,說下我在體檢中遇到的問題。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體檢上會卡我。28號結束后,心情很不好,本來就是擦線進復試,筆試和面試又感覺極其一般,那時候已經感覺沒戲了。那天晚上一點多睡的,就是不想睡,學校里也常這樣。計劃著第二天體檢完,最遲下午也就回學校了。誰曾想體檢時我的舒張壓93(正常范圍是60-90),這樣也不行,大夫讓我下午再測。我也沒在意,中午回去退了房,在校園里逛了兩個小時又測,結果更高了。大夫不答應,讓我第二天再去測。其實那時候我就已經開始越來越緊張了,肯定會越來越高的。那天晚上回去,從晚上七點多鐘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六點鐘,但一到醫院,甚至說一想到醫院就立刻又緊張,沒辦法,血壓又升上去了。和大夫磨磨唧唧了很多。索性最后一次,終于降下來些,最后是89。說明的是,如果你一直測量不合格,是要到北京三級醫院檢查很多項目的……這里特別強調,一定要主要體檢前一晚的休息,什么都別做,就是好好睡覺,別像我一樣給自己找事兒。 失魂落魄回到學校后,心里已經接受被刷的結果,只是多少有些僥幸心理,既盼著早點出復試成績和結果,又想晚兩天出還能有個念想,好糾結的。復試成績是4月2號公布的,我把所有人的初復試成績加完后,自己排在錄取人數之外,徹底死心了,行尸走肉了兩天之后,卻意外得知自己最終被錄,那種從天而降的喜悅,是不能言語的。我想,大概是老天可憐我前面做的各種努力,最后給了我一次機會吧。盡人事,聽天命。我越來越喜歡這句話了。 好吧,啰啰嗦嗦寫了這么多,加上后面的問答部分,已經有一萬多字了,花了我幾個小時,連午飯都沒吃,就是想趁著自己還有些印象,把考研這一路上走過來的所見所聞和內心最真實的一些想法記錄下來。我只是極其普通的一名考研學子,甚至一度以為自己這次不能考上華電了。但終于等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結果,真心不易,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得到。感謝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的同學,感謝論壇,感謝小時候可兇了版主,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希望選擇華電的同學們都能順利考入自己的專業,也希望論壇的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華電,我來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