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準備考研期間從網上查了很多資料,但苦苦尋不到有關大工計算機專業的復試資料,所以在親身經歷過后萌生了自己寫復試經驗的想法。 下面進入正文: 大工計算機專業復試包括專業課筆試、英語聽力、英語口語和面試(學碩和專碩的復試完全一樣)。其中筆試100分,英語聽力15分,英語口語15分.,面試200分,總共330分。 要求:筆試過60,英語聽力不能缺席,面試不低于120,復試總分不低于200,否則直接淘汰。 大工的復試總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十夏令營加分 2015年的復試日程安排是: 26號8:00 - 17:00 報到; 27號 上午 7:40 - 9:40筆試, 下午 13:00 -14:00英語聽力; 28號 上午面試,面試完了就去口語; 29號 上午體檢和選導師或者調劑。 專業課筆試是在研教樓104進行的。 專業課筆試涉及的課程包括軟件工程、計算機系統結構、C/C++、數據庫原理。 考試需自帶工具(可以帶計算器,但不能帶草稿紙),考試時發一份釘好的試卷和一份釘好的答題紙,答題紙全空白,題號自己標,答案自己寫,考試時長兩小時。個人感覺題目題量還可以,但問題是會不會做,所以筆試也要好好準備,不能放松警惕。 英語聽力是在綜合樓412進行的。 英語聽力前先是心理測試,用準考證編號和身份證后六位登陸,總共90個選擇題,限時20分鐘,實際上只需要3 - 4分鐘就能答完。之后就是英語聽力,感覺難度和六級差不多,只要好好準備,基本能有個10+。總共5個選擇題,前8個單選,后面是兩段長對話,分別是3個問題和4個問題。全部都是只給答案,題目和問題自己聽的。長短對話都只播放一次,限時30分鐘,點擊開始后就無法暫停。 英語口語是單獨進行的,由兩個老師監考,考生一個一個進去。進去后先是自我介紹,然后老師讓你抽問題,你就抽紙條念出上面的問題再回答。之后如果有時間老師會再提問。整個口語考試差不多5分鐘可以弄完。只要是準備了,差不多都是10+。 面試在創新園大廈(俗稱大黑樓) 計算機專業進入復試的有三十幾個人,被分為了三組,基本上是每組都有名次靠前也有靠后的。復試的時候有8位老師,進去后向老師們問個好,然后老師讓你做個自我介紹,自我介紹不必太長,體現出自己的優點就可以了。之后老師會讓你從一個裝問題的紙袋里抽題目 (有選擇題、填空題、論述題),先念出題號、題目,如果是選擇題,再念出選項,最后給出答案。我被分在第三組,抽了兩個題目,聽別的組說他們有抽四個題目,這我就不清楚了。之后會有一個專門負責記錄的老師告訴你你的答案是對是錯。答對了,直接抽下一題。如果答錯了,有時候老師會讓你重新選擇一次。再之后老師可能會問你一些問題,再回答就行了。(老師一般關注的問題:英語四六級過了沒有,大學有沒有得過獎學金,大學排名是多少,大學有沒有參加過什么科技競賽,做過什么項目,本科學校是不是211等等) 復試總成績會在面試當天晚上出,一般在九點到十點之間出來,貼出來的有名次表和體檢表。過線的準備第二天選導師和體檢,被刷的就準備調劑。導師最好提前聯系,如果確定被接納,到時候就可以直接簽了,否則就要到處找。如果自己不怎么優秀,就越加要行動起來,不然最后就只能被分配了。(有一點可以放心,被錄取的考生人數與導師的招生總人數是一致 的,所以每個學生都一定會有導師的。) 找導師的時候最好準備幾份簡歷,在上面留下自己的聯系方式,列出自己的一些優點。 關于獎學金,推免生有一等也有二等,視具體情況而定。一等800元/月,二等650元/月,三等500元/月。另外一等10000元/年,二等8000元/年。 今年計算機進入復試的學碩中,第1 - 2名為一等,第3 - 16名為二等,其余都是三等。 個人體會: 首先,初試很重要。初試成績拉開的差距能讓你在復試中很有優勢。所以初試就要好好準備,前期付出的越多后期收獲也就越大。 其次,復試也很重要。復試中的筆試可以拉開很大的差距,最多可以有二三十分,所以要好好準備。英語聽力和口語一般沒有多大的差距(除極少數情況)。最后的面試也可以拉開很大的差距,多的也可以達到二十多分(之前提到的導師一般關注的問題在面試中都是加分點,在大學期間可以盡自己所能地去完成一些),所以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最后,找導師也非常重要。復試總成績出來后還不是放松的時候,第二天的選導師等同于第二場面試(個人感覺和找工作類似),也需要精心準備,早點去機會大些,但也并不總是如此。如果成績比較靠后,再去找一個事先沒有聯系過而又比較牛的導師,會在考量一番后被委婉地拒絕掉,這樣時間也花了,導師也沒有找到,更重要的是嚴重打擊自信心。但是這個時 候時間就是金錢,沒有時間失落,只能硬著頭皮再去找下一個導師,直到找到一個肯接受你的為止。 復試過程大致就是這些了,希望對以后報考大工計算機的考研學生能有所幫助。 個人感覺在選擇報考學校時,可以參考往年的數據,這個很有參考價值。 本文雖然是為大工計算機專業的考生準備的,但其中的某些部分具有通用性,如面試部分、選導師部分以及個人體會部分等。如果各位研友覺得本文有參考價值,歡迎分享。另外此文乃是薦于本人所見所聞所感而得,如若其中存在不準確的地方,望多行諒解。
——來自于 2015級大工計算機考研復試生Darr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