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報考年份:2015年 報考院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報考專業:政治學理論 初試分數:總分:412 排名:1 政治:71 英語:75 專業一(政治學理論):136 專業二(政治學綜合):130 考研成功=50%的信息+50%的努力 Part one 考研首先是一場信息戰,誰掌握的考研信息更豐富,誰就能在考研復習中游刃有余,甚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研信息的收集必須貫穿整個考研復習過程,并且需要根據情況不斷地進行更新和篩選,以確保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準確性。需要收集的信息主要有參考教材、授課老師和歷年真題。 任何的文科考試,不管個人天資如何,最重要的還是背書和識記,因此,準確獲悉考研必備教材是考研復習最重要的前提。一旦書讀錯了,不管花費多大功力,結果可能是南轅北轍。在今年的初試中,就有一名與筆者同一教室的考生就背錯了政治學原理的教材,辛辛苦苦備考半年到頭來白費功夫。人大自2007年以后就不再提供官方的考研教材,但網上仍存在各種關于往年教材的帖子,這些帖子的內容相對滯后。近十年人大的師資結構,尤其是國關學院,已發生較大改變,相應的教材也不斷得到更新和淘汰。筆者在備考時,針對教材問題請教多位師兄師姐,加上自身的學習經歷,可以保證下列書籍為必看教材: 1、專業一(政治學理論):該科目唯一教科書就是楊光斌老師撰寫的《政治學導論》,目前市面上已出到第四版;楊光斌老師的歷年論文及其作品集。楊老師每年春季學期開設《政治學原理》專業基礎課,考生可旁聽以獲悉楊老師的最新學術研究。網上07年的參考書有景躍進老師的《政治學原理》,這本書不用看,因景老師早已不再人大任教。 2、專業二(政治學綜合):細分之下有三大科目,每個科目下又可分為幾大板塊。 (1)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此書不必全書閱讀,重點閱讀先秦諸子和秦漢部分的思想,后面部分可憑個人興趣和精力自行選擇;閆老師等人編寫的《近代中國的思想進程》,此書是該科目的重點書籍,需反復閱讀并做筆記,關注各個主要歷史事件和人物思想。此外還有閆老師的一些個人專著可供參考,如《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推薦閆老師每年秋季學期給政治學專業大三學生上的《中國政治思想史》。 (2)西方政治思想史: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史》。備考該科目只需閱讀此巨著,重點閱讀并充分理解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克、盧梭的著作和思想,另外奧古斯丁、西塞羅、阿奎那、孟德斯鳩和托克維爾也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當然,如果希望本科目想要考高分,最好能花一定時間閱讀原著,尤其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等經典。徐大同先生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早已淡出人大堂課,故不必閱讀。如想對學術界思想史研究有個更深入的認識,可旁聽張廣生老師的學科基礎課《西方政治思想史》和程農老師給國新班上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聽完有醍醐灌頂之效。 (3)中外政治制度史:老實說,這門課最難準備,因其最瑣碎毫無章法可言,而且每年出題重點不斷變化。大致可細分為四個部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可參考張鳴老師的《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民國),這部分這幾年考過幾道簡單題和論述題,稍加留心,沒有官方教材,可參閱柏樺的《中國政治制度史》的民國部分;中國當代政治制度史,往年也考過幾道大題,可參閱楊光斌老師的《中國政府與政治》;西方政治制度史,主要閱讀唐曉的《當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和徐紅的《比較政治制度(第2版)》。主要精力用于準備古代中國政治制度和西方政治制度兩大板塊。人大考研注重基礎知識,所以閱讀這些書時不必每字每句都看,主要關注各個具體的制度(含義、朝代、運作、特點或意義等)。政治制度史的任課老師較多,無法一一列舉,推薦程農老師的《中國政治制度史》。 除此之外,必須隨身攜帶一份近十年的專業課真題。真題猶如一個風向標,指示每年的出題方向,哪些內容??迹男﹥热莶豢迹瑫旧系闹R點怎樣以考題的形式呈現出來,甚至包括總題量、題目類型、分值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學會研究真題、歸納總結真題是節省復習時間、確保有的放矢的重要環節。 最后,有一些靠譜的師兄師姐也是考研路上的一大保障。我咨詢了前兩屆考研第一名的鄧師姐和王師兄,以及專業一第一的王師兄,他們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尤其是后一個王師兄給我細心介紹了一些考研信息收集和考試技巧,著實受益匪淺。 Part two 考研信息收集完備后,可著手制定自己的考研計劃。下面我將按照科目逐一介紹自己的復習方法: 專業一(政治學原理)主要背楊老師的《政治學導論》。首先通讀全書,心中對整本書的框架和脈絡有個底,粗略制定個復習進度。接著研究歷年的真題。我建議將每年考過的知識點做上標記,標出哪一年考的、以什么樣的題型出現。根據筆者對十年來真題的研究,建議考生重點關注第一、二*治,第四章八種意識形態的分類、第五章國家的分類、尤其是本書特提出的國家形態學說,第六章幾種政府類型和兩種政府間關系,第八章利益集團和媒體的作用,第十章統治類型的分類,第十三章政治現代化的定義、改革與革命,第十四章各種民主理論。第三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五章很少考到;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的理論和結論可用作論述題的分析工具??磿鴷r要區分概念的級別,比如政治學方法論這一小節包含三個一級概念:行為主義、理性選擇主義和新制度主義主義,理想選擇主義下包含三個二級概念:社會選擇理論、集體行動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新制度主義下包含三個二級概念:歷史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制度主義和社會學制度主義,答題時切忌張冠李戴。每個概念都會包含含義、要素、特點、評價等內容,看書時要按照這些條目稍加整理,考試時按點答題。 剩下的兩道論述題分值有50—60分,是高分與否的關鍵,主要考察時政與理論的結合分析。備考時建議看楊老師的歷年論文,了解楊老師最近研究的方向,在答題時盡量用楊老師的論文觀點作答,并適當引用教材上的政治學大家(如亨廷頓、斯考切波)的觀點,要做到條理清晰、分一二三點作答,如此便可得一個不錯的分數。根據筆者不太嚴謹的研究,楊老師這幾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國家理論、民主理論與國家建設,且尤其要留心總結楊老師自己提出的理論,比如當代民主的分類、國家形態、國家自主性。做完這些工作后,筆者每天花兩個多小時背誦,每次背誦三四個知識點,細水長流、步步為營,從九月初到十月底,除了一些極其枯燥的內容外,大致背完一遍。這之后就每天一章或兩章不斷復習,復習時會和研友互相抽背,筆者感覺抽背很有效果,值得推薦。這樣一來到了十二月底考試時大概復習了七八遍,可以胸有成竹地上場。 專業二科目較多,但方法都差不多,也是先研究真題把握出題方向,然后看書,看完書后整理知識點,接著就是反復看這些知識點。西方政治思想史出題靈活,通常引用原著的一段話讓你加以評析,并且注重對原著文本的解讀,而非大而化之的思想概括和評價,考察的是考生閱讀文本和深刻思考的能力,因此沒有較為深厚的思想史功底的考生會比較吃虧。復習時主要閱讀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史》,把前文提到的那幾個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分門別類地整理,比如霍布斯寫了《利維坦》和《論公民》,這些書講什么內容,梳理霍布斯闡述的自然狀態理論、契約理論、主權者理論、代表理論等等是如何一步步論證并推導出來的,考試考察的是理論的邏輯論證過程而不是簡單地以一些大詞匯概括(這也可以說明為啥徐大同那本教材不適合)。如果有時間,建議讀一下《理想國》的前兩章、《政治學》第一章、《尼各馬可倫理學》第一章和《利維坦》第十三章,這些都是考試的重點,也是一個政治學專業的學生應該熟悉的文本,盡管無法全局地把握這些思想家,但至少能對經典的文本有個感性的認知。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復習重點放在先秦諸子百家、西漢思想、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這四個時間節點??磿鴷r自己整理人物、思想和主要的思想事件,比如顧炎武,首先要對他做一個人物簡介,接著整理其主要著作,梳理其提出的著名理論命題;對于思想史的論戰,比如科玄之爭,要講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即代表人物是誰、在何處發表什么文章、引發什么反應、論戰的幾個階段、如何評價該論戰。整理時可按照思想史專題,也可按照人物線索。整理完后就反復看,個人在復習過程中發現思想史事件比較繁瑣難以識記需要花較多時間,至于思想家的思想因為考得較粗淺所以了解大概就行。 制度史內容龐雜,但綜觀往年真題,考的知識點相對簡單,不外乎西方總統制議會制、中國的人大政協或者封建郡縣察舉科舉等普通概念,但是偶爾劍走偏鋒,出一些完全陌生或者一般書本上沒有的內容,比如德國聯邦制特點、北洋政府的政體類型變化。這部分整理時主要挑出各個制度,然后稍微作總結,比如內閣制的含義、起源、特點、內容、優劣;另外還有一種對比型題目,比如一院制和兩院制比較、比例代表制和多黨代表制比較,這些都是基礎知識,必須爛熟于胸。由于每年題目分布變動較大,因此考生要額外注意前兩年的出題走向,比如前年考了民國政制,今年集中于中國古代和西方的政治制度。 專業課復習我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整理階段,二是熟記階段。從八月底到十月底左右,我和研友陸陸續續分工整理了政治學綜合的各個板塊,整理時主要以老師上課的筆記為模板,添加教材上的內容,然后不斷充實。當然,整理時也閱讀了一些“編外”的學術書籍,參考了各種政治思想史研究和著作,然后加以補充,最后整理了三大本專業課筆記。之后兩個月時間就開始每次兩三個知識點反復識記,記完后默寫一遍,或者相互抽背,加深印象。如此到了十二月底,大概復習了不下四五遍。在復習時間的分配上,個人主要花較多的時間在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整理上,因為教材比較明確但內容較多。西方政治思想史平時接觸較多,比較熟悉,所以臨考一個月才復習了幾遍。制度史猶如雞肋,不想花太多時間但又怕失分,所以一直忐忑不安。 至于公共課政治,我到了十月份大綱解析出來才著手復習,這應該不算晚。復習時肖秀榮的考研輔導書出版一本我就買一本,緊跟其步奏走,然后大量練習客觀題(選擇題),盡量做到5題以內的錯誤,臨考前兩周背肖秀榮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主觀題,參考了任汝芬的最后沖刺卷。肖今年押中兩道大題,其輔導書的質量有目共睹。 英語的復習方法前文已經說過,不再贅述。補充一點,英語的真題很重要,尤其是真題的閱讀理解,做個兩遍以上,分析難句的結構,隨身準備一本小冊子,積累生詞。臨考前兩周自己動手寫寫英語作文,練練筆,參考書都有模板,參照著挑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模板,就可以得一個不錯的分數。 Part three 下面筆者將以個人考研經歷為例子加以闡釋,因個人感情色彩極其濃厚,而考研復習乃因人而異,故可能沒有非常廣泛的可借鑒性。有興趣者歡迎往下繼續閱讀。 筆者正式投入 考研復試大概是 9月中旬以后,但暑假兩個月邊摸魚邊夯實了英語基礎。筆者英語基礎一般,師姐提醒我假期可做一些準備,這樣暑假回來就比較輕松了。照著她的話做,我暑假做完了張劍的150篇閱讀理解,每天做四篇,做完后分析錯題、積累生詞并朗讀文本。我沒有單獨時間背考研英語單詞,那有點枯燥,只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把生詞記下來,如此不斷積累也差不多等于背完一本考研詞匯了。做完之后朗讀文章這是我學習英語的習慣,目的是加深語感和文本語境的理解。九月中旬以后,筆者開始進行系統的復習。首先,筆者有一個靠譜的大神級別研友劉,他是我的同班同學。我們每天早上九點起床,然后在宿舍走廊里背誦兩個小時的《政治學導論》。背誦的方式就是先把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劃出來,然后每個人輪流讀,讀完后背,背了三四遍后互相抽查,每次大概背兩三頁左右。由于我普通話不標準,他開玩笑說原本以為這是一場言語的盛宴,最后卻成了“國王的演講”。一開始背誦速度慢、心情差,不過后來漸入軌道。我倆把整本書大概復習了八九遍,到最后得心應手,指出一個知識點就能立馬順暢地背出來。我倆政治學原理這門課的高分證明,這種方法雖笨,但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我倆經常在飯后邊逛校園邊聊天,有時一逛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徒步到北大書店,一來相互吐槽放松緊繃的神經,二來鍛煉身體,三來探討考研問題、交流信息。這段日子還是挺有意思的,苦中作樂。 考研是一場較為漫長的征程,需要厚積才能薄發,貴在持之以恒,而不在花費大把的時間。我的缺點是精力不足,優點是能持之以恒,甘愿過一種修道院的生活??佳衅陂g,筆者每天大概八點半睡醒,賴床賴到九點多。起床后背誦并復習《政治學導論》。十一點左右吃午飯,用餐后與研友逛校園,十二點半回寢室睡午覺,大概兩點左右起床。午覺后在寢室復習到下午五點,然后用餐、鍛煉半個小時、洗澡,大約七點左右到圖書館自習,九點回寢室與研友復習白天的內容。晚上十點半到十二點玩耍,大概十二點以后睡覺。一天學習將近八個小時,總的來說花費的時間不多,但三個月來幾乎每天都這樣堅持著,每天都會復習到四門學科,逐漸形成一種考研生活習慣。當然這種修道院的生活著實枯燥,尤其是我倆不得不拋下諸多經典來背記這些刻板的教材時,心中不免怨懟。尤其到了十二月份,整個人心情極差,也復習不下去,因為沒有發現新知識可以補充,每天就是不斷地炒冷飯,恨不得趕緊考了。即使這種心情,我們依舊堅持每天完成六個小時以上的復習任務??佳谢蛟S考的又是一種毅力,一種態度。 2015年3月30日于人大知行二樓614室 ——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