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擬錄取,今天來回饋論壇。
從剛考完想洋洋灑灑一大篇,到現在感覺沒什么好說的了= =所以趁還有點印象寫下來,希望能幫助到學弟學妹。
首先祭上初試、復試真題!
初試:
名詞解釋:
1.納什均衡
2.收入效應
3.吉芬商品
4.鑄幣稅
5.米德沖突
簡答:
1用經濟學解釋【天生我材必有用】
2用經濟學解釋如何減少明星吸毒(至少三條)
3簡述至少三種需要理論
4簡述沖突管理的三種主要說法
5權變理論的影響因素
論述:
1國家出1億對有重大影響題材的5-10部電影進行補貼,假設電影是完全競爭市場,畫圖解釋補貼效果
2用管理學解釋濫竽充數
3畫圖解釋為何明星收入比普通人高;畫圖解釋明星【限薪令】的出臺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復試筆試共5個論述題:
1 近年來,我國電影產業繁榮的原因。影響我國電影產業的因素。預測未來5~10年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及其依據。
2 你理解的大數據,從電影產業鏈角度大數據對電影行業有何影響。
3 影片眾籌的模式。影片眾籌的特點。對電影行業的利弊?
4 “互聯網+”的概念與實質。在互聯網+時代 電影產業應怎樣發展。
5 電子票務的現狀?如何看待9.9元票
復試面試電腦抽題2論述1英語翻譯1口語問答:
1 電影的賣點有哪些
2 電影的盈利模式
英語翻譯:關于為奴十二年的一句話
英語問答:怎樣進行電影發行和營銷
聽說的其他復試面試題目:
1 電影公司上市利弊
2 電影公司股票制的問題
3 2014年中國 美國票房情況
以下初復試經驗:
我是2014年畢業,參加了工作,工作與電影無關。工作了半年多以后,想找電影營銷相關的工作,當時面試了華誼、傳奇、藝恩傳媒什么的,都被打槍。
9月末的時候讀了一本電影營銷相關的書,到豆瓣記錄的時候才知道北影有這么個專業。因為本身已經想換工作,所以沒考慮多久就交了辭職申請,工作交接完都10月了。
總共準備時間3個月吧,自始至終也沒拼命起來。心態上也經歷了一個轉變,剛開始感覺就是為了逃離不喜歡的工作,就是那種全當給自己一個學習的機會考上很好考不上拉倒唄,半放羊狀態持續了將近一個半月。后來隨著投入增多就開始覺得,都努力了還不為了考上那不是傻么,就開始積極起來了,每天能學到10個小時吧。上午藝術,下午經管,晚上政治英語。(一般上午的拖到下午,下午的拖到晚上,晚上基本學不了多少)
就初試先給大家以下意見:
1. 如果有條件還是在學校學吧,那個氛圍真是會讓你忍不住多學點
2. 眼罩+耳塞,隨時隨地睡覺啊,以防晚上宿舍有人打游戲什么的
3. 照顧好身體,不舒服及時就醫,我復習的地方挺冷的,結果就凍得鼻炎,剛開始不在意,后來腦子昏昏沉沉,跑了好幾次校醫、醫院,北京醫院一掛號一天都快沒了……耽誤了更多時間
4. 如果想長期在一個位置自習,注意身邊有沒有情侶,吵架摔書什么的太煩人2333333
5. 最好均衡復習,不要主動放棄某一科,用心了這一科不一定好,但不用心肯定會糟糕。我是策略性地放棄英語(耗時又見效慢),但英語差點讓我死翹翹。而且注意老師眼中的側重點,比如英語的10分和政治10分在老師眼中完全不一樣,如果到復試時兩人的總分、素質差不多老師肯定要英語高那個。【四門中英語和專業二重要,所以復習戰線長的策略性地加強這兩門吧】
6. 政治、藝術、科二能寫多少就寫多少(字也要寫好),辛苦分懂嗎!!!!尤其是政治,試卷全寫滿分就低不了
7. 考試的時候規劃好時間,我都是試卷一下來,每個題目幾分鐘,幾點到幾點寫哪個題目都寫到草稿紙上。如果有個題目燒時間太多就抓緊結尾,否則最后寫不完扣分就不只一分兩分了
政治:
參考資料:
1. 紅寶書
2. 風中勁草
3. 1000題
4. 肖秀榮的形勢與政策,任汝芬和張劍鋒的串講講義(聽串講的時候老師發的)
5. 近幾年的真題,肖秀榮的模擬八套題,四套題
這個真不用過早復習,我是接近11月開始,紅寶書沒看,風中勁草掃過一遍,1000題做了一半。然后中間有段時間完全沒碰過……
最后一個月了,發現有老師在學校開考研政治課……人之前已經上過14次課了,我完全不知道,就上了最后的四堂串講課。就政治單科,覺得如果聽課方便還是要聽一下,和自己學完全不一樣,老師會指出重點,挺受益的。聽課其間老師串講了肖秀榮的形勢與政策,任汝芬和張劍鋒的串講講義,還布置了各種真題和模擬題,但是我都是只做了選擇題。 考前20天開始聽以前老師講課的音頻,走路吃飯都聽,能把碎片時間利用起來。14堂課到考試聽了10課,確實有效果,推薦給大家這個辦法。
政治的肖秀榮四套模擬一定要背,會讓你形成一個答題模式!上一年那個可愛的獅子什么的就是預測到了原題,政府與市場那個改改答案也可以答上,還有好幾個題目都是可以變通地答上。噴肖四的難道五個大題都給你預測出來你才滿意么,那個馬克思和孔子的鬼才能猜出來……
我是考前4天開始背肖四的,每天兩小時,一天一套。
還有考試的時候試卷全部寫滿!考試的時候試卷全部寫滿!考試的時候試卷全部寫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果背的不夠就和諧社會啊四項基本原則啊都往上整,即使每個題目都寫上也沒關系,反正每個老師只看你一個題目。考試當天看到好多人空著大半面,你真的是來打醬油的嗎?
我對答案,政治單選錯了8個。。。。。。。。選擇總分好像才30分。。。。。。。。。。。。。所以大題應該答得還可以。
英語:
參考資料:黃皮書閱讀、作文什么的全套
英語絲毫沒有發言權,看其他人寫的帖子去吧。
教訓是,基礎不是很好的人不要拋棄單詞,因為考研需要的詞匯量還是蠻大的,不管是單詞書還是用真題記單詞都要注意積累。
真題很重要!
真題很重要!
真題很重要!
藝術理論(學術):
參考資料:
1.官網給的七本書
2.王宏建《藝術概論》
3.文藝知識小百科
4.姚杰《藝術綜合真題解析》
這是唯一一門投入不少,自我感覺考得不錯,結果成績不好的科目。畢竟藝術知識只停留在高中的美術課水平。
我的方法是七本書+《藝術概論》各兩遍,第二遍做筆記,摘錄重要知識點。(看的都挺草的)
推薦姚杰的《藝術綜合真題解析》,尤其是考專碩的同學。我當時看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就是湊起來的,干貨不多,所以沒有重視。但現在看來應該挺對閱卷老師的胃口。
經濟管理綜合:
參考書目:
1. 高鴻業《宏觀經濟學》
2. 高鴻業《微觀經濟學》
3. 周健臨《管理學教程》
4. 圣才考研網 高鴻業宏微觀、周健臨管理學的配套書。(周健臨版的管理學配套書只有電子版的,我當時是買了,然后一一截圖到word再打印【廢了一下午,當然也是當天不想學了OJZ)
5. 尹伯成《宏觀經濟學》配套書
6. 尹伯成《微觀經濟學》配套書
7. 周健臨版的上財出的《管理學教程習題與案例集》 ——超級無用
8. 俞劍紅《電影市場營銷學》
9. 于麗《電影電視制片管理學》
10.之前看的一本《電影營銷實務》
11.復試看的唐玲玲的《電影經濟學》也推薦初試看看
我的復習方法是(按時間順序):
周健臨的管理學課本一遍,高鴻業的宏微觀課本一遍,跟著做了尹伯成配套題目的選擇題(超難,有時候死摳到晚上9點才去吃晚飯,結果考試根本沒有選擇題!所以我不知道這兩本配套書有無用處),圣才的周健臨管理學配套書一遍,跟著做了上財出的《管理學教程習題與案例集》的選擇和判斷(答案超多錯誤的地方,簡答題只有題目無答案,結果最后根本沒有選擇和判斷!此書無用),俞劍紅《電影市場營銷學》和于麗《電影電視制片管理學》各一遍并整理重要知識點(如果按2013年的題目,你不看這兩本書就慘了),然后整理了歷年來的真題,好像有幾十個名詞解釋和40個簡答加論述題(每年都有重復題目,如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異同幾乎每年必考,但今年完全沒有以前出過的題目……又做了無用功【但萬一再考呢= -)圣才的宏微觀配套書一遍,除了計算題都看了(圣才宏微觀配套書必須推薦!有用程度max!),跟著看了以前做的尹伯成錯題…… 所以說我經濟管理綜合做了超多的無用功,但考試之前哪知道他的出題方向,這些無用功難以避免吧。
總結來說:
1.三本課本必須看!
2.推薦圣才考研網 宏微觀的配套書,非常有用!
3.還是推薦俞劍紅《電影市場營銷學》于麗《電影電視制片管理學》,這兩本書會給你曲線救國的方法,如果你用經濟管理學無法解釋題目,用到這兩本書上的知識解決,老師也肯定會給你分,如果你用經管知識答題活學活用這兩本上面知識肯定會給高分。最基本的火車頭理論啊,時間窗理論啊這些得知道吧……
4.唐玲玲的《電影經濟學》也推薦初試看一下,因為電影學院的經管綜合題目真的不難,但是要你找到知識點和答題的結合處,這本書會幫到你,如電影票差別定價。
5.另外推薦 知乎日報應用上的電影日報。最新的產業動態,答題用上分數低不了
復試筆試:
可能我復試的時候看了電影學系的復試經驗貼了吧,復試通知出來之前我在看《認識電影》= =。。。復試通知出來以后,我又用了兩天時間才看完(強迫癥,自己開頭看的書跪著也要看完,呵呵噠)。
復試筆試是“電影經濟管理”,我從圖書館借了10本跟這相關的,自己買了今年招生的導師的N本書,結果我看完《認識電影》之后就什么都看不下去了,政審結束后才看了一本法國人寫的《電影經濟學》和唐玲玲老師的《電影經濟學》,然而并沒有什么用,因為考的全是產業的內容(我買了13年的《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但沒有看!!!)。幸虧我平時有看知乎日報的習慣,基本上考點都看過,就“互聯網+”這個最熱的詞,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掰了寫互聯網思維什么的,也算草草過關了。
推薦給大家知乎日報應用上的電影日報。挺有用的。
前一年的產業報告,復試的時候還沒出,但是會有很多研究電影產業的公司出了電子版的產業年報,到時候搜著看吧。
復試面試:
我感覺復試面試最重要的還是氣場,本人就屬于氣場比較不足的,平時面試還勉勉強強應付,但一進去八個導師看著你,真的超壓抑!建議不缺錢的報個面試班鍛煉鍛煉吧,自力更生的就多報幾個單位刷面試去,至少讓自己熟悉面試的氣氛。
面試流程是很多人在一個教室等著,等著叫你再去面試教室外邊等著,最后進面試室,這個過程也很折磨人,尤其是后邊的同學可能要等上好幾個小時。
一進去只有一個老師跟你說話,讓你用電腦抽題(今年營銷的專碩和學碩用的一個抽題系統,不知制片管理的是不是),兩道論述題,一道英語翻譯題,還有一個老師會用英文跟你對話。
我是一進去腦子可能休克了,我的兩個題目“電影的賣點有哪些;電影的盈利模式”其實都挺簡單的,但智商短路根本連題目都理解不了,還問老師這兩個題目不是一個意思么。一老師說怎么可能一個意思,另一老師說你問我還是我問你,你怎么想就怎么說就行了。我就說電影的賣點有劇本、畫面(夏老師吐槽現在畫面不都2K么)、意識形態(哈哈哈哈哈哈草其實我已經完全不知道我在說什么了,老師問意識形態?我說就電影宣傳的理念)……其實大導演大明星外場地什么的隨便一個人都能想到,但當時就是短路……然后第二個題目我說影院票房、音像制品、服飾、玩具、主題公園,一老師打斷:你說的這都是國外的模式,而且后邊的幾個字概括就是后產品開發,我接著說國內的模式目前就是影院票房、電視放映和出售網絡版權給網絡視頻商,比較簡單。反正我覺得我表現的跟神經病似的……
英語是先把屏幕上的一句話讀出來,我讀完老師們就各種吐槽我的發音,有老師問這句話最后是什么意思,我說《十二年為奴》,老師問確定你順序對?我說是《為奴十二年》,然后老師們都笑了。接著我翻譯了這句話,大體意思是對的,有老師單獨拿出單詞來問我,沒能答出來。
英文問答題是有個老師先用英文問我“怎樣進行電影發行和營銷”,我沒能聽出來,就請老師再重復一遍,老師說好,聽力部分就結束了。然后用漢語復述了一遍這個問題,我答得磕磕巴巴的,老師說你可以出去了……
當時心都涼了,覺得完全沒希望了。后來問一起面試的小伙伴都被問了想要研究的方向啊(所以等導師名單出來后要去了解他們的在研方向),畢業后的意向什么的,只有我沒被問到。當時就覺得更不可能了,等擬錄取名單這個過程更煎熬……
面試時間的話,最長的有半小時,我的也就10分鐘出頭,也是我覺得沒希望的原因之一。
面試教訓有:
1. 還是早準備吧,而且要像準備初試一樣準備復試,像我這種臨時抱佛腳還只抱一兩天的行為很作死
2. 英語絕對不止10分,導師會很看重,專業英語還是好好準備
3. 今年準備的中英文自我介紹什么的沒用到,老師們就是不要看你準備充分的那面,所以隨機應變很重要
4. 我只被問了專業問題和英語,自身意向沒被問到,但其他人都有被問。所以要準備!
本來想寫一篇很嚴肅的帖子,結果寫到3點多中午飯還沒吃就越寫越亂了,希望還是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碩還是專碩的問題被問很多,今年各系報學碩的人普遍少,但保不準明年學碩扎堆。所以還是自己決定吧,以后發展方向、學費問題、自己對今年報考的預測都考慮一下。經管類的報學碩比起跨考生還是專業二有優勢。
對了,如果有今年其他營銷學碩的同學寫帖子,就參考她們寫的吧,不要相信一個學渣的經驗啊ORZ……
還有最近很常被問到“你經管怎么看的啊 藝術怎么看的啊”……其實只要開始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看了,給這么大的題目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這一級正好改革,沒真題都摸黑過來了,你們有真題應該比我們順利。能分享的會分享,其他資源自己搜,資料自己整理吧,不要做伸手黨~祝考研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