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干貨,申精!)2015南師大初試第6名高分學姐心理學學碩定校備考初試復試全攻略
< 在此申明:此貼是由這位學姐拜托我來代發的。本文檔僅在考研論壇分享,嚴禁復制、修改和傳播以及用于商業用途。 >
永遠忘不了2015年4月2日,這一天,我終于在南師大的復試系統中查詢到復試結果。我報考的是南京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學碩,初試考了357分(英語一62,政治67,專業課一127,專業課二101)第六名;復試之后綜合排名逆襲到第一名。這一整天我的人就是很興奮激動的。感覺到飄飄然,用心理學中馬斯洛的一個概念來形容,就是達到了“高峰體驗”。
考研初衷:
你得明白你為什么要考研,目標明確了之后才有動力。找到一個能夠支撐自己努力完成這一目標的理由。
我在大一的時候,徘徊在要不要調專業的邊緣,一個學年結束后,成績是可以調到臨床醫學專業的,但是我發現我喜歡的還是心理學,所以就沒有調。之后我就做出了考研的打算,理由諸多,羅列如下:
1、我喜歡心理學,學心理學讓我覺得有成就感、有價值感,越學越開心;
2、本科階段所學的專業知識有限,我需要繼續深造;
3、術業有專攻,要學好一樣本領,就要尋找更高更優越的環境和條件;
4、解我名校情結;
5、不想一畢業就去工作,而且是去不對口的專業工作;
6、這是我第一次自己獨立做出的有關人生轉折方向的決定,我比高考的時候都努力都帶勁兒有激情。
院校選擇:
自負地說,一開始我想報考的院校是北大、北京師范。我在考研的前一年開始,就一直關注著各種有關考研的信息,聽各種免費講座,從一開始的考研小白,到開始準備考試時候的一清二白,心里很明白很清晰。到了2014.5,我把我的目標院校的地理位置確定到南京,糾結于南大和南師大之間。論學校來說,南大是985、211,南師大只是211,南大的綜合能力自然是在南師大前面的;但是論心理學這個專業來說,不相上下的,兩個學校的側重點不一樣。一開始我還是傾向于考南大的,后來在了解信息過程中發現南大的推免名額特別多,這就意味著外校學生將面臨很大壓力,而南師大則比較平穩,無論是初試環節還是復試環節,都很公開透明,這一點對于憑實力來考研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學校確定好之后,就一心想著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吧,別想著走捷徑,沒有,那些所謂的捷徑往往都是害人不淺的彎路,從一開始直到最后考到復試之后的綜合第一,靠的都是實力,這才是任性。
關于自主命題和統考:
每個學校選擇考核研究生的方式不一樣,越來越多的院校退出統考。如果是統考的話,歷年真題、考核科目都是可以容易找得到的,如果是自主命題的院校,還有一些院校是不出售的。關于這個環節呢,簡單的來說,就是動用你所有的資源,去搜集有關你的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相關信息,包括歷年真題、改卷偏向、考核偏向、參考書目、本科階段教育的一些課程的課件等等。PS:千萬別認為考研就是一門心思死讀書,人脈,人脈很重要,不是說你認識越多人越好,而是說你認識越多對你達到你的目的的人越好。
考研時間安排:
這個問題我不會過多強調,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復習套路,理性地審視自己的現狀、自己的基礎是不是扎實,審視自己的學習效率、學習方法,然后總結出一套只適用與自己專屬的復習安排。至于報不報輔導班的問題,我是沒有報公共課的輔導班的,完全按照我自己的套路來,只要方法對了,條條大路通羅馬。而專業課呢,這就要感謝一個人,也是我聯系到的去年考上的學姐,她一直在我的備考過程中幫助我,這就是貴人吧,能在生命中幫助過我的人,哪怕只是一句不經意的指點。
這里順便附帶我的個人考研時間安排,僅供參考:
我正兒八經地開始每天泡圖書館的日子從2014.7.18這一天才開始,前期6.28放暑假的(6月份的時候是考試月,我專業課的平均分都考到了90+,這對我的專業只是素養的積累是必要的,一舉兩得,所以考研不只是某一個特定時間段的事情,它是一個醞釀的過程,只要你有心),回家待了一個禮拜,然后去內蒙古大草原瘋玩了十幾天,之后直接飛到溫州學校根據地,在學校附近租好房,分分鐘安下心開始學。PS.只要你決定了開始,就只管風雨兼程,要么瘋狂地去玩,要么瘋狂地學。在備考的小半年里,我似乎都淡出了我原來的朋友圈,那種孤獨感只有經歷過的你可能才能體會,每天六點多一點起床,洗洗漱漱七點多(后來兩個月覺得自己進度很快了就將近八點)才到圖書館,中午十一點半和研友一起午飯,十二點十分回到圖書館,背背單詞或者和研友閑聊幾句什么的,十二點四十左右午休,一點十多分醒來,去洗洗臉,繼續看書,下午五點半去晚飯,六點十多分回到圖書館(有時候會在晚飯后和研友們一起在校園里散散步,我的校園很美的),學到九點四十五圖書館閉關時候回住所,十點半左右洗完澡躺在床上,寫一天的總結,然后看看手機上的考研APP研友們發的心情什么的,聽聽考研頻道FM,有時候聽一聽網易上推薦的純音樂,踏實地睡去。第二天早上起來,又跟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奮斗。別問我為什么總是這么多雞血,因為有夢想的人不需要吃飯。
英語:
這個東西靠積累。(但是我也見過英語沒有過四級的小伙伴來考研,英語考到五六十分的,也靠血性,夠野性)如果意識得早,從你看到這個經驗帖的時候,就開始豐富你的英語詞匯量和閱讀量吧!
我沒有刻意地去背過任何一本單詞,因為我背單詞記不住,如果說一定要推薦一本單詞書的話,推薦那本好像是紅寶書系列里的,叫“看真題記單詞”應該是,真題研讀完之后,再來回顧單詞,然后再去研讀真題。說到這里,就是要強調真題的重要性,不需要去搞千篇萬篇的練習題來做,跟真題差得太遠,沒有,瞎做。
你去把真題買來,歷年的真題,先是近十年的,每一套每一篇文章都去研讀,每一個單詞要記住每一個長難句都搞懂,反復做反復讀。我當時買的張劍的黃皮書,近十年的真題,買來白白凈凈的一本真題,兩個月后密密麻麻的標注,四種顏色的筆跡,做了4遍,然后我就去買了一套**的分題目類型的書籍,有針對性地對某一類型的題目進行專項訓練和提升,到了11月份的時候,回歸真題,可以找找考試的感覺了,把生物鐘都調到與考試時間相一致的時候,我那時候又把近30年的真題都做了,備考的時候感覺是還不錯的,那是一個踏實。
政治:
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但是我是政治小白,然而我又比一般的大學生更加關注政治,外加能說會道,所以9月初才開始學習政治的時候的感覺還是不錯的(7、8月份的時候沒少關注時事政治,大三的時候還是我們學院分黨校的先鋒講師去給黨校講過課,所以這個考研也是一個跟生活息息相關的活兒,只要你有心,平時注意側重投入精力)。不得不說在備考的過程中,還是很多驚喜的,讀書的驚喜,因為確實能學到很多知識。
這個政治的備考,各家名師,都很厲害,但是千萬不要貪心去買各種資料回來,自己看不完是一方面,你總結不出一個完整的套路是硬傷,就類似于一個簡單的例子,你用護膚品,每個牌子所含的成分不一樣,但是你一套堅持用完之后都會有效果,但是你很多牌子混在一起用,這產品的成分在一起不相容你懂么。
我那時候就跟著肖秀榮教授,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當真,他出的每一本書我都支持購買正版,就是一句話,你跟著肖教授的思路來復習,畢竟人家是命題組退休下來的專家。就是到了最后十天不到的時候,各家名師都開始押題了,那么這個關鍵時刻就來了,全買來,全買來的意思就是說各種押題卷、背誦版,你都買來,把幾份之間相同的押題考點圈出來重點背,其他的地方也看,略略看,然后我還是任性地跟著肖秀榮教授,以他的押題卷為本,綜合其他家的押題卷進行添添補補,不怕多,就怕漏了。反正15年考的幾道大題里,我準備過的至少3題。
專業課:
這個是重頭戲,我的專業知識基礎還是比較扎實的。我知道怎么去學我的專業課,這里提到一個專業術語叫“元認知能力”,就是你對你自己學習能力的認知,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意會吧……首先弄清楚要考哪幾門課,怎么考,老師偏向哪方面,看哪幾本書,看什么版本的,然后去亞馬遜去當當買書,買回來7、8月份,把每一門專業課都先當小說讀一遍,通讀。然后再精讀,再讀,理解地去讀。我遇到過很多同門,他們讀書很認真,比我認真多了,認真到把每個定義一字不落地背下來,可是自己不理解,然后去考試光靠默寫,這讀的是啞巴書,分數考高了讀的也是白讀,沒用。你大概需要做到一本書至少研讀個四五遍吧,反正我每本書看得不下于十遍。第一遍,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第二遍,有個深入的認識;第三遍,帶著自己的理解去讀;第四遍,把整本書的邏輯框架畫出來,能夠回憶出這本書所講的全部內容的標題;第五遍,著重看你在前幾遍讀的過程中自己用筆畫出來的部分,這些部分是你認為重要的,是你的理解;第六遍,對照著以前的真題,在書上畫出來考點;第七遍第八遍,盡力能夠回憶出重要考點、每一章節的重點;然后后面幾遍,是一遍比一遍迅速的,在12月份臨近考試的時候,我幾乎每本書一兩個小時就能夠看完一遍,不是走馬觀花,是看框架邏輯,然后具體回憶,甚至在草稿紙上可以重現。說到底,你要把所看的書,所學到的東西,內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那時候這些學習就不會是負擔,很有成就感的哦。在看的過程中也是要有技巧的,幾門課輪著看,避免遺忘,拜讀過艾賓浩斯對記憶遺忘的研究的對吧,用起來。
這里對每一門課具體的介紹就這么多,在備考的過程中,我每一周都有周計劃,每周總結、做下一周的計劃。
復試:
2015.3.24體檢,一共16個人進入復試,有兩個雙985調劑的沒占名額,14個人中刷掉了3個,還有8個推免生,總共招了19個人,比計劃多了1人。25號上午8:30-11:30考了一門社會心理學,看的是金盛華這本教材,時間足夠,我提前了一個小時交卷,考了124分,復試這門課最高的好像是126分,占總成績的20%。
25號下午面試,一共5個導師坐在心理學院教學樓會議室里,對面放一張椅子供學生坐,由一個學姐帶著我們到另一個房間等待,所有人是抽簽決定面試順序的。我當時抽到了13號,前面等了兩個多小時。進去的時候,桌子上放了三堆紙條,一堆是英語試題,另外兩堆是專業課試題。抽完三張紙條,到會議室旁邊的一個辦公室里準備了大約8分鐘左右的時間,有草稿紙和筆,等待學姐召喚。英語試題是:Please talk about your experience of learning psychology,專業試題一個是:談談相關關系研究中的“自然關系”,另一個專業試題是:談談相關關系研究和實驗研究的區別。
PS:在候考的時候,多和同考的孩子們熟絡熟絡,如果你抽的簽比較靠后,找機會問問前面面試完出來孩子們抽到的是什么題目,有一定的重復率!
然后就是進去,當然要大大方方的,自信一些,跟老師們問好,我當時自己帶了我的本科成績單(我的本科也是應用心理學,績點接近4.0)、個人資料簡歷、兩篇發表的論文、參加的大學生挑戰杯科研作品大賽獲一等獎證明、一些活動獎項的復印件(所帶材料最好能夠突出自己的科研經歷,這是導師比較看重的),像發傳單似的給老師們發了我的材料…囧。先是回答抽到的三個問題,然后導師們給予提問。
記得整個過程中,一定要禮貌得體端莊大方,我記得坐在我對面的一個老師問我“仁濟學院”是什么學院,我就很大方地告訴他是個三本院校(之后我有打電話到這個老師的辦公室跟老師溝通,老師說這個是沒關系的,老師會一視同仁,只要學生是足夠優秀的);在回答完問題之后,我都會說一句“老師這是我的回答,請老師指教”這樣的禮貌的話,老師會對你加印象分的吧;在英語對答時,我第一遍沒聽懂老師問的問題,不要慌,老師會再重復一遍的,你會聽懂的;還有一個老師問我,關于我的一篇已經被錄用,但是還未發刊的論文,問我是否在被南師錄取之后,更改論文的隸屬單位,就是從原先我本科作者單位“溫州醫科大學”更改為“南京師范大學”,對于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吧,這就是說一定要機智靈敏啊,有自己的主見,我當時幾乎沒有猶豫沒有遲疑,給了老師回答:“老師我覺得我應該尊重我本科階段導師對我的指導工作,畢竟這篇論文是他們指導我完成的,但是我更希望在進入南師之后,跟隨老師們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回答完千萬別心慌慌,這就是你的論文,你的處理權力,回答得體就好,我看見老師們點點頭笑了笑。最后我的英語面試口語聽力是81分,占5%,面試成績83分,占15%。也就是說我最后的總成績就是初試的357分(占60%)加上復試筆試124分(占20%)加上復試的英語口語聽力81分(占5%)加上面試成績83分(占15%),總分75.723,看到了吧是精確到小數點后面的三位數……第二名只比我低了零點零幾分(75.679),但是結果就是我入學后應該能拿到一等獎學金(一萬二),第二名就是二等獎學金(六千)。這就是殘酷的競爭現實。其實我每一個環節的得分都不是最高分,都是在靠前的,但是各個環節加起來的綜合分數,我就逆襲到了最高分。所以初試很重要,但是復試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和我一起考的一個初試358分的復試之后被刷掉,一個340分初試成績倒數第二的復試之后逆襲到第九名。哪怕離終點還有一步,也要血戰到底;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咬定不放。
最后送給16考研的你們:考研沒有你們想得那么簡單,但是也沒有你們想得難么難,走心。用人本主義的理論,追求個體的終極價值和最高潛能,是人的本能需要,你要相信你有無限的潛能。祝16考研的后浪們,沖到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