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rii 于 2015-4-23 23:38 編輯
1.png (351.19 KB, 下載次數: 62)
下載附件
2015-4-23 22:57 上傳
如果說考研成功有秘密武器,那真題絕對有位列前三的資格,而且幾乎每個學校每個專業都如此。那為什么真題有如此大的價值呢?學姐為你簡單總結了以下幾條:
1、掌握題型與科目比重
2、分析出題范圍與重點
3、熟悉命題風格與趨勢
4、還有白送的重復題目
相對于年年變化的題目而言,出題人與本校本專業的研究重心的變化是很小的,大家都知道不可能一年就更換一批出題人(至少不會大換血),而且每個學校每個學院每個專業甚至每個系,都是有其相對穩定的研究領域與特色,這也是為什么在西方一些國家的大學可以形成一個學派。那么,我們就可以從真題中提煉和研究出一些題目背后的東西,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關于真題,你到底了解多少呢?
歷年真題知多少:1、歷年真題是哪些年份?
前面已經提到,真題可以看得出命題風格和趨勢,但這個風格不可能幾十年如一,必定會有變化,而變化的周期又通常與該校師資陣容有莫大關系。導師特點-研究領域-研究特色-招生需求-歷年真題,這幾者是相互關聯的因果關系。也許某校某專業有20年的招生歷史,但并非20年中的所有真題都有價值。很多學校的新聞傳播學專業在十幾年前還有不少選擇題、填空題,但現在幾乎都看不到這樣的題型了,因為傳媒行業的變革,也因為碩士培養方式的變革。作為文學類專業,新聞傳播卻不需要死背書的學生,而需要腦子轉得動,眼睛看得遠,步子走得快的人。
[小結]請“倒敘”搜集真題,如果2005年之前的題型風格與2005年之后有大不同,就沒必要看之前的題目了,get?
2、其他學校的真題有用嗎?
你可能會覺得目標學校的題目那么少,資源有限,你在糾結有無必要參考別家學校的真題。沒錯,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這樣的書籍資料,但是學姐想說的是,凡事都得分清輕重緩急,真正的備考只有大半年,請務必把有限而寶貴的時間精力花在最關鍵之處。如果你連目標院校五年真題都吃不透,再多看十家學校的真題意義也是不太大的??赡苡腥藭f,參考其他學校的真題目的不在于看別人考了什么,而是看別人的答題思路。那么學姐想問問你了,一個剛剛初試完了的還未去學校報道的準研究生做出來的答案,比起核心期刊上名家學者導師們的論文,哪個的思路更有價值?你不要說這兩個完全不同沒有可比性,那學姐又要告訴你了,無論是真題還是論文,都是圍繞某個或大或小的主題在做分析,用的思維都是新聞傳播學的思維,有差?如果你試圖從別人的答案中學習專業思維,那我也只能呵呵了,為什么不多讀幾篇論文來訓練專業思維呢?當然,其他學校的題目是肯定有用處的,這種用處不在于誰來做了一份答案讓你學,而在于你可以知道今年北大的老師們和復旦的老師們在關心什么專業問題,如今資源獲取方式如此便捷,上網一搜就能看到此類回憶版題目的。
[小結]請在吃透了目標院校的題目前提下,在學有余力的前提下,再看其他學校的真題,否則會浪費很多時間。其他學校的真題反映的是其他學校的招生需求和導師情況,參考價值始終有限,目標院校的真題才是你應該努力的方向。不要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合適的地方。
3、真題答案都對嗎,背不背?
除了極少數極少數學校(如電子科技大學)的新聞傳播學會給出官方的答案,幾乎沒有學校會公布或者“內部公布”一套完整的標準的答案。流通于市面的,只能叫做參考答案,多是考生自己做出來的。如果是一位在讀研究生,或者專業課成績(注意不是考研總成績)能達到兩門130以上,那這份答案的價值還是可以被肯定的。而任何答案都有其先天不足,為什么不把精力花在基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之上?因為當你具備了厚實的基礎與專業的思辨能力,再加之一定的答題技巧,我想是沒有做不出的答案的。在我自己的學弟學妹平日的咨詢時,我也是不斷強調說,專業課的真題不必著急去做去練習去背答案,至少暑期結束之前的主要精力都應該放在基礎知識上。這個過程中,將真題作為導向,按科目分析出哪個板塊考得多,分值占比與章節出現頻次,以及各題型的占比,用數據化的思維分析一遍真題,而不是去想著答案如何如何,不是去糾結這個題不會做那個題不會做云云。
[小結]請把一切真題答案都看作一種引導,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題目本身,因為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超越任何參考答案。如果你手上有一份目標院校歷年真題的參考答案,你是非常幸運的,如果沒有,也完全沒有必要沮喪。
4、真真題還是偽真題?
真正的真題,是與考場上的一模一樣,甚至當年的考場規則都在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學姐稱之為【原版】。偽真題,是考生出考場之后憑借自己的記憶回顧整理出來,學姐稱之為[回憶版]。而你知道其中的差距嗎?
首先,原版真題才是最有用處的。文學類的考試,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個30分的論述題,其中若是回憶有誤,缺了錯了某個關鍵詞,將會導致審題、立論、作答等一系列環節都脫軌。而除了分值高,論述題的題面還很長,有的學校甚至會給出一段材料,學姐又想問你了,有誰可以保證回憶版的真題能與原版無差呢?多多少少都是有殘缺錯誤之處的。
其次,回憶版真題的價值在哪里?不是說這種題目就毫無用處,它們的用處就是讓你概覽今年該校的考試范圍,看看考點在哪里。沒錯,是考點!名詞解釋通?;貞洶娑紱]有錯,但簡答、論述、評論、案例等題型,我們就只能從回憶版中找到些許關鍵詞,來大致了解今年的考點。因此,學姐私以為任何基于回憶版的真題答案,都是對考生的不負責。為什么不等到官方公布了原版之后再做答案出來呢?據我所知絕大部分的學校圖書館都是可以復印到原版的真題,價格也非常便宜。
[小結]請務必重視原版真題,回憶版真題輕度使用即可,但沒有必要把回憶版真題及答案當寶貝。
如何正確利用歷年真題:
讀完前面四點,想必你已經了解關于真題及答案的基本信息。那么問題來了,真題到底怎么利用呢?假如你是2016(級)考生,也就是2015年12月參加初試,現在是2015年4月,在學校沒有公布原版真題的情況下,你可以這樣做:(1)搜集歷年真題。可以咨詢學姐學長,問清楚目標院校的真題截至哪年比較有用,太早的就不用去找了。也可以自己去學校圖書館(有的學校復印店也有)自己翻一翻感受一下。如果這兩個途徑都難以實現,就找近十年的,最多不過是浪費一丟丟銀子而已。
(2)學碩專碩可互相參考。我國大部分新聞與傳播碩士(MJC)都是從2011年開始才設置的,真題年份不多,但專碩的同學可以參考學碩的題目,畢竟都是新聞傳播學的范圍,而且該校出題老師的習慣可能也差不了多遠。同時,學碩也可以參考本校專碩的題目,也許你看五年自家學校MJC的真題,所收獲的也比看十年其他各種院校學碩的題更大。
(3)題目數據化。這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你的目標院校所涉及的考試科目(如有傳播理論、新聞理論、中新史、外新史、廣播電視學、廣告學、新聞采編……)分門別類,再將題目里面的分值按類歸納。通過表格或其他你自己看得懂的形勢梳理出來,要讓自己明白五年內傳播理論大概是占了43%,而廣告學只有12%,如此云云。甚至你還可以在這43%的傳播理論中,分析出傳播效果這一章考了30%。好了,做了這個工作,你手上已經有了一個強大的武器,它可以指導你接下來的復習重心到底應該放在哪里!
(4)研讀2014及之前的[原版]真題與參考答案。沒錯,此時你手上是沒有2015最新原版真題的,而前面幾年有,那就一定好好利用起來。你可以從原版真題答案里學習到高分學姐學長的答題技巧,審題思路和找到一些缺陷。你也可以在看、在模仿的過程中,將識記型題目(如問你什么是把關人)直接背下來,因為你背答案是背,背書也是背,這個知識點是必須要記憶的。當然,學姐這里不推薦大家背答案,尤其是非識記型(如簡答、論述)。
(5)大致瀏覽(注意是瀏覽)2015[回憶版]真題,明確考點范圍即可。待原版題目出來之后,可以用來模擬練習,因為真題才是最好的模擬題!而這個時候通常也到了下半年,內功修煉得也尚好,復習狀態也差不多了。不是剛好嗎?
可能很多同學還是很想了解15級的回憶版真題,下面我就附上2015級四川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分專業的真題(回憶版)
(H-rii原創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