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兩年求學路 一戰中南財大會計學復試被刷 (之前發過一次,然后自己申請刪了,現在重新排版了一下再發) 我可能是個做每件事都喜歡有所計劃的人,所以我在大學一直有條不紊地執行著我的計劃,也一直比較順利。到了大三下學期時,也是在考公和考研之間猶豫了一段時間,在了解了好多情況后,我覺得我不是個適合干公務員那一行的人,所以也就下定決心考研了。這個時候其實我和好多人有相同的困惑,到網上找了很多消息,搜了很多經驗貼,收獲頗多,但是有些內容比較亂,這也是我決定考上之后也寫一個更為系統的帖子的原因之一,當然這是后話了。 再之后就是選學校的問題,因為我本科是財務管理,并且已經計劃考會計學碩,但我一直在南大、上財和中南財大之間猶豫,中南財跟另外兩個學校有些差距,自然在分數線上也會差點。前面也說過我一直是個有規劃的人,所以我想既然決定要考就一定要考上,說實話,當時對考研的認知幾乎沒有,對各科的認知以及自己的水平并沒有數。當時為了求穩,為了能夠上,選擇了中南財大的會計學(當然后來證實我這次選擇其實是慫了,這里也提醒大家不能慫,也不要好高騖遠,擇校很關鍵?。? 然后就是按部就班地復習,因為在網上搜了很多相關的經驗,也算是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學習計劃了(關于學習感悟我將在下文作具體闡述)。我是從三月份開始看的,算是復習得比較早了,剛開始我是一直在我們的校圖書館看書的(坑爹啊,圖書館從我們那屆開始不讓占座了?。?,我一直和我們班幾個女生看書的,每天背著個大書包,現在想想也就當鍛煉身體了,有什么辦法!這幾個女生學習都比較認真,有一個后來考上了對外經貿,還有考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總之大家都不錯。不過可能是因為異性的關系吧,我總覺得跟她們一起復習不自在。很快就到了七月大概學校放暑假的時候,因為暑假大家各有各的安排,所以有的在家看,有的租房子在外面看書,學校教室和宿舍是沒有空調的!我覺得如果我在家看書肯定沒有效率,畢竟我對自己的自制力并沒有足夠的自信。所以當時我就選擇了在學校自習室看書,盡管條件艱苦點,但還是有些效率的。還記得當時我每天背著磚頭塊一樣的書包,在太陽底下步行幾十分鐘到教室,在一間只有小破電扇的教室里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回到宿舍睡覺,旁邊要放一盆冷水,把室友的風扇都拿過來吹了,就算這樣還是很難入睡,哎,現在想想,當時我居然有這么大的決心在南京這樣一個出了名的火爐學習一個暑假,人還是要逼自己啊! 后來開學了,當時我脫離了我們班女考研族,跟一個學習很刻苦跨考金融的同學看書了,這里用A代替吧,感覺這還算是一次明智之舉,我當時請教了他不少問題,當然他也考上了,現在也還是很感謝他的,我們也一直是很好的朋友。又開始了每天在圖書館占座的生活,日復一日,到考前的時候因為考證啊期末考啊等原因,占座變得很困難,A就回家看了,很佩服他,在家也能保持高效率。雖然我計劃周密,但還是在復習專業課時出現失誤,所以最后考得還行,這里也是提醒大家,不要輕視專業課的量,能提早復習就提早復習??纪曛笪乙彩窍胫炅送炅?,尤其是想著最擅長的數學考砸了,空了兩道題不會,其他科目也做得一般般。 后來出分了,386,馬馬虎虎,預計往年分數線,可以進復試了。之后,我就急急忙忙回去準備復試了,想著就差這最后一步不能功虧一簣,A已經到學校了,又是按部就班地復習了一個月,跑到武漢去復試了,結果當然是悲劇了。我專業面試和英語面試分都還可以,就是筆試分好低,只有110,大部隊在120左右。其實我也沒想到我會考這么低,后來我總結的是可能是我只有政治這一門高,專業課英語數學都很靠后,老師一看就沒什么好感,再加上初試排名不高(51人進復試錄38個,我排34名),更不幸的是趕上學??s招(往年招70個,今年招38個),我就成了復試被刷的不幸兒,剛開始被刷的時候我還一直抱怨一些客觀因素,后來想想主要原因還在于自己,畢竟初試如果考得足夠高,是幾乎不會被刷掉的。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人生選擇 復試被刷后的一段時間可能是我到現在最迷茫最難熬最傷心的時光了。我上面也提到過我一直規劃著我的人生,對于沒有考上研究生我實在無法接受。還記得查到自己被刷的那天,我先打電話給了父母,爸媽雖然嘴上一直鼓勵我,一直說沒考上也沒關系等等,但我還是感覺出他們有些失望,哎,過后我又打電話給我外公外婆,我是我外公外婆帶大的,感情很深,他們并不太懂這個,說不就一個考試嗎沒關系,打電話是心里想想他們年紀也越來越大了,眼眶不禁濕潤,心想要是給他們帶來的是個好消息,他們該多高興啊,但是生活往往不讓你如意。 被刷那天我真不知道該干什么,我并沒有告訴我的同學哪怕是非常要好的A,畢業論文也沒寫,老師也催了一段時間了,也錯過了找工作的最佳時機。躺在床上也不是,玩電腦也不是,站起來走走也不是,又不想出去逛,一邊傷心一邊焦躁,那種狀態我真的再也不想再經歷了! 第二天和A出去喝酒,告訴了他這個事情,吃飯的時候又接到了家里的電話,說著說著作為一個大男生的我差點哭出來。后來的幾天一直處于行尸走肉的狀態,中間去找了一下輔導員,她剛碩士畢業,不比我們大幾歲,我們跟她都比較有話說,我向她傾訴了一上午,她就在聽(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她,愿意聽我嘮叨半天),她說如果我心里還是不舒服的話可以到她家去幫她做家務什么的。。。也就是這幾天我想了想調劑和找工作的事情,因為時間已經很晚了,也有上海一個學校讓我去復試,因為心里落差比較大,我覺得不能這樣將就!最后沒去,便放棄了調劑這一想法。寢室就我一個人,室友都在外面忙著實習的事情,一個人也的的確確感受到了孤獨。家里人不放心我,讓我出去散散心什么的,別一個人憋在心里,至于論文調劑工作什么的就先別考慮了,也沒那個心情。于是我便一個人跑到大連去了,一來是從小就想來這邊看看,二來這邊的大海可以讓自己心里舒服一些。雖然坐在星海灣一天看著海,周圍人來人往好像都與自己沒什么關系,仍然有點行尸走肉的感覺。期間還到東北財經轉了轉。大概一個星期吧,又回學校了。 回到學校之后,心里稍微緩過來一些,這個時候便一邊寫論文(老師催急了),一邊忙著找工作的事情,找到一家上海做會計的工作,去了之后真的就是每天不停地低頭抬頭錄憑證,每天幾千張,幾天之后我便回去了,覺得這樣單調的生活不是我喜歡(我這個人可能有點太理想了,失敗了還矯情還挑剔),回去又在南京找到了蘇寧,讓我去面試,然而去了之后知道就是讓我做苦力的,與會計沒什么關系,當然也就沒去了。這段時間我也漸漸從復試被刷的陰影中走出來了,也從最近的找工作啊之類的總結了一下,思考了幾天,決定還是再戰一年!
臥薪嘗膽,二戰終獲成果
但是生活往往不能讓你滿意,總會有一些小插曲阻撓你前進的腳步。比如當我得知考試又提前了一個星期時,心里又咯噔了一下,因為南大的專業課四本書2000頁的內容,量非常大。然后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又得知今年推免生多了10個人,也就意味著統招生少招10,那也就還剩下10個多一點的名額,這當時對我是個不小的打擊,但是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走到這一步已經沒有任何退路了,這件事也并沒有影響我多少,我便一頭扎進去繼續學習了。
還記得查分數的那天手緊張得發抖,但是分數一下子映入眼前,411,一眼便看到了,當時出了一口氣,過完年便又立馬投入到復試的復習中了。也是因為有過復試被刷的經歷,所以打死也不要再來一次了。時間非常倉促,前前后后20天時間就去復試,復試感覺不太好。等死亡電話的幾天非常痛苦,后來聽說有人接到了電話,喜悅,確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和不幸之上??吹綌M錄取名單上自己的名字,興奮倒是沒有,只有一種感覺:解脫了。。。這可能也是二戰n戰同胞所特有的吧。
二、 各科情況 英語一:76分 參考書: 張劍《歷年真題解析》:這本書我覺得還是很不錯的,當然廢話有點多,但是對于復習懂真題尤其是閱讀幫助很大 《歷年真題》:必須始終放在第一位,配合真題解析,不停地復習,熟透才行 **《考研單詞》亂序版:我每天都翻的一本書,不需多長時間,作為一本單詞書我覺得還是中規中矩的 何凱文《考研長難句解密》:這本書我覺得相當不錯,對于提高閱讀幫助很大,很薄的一本書,但都是精華,非常適合提高應試能力 張劍《考研閱讀150篇》(提高版):不是很好,很多題目怪偏,考研不可能出,但是選的文章還是不錯,適合平時練手,讀懂它的文章是關鍵 何凱文《考研作文》**王江濤《考研作文》:兩個作文書還都不錯,相互吸取了精華,都可以 張劍《新題型》:對于三種新題型及其方法講的算比較詳細,實實在在提高了我的新題型正確率以及速度 英語我是從七月份剛二戰時就開始準備的。剩余的時間我就是看看何凱文的長難句,先打好單詞以及句子的基礎。到了八月份,我便開始看真題的閱讀理解,雖然去年已經看過三遍了,但今年二戰我還是高度重視真題尤其是上面的閱讀理解,每一年的四篇掐時間70分鐘做完。回頭對照張劍的真題解析主要是翻譯部分把每一句話弄懂(包括單詞、結構以及意思),然后把答案無論是做對的還是做錯的都要每一道題的每個選項弄透徹,張劍關于出題講的還是很好的,告訴你錯誤選項是怎么出的(包括無中生有,張冠李戴等等),告訴你考研出的題型有哪些(包括詞義題,大意題,推理題等等講的比較詳細),也告訴你正確選項尤其是細節題以及推理題往往文中句子的同意轉換等等。你掌握了出題題型,正確選項以及錯誤選項出的方法,還會再怕考試怎么出題嗎!萬變不離其宗。等到了十一月十二月我又將真題閱讀從頭到尾認認真真研究了一遍。 等真題上的閱讀詳詳細細弄完也差不多到了9月10號了,這個時候我便開始研究新題型了,三種新題型去年曾經讓我頭疼不已,今年也是到網上參考了很多,最后買了這本張劍的新題型,至于有人問我為什么還專門買書看新題型,我的回答是我已經二戰了,不容失敗,能提高的地方我都想提高!根據他的方法對于排序題的收尾呼應,選填題的概括大意等等方法著實大有提升,做新題型也算是有頭緒了。練了上面的一些題,然后開始開始練真題上的新題型,發現比以前又準又快,這讓我當時欣喜了一段時間。 練完新題型也快到十月份了,這個時候我開始思考翻譯的問題,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并沒有變,還是早上半個小時的單詞加下午的一個半小時。 弄完翻譯我就開始復習作文了。我今年準備作文比較早,是因為我覺得我的作文還是有比較大的提高空間,就算是作文,由于是應試,也有很多應試的技巧和規律。大作文我是從兩本作文書里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一套模板,比如第一段有哪些句型,何凱文講第一段比較好,漫畫描述包括用什么句型都總結得非常好,總結出七八套第一段的寫法句型。第二段也是類似,比如第二段第一句怎么寫,總結出來,中間怎么展開,包括第三段第一句,以及后面建議或結論怎么寫,有哪些句型都由自己歸納以及日后積累出來。這樣到了十一月份就開始每個星期掐時間練幾篇,等到了十二月份已經非常熟悉了,寫起來已經非??欤|量也不錯,也不用擔心模板的問題。小作文我主要就是背**的小作文,小作文無非也是分建議信,投訴信之類的總結每種類型的書信的寫法以及一些比較好的句型,記住,之后就是每個星期的幾篇的定時練習,一直到靠前。 有人可能會問我是不是沒花時間在完形填空上,的確,是比較少,但我也確實準備到了,大概就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我利用寫作文的空閑時間每天花半個小時做真題上的完形并訂正,做完一遍心里有數就行了。 數學三:147分 參考書: 二李《數學三復習全書》:非常經典的一本書,內容很全面,題目也比考試題難,當然在證明題、概率論以及其他一些方面有些不足,但對于應試足夠了 二李《歷年真題解析》:中規中矩,比較詳細,主要是排版比較喜歡 李王《660題》:非常好的一本書,強烈推薦,鞏固知識點,練了之后感覺水平明顯提高,各方面細節都掌握得很好了,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今年的選擇填空過于簡單限制了它的發揮,但要是有14年的難度它的作用就更大了 二李《經典400題》:沒有吹的那么神,題目難度比真題難,但沒有上天,但計算量相當大,對于平時練習提高計算能力相當有好處 李永樂《6+2》:跟400題有點像,甚至有些就是那上面的題,跟400題類似,計算量小點 張宇《沖刺八套卷》《合工大五套卷》:都沒有做完,只是作為練手的卷子,不予評價 可能大家會問,課本呢?我的回答是不要看了,浪費時間。我一戰時也看了課本,仔仔細細,課后習題每一道都做,從三月份到五月份,到后來發現考研的題和課本的題大相徑庭,以致到后來沒有再碰課本一次。當時我也是抱著打好基礎的目的天真地復習,后來才發現全書才是基礎。 我也是從七月份開始看全書,由于一戰已經看過三四遍,所以看起來還比較快,但由于需要一道例題,一道習題地做到尾,還是花了很長時間,開始時上午加下午的一個半小時,每天花在數學的時間比較多,這樣到了八月中旬看完一遍了??慈珪鴷r,我每道都是自己想,如果實在是半個小時都沒想出才看答案。復習完一遍之后我又開始了第二遍全書的復習,方法和第一遍時一樣,第二遍就比較快了,大概九月十號不到就理完第二遍了。 第二遍結束,我對各個知識點基本都記住了,但是還不夠熟練,也不夠深入,為了能夠更加“熟練”,我便制定了從九月份到考試前每三天做一套試卷,上午三個小時,再加仔細地訂正,開始順序為真題,400題,6+2,八套卷等,不間斷,我覺得這種效果還是很好的,主要是提高了計算能力,避免了只動眼不動手的誤區,少犯了計算錯誤。為了更加“深入”,我便利用多余的時間從九月份開始系統地練習660題了,非常非常認真地做,把每一道都學懂,做完之后又再看了一遍,把一些重點或難點圈起來,收益頗豐。在做試卷或660題時遇到知識點不熟的我便立馬翻全書,有時甚至要把相關的整個章節再看一遍。 做完兩遍660題,也差不多到十月下旬了,我感覺掌握的程度還可以,但是仍然不夠系統,我便開始詳細地歸納總結,比如,大題那些無非就是那些題型,求極限題,證明題,相似對角化題等等,題型每年會有變動,但是這么些年也就那么些。我做的內容便是將這些題型整理,每種題有哪些種類,具體對應哪些方法,進行總結,比如求極限就有很多方法,除了全書上的還有真題里的等等其他一些試題里的,都要進行總結。將這些題型總結完后,大題基本難不倒你了,你心里已經很有數了,見到某一題型,腦子里有哪些方法便回蹦出來。相應的一些小題但比較重要也要進行相應的總結。這里最難總結便是證明題了。證明題我主要是看的湯家鳳的證明題,他講得分類比較詳細,如分為要證的式中有一個未知數,還是兩個未知數等等,不詳述。 等這些總結完,再配上三天一套的試卷,也已經十二月份了,十二月份我便把全書拿出來再從前到后看了一遍,歸納的題型從前到后看了一遍,再加上機構的模擬考試我基本都跟了,多模擬幾次對心態是一個調整,就上考場了。 對于數學我想說的就是一定要多做題,光看視頻看書做一些沒用的筆記是沒有效果的,相當大數量的練習才能讓你熟能生巧。 政治:64分 對于政治,我本沒有什么資格可以說,但是考得不好也有考得不好的原因,我一戰政治77分,二戰64分,說實話我兩年政治水平差不多,甚至第二年還要好些,我想說的沒有其他意思,就是政治有一定運氣成分在里面。 參考書: 《教育部大綱解析》:政治官方教材,還是需要買的,尤其是對于大綱變動比較大的年份,里面內容比較詳細,尤其是對于哲學部分 《風中勁草核心考點》:這本書是大綱解析的精華版,對沒有多少時間的同學是一本性價比很高的書 肖秀榮《1000題》:也屬于經典習題冊,做一下對于掌握知識點尤其是一些比較細節的印象深刻 肖秀榮《沖刺八套卷》:質量比較高的一套試卷,對于最后掌握重點或時政還是很有用的 肖秀榮《時事政治》:也沒怎么看,時政還是八套卷四套題上更為直接 肖秀榮《最后四套卷》:很是可以的,押到了兩道大題的兩問。不要指望著能押多少,我覺得不背他的大題還能背什么呢,總不能不準備大題吧 先說下我的復習經歷,也算是給后來人一個教訓。我是從九月份中旬開始看的,那個時候大綱也是剛出來,一直到十月一號之前,我就是掃的大綱解析,每天時間花得很少,每天晚上十點四十到十一點半,那個時候的主要精力還是在數學以及專業課上。等到了十月份,我便開始風中勁草和1000題訓練,這個時候我花在政治的時間增加了,除了晚上一個小時,還有中午吃完飯的半個小時,以及6點20到7點的時間。弄完一遍差不多十一月份了,這會學校發了不少老師整理的政治重點,我迅速的過了即便,然后又開始了風中勁草的第二遍以及八套卷的練習,八套卷我前前后后練了兩遍,風中勁草一遍一遍的復習,到考前差不多四遍。大概考前20天出了四套題,我又增加了早上的閱讀時間來背四套題上的大題,前前后后背了大概四遍。期間學校老師整理出來的一些政治重點我覺得挺有用,節省了不少時間。我花在政治上的時間不算多也不算少。 對于政治我也沒什么好說的,畢竟分數就那么點。政治現在出的題比較活,選項好多是書上沒有的,相對而言四套題就比較死,今年大題也比較活,政治想拿高分就不能僅限于死背書,還要進行相關方面的訓練積累,要么就靠運氣了。另外,大題的確不需要過早準備,因為出的題比較活,沒有死答案,并不是說有哪些書上的死話你沒打出來就扣多少分,按點給分。想考高分關鍵還是選擇題! 專業課:124分 各個專業課不一樣。南大會計學專業課量很大,即使是本專業的也覺得相當吃力。我是從七月份開始看的,因為從學姐那邊吸取了教訓,早準備早好。第一遍的時候相當仔細,我是兩本書兩本書的看,每天從晚上6點20到10點半,從一開始就花很多的時間,這樣看完財務會計,成本,管理會計,基礎差不多到八月底了。第一遍我并沒有急著背誦,但一些重點都標注了。 財務會計是相當重要的,50%的內容在上面,上面的每一點我都看懂了,當然也花了很多時間。成本會計注重計算,指定參考書廢話很多,很多內容可以直接跳過,如成本分析那一篇完全可以不看,主要還是根據歷年真題掌握成本計算題才關鍵。會計基礎也比較重要,當然也比較簡單,關鍵是把上面的一些知識點背誦記住就行了。管理會計近年來比較重要,這本書也不難,關鍵也是記住知識點,當然也要注意它的計算題。 我是從九月份開始第二遍的,我先花了一個晚上將歷年真題上考題目分章節整理,簡答就是簡答,計算就是計算,課外的就是課外,這樣我看第二遍的時候心里有數,哪些需要背,哪些可跳過等。大概背到十月中旬,算是把四本書背完一遍了,這里面財會花的時間最多,比另外三本的時間都多,沒辦法,這本書要背的知識點實在太多。從十月中旬我便花了很多時間在計算題了,主要是成本,也有管理會計的,當然每天的少部分時間仍然用于背誦知識點。計算題我是以真題上的計算題為主,買的資料講的計算題不好,很多真題答案都是錯的,這個時候我便用了我一個學姐給我的資料,如綜合結轉平行結轉之間的轉換等等難點重點講的非常透徹,這個資料節約了我不少時間。 到了十一月份,我每天仍然花不少時間背誦,這個時候也背誦真題上面的題的答案,包括課外的也是不斷查資料弄懂背誦,因為課外的也會不停地考。到了十一月底,我課本差不多背三遍了,真題背一遍了,計算題除了真題也找了其他一些模擬題來練習了不少。十二月份,我又將真題背了兩遍,課本背了一遍,真題計算題弄了兩遍。最后考出來的分數還可以,也是沾了今年卷子稍微簡單的光。 四、 學習所感 1.關于看視頻。我覺得主要還是自學,視頻只能作為補充,尤其是數學還是自己練習為主,不要指望著看視頻幫你解決一切,周圍看視頻失敗的例子實在太多,事實上是他們往往太懶,把平時看視頻也作為很好的學習自我安慰,這種自我安慰式的學習我覺得并不可取。但是看視頻是個能補充知識,梳理考點的一個很好的手段,我就看了湯家鳳的證明題以及唐靜的翻譯,這個也是看個人所需盡量不要花太多時間在這方面。 2.關于手機。不要帶手機!有人說有人找我怎么辦,我用一個考研老師的話回答你,你不是什么重要的人,沒什么重要的事找你,跟你親密的朋友和家人知道你在考研,不會隨便打擾你,打擾你的都是亂七八糟的。哪怕是發個短信,接個電話都會影響到你當時的學習,有什么完全可以利于課余時間再回。 3.關于筆記。筆記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我一直覺得筆記只要看得懂就行了,筆記只是工具,不是目標。我也就數學的一點總結和英語作文有筆記,我覺得不需要每門都記幾本厚厚的筆記,太浪費時間了,可能有些人把記筆記也作為認真學習,其實是他們懶,喜歡干一些不動腦筋的事情。對于筆記,我的觀點是,必要的筆記是必須的,多余的筆記是浪費的。 4.關于學習效率和時間。在教室不等于學習,熬夜不等于學習,你學沒學習自己心里最有數,真正看的進去記得進去的才算是學習,自我安慰式的學習最不可取,周圍也有很多這種,他們往往最后分數比較低,但是考完卻經常抱怨說自己學的怎么怎么認真,最后沒考上,老天不公平怎么樣怎么樣的。其實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了。 5.關于二戰復習地點。我有的同學是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也有的回家復習的,有考上的也有沒考上的,關鍵還是靠自己,自己能學的進去。
來源: 前方無絕路!二戰南大會計學碩410+巨細經歷和學習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