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本科畢業,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以初試第三,管理類聯考總分228分(管理類綜合144分,英語84分)的成績考入南京大學審計碩士,后考上公務員放棄讀研究生。2016年我工作滿三年,又以初試第三,管理類聯考總分229分(管理類綜合155分,英語74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在職雙證MPA。 回首這三年的兩次考試,感慨萬千,趁現在還有印象,我將自己的考試方法、學習資料、心路歷程等寫下,既讓自己可以追憶,又可供后來者參考,與所有研友共勉。 (一)先說英語。 1.我從小到大英語最弱,所以對英語最重視。英語的首要問題就是單詞。一開始也走了很多彎路,后來在網上找視頻,發現**的劉一男講英語單詞講的最為透徹,是從詞源的角度,將單詞分解成詞根、詞綴,然后將基本上所有單詞都能解釋并融會貫通,這樣最容易記住,我通過聽了約100小時的課,就將自己的詞匯量從2500提升到5500,而且學得很扎實。 2.再說語法和長難句的理解。我在網上聽了郭崇興講英語長難句和寫作的課程,對語法有很大提升,基本上閱讀所有長難句都沒問題,能庖丁解牛,將狀語、定語都區分出來,刪繁就簡,馬上看出句子的主干。 3.有了單詞和長難句理解這兩大利器,接下來提升閱讀。我任何考試的備考策略就是只做真題,反復做三四遍。一開始只是讀閱讀理解的文章,第一遍也看翻譯,并逐字逐句地理解,這樣才勉強讀通。我用的參考書是《考研英語(二)歷年真題老蔣詳解》(北航版),我也看了很多參考書,最后覺得還是老蔣的好,書后附贈光盤中老蔣的講閱讀理解的課程也極好。我每天看2篇閱讀理解,一段時間后,閱讀水平提高了,對命題和解題的套路也越來越有感覺。后來閱讀變成我的強項,臨考前基本上只錯兩三個。我從不做模擬題,就看真題,我能做到第二次做這篇閱讀理解不受上一次的答案的干擾,我的注意力在對句子和意群的理解以及命題和解題的思路上。 4.完形填空和翻譯我也只做過真題。翻譯就要靠對長難句的理解。作文是我的弱項,時間也花的少,基本上都是考前幾天背個模版就上場了。 (二)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1.數學。我用的參考書有《數學歷年真題名家詳解》(高教版),數學就是做真題,反復做,做三四遍以上,你真題都會做了,就是所有知識點都掌握了,這就是捷徑。 2.邏輯。我用的參考書有《邏輯歷年真題精點》(機械工業出版社)。作為一個過來人,我走了很多彎路,也摸索出很多經驗。想考高分,就要系統地掌握邏輯學的知識,這樣所有題就會萬變不離其宗,我推薦看趙鑫全的《邏輯精點》這本書,這本書我看到過的最好的邏輯入門輔導書,也最為系統。考生一定有打基礎的耐心,而不是一開始就盲目地做題。盲目做題,看似學習進度很快,實際上是把時間全部浪費掉,最后只是掌握了零零散散的知識點,并沒有什么用。只有系統性地學好,才會終生收益。打好基礎后就不斷做真題,10月份考的那份真題也要做,這樣題量已經夠多了。 3.作文。我用的參考書有《寫作高分指南》(北航版)、《寫作歷年真題名家詳解》(高教版)。先說論證有效性分析,你得明確大概有多少種邏輯錯誤,這個稍微和前面的邏輯題有一點關聯。然后是寫文章的結構,我寫文章,一般都是先確定結構,到了上考場,結構是不會變的。如論證有效性分析,先寫4行開頭,說明文章犯的幾個邏輯錯誤,推論不對。如果4個邏輯錯誤,就每個邏輯錯誤寫5行;如果5個邏輯錯誤,就每個邏輯錯誤寫4行。最后2行結尾。這樣大概剛好600字,我寫文章很注重結構美。又如最后大文,我就開頭3行,過渡5行(寫現實中的問題等),然后分3大點來論述,每個點8行,最后2行結尾,這樣字數剛好。大家不要疑惑,我有訓練寫申論的經歷,也常常在單位里寫公文和領導講話稿。大家可以考前確定自己的結構,就能在考試時節省時間。考試是極限時間的游戲,不要想著要寫成驚天地泣鬼神的大文。再說結構只是形式,你還是可以把內容寫得有思想。最后說字跡美觀。一定要把字寫好,這個最最重要,你要相信,字寫得差,批卷人都不要看,直接給你個低分就得了。就像古代選拔人才,你先要字寫得好,我才來看你的內容,然后選出人才。我用的田英章的楷書字帖來練鋼筆字。 4.真題綜合訓練。我用的真題有《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歷年真題權威詳解》(北理工版)、《綜合能力歷年真題精解及全真預測試卷》(人大版)。先說時間分配,我是數學控制在50幾分鐘,邏輯50幾分鐘,作文70到80分鐘,這個時間挺緊張的,一定要全身貫注,能快則快,不要被特別難的題目拖很長時間。再說提升做題速度和應考能力,考前一月,每隔一天做一份真卷,下午或者第二天早上校對,要有全真模擬的感覺。 (三)心路歷程 1.決心。我是個做事很有規劃的人,也很有雄心斗志和理想主義情懷。對于考研,決心至堅,想的就是百倍其功,以期必成。我大學后期每天都待在自習教室,學習時間每天超過10小時,非吃非睡即學,有時學累了就在自習教室睡半小時。因為我深知自己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只有不顧一切才能打出一片天地。我在大三后期,就明確如果考不上公務員,就去讀研的打算,于是一手準備考研,一手備考公務員,從大三的暑假開始全天候學習。 2.考試那天。我至今深深記得2013年1月5日考試那天,天寒地凍,地上有積雪,我很早醒來趕到考場,考場沒有空調,手腳都凍僵了,寫作文時字都寫不端正,但我仍堅持一筆一畫,我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真的有那種感天動地的味道。中午回食堂吃飯,吃好后因為食堂比較暖會就休息了會,然后接著去考下午的英語。那天的打起了所有的精神,考完后腰酸背痛。 3.工作以后在職考。我的工作很好也很輕松,但是總是感覺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有種混日子的感覺。這就又使我對在職考研這個事很有期望,總是一個證明自己和讓自己提升精氣神的事。國慶放假后開始準備的,用了2個半月的時間,最后還是考了比較好的分數,也是對自己的慰藉。 總之,我覺得人做事,第一要有決心,讓自己做的事有一種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的情懷,這樣就有了精神支撐。第二要有方法和正確的路徑,這樣才能持久地努力下去,沒方法,用蠻力,也成不了事。第三要有訓練,光有方法這一技巧還不夠,你的不斷訓練,才會有實力,才能固化自己的能力。這樣就能善做善成啦。 2016年3月30日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