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尤其是考南大,你需要避免幾個錯覺。錯覺一:我只需要三個月就可以準備充足了?,F在網上有一些帖子,說自己只花了三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參加考研了,也許是有那么一類學神可以做到,但估計不是你我,普通人呢就老老實實的從暑假開始準備吧,因為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準備,到考研之前都會覺得沒有準備充足。錯覺二:我暑假回家也可以復習。暑假看到別人都回家了,自己也想回家,就騙自己說回家也能復習,結果呢,回家了就是看電視,打游戲,吃零食,根本沒法復習,白浪費兩個月的時間。錯覺三:考研的題目是和往年一樣的。尤其是專業課和數學,有些人做了幾套往年真題就妄下結論,認為考研的題目都是千篇一律的。我只能說,有幾年會是類似的,但不保證當年的考試會是類似的。下面拋磚引玉,說下我的經驗,只供參考。 1.英語 6月中旬-8月還是在背單詞。上一個階段應該第二遍還沒背完,所以這一階段應該是單詞的第二、三階段。背的方法和以上大同小異,不記得的單詞的標記要和第一階段區分開來。
8月初,我開始做歷年真題。推薦張劍的黃皮書,從94年開始做的。每天只做一篇閱讀。第一遍按照正常的做閱讀題的方法做(我習慣在文中劃出答案依據),做完后對答案,要明白自己錯在哪里。第二遍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抄寫在筆記本上,做好中文注釋。黃皮書上有單詞、短語的解釋,不認識的短語也要抄出來。第三遍再看文章要劃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進行句子分析。這個可以對照黃皮書上的模式,分析句子結構,并翻譯。這個過程很費時間,但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有時候答案就在一個長難句中,分析不清句子是很難得出答案的。而且這個對之后的翻譯題型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第四遍,我把文章讀了10遍,并背誦了長難句。這個主要是找語感了。但是這個沒有堅持到最后,后期復習任務越來越繁重,我就放棄這個習慣了。從94年開始一直做到10年的真題。做完之后因為怕時間不夠,所以第二遍我是從04年開始做的。這一邊就是一天做2篇閱讀了,做完之后復習一下這兩篇閱讀的單詞。同時我也開始了翻譯的訓練,方法差不多。里面的單詞包括熟詞僻意一定要搞懂,經常考同樣的。但是翻譯真的很難,即使你的答案和答案完全對不上也不要灰心啊。我開始準備新題型已經比較晚了(具體時間我忘了……)大概是做第二遍真題時做到開始出現新題型的年份時才開始做新題型。關于新題型我買了**的一本書(叫什么我忘了,封面是綠白相間的),可以按照里面的方法找關聯詞啊什么的。我建議還是早點準備的好,因為我是復習后期開始的,時間不夠用,做新題型也做的很糟糕。
大概11月的時候開始準備作文。一開始是分析真題里的作文,除了黃皮書外我還買了**的一本(和上面新題型一個系列),看看一個主題的不同寫法。在筆記本上記下書里用的而你不會用的單詞以及精彩的句子,然后就是背誦了,我只背了黃皮書的。先準備的大作文。背完之后我就開始將話題分類,基礎是真題的話題以及作文書上提供的我覺得可能會考的。大概是分為“美德”、“文化”、“環境”、“網絡”、“親情”等等。每個話題寫一篇(有些話題里可能一篇很難涵蓋,可以再細分,比如美德里我又特別寫了誠信,環境里我又寫了節約等),第一段的內容每一篇都可以用相同的句式,結尾也是差不多的,這樣就可以減輕負擔了,自己寫的范文一定要背的很熟啊。完形填空是最后準備的,也是要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的。這個沒必要做別的訓練了。 2.政治: 9月中下旬開始準備。一開始看的是紅皮書。密密麻麻的都是字,看的時候是比較枯燥的。馬基的內容看的比較慢,后面的章節看的還是很快的。建議早點開始,尤其是哲學的部分,早點弄懂,后期就不用浪費時間了。 上個任務結束之后下載的竹子兄的選擇預測題,的確預測的很好,如果復習的早的話建議背,但是我準備的太晚了已經來不及背了,所以只能看熟了。這個是睡前在床上完成的。這個階段把我還把真題的選擇題部分也做了(肖有一本這方面的書)。后期是做了肖秀榮的8套題、4套題。只做大題。一定要全部搞懂。我做了三四遍,每套題都應該知道答案,后面解析有一些引申也要記得。
我還買了肖的時事小冊子和背誦考點,但實在來不及背了,時事基本沒看,背誦的也只看了一點。時事我看了肖給的一些資料,里面有一些匯總的,不多,抽點零碎的時間就能背完了。選擇建議早點準備,推薦關注竹子兄微博:考研政治竹子兄。選擇預測題都在他微博里,可以去下載,今年選擇題壓中了不少。另外,只背4套題的大題,要背的很熟很熟。任的我有背一點,沒認真背,基本上就是了解了一下核心思想,真的考到就掰吧……此外還有同學有報政治班的,他們給的資料我也大概背了一點,同樣沒認真背。 3.專業課復習 教材: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高鴻業(這是國內主流經濟學教材) 《國際金融》姜波克 《貨幣銀行學》米什金 《公司理財》羅斯,這些參考書只供參考,可以增加其他的參考書。 歷年數據:2015年商院208人報名錄取26,其中6推免,也就是統考生錄取20人。2016年報名錄取人數還沒出來,估計和2015年差別不大,錄取率百分之十。專業課考20道選擇,5個 簡答,6個論述,3個計算題。題量還是挺大的,考試的時候把握好時間。要充分重視其他學校歷年真題的作用,比如2015年簡答題考的馬歇爾勒納條件,國際儲備的作用,國際收支失衡的類型在別的財經學校歷年真題里都考過。我是買的《15所財經名校431歷年真題》還贈了南大金融專碩復試真題,做了2遍,提分效果非常明顯,專業課沒想到能考120多,推薦《15所財經名校431歷年真題》的微信:enen431。另外,利率期限結構、有效市場假說,貨幣需求理論、等等都是重點。建議先把歷年真題弄來看一下,了解大體都考什么內容、題型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去看教材做題的時候就有的放矢了。金融時事也要多關注,同樣推薦微信:enen431,要多看中國金融時報,經濟觀察報等,比如2012年就考到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問題。 4.數學
很重要,這是拉開分差的關鍵科目,真的是相當相當的關鍵。數學我考的不好,主要是我平時計算量以及計算速度沒跟上。在備考過程中千萬不要太浮躁,還是要認真看至少兩遍《數學復習全書》,這個真的很有用的。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數學全書好亂好雜,也好難。但是歷屆的學長學姐都建議全書宅少看兩遍以上,要達到每種題型都會做。我感覺數學的《660題》還是應該做一下的上邊全是選擇和填空,這可以很大的提高你的小題速度,既提高了選擇填空的準確率,又可以為后邊的大題爭取更多的時間。2016年數學小題的計算量超級大,我就是訓練不夠,小題做了一個多小時還有好幾道沒做出來。當然最后還是要好好做一做《歷年真題》,第一遍的開始幾年的真題可以不卡時間,中間幾套卡卡時間做做,預留最后一年的真題,作為考前練手。第二遍卡時間好好做,如果覺得時間來不及了可以只做自己之前第一遍沒做出來的和做錯的(最好還是完整做一下)。其實做真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總結歷年??键c,并將近二十年的考點作為復習的重點,基本上每年的考卷都不會出現前二十年從未考過的知識點。
個人建議:
我覺得沒有必要看教材和教材上的習題,第一遍是在四五月份,一邊看復習全書,一邊看教學視頻。教學視頻我推薦湯家鳳的,我當時高數,概率論,線代看的全是湯家鳳的視頻,覺得他講的特別系統特別詳細,特別有章法,特別是線代,聽了他的線代覺得線代真是又簡單又有趣,我之后也有聽張宇、王式安以及李永樂的視頻,但是覺得都沒有湯家鳳的好、詳細。爭取暑假之間把全書過完第一遍,把視頻的基礎課看完,我當時沒有做全書上面配套的練習,所以我在暑假期間把湯家鳳的接力題典1800的高數部分做完了。然后九月份的時候把沖刺課程看完(湯家鳳的視頻真的很多,不過堅持看下來真的很有收獲),看一看1800上的錯題難題,然后再看一遍全書,在看第二遍全書的時候,也就是差不多9月中下旬的時候,開始做數學真題,我并不是每天都做,我是隔幾天做一份,我當時是做的15年的真題,每做完一份真題,我都會對真題中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其中穿插著做做《660》。學長和學姐們都說真題至少做兩遍,我覺得如果你掌握得好,一遍就夠了,第二遍做做自己做錯的題,因為我當時做了三遍,但就是因為在真題上浪費了太多時間,導致在考前半個月的時候我做模擬題的時候非常不適應,所以考前差不多兩周的時候,做做模擬卷真的很重要,我們都選的合工大5套卷,對錯不要太在乎,重要的是一定要卡時間做做,模擬考場。即便你每次測試都不太好,也要相信自己考試可以發揮好,因為模擬是比真題的難度大的。如果想挑戰難一點的模擬考,大可以選擇張宇的四套和八套,不要聽別人說張宇的模擬題太怪太難,2016年就給了我們最好的一個教訓。模擬難題也很重要。 推薦書目: 李正元.李永樂考研數學(1)數學復習全書 張宇《高數十八講》(很多人推薦)
李永樂《線性代數講義》
湯家鳳的1800或者張宇的1000+歷年真題 寫在最后 我一直認為我的考研成功離不開很多人的幫助。這也是我為什么想要寫這篇心得的原因。在過去的一年中,認識的研究生學長學姐給予我很多幫助,解答我的疑惑,指出我的問題所在。我懷著感恩的心寫下這篇心得。文筆不好也請見諒。希望能夠對同在考研路的你有所幫助和啟發。有一個學長說,在考研過程中不要做伸手黨,要學會分享。我在這一年中同我的戰友保持聯絡,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信息,也是希望彼此都能收獲美好的結果。我在考研教室也得到過其他專業同學的幫助,也曾對他們略盡綿薄之力。對我所受到的一切善意、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和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