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為止,我的考研之路總算是熬到頭了。我報考的是同濟大學中德學院車輛工程專碩,初試分365,(政治62,英語一68,數學一112,專業課自控123 ),低分進復試,最后復試出乎意料取得專碩第一,實現了我的考研夢想。 考研貴在堅持,考研之前準備好三樣東西:研友,教室,教材。對我來說,研友是很重要的角色。我個人自制力不是很強,和研友一起才能更好督促自己的學習。在考研過程中,和研友的不斷交流,是我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開始復習是在7月23號,到12月23號整整五個月。時間緊期間沒有報任何考研輔導班,9月份開學,所以7月8月在學校復習。那時候教室沒什么人,我也沒找研友,自制力又差,氣氛很不好,加上當時沒有想好報考哪個學校,內心一直很迷茫,每天學習意興闌珊,大概只學習四小時左右,導致數學英語基礎沒打好。希望你們一旦下定了考研決心,一定要堅持下去,制定的計劃要努力完成。接下來簡單說說初試的準備情況。 一、初試 1.數學 先說下教材,我用的是李永樂復習全書+基礎過關660題+李永樂線代講義+曹顯兵概率論講義+張宇真題大全解。復習全書幾乎是人手一份,但是它的概率論部分講的實在是糟糕,推薦只做高數部分,概率論和線代買單獨的講義,配合視頻看,尤其是李永樂線代講解視頻,超級有用,線代王永樂大帝當之無愧。高數我一直是跟著張宇視頻走的,高數講得不錯,他有基礎班+強化班+沖刺班,只是我發現張宇的時候太晚了,看視頻花了大量的時間,10月份才全部看完。他語速有點慢,你們可以下載個視頻加速器1.5倍播放。概率論本來想找曹顯兵的視頻,據說很好,沒找到也看了張宇的,概率論講的一般般吧。暑假是復習的黃金時間,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要像我! 時間節點問題,數學至少復習三輪。第一遍暑假可以只做數學和英語,專業課因人而異,9月之前,數學全書加講義要過完一遍,中途有特別難懂的不必糾結,做上記號留到第二輪,能做筆記就做筆記,以后復習會有用。暑假也是個過渡期,可以在這時就開始看視頻,考研輔導班可報可不報,主要看個人,打基礎前期可以報個數學班。第二輪10月之前還是做復習全書和講義,這一遍要力爭每個問題都搞懂,盡量每一題自己用筆算出最后答案。這個過程可以配著其他習題做,張宇1000題或基礎660什么的。660是本很神奇的書,我當時沒有做完,里面考得東西很概念很基礎,可就是不會。主要精力放在全書上,據前輩說全書搞懂了考個120.130沒問題。第三遍,國慶假期可以開始動真題了。李永樂版本的真題是從05年開始的,當時看張宇視頻被洗腦了,買了30年真題,1987-2016。確實像張宇說的,十幾年前的題目,改一改十幾年后又來考了。但這又花了我一個半月的時間,真題并沒有全部吃透,時間不夠還是別做30年真題,00年之后的就可以了。早年的卷子里積分類的可以做一做。卷子最好是成套地做,真題最具有權威性,一定要好好研究,至少做兩遍。考試前兩周如果真題做完了,可以做些別的機構的模擬卷,合工大超越五套卷不錯,考試前書店會有賣,如果時間不夠,只做真題也可以。然后就是真題模擬,留幾份近年的卷子嚴格按照考試時間模擬考試,我當時是在網上買了答題紙,考試之前模擬平均分115,果然就只考了112. 具體的我就不多說了,畢竟數學也沒考好,各位可以看看其他數學高分大神的帖子,進度上千萬不要比我慢。我當時高數一遍過完已經9月20,概率論一遍加高數二遍10月10號了,10月15左右開始真題。研究生考試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英語。第二天上午數學,下午專業課。所以我數學一直都是放在上午做的。 2.英語 教材,我用的是張劍黃皮書一套+黃皮書新題型訓練+閱讀理解150篇+紅寶書單詞+**考研英語高分寫作。淘寶上都有得賣。 英語我是從暑假開始的,時間放在下午,最開始的時候只復習閱讀理解,從1997年真題閱讀入手,每天兩篇,之前看前輩們的帖子說英語真題要做兩三遍,第一遍只做題不查單詞不對答案,防止記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對答案,依然不查單詞。第三遍要把每個單詞短語句意全部弄明白,每個選項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時間不夠,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兩遍。05之后題型比較穩定,難度也開始增加,比較接近現在的風格了。國慶假期結束之前真題閱讀應該要做完了,同樣的,英語也要預留沒做過的幾份近年卷子來考前模擬。閱讀一定要每天做一兩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 單詞我一直每天堅持背,背了感覺真的不一樣,后期閱讀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紅寶書,總體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試之前詞匯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做數學之前堅持背100詞,剛開始背不用記住單詞的多種意思,記一個就好,等到把紅寶書背了四五遍之后,再來記其他意思,工作量會小很多。從科學上說,一個單詞記憶時間不要超過4.5秒。后期做閱讀時我會將不認識的單詞在紅寶書上做標記。 作文我是跟著王江濤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都是往年真題,真題作文參考價值最大,不要相信輔導機構的作文押題,老老實實背真題),大約10月份開始,晚上比較適合長期記憶,然后反復記憶一直到考前。背完兩遍之后,買了英語答題紙默寫,總是會有拼寫錯誤,會背的不一定會寫。作文常用字體是印刷體和斜體,斜體比較好練,前期可以練一練。 10月份我逐步開始新題型和閱讀c的專項訓練了,用的是往年真題,做完之后又買了黃皮書的新題型和閱讀,時間放在下午。 13年以前的完形很難,大家都得不了多少分,13年以后簡單了,大家基本都能拿個7.8分,把真題上的完形好好做一下,不必過多糾結。 12月份開始真題模擬了,13-16,做一套分析一套,也是嚴格按照考試時間和要求模擬。 3.政治 政治資料,果斷肖秀榮啊,今年肖大神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大題幾乎全壓中了。具體我買了肖秀榮精講精練(4月出版)+肖秀榮1000題+紅寶書考試大綱(8月底出版)+風中勁草(10月出版)+肖秀榮時政熱點(10月出版)+肖秀榮四套卷(12月出版)+肖秀榮八套卷(11月出版)+米鵬三套卷+任汝芬四套卷+十年真題。政治一定要用最新的資料,不要用去年的,每年變化都很大。數學可以用以前的。 在8月底左右,教育部的紅寶書會出來,所有的知識點都在里面。經常會聽說有人11月開始復習政治,最后取得高分的。但那畢竟只是特例,最好不要效仿。建議9月份開始復習,這樣后期會輕松一點。 政治我復習了三遍,前期(9月份)我是對著肖秀榮知識點精講精練,然后用不同顏色的筆在紅寶書上畫重點,一天看一章,不用背,看完把1000題相應的單選和多選做完。第一次做在草稿紙上寫答案,然后把錯題標記在1000題里,以便能做第二次。單選正確率一般要在65%以上,多選55%以上,不然就是看的太快了,要慢下來看細一點。做錯的題要在紅寶書上畫出知識點。 中期(10月),看自己標記過的紅寶書,也是一天一章,不用背,然后做題,這一次可以把答案寫在書上了,同樣的,錯題記好標記,紅寶書上也要劃出錯題的知識點。 后期(11月),這時候,開始看風中勁草了,里面是濃縮過的考點,一些重要的時間事件可以背一背了,可以開始關心時政了。肖秀榮的時政配上他的面授視頻(大約三小時)一起看,肖秀榮八套卷也出了,買來做一做,主要做選擇題,大題選擇性看看。做了過去十年的真題,只做選擇題,有些知識點已經不考了,可以用肖秀榮的講真題系列,里面把已刪考點和考點出處都做了詳細標注。 沖刺(12月),這時候我開始把以前1000題里的錯題看了下,中旬肖秀榮四套卷出了,認認真真模擬了一下,今年選擇題部分出得簡單了些。做了米鵬三套卷,和肖秀榮出題套路很不一樣,選擇題有時間可以做做,任汝芬今年卷子紙質比盜版的還差,多處印刷錯誤,材料還是15年的舊材料,體驗很不好。到時肖秀榮會有個劃重點面授班,每年他會挑幾個市面授,并且不錄視頻,那個講義很有用,想辦法弄來看一看,有音頻配合著聽就更好了。其余時間就是狂背肖四,直到考前。 政治哲學部分有點難以理解,可以看看各大老師的視頻。毛概最重要的是第八章,其次第二章。每年毛概部分的題95%從那里出。 政治要好好看,同濟政治單科線50-60之間波動,不要被單科線卡掉了。順便說一下英語也是50-60線,專業課數學90-100,每年略有變化。 4.專業課 我專業課考的是825自動控制原理,教材用的是胡壽松的那本《自動控制原理》,復習專業課過程特別坎坷,之前打算報上海交大的車輛工程,一直復習交大《控制工程》,10月底突然被告知交大不招人了,無奈之下只能轉投同濟,同濟的自控考的難一些,據說材料力學比較簡單。 書上內容很多,很多不考要挑重點看。當時是買了一個資料,有整本書的重點,還有各個學校的自動控制原理考題,大概400頁,刷了兩遍。往年真題刷了兩遍,和同樣考自控的同學討論交流,獲益良多。多的不說了,基本有了那個資料就能知道該怎么復習了。可惜我當時考完就扔了。我再找找看電子版還在不在。 2016題型變化很大,題型精簡了很多,計算量很大,一共9大題,考了之前一直不太考的超前校正、滯后校正,主要題有穩態誤差計算,畫系統方框圖講原理,求電磁系統傳遞函數并畫圖,證明根軌跡為圓并證明穩定性,給出一個機械振動系統(彈簧阻尼)輸入的力及響應曲線求解m、f、k等參數,乃氏圖計算及畫圖伯德圖相關計算,離散系統穩定性求解,狀態觀測器求解及畫圖,之前準備了很久的李亞普諾夫都沒考,考試的時候可以帶計算器,我當時沒有寫完,一直算,最后到狀態觀測器20分大題只來的及寫了公式,它考了三階計算,估計算完還得要半小時,還好今年改卷不太嚴格。平時要多鍛煉自己的速度,爭取又準又快。 二、復試 從初試到復試這段時間真是極其煎熬,初試考數學時狀態很不好,求特征值求秩的題目半小時都算不出來,考完就知道崩了,大哭了一場,勉強撐著考完了下午的自控。分數出來是365,往年正常是360-370(除了2016數學巨難340),汽院和中德的分往年一直都是一樣。很擔心自己能不能過線,剛出分那會又聽說今年數學簡單,大家分普遍偏高,似乎380、400+遍地走,只剩我這個365在一旁瑟瑟發抖。 當時是一邊找工作參加面試一邊復習,復習效果不大。開學之后學校還有兩周實習,2月26日去湖北十堰呆了一周,3月6號開始在合肥各大車廠參觀實習,3月10號結束。直到汽車學院的復試線365出來才松了一口氣,至少能進復試了,中德最后公布是355,3月9號的時候發郵件詢問老師復試時間,被告知是15號(其實是14號)。當時慌得不行,實習之前汽車理論翻看過一遍,然后1.7倍視頻急速播放看完了48學時的汽車理論教學視頻,把課后題刷了一遍,然后就是狂刷真題,今年的卷子和去年差不多,都是給出超越的相關參數,計算最高車速最大爬坡度等等。 復試一共兩天,14號上午是英語口語測試及筆試,總分50。筆試一共45分鐘,需要完成一篇閱讀理解和一篇100字左右的作文。閱讀理解的題目是holiday on ice,八個題目,主要講一個水上節目受歡迎的原因,可以提前在百度里搜一搜。作文題目是寫你為什么報考中德學院(CDHK)。英語口語題目有了變化,給你一張小紙條,上面有6個問題,準備6.7分鐘后回答,回答時間也是6.7分鐘。主要題目有1.你的興趣愛好。2.上個假期你做了什么,去了什么地方。3.給你印象最深的名人是誰,為什么。4.你未來十年的規劃。5.研究生階段為什么要學習德語。6.為什么想去德國念大學。。 下午是專業外語筆試(50分)和專業課筆試(100分),專業外語今年也變了,不能查字典,考的形式也不一樣了,第一部分是單詞翻譯,50個每個0.5分,把專業外語課本好好看沒有問題。第二部分是段落翻譯,第一段翻譯的是底盤和輪胎的關系,好像是書上的,共10分。第二段是課外的,翻譯混合動力汽車,15分。專業課我選的是汽車理論,在淘寶上買了歷年真題,認真做,都差不多的。 第二天是綜合面試,先自我介紹,然后就針對自我介紹內容問你問題。自我介紹比較重要,要好好準備,把你能吸引人的地方都講出來,講大學經歷時多講你從這些經歷中得到了什么,強調能力。剛開始都比較簡單,隨意聊天。當時我說自己想成為車輛方面的人才,老師就問那你覺得人才的定義是什么。把你自己填報方向的相關知識了解下,有同學被問到了。然后把你大學學得比較好的課看一下,應該沒有什么問題的。 那兩天寢食難安,筆試的時候穩定性因數k的公式寫錯了,考完了就一直在擔心,惴惴不安,這個過程心情一直起起落落,好在最終有了圓滿的結局。貴在堅持,貴在堅持,只要堅持到最后,一定能考上。最開始考研教室是滿的,漸漸地人少了,最后大約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堅持下來的研友們都能順利進入復試。 期間心態也很重要,注意調整自己,不到最后,千萬不要放棄,復試一定要提前準備,等到出復試通知再復習就來不及了。 碼了一天終于碼完了,后續有想到的再來補充,最后祝愿大家考研順利!都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