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出來錄取結果,成功被經濟學院錄取。我不是來發表獲獎感言的,只是想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大家分享,讓大家有所準備。 本人來自一個二本學校,本科專業是數學,初試成績370+,復試成績80+,何德何能。其實,考研形勢每年都有很大的變化,不管是初試還是復試,因為我是二戰成功的,所以深有感觸。如果你準備在今年考研,一定要對變化的趨勢有所了解,然后早做準備。
對于初試總體來說,今年的初試和去年的初試有很大的不同。去年的題目明顯偏難,尤其是數學,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數學上;今年的題目就明顯簡單了很多,尤其是英語,對我這種只被單詞書,作文基本初中水平的人,也能得70分左右。按往年的規律,可以預測明年的題目會趨向于難一些,想要考研的大家還是要多加重視。猶記得去年數學一的考卷讓一批學生直接放棄考研...
對于專業課來說,我去年考的人大的經濟學,難度挺大得了105分,今年考的山大經濟學綜合,將近140分。差別這么大,有兩個原因: 1.難度不一樣,山大的經濟學綜合基本圍繞高鴻業老爺子的兩本書來的,當然有些年份會有張東輝教授編的習題集的題。人大的話需要參考的書差不多有7本左右,難度也會難很多。 2.今年山大的經濟學綜合所出的題目相對往年要簡單,所包含的內容,前幾章的居多,計算題就更是送分題的水平,學派只考了古典和凱恩斯,而新古典和新凱恩斯等都沒有考,但不代表2018年也會如此,別有僥幸心理。 因此,如果2018年山大的參考書目沒有太大變化的話,那么想考經濟學的你把高鴻業老爺子的兩本書背過就好了,這兩本書大概可以包括120分的內容,有些年份要更多,比如今年,大概有140分是高鴻業書上有的內容。張東輝教授的習題集如果有時間可以看看,當然這是你在把書背的足夠熟的情況下。莫要舍本逐末。 對于數學英語政治來說,我本身考的都不算太高,沒有給大家經驗的資格,英語我只背了何凱文的單詞書,數學是張宇整個系列,政治是肖秀榮整個系列。 綜上所述,初試的難度不能根據上一年的難度來認定,但應該會比今年難,比去年簡單,中等水平。不過,我希望準備考研的你在準備復習的時候,一定要把專業課放在首位,一方面根據我的經驗,只要是有一定水平的,政治和英語基本不會給你拉分太多,都能上60,但專業課可就不一樣了,有時候你覺得感覺不錯,可能給你的分數很低(學校批卷很嚴或者你答得不專業);另一方面,更高的專業課成績,給導師會有一個好一些的印象,也讓你更有底氣。一個數學滿分的人和一個專業課滿分的人,你覺得哪個更受矚目一點?
下面來說說復試。 首先說下現在考研的趨勢。現在考研的人數明顯越來越多,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復試競爭的壓力也會更大。朋友,想上個211985一類的名牌大學誰都想,人之常情,如果你也想爭取,就要承擔這種競爭風險。對于一個普通一本二本來說,進入復試基本錄取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不過如果是熱門大學,進入復試真的不能代表什么,考北大清華人大的,復試失敗然后二戰三戰的人大有人在,人大旁邊就有許多居民區,不知道有多還在繼續奮斗的人住在那里。所以,如果你2018年如愿進入了復試,請你珍惜,也別決絕,勝負沒這么早成定局,所以承擔結果的時候別覺得命運對你有所虧欠。
復試分為兩部分,筆試和復試,先來說筆試。有些學生認為復試的筆試只要復習所規定的參考書就夠了,其實不然。比如去年某個專業的復試筆試出的全是經濟熱點問題,根本沒有參考書上的內容,如果你沒有關注熱點問題,不就重在參與了?所以,在你學好規定的參考書后,一定要在網上搜尋學習背誦一些經濟熱點問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沒壞處,萬一面試的時候用到呢,對吧。 再來說面試。經濟學院的英語面試和專業面試是統一的,也就是由5個導師共同進行,學生進去以后,老師先對你進行英文面試,然后接著問你專業一類的。不過,今年的英文面試讓我毫無準備。我進去后,導師直接讓我用英語說一個經濟熱點問題或者有趣的現象,不要背準備好的自我介紹!!!我直接就蒙了,因為英語太爛了,所以哆哆嗦嗦說了幾句,就說"i am sorry"了。希望大家以此為戒,口語一定要復習的廣泛一些,復試口語的難度在加強。 英語口語考的不好,直接讓我極度緊張,影響了后面的心情,不過還算順利,基本就是和導師們聊天,問的專業問題較少,但會問你六級四級,論文發表還有社會經驗,有時還會問你的本科學校和家鄉等。 從面試教室里出來,整個人基本就崩潰了,覺得發揮的太不好,基本沒可能錄取了。經歷了兩天的煎熬,得知錄取喜出望外。通過這次經驗,我想告訴大家面試時一定要注意的幾點: 1.面試時最重要的品質是誠實。面試時,你就是說你英語六級600分,導師們也不會去查你的成績單,但是導師們閱人無數,你是不是撒謊吹牛,很容易看出來。成績不好沒關系,沒發表過論文也沒有關系,借當時導師給我說的一句話,繼續好好努力。別撒謊造假,當導師發現你造假,雖然不點破你,但你基本已經被淘汰了。考研究生,我們想要得到很多,不過終究是研究學問,是需要誠實和嚴謹的,坦言不足是一種品質。 2.面試時不管發生什么都不要自暴自棄。對于山大的復試來說,英語面試的分占得很少,就是發揮的不好,也不要覺得一切都完了。好好的回答導師們的其他問題,別到了你走出教室的時候,再后悔自己的提早放棄。 3.面試時要足夠恭敬,不油腔滑調。我看到過一些同學把自己在本科學校里的學生職務,參與過的活動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統統和導師溝通。比如在我后面復試的一個同學,他在他的學校擔任學生會生活部副部長,然后在面試時很著重的和*這一方面。但是,這基本和考量一個學生研究能力和專業能力基本無關,反倒會讓導師反感。別和導師搶話說,老師問了問題,你再積極回答,不要太過積極,信息傳遞你應該先接收后反饋。我在面試過程中,基本是回答老師的問題,由導師把握主動權,你是不是黨員,你是不是學生會主席,如果老師不問希望你盡量別提。
最近看帖子,看到了有很多人關心,競爭到底公平不公平的問題。這個問題,成功的人不屑于回答,失敗的人執著發問,全在你是哪一方。像我這種普通二本跨專業錄取也不是個例,211985被淘汰的也是有一些的,雖然這些都不能說明問題,但我還是希望大家要足夠審視自己,想想自己在整個過程是否有所缺失,是否有要命的缺點。我曾經以為,進了復試就基本穩妥,現在才覺得,復試只是最后一段旅程,你能不能到達終點,需要具備的東西還有很多。經濟學院的余東華老師在大家復試筆試前保證過復試過程的公平性,同時也有學校檢查部門全程監督,我選擇相信。
另外,我發現有些同學問非全的問題,前幾天我認為自己考不上,特意研究了一番。非全日制從今年起,也是兩個證,并且教育部要求有同樣的法律效力。雖然有很多小伙伴認為,非全在未來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我認為非全和全日制的地位的區別會越來越少。我問過上過非全的朋友,他們大多認為非全學習更加緊密,而且企業高管等學生較多,很有利于積累人脈,這是全日制不可能有的。但是,非全日制學費較高,聽說30000一年,而且大多是集中在周末和節假日上課,這對于一些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不過,非全日制的名校雙證比全日制普通學校的雙證好是毋庸置疑的,請大家綜合考慮。
考上的喜悅還是失敗的挫敗感,都是人之常情,不值分享,誰都會經歷。錄取結果出來之前,我已經準備三戰了,太不甘心,你也是。我認為克服失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失敗的地方成功一回。不管你正準備考研,還是失敗一次后奮起,還是放棄后遺憾,都請你感謝經歷,人總要成功的,時間不到而已。
如果還有別的問題,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