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聲明,學弟學妹對待經驗貼要謹慎借鑒,批判性對待,因為就算一些人得分再高,也不見得學習方法就是好的或者適合你的,希望能對學弟學妹們的考研之路給點啟發。 17年一戰匯豐,初試成績62,79,140,142.初試第7,專業課第1. 背景:本科中央財經大學,學過平迪克微觀和曼昆宏觀,沒學過公司理財和投資學,復習是從7月中旬開始。 初試經驗: 政治:差點沒過線,寫下教訓,唯一的感觸是后期刷各種模擬題反而把正確率給刷下去了,后來看到政治考得那么差總結了下原因,剛開始做多選時做題原則是只要沒發現明顯錯誤就可以選,但這一策略不適合刷后期沖刺的模擬題,因為我發現這樣錯誤率還挺高,后來慢慢做多選變得特謹慎,只有在很確定是對的情況下才選,這個對付模擬題很適用,但事實證明,這個策略很失敗,我覺得后期如果少刷些模擬卷可能不至于考得那么差,因為后期的模擬卷很喜歡糾結于一些很細的東西,導致我后期做題始終保持謹慎態度。 英語:我英語不是很高,我大小作文總共扣了8.5分左右,完型滿分,閱讀理解和翻譯叫慘。一個研友作文扣了13分,翻譯扣了3分,完型和閱讀滿分,總分84。所以就找了我一個研友寫了客觀題經驗,我寫作文部分。 “英語閱讀的訓練,在精不在多。市面上的模擬題,當泛讀材料就好了,很多時候和考研真題思路是不一致的,不要去做題,看文章就行。甚至市面上的真題,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牌子都有這種情況,但我買的或者從網上搜的**歷年的答案,每套都會有兩個左右的錯誤,這些錯誤好像看起來不多,但它會對你正確思路的形成造成干擾。我的辦法是,搜集歷年的考試分析或者考試大綱,以他們的答案為標準。由于這些資料我也沒搜集全,所以我大約也就做了30篇左右的真題閱讀。 然后是對題目的分析,一定要對自己錯的和思路不確定的題目進行分析,比如說,自己的不確定是由什么造成的,是宏觀上的把握,如文章主旨,作者態度等,還是微觀上的把握,如細節和推斷?是自己沒讀懂文章,詞匯、句子結構出了問題,還是沒找準思路?哪怕當時分析不出來,也要有個印象,下次很可能會遇到相似的陷阱,次數多了,你就對出題人的思路熟悉了。以上的前提是,你必須是對照官方答案來進行訓練。不然,你可能會困擾,覺得答案內在的邏輯不一致。原因很簡單,你可能找了個假的真題?!?/div> 作文:作文最好早點練,如果你想英語拿高分的話,不要背什么模板,套模板的大部分人分都不高,當然如果你覺得壓線過就行,那就無所謂了。作文靠平時積累,閱讀文章時遇到好的表達和短語都可以記下來,寫作時候仿寫,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英文悅讀,里面有很多教你寫作的方法,而且不是講寫作應試技巧,從根本上提升寫作水平,不僅考試適用,哪怕以后你寫各種英文文章都可以用到,不如趁這個機會好好提升一下。 數學:從7月份開始每天大概4個小時,高數看了湯家鳳的視頻,線代看了李永樂和湯家鳳,概率論看了湯家鳳和張宇。 湯家鳳:全面系統,高數強烈推薦。 張宇:我覺得他是選了一些知識點講的,有些就沒有講,但張宇講的比較幽默,而且比較深入形象,張宇視頻中有一些題需要對這些數學概念有很深的理解,張宇側重這些數學原理的本質,我覺得強化的時候看張宇很合適,能發現一些自己沒遇到的題型和加深對某些概念的理解。 李永樂:看他的線代就好了。 第一輪邊看視頻邊記筆記,然后刷本科期間的課本。 第二輪每天開始先看30min-60min的筆記,其余刷全書,如果有些知識點確實忘了,或理解的不透徹,就找出視頻看看。事實上我全書刷了2遍,但我覺得沒大必要,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來看,我覺得我不應該刷2遍,因為又刷一遍花了我1個多月時間,這時候別人都已經各種模擬卷了,我還在看全書,就有點慌了。我刷第2遍是因為第一遍刷完后我感覺都忘了,所以要再刷一遍,但刷完第2遍還是忘了很多。所以我后來就每天來第一件事就是先看至少半小時筆記,大概每一兩個星期可以把數學所有筆記看一遍,最后筆記我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反正做到筆記上的定理證明和公式推導已經記的很熟了。數學知識點很多,不經常復習筆記就會遺忘,經常出現線代剛看完,高數就忘了很多的情況,所以筆記很重要。 第三輪刷了張宇1000題,這時候已經11月份,這本題冊刷完就11月底了,刷的時候我把錯題和難題標了出來,然后我又刷了一遍這些標記的題,基本能把整個1000題的所有題都能做出來(當然事實上這本書并沒有1000題….)后來刷了部分真題,感覺太簡單了,沒太認真做反正,也因為當時沒時間了,就做了一半就不做了。不過如果你有時間還是好好做一下吧,有時候自信心還是蠻重要的… 當時也買了張宇高數18講,偶爾有時間就拿來看看,感覺還不錯,補充了許多概念、題型和解題思路吧。 李永樂660:刷了兩頁,放棄了,題目做的太痛苦而且題目感覺很偏,就換了張宇1000題。 張宇8套卷:我感覺挺好的,有難度,做的很酸爽,但后來沒時間了,只做了一半。 專業課:匯豐出題偏基礎和對概念的理解,計算題簡單,但對概念的理解要深和清晰。 微觀:刷了中微的3本書,范里安的現代觀點,平新喬的十八講,尼克爾森的基本原理與擴展。尼克爾森就看了消費者理論和廠商理論,其實沒必要,只看范里安和平新喬就夠了。 平新喬刷了兩遍,課后題也刷了兩遍,然后刷了一些CCER真題的微觀部分,沒刷光華的題,有機會可以刷刷,但我覺得已經超出匯豐的難度了。刷完平新喬后覺得范里安很簡單,第一遍的時候記筆記,以后經常看筆記,對自己要求要高一些,附錄一定要看,對你理解章節內容很有幫助,不要直沖著考試去,既然考匯豐了就趁著這個機會好好學下微觀吧。 有一本圣才的課后筆記和習題詳解,這本很好,課后補充了一些練習題,有些題很有幫助,推薦。另外也有研友推薦了圣才的范里安真題,我也刷了,這個對梳理概念有幫助,但我覺得沒有前一本書幫助大。 還刷了鐘根元的中級微觀習題,有很多選擇題,今年考匯豐的很多人沒拿高分似乎都在選擇題上丟了分,因為選擇題考得很細,我也刷了,挺好的。 宏觀:一本布蘭查德就夠了,刷的時候記筆記,反復看筆記和課本,因為宏觀的練習題很少,就把書本和筆記看透了,基本能做到自己能把整個宏觀的框架都記住了,能直接寫出短期中期長期等情況下的模型和推導。有一本圣才的布蘭查德宏觀真題,沒有紙質版,只有電子版,而且還需要下載圣才app或軟件才行,有點坑,但題目還是值得一做。 金融:公司理財和投資學就好好看書記筆記,刷課后題就夠了,真題很少,有一本公司理財的配套練習題,也是Ross出的,題目有點難,不過據說有些答案有爭議,但還是值得做一做的,有些題目很復雜,有挑戰性。投資學的配套習題不推薦,感覺是博迪寫的拿來騙錢的。我還買了一本宋逢明寫的無套利均衡分析,這本書性價比超高,但對考匯豐沒幫助…..因為講的概念很深,如果發現有些概念實在看不懂,可以看看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