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初試第一400分(政治75、英語83、法學綜合112、商法學130)。復試第一437分(筆試面試具體分數未公布)。簡單談下自己的備考經驗,給大家做一個參考,但是方法還是要找適合自己的,祝大家考研順利。 主要分四個部分:時間規劃、參考書目、各科經驗、其他。 一、時間規劃 (一)四月中旬至五月初:搜集信息,購買資料,制定計劃。定下學校之后就在考研幫、學校BBS上找相關的信息——往年錄取情況、經驗貼。然后聯系往年考上的師兄師姐請教初試經驗、確認參考書目。書到了之后就根據書的厚度、初試所占比重、自己閱讀情況大致制定了考研的復習計劃。講到計劃忍不住提兩句,千萬別把自己的計劃定的太死、太精確,你沒辦法永遠保持相同的狀態一直到考研之前,亂七八糟的事情和情緒上的起伏都會影響到復習,我自己定的計劃彈性就比較大。(事后也確實證明了,期末考試,六月份去安徽比賽等等基本沒有打亂自己的復習計劃。) (二)五月初至六月中旬:英語單詞和肖秀榮精講精練&1000題。本人大學英語6級只考了490分,高中還是理科生,這個階段基本上在補這兩塊兒的短板。 (三)六月中旬至七月初:期末考試。 (四)七月初至九月底:精讀專業課,做筆記!做筆記!做筆記!因為越到后期筆記越重要。 (五)十月初至十二月中旬:背誦筆記,英語精做真題,政治練選擇題,背誦大題。 (六)十二月中旬至考前:調整心態,規律作息,適應考試節奏。 二、參考書目 (一)商法學 1、施天濤《商法學》(精讀) 2、施天濤《公司法學》(精讀) 3、朱慈蘊《公司法原論》(精讀) 4、湯欣《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治》(精讀) 5、王寶樹《商法總論》 6、李建偉《公司法學》 7、趙旭東《商法學》 8、鄧峰《普通公司法》 9、朱慈蘊《全球化與本土化互動中的公司制度演進》 (二)法學綜合 民法部分 1、清華大學法學系列教材《民法總論》、《債法》、《物權法》(精讀) 2、朱慶育《民法總論》(精讀) 3、韓世遠《合同法總論》(精讀) 4、韓世遠《民法的解釋論與立法論》(精讀) 5、崔建遠《物權法》 6、程嘯《侵權責任法》 7、何俊萍、鄭小川、陳漢《親屬法與繼承法》 8、江平主編《民法學》 憲法部分 1、林來梵《憲法學講義》(精讀) 2、林來梵《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規范憲法學的一種前言》(精讀) 法理學部分 1、高其才《法理學》(精讀) 2、嚴存生《西方法律思想史》 3、拉倫茨《法學方法論》 (三)英語 1.朱偉《戀戀有詞》 2.李劍《李劍考研英語詞匯真經》 3.朱偉《考研英語寫作寶典》 (四)政治 考研政治我只認肖秀榮,17年最后四套卷八套卷大題押題非常精準,誰用誰知道,另外還背了風中勁草。 三、各科經驗 (一)政治 高中學理,大學政治課也沒有認真聽過,對思想政治課確實比較厭煩,為了考研從零開始學政治。 從五月中旬開始看肖老師的精講精練,(不用擔心大綱還沒出來會不會有很大變化,每年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有變化肖老師也會在大綱公布時及時補充。)第一遍看一定要認真,把重點在書上直接給畫出來,后面看起來背起來就輕松很多,到六月中旬把精講精練看了一遍。期末考試完之后開始看第二遍,這時候每看完一個部分就把1000題相應部分練習寫完。 十一月之前不建議背大題,主要針對選擇題,畢竟專業課有太多東西要記了,十一月之后結合風中勁草開始背誦大題,尤其是八套卷和四套卷上的大題,最好都給背了,我就吃了沒有全部背的虧。 第一遍過的時候花費時間較多,九月初之后每天花兩個半小時在政治上。(上午9:00——11:30) (二)英語 英語用戀戀有詞,聽朱偉的課,針對性極強,可以說朱偉的課大概是考研復習中唯一的樂趣了。 最好再加一本像李劍這種的單詞書,單詞書雖然枯燥,不得不說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制勝法寶就是單詞量。李劍的書我前前后后翻了不下4遍,沒事翻一翻,結合真題句子把單詞用法搞清楚。 英語真題一定要認真對待,萬萬不可糟踐,要做真題就用下午兩點到五點的時間做完整的一套。事后把每一篇文章的每一個句子都琢磨透。 別因為開始做題錯的多苦惱,我第一次練真題客觀題錯了將近一半,最終考研英語83分(客觀題只有完形填空錯了三道)。寫作和翻譯上吃了虧,寫作和翻譯確實沒有下功夫,可以此為戒。 (三)商法 商法學以施天濤老師的《商法學》和《公司法學》為核心,用這兩本書搭建知識體系框架,整理筆記。總論、公司法、破產法、證券法、票據法、信托法、保險法、商業銀行法,每個都可能出題,一旦考到起碼就占20分,切記不可偏廢。 上述兩本書是筆記的大頭,用《公司法原論》、《公司治理與資本市場法治》、《全球化與本土化互動中的公司制度演進》加以補充,剩下的書閱讀了解,知道不同的觀點和理論就可以了。 到九月底之后我就把所有書都放在寢室了,去圖書館只帶筆記和法條,背整理的筆記,實在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回頭翻書。 (四)民法 民法以清華大學法學系列教材的三本書為核心,本科對民法就非常感興趣,總感慨民法體系之精巧。民法學習個人認為關鍵在于民法思維,在基礎知識掌握之上的民法思維。17年民法的題出的就非常靈活,只憑借記憶絕對難以駕馭。 民法更需要多看多想,當然這也不是說上面商法不需要想,民法更強調其體系,更注重邏輯。民法學習除了筆記,更需要經常把相關內容聯系起來,把分論和總論聯系起來,把各個權利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搞明白,這就要求對于民法體系、權利要件的牢固掌握。 朱慶育老師的《民法總論》和韓世遠老師的《合同法總論》就是非常合適的培養民法思維的教科書,也要精讀,并整理筆記。剩余書同上,了解其體系知識即可。 同商法,九月底拋棄課本,后面復習依靠筆記和法條,不明白再回去翻書。 (五)法理 高其才老師的《法理學》一定要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精讀,并且做筆記。這么說吧,改革后的考試題全部能從這本書里面找到答案,熟練掌握這本書,綜合卷法理無憂。 嚴存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也要讀,作為答題時候的補充。 拉倫茨《法學方法論》,培養法理學思維。 (六)憲法 林來梵老師的《憲法學講義》是課堂講稿的整理,讀起來非常親切的一本書,《從憲法規范到規范憲法:規范憲法學的一種前言》雖然不夠親切但是確實是從學理層面詳細介紹了林老師的規范憲法學。這兩本書都要精讀,并且盡量在九月底之前拋棄課本。 四、其他 (一)關于復試 復試以后應該每年都是七進五了,過了初試基本上半只腳已經踏進了清華法學院了,復試筆試民訴就用張衛平的書就可以,面試也都是初試累積下的結果。觀察發現基本上初試是什么水平復試不出差錯的話也都穩定在相當的水平。雖然復試被老師吊打,但是居然還是拿到了復試第一的成績,也算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吧。 (二)權衡司考和考研 當時想的很清楚,一定要讀研究生的話,干嘛著急大三司考呢,大四畢業的時間剛好準備司考啊。 (三)關于拋棄教材的時間 越到后期筆記越發重要,十一之后的復習就依靠筆記了。個人建議一定要在九月底之前能夠拋棄書本,實在搞不明白的地方再重新回歸教材。 (四)心態 考研一定要沉下心來,這就是一場修行。心情上的波動很正常,及時調整過來就好,所以前面才會說計劃要有點彈性。我在十二月后考試之前幾乎每天都失眠,掉頭發,還好有一起考研的小伙伴可以相互鼓勵,相互支持。 (五)結 希望這些能對有心人有所幫助,最后送大家一句鼓勵我不斷前行的話——越努力,越幸運;越獨立,越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