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言文學經驗分享】17語言學方向(二外德語) 為了回報社會,樓主寫了很多帖,之前有非常詳細的2017真題(我在考場一字一句抄下來的我怎么這么閑呢),這個貼主要是包括專業的基本情況,和初試的各科經驗,之后可能還會再開個貼寫復試。都是樓主一家之言,如有后果概不負責~ 一、樓主的個人情況: 1. 【本人成績:】政治71德語64基礎英語105語言學133,初試總分373(初試分數線365),復試沒出具體成績 2. 【考研時間節點:】大三下決定考研,8月開始看書,8、9月沒什么太大進展,10-12月狀態比較好,12.24初試,02.16查到初試成績,03.04復旦公布校線,03.16確定進入復試,03.28復旦復試,03.30確定通過復試 3. 【本科學校和專業:】本人是跨專業考生(三跨),本科還不錯(廣州某211),但是專業和英語完全沒關系。我考研沒報班(這個專業太專業了,也沒法報),但是我通過考研幫聯系了幾位復旦的學長學姐,給我提供了極大的幫助,非常感謝! 4. 【英語水平:】還行,六級裸考570,但這只能說明基本閱讀能力ok,專業知識一概不懂,就像考中文系只認識漢字一樣。 5. 【建議:】以上這些都是為跨考的同學做個基本的參考,我個人認為,如果你感興趣,英語基本聽說讀寫能力ok,專業知識可以彌補 二、關于報名與專業 1. 專業代號與考試科目: 此專業的全稱是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代碼050201),屬于復旦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考試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52俄語(二外)或253日語(二外)或254法語(二外)或255德語(二外) ③708基礎英語④813英美文學史或814英語語言學理論。 2. 研究方向:這是大類招生,初試的時候考試科目只有文學史/語言學之分,不分細的研究方向,這些都是錄取之后再說 英語語言文學下設研究方向包括(01 現代英語02 英國文學03 美國文學04 翻譯學05 語言學06 文藝理論) PS:初試報名的時候研究方向還是要考慮好,因為會留做記錄作為復試參考,樓主就蠢了隨便填了個,結果復試坑爹了,這個下面再細說 3. 報錄比 學姐已經盡力了,我能找到的數字都在這了… 這個專業一般招生簡章上招生名額都是15個,這個名額是包括推免的,也就是說,考驗名額=招生名額-推免名額。2017年的狀況也是這樣,15個,據我了解推免7個,但是最后擴招了,考研通過了11個 總體來講,從這個報錄比來看,這個專業沒那么好考…在復旦感覺難度也就排在金融經濟新聞之后了(樓主一家之言),但是大家不要怕也沒那么難,考研就是這樣,勤勤懇懇堅持下來的一定會通過的 4. 關于外文學院的其他專業 很多人問我英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什么區別,我只能說大概就是一個是研究英語的,一個是研究多種外國語的。都是學術碩士,也談不上理論和應用的區別吧(其實我也不太清楚,總之我知道這個不是專碩)。然后這個專業呢,一般招生人數不多,可能大多數推免,比如今年沒有人通過這個專業的復試… 三、關于初試(重點來了!!!) 1. 政治 政治很多經驗帖,我考了71分,自己前期沒看,后期補得比較辛苦,也就不多贅述了。只有個小建議:大綱沒出來之前看看書還是挺有用的,好好規劃一下,不要像我一樣到10月才開始看,占用專業課時間… 2. 二外 我選的是德語,才考了64分,看來我的經驗也不足取…簡單寫寫給大家當作負面教訓 1) 選什么二外? 為啥選德語呢,因為我以前在外面的機構學過一點,水平大概是會自我介紹吧….A1的水平,樓主我覺得我這個有點基礎,比其他是不是會好學一點,結果,,,撲街了 2) 上課 樓主是在外面報的輔導班,之前有A1的基礎,大三一年學完了大學新編德語1-4(差不多B2的水平),但是當時樓主還沒真正開始準備考研,就上上課,壓根不做練習,單詞也不背,語法也就當時理解,所以特別辣雞,后面簡直像自學 3) 我如何自學考到64分。。。呵呵。。。 【參考書】 聽說學校規定的參考書是新編大學德語,樓主我就找了個專門上這本教材的輔導班,其實現在我覺得上什么書不重要,語言這種東西你會用就行,書其實差不多,語法都一樣。 我用的參考書: a) 真題:圣才教育網出版的電子版《2015年全國名校外國語學院二外德語考研真題詳解》 b) 語法:《德語語法解析與練習》 c) 單詞:《備戰 大學德語四級考試(詞匯篇)》 【難度】 二外不難,而且話說那個試卷及其隨便,印刷不清,下面還有頁碼?我感覺是哪個參考書直接復印的。。。 好了說回來,難度比那個圣才教育網出版的電子版《2015年全國名校外國語學院二外德語考研真題詳解》低,基本上你A2-B1我感覺就可以了 【題型】 不定,一般肯定有選擇、填空、完形、閱讀(我這不是廢話),主要考基礎知識,比如形容詞詞尾、過去劃線部分否定,去年考了作文今年沒考(我還背了好幾篇真痛心)。大家找找真題回憶,本人覺得不分有重復,能不能找到就看你自己本事了,畢竟收集資料也是考研的一部分嘛 【準備】 我就先按照《德語語法解析與練習》過了一遍語法和相關練習,背背新編大學德語的單詞(好吧其實我好像只記得1-2的,所以我才考這么差),然后就是做真題和圣才的題 【建議】 感覺是個積累,大家有老師教的時候一定好好學,多練習,有人可以問真的是很大的幫助。然后單詞要背,語法要懂(一些太難的比如虛擬感覺考的并不多),總之搞好基礎絕對沒問題。樓主這是個負面的經驗談,慎學!!! 3. 基礎英語(重中之重!) 1) 題型 英譯漢,漢譯英,作文(翻譯都是散文) 復旦一直都是這樣,三大塊,是英語專業基礎英語考試的一股清流啊。好處就是不用看很多理論類的書籍,可怕之處就在于沒書可看 2) 參考書 單詞 | | 翻譯 | | 劉士聰的《英漢漢英美文翻譯與鑒賞》 張培基的《英譯中國現代散文選(一)、(二)》 《英漢翻譯教程》 | | 楊憲益先生譯的《魯迅全集》 珍妮·凱莉&茅國權《圍城》 思果的《翻譯研究》 《翻譯新究》 | 作文 | |
3) 經驗 (我考了105,其實不高,哎呀這么一說我還有什么好分享的,考的都不好。。。) 首先,英譯漢漢譯英都非常重要。漢譯英難點在于如何尋找最合適的翻譯,英譯漢難點在于如何理解英文。不要忽視任何一部分。 對于漢譯英,我主要用的書是張培基還要劉士聰的,今年的考題就在張培基那本書里(唉,我沒看到怪我咯),平時還在學姐的督促下翻譯圍城作為練習。我的學習計劃一般都是每天各譯一篇,然后對照,積累好的詞句。漢譯英的積累很重要。我非常喜歡翻譯張培基的,原文引人深思,譯文更加精美。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選取各類散文翻譯。我也有看過思果的書、楊憲益先生的魯迅全集,全當放松休閑了,其實也沒看多少 對于英譯漢,這里我只有劉士聰的書作為參考,其實我找到的英譯漢的參考書不多,如果實在不行大家還可以找找赫茲列散文選之類的,主要是英國的散文作品。這里我也是。一天譯一篇。 對于作文,大概我從10月底才開始寫吧,一周兩篇,題目和專八差不多。 總之,翻譯需要積累,而且很難看到成效。只要大家堅持一天兩篇的量認真翻譯,一天至少3個小時全身心投入在這里,最后的成效一定很不錯的。 4. 語言學(重中之重!) 1) 參考書 復旦官網推薦:Yule “The Study of Language”; Fromkin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10th) 補充:戴維棟《簡明語言學教程》,熊學亮《語言學導論》 練習:圣才考研網語言學考研真題 2) 題型 一般都是名詞解釋,大題 往年題量較多,今年題量變少,只有五道大題,但是個人覺得難度上升了,而且一題崩盤就是很多分,反而不好作答 3) 經驗 首先,構建知識體系很重要。這意味著要聯系各個模塊的知識,要對每個模塊很清楚,他們之間的練習也很清楚。我采取的做法是,以戴維棟的書為基礎,因為這本書很簡單,我第一遍簡單看完,第二遍按照自己的總結整理電子版筆記(這里的筆記很重要),梳理架構,每天整理一章,第二天背熟背熟,隔幾天快速復習,以此類推,并且相應的做完課后練習。 第二步,我簡略看過復旦要求的兩本參考書,但是按照我的理解,把書上提到的、在戴維棟的書里沒有的內容,添加到我的電子版筆記之上。同樣,每天一章,第二天背熟,擴充我的知識結構。 第三步,練習冊只做大題,因為復旦沒有選擇填空,所以我也只做大題,同樣對完答案,新的思路或者內容,補充到我的電子版筆記之上。 第四步,重復背熟我的筆記,同時看一些其他的專業書拓展視野和思路(比如熊學亮)。 總之,我個人的經驗就是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并且不斷擴充填補新的內容,我的筆記還包括我自己整理的名詞解釋和大題等。一定要對自己的知識框架很清楚。我的書看得不多,但是我的筆記我至少背了四五遍。自己能夠回答問題,解釋清楚,有自己的思路最重要。除此之外,按照今年的趨勢來看,除了官網提供的參考書,還涉及到了其他的知識點,所以知識面很重要,建議按照其他學長學姐的經驗看些拓展的書目,我也沒看過很多,就不贅述了。 復試完之后一直忙著畢業設計,現在終于把這篇經驗帖寫出來了。考研收集信息很重要,這也就作為我的一家之言供各位參考。 總之,希望大家都可以有好的結果,鞠躬~撒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