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研招網上顯示“擬錄取”的時候,沒有想象中的激動,算是有些欣慰吧。回首兩年的備考經歷,走了很多彎路,遇到很多幫助我的人,所以決定把這些寫下來,分享給學弟學妹們做個參考,不要像我一樣走到許多錯誤的禁區,導致事半功倍。 首先自報家門:本科就讀于中部某211法學本科,本科國際法課程基本沒聽過……考研一戰349低于復試線3分,其中國際法98. 二戰總分390,其中國際法136.復試時看復試名單排名第六,復試英語86(聽力41,口語45)國際法142,總分228,最終618錄取。通過兩次比較,可見其他科目并沒有質的飛躍,主要的分數提升都來自于國際法,所以本文主要和大家分享國際法復習經驗和我走過的那些彎路。 【考研心態】 很多同學覺得自己國際法學的不好,或者本科學校太差而不敢報考華政國際法。但是我問過很多學長學姐,好像本科來自于二本、三本甚至自考的學生考上國際法的先例也有很多,當然也有部分還是來自于比較好的本科的,像西政、浙大這些也是有的。所以大家不要妄自菲薄,更要戒驕戒躁。另外華政國際法考試對英語真的沒有更高的要求啊!!! 對于備考過程中的各種心態問題,大家也要及時的排解,因為心理壓力真的挺影響復習效率的。如果學不進去,就好好調整,找到自己的學習動力,不斷刺激自己;如果迷茫困惑,就多問學長學姐;如果單純煩悶就去多跑跑步,活躍思維。 還有二戰的同學,我深深地體會過那樣的壓力,我只能說加油,相信自己!你們是真的勇士! 【復習資料】 1.華政的研究生官網上每年都有指定的參考書和期刊資料。其實對于初試三本參考書已經足夠(其實經歷了復試的同學們應該知道,其實復試也很少用到期刊文章那些,哈哈哈哈哈哈) 2.華政考研機構出的復習筆記、沖刺筆記這些,買不買看個人吧(本人非常土豪地把三家的資料都買了,這里不點名某家的資料做得真的非常非常不好。另外大家買之前做好盡職調查,哪家的編的資料是高分學長學姐編的,哪家的是一般的學長學姐編的。Ps:不是說非高分學長學姐考上的專業課不好,但是高分學長學姐確實有一些知識點做得更全面,若有學長學姐看到,在這里先賠罪!) 3.重磅安利:韜奮家的答題方法!!!還有他們家的公眾號!!!(可能有很多人看到這里說我是托,無所謂!說就說吧,一個十幾塊的東西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啊!我覺得說我是托的人可能有點反社會) 另外他們家的公眾號有個【每日一題】絕對是業界良心啊!后期復習的時候真的給我掃到好多盲點(這個是免費!而且講真我覺得別人這個公眾號每天免費給你發這些東西真的挺良心的!) 【復習安排】 1.要不要準備司考?這個問題我母校的師弟師妹大概問了我十幾次,所以先說說這個問題。看個人吧,雖然我給本科學校每個學弟學妹都說不要一起準備,但是華政最終錄取人之中有很多是一起準備,所以我也只能說看個人。首先問一下自己在司考那么大強度的復習之后能不能再拿出同樣的狀態去對待考研(親眼目睹了本科室友狀態的垮臺,司考是10分的狀態,準備考研時也就5吧),加上很多學校這個暑假會安排專業實習,所以時間也是個很棘手的問題。或者大家可以做個試驗,拿2015、2016、2017的英語政治試著做一下,如果三年的客觀題平均分能到達政治35/50 英語45/60 我覺得就可以準備司考(個人觀點,歡迎探討),因為如果達到這個水平就證明你在考試時即使這個狀態去也一定過線,如果達不到,我只能說英語政治的提升是需要很多時間的。 2.國際法的準備: 這里講的是自己的經驗,不一定適用與所有人。望周知 首先,上考場之前我覺得背誦知識點8遍是比較保險的,7遍是個保底吧。一戰是6遍,但是我二戰背了8遍,雖然只差兩遍,但是分數差異真的有點大…… 接下來講具體的方法,第一輪,通讀課本,把所有的課本上的內容弄懂,遇到不懂得就去問老師或者各個考研機構的學長學姐(問問題好像不收錢,哈哈哈哈)看完全部的書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每天看3-4小時,個人可能會有差異)然后對照筆記標重點、補遺漏(如果沒有買筆記的同學就自己做筆記,不過這樣可能一個月看不完,可能需要2兩個月甚至更多,因為筆記是你背誦的材料,所以要詳略得當); 第二輪,把握整體框架,自己去整理每一章的框架,這個框架也要作為后期的復習精要(好像目前沒有哪個機構做了這個,我做了國際法的,不過考完就扔了,不然還可以分享給大家,所以大家自己做吧大概需要大半個月)然后把每年的考題標注在上面; 第三輪,按照1-2-4-7-15的方法背誦,意思就是在這個知識點背誦的第一、二、四、七、十五天背誦or復習這個點。比如我把國際公法分成十份A-J,在9.1日背誦A,在9.2日背誦B復習A,在9.3日背誦C,復習B,在9.4日背誦D,復習A和C……以此類推。我是把國際法所有內容分成30份,背完這輪差不多45天,因為我是第二次考所以分的比較多一點,如果是第一次考的同學可以分成40份,甚至更多。這一輪實際上已經背誦了五遍雖然花時間,但是只要這一輪背的好,后面會很快。 第四輪,集中背誦,我是五天背公法、五天背私法、五天背經濟法 第五輪,集中背誦,縮短時間3天公法、3天私法、3天經濟法 第六輪,一天背誦一門 第七輪,對照往年真題背誦,看到題目就開始背誦該題答案,晚上睡覺前看韜奮每日一題,自己背誦答案 另外:11月左右各大機構可能會出模擬題和沖刺筆記。建議模擬題買一下,自己可以模擬演練一下,3小時自測,還是很有用的,對于時間掌控可以心中有數,我那個考場好多同學沒寫完…… 【彎路和建議】(不要變成這樣!) 1.糾結某個問題過分深刻,花很長時間去探討一個知識點(耗時耗力,考研只是一場考試,并不考察你的學術水平) 2.一開始用力過猛,很多同學一開始復習的時候就每天10個小時以上(人都會倦怠,你不會堅持專注那么長時間,一旦松懈便如大壩潰口一樣,建議3-7月每天總共復習時間不超過8小時,8-10月每天在8-9小時,11-12月每天學習10小時以上,考前一周放松自己每天不超過8小時) 3.過于集中復習某一門課(我一戰時就著重復習了英語和法綜,最后導致國際法過分低分最終慘敗,一定要保持平衡,一句話:公共課不能差,專業課盡量高。因為公共課考非常高80+的幾率是很小的,而專業課130+是極有可能的,當然法綜是不可能的,120+就算高了) 4.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開始復習就不要停下,一旦停下狀態要花一定時間才能找回。可以偶然出去看個電影啊,吃個飯什么的,但是不要中途回家啊、旅游啊什么的) 5.只關注學習,不注意身體(很多同學為了省時間不吃晚飯,或者一坐一整天,這樣對健康不利,還是要經常去跑跑步,按時吃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同學就不吃晚飯,最后胃潰瘍耽誤了幾個星期的復習) 6. 沉迷查找資料,本末倒置(這就是我第一年的狀態,我有好多機構的考研資料,有好多國際法的學長學姐微信,但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是復習啊!是背誦啊!) 差不多就這么多吧,感冒的我敲這份經驗敲到半夜,只為紀念我的兩年征戰,那風雨交加的武漢夜晚、那炎炎夏日的南湖微風、空了2盒的筆芯,還有日日相伴、相互鼓勵的好友。每每想起,時常淚目。(還有好多想寫的,寫太多招人煩……) 最后謝謝考研幫曾經幫助我的學長學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