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成績出來之后發過一個帖子,承諾復試結束后有時間就貼出經驗分享大家。這期間陸陸續續有學弟學妹找到我求筆記求經驗,想著是時候兌現承諾了,所以我來了。 先說結果:初試成績總分402,政治68,英語77,專業一128,專業二129。復試成績筆試93,面試92,外語聽說86,最終以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第一名的成績被北語擬錄取。當然今年還有比我成績好的各路大神,不敢班門弄斧,只是考研期間也受到很多學姐的幫助,想把這份溫暖傳遞下去,把我的一點心得跟大家分享。 這里要說明兩點:第一,因為個人失誤,專業一忘寫一道大題,是考研結束后看到同學們回憶的真題才發現的,是一道很簡單的送分題,所以非常非常遺憾,最終專業課成績沒有預計中那么漂亮,所以大家提個醒,考試的時候不管試題難易程度如何,都要按順序做,不要因為個人的失誤影響成績;第二,無論是公共課還是專業課,本人全程沒有參加網課、任何課外輔導或者補習班,所以想求這方面經驗的同學們原諒我無能為力啦。 下面開始分享經驗。我只挑重點寫,盡量放干貨,大家可以自己提取對你有用的信息。 初試 政治 時間:九月份大綱出來后開始復習,之前沒有開始任何與考研政治相關的準備。 書目:肖秀榮全套+風中勁草紅寶書 經驗:大綱出來后開始復習,9-11月中旬是一個階段,先把肖秀榮精講精練啃一遍,熟悉考試內容,然后看精簡版的知識點,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不停刷1000題。小草出來以后啃小草,能啃幾遍就啃幾遍,直到你選擇題每套都40以上。1000題刷的差不多了,開始刷真題,近幾年的要多刷多看重復知識點,十年以前的就做一做練練手,熱門考點在你刷題過程中自然就明白了。選擇題除了肖秀榮之外建議刷刷別的,任四蔣五什么的有一套算一道,但是千萬別較真,他們的題練手就好,目的是見識見識別家的出題角度,拓寬一下思路。第一階段可以看看真題中答題的答題思路,不用背。11月底到考試之前是第二個階段,使勁背答題,肖四必須全背,肖八建議全背,其他的我沒有背過,其他的我沒有背過就不說了。 英語 時間:7月之前啃單詞,7-10月啃真題,11、12模擬考試,同時刷題保持手感 書目:考研單詞紅寶書+何凱文長難句+張劍黃皮書+王江濤高分作文+其他你需要單項訓練的書 經驗:得閱讀者得天下,得單詞者得閱讀。開始做真題前你如果沒有完完整整啃過一邊單詞,你就不用做真題了。不背單詞就做真題就是耍流氓(重說三)!當然如果你是大神級別的,或者必須要通過邊做閱讀邊記單詞才行,那就當我沒說。其他的寶寶就先背單詞吧,等你把單詞都啃的差不多了,你開始刷真題,你會覺得世界還是很美好的,不信你就別背單詞先做幾篇閱讀試試。背單詞期間可以結合何凱文長難句,每天看幾頁,鍛煉自己分析長難句的能力。不建議太早做真題,真題是考研英語唯一的有效資料,太早開始做,一是你沒有前期積淀容易崩潰,二是到后期你沒題做了會想哭的。但是最晚暑假必須開始做真題了,從05年開始做,留出3-4份最近幾年的最后模擬用,其他年份的就使勁啃使勁刷,具體幾遍根據個人情況決定,我是刷了五遍左右,最后要做到每一年每一篇閱讀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并且能分析透每一道題,自己總結出來考點和技巧。我到后期沒題做了就買了其他年份的真題,97-04的也刷了兩遍,這個看個人,05年改革以后和之前考題設置選題材料都不一樣,所以最重要的還是05年以后的真題。完型、新題型、翻譯這些小項刷真題也夠了,如果自己有特別薄弱的環節,可以買單項訓練每天練一練。作文一定要背,十月份開始背,背真題背模擬范文都可以,只要你背就行了,具體背幾篇看自己水平。十一月份可以開始練習寫作文了,大小作文都要練,最好是卡著時間寫,一定要動筆寫(重說三)!最后沖刺階段就是找幾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嚴格按照考研英語考試時間開開心心地進行模擬了。最后一句劃重點:單詞要貫穿整個考研過程,不停刷就對了,大厚本看完一遍就可以扔了,各類便攜本能刷幾遍刷幾遍。 專業課 時間:暑假之前看各類專業書,整理框架,熟悉知識點和考點;暑假整理筆記;九月份開始后就是一遍一遍背筆記做真題。 書目:各類專業書和資料其他經驗貼都說過我就不說了,00-17年真題(重說N!) 經驗: 現代漢語:程娟講義和鄭貴友講義是重中之重,基本覆蓋全部考點,無疑要全部熟悉的;黃廖的現漢也必須特別熟悉,有幾年考到了黃廖里有但講義里沒有的知識點。下面分幾大塊說。語音:國際音標標音每年必考,而且還是嚴式,很繁雜,還有兒化、變調等各種標音,光背下來不行,必須熟練到看到漢字就能立刻標出音標這種程度,因為考試時間很緊,沒有時間讓你去思考。另一個重點是i、e的音位分合問題,可以參考語音學教程這本書,只看這個就足夠了。詞匯:詞匯以程娟老師的講義為主,這一塊沒什么好說的,內容也比較簡單,講義和書上的內容全部搞懂就沒問了。語法:語法很復雜,鄭貴友老師的講義很細致,基本考點也都有,語法分析題看陸儉明老師的語言研究教程也足夠了,但我要說的是,語法這一塊需要你的知識積累,多看書多思考,今年考出來擴展和替換為什么是層次分析法的基礎這種題,就需要你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不是只把講義和筆記背下來就能做出來的,所以應付靈活題目的能力一定要有。 古代漢語:課文+翻譯+重點字詞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通論。課文我只看了一二冊,時間不是很充裕的話三四冊就不用看了,效率和性價比都太低。有一些前輩總結出來的資料非誠非常有用,我基本上就是靠著這些資料拿下的通論,所以同學們可以找找這些資料。常規的復習方法什么的我就不多說了,其他帖子都提到了,我想說的是,不要覺得看古文就是記住這篇古文的內容和字詞就好,其實復習古漢的過程是古漢能力積累的過程,字詞句和重點句式這些內容要融會貫通,不是說課文的內容我背下來就行,而是指你要總結出來共性知識點,能運用到一篇你完全沒看過的古文中,這個能力非常重要。今年最后一道古文題40分,考察的就是你閱讀古文的能力,篇目還算簡單,如果你這方面能力具備,妥妥拿高分。 語言學概論:這一門課我覺得是比較簡單的,不是指內容簡單,而是指體系比較規整,條理很清晰,邏輯性很強,復習起來相對容易一點。所以我的建議是復習語言學概論就是建立體系,一環扣一環復習,最終形成一張知識點網絡,這樣語言學概論在你腦子里就像一個文件夾,需要那一部分內容你就提取那一部分內容就可以了。緒論部分可以把第一二章結合起來看成一部分,是語言學的基礎知識;語音、語法、詞匯語義、文字可以看做四個部分進行復習,有人愿意和現漢結合著看也可以,這個還是看你自己的習慣,注意,現漢不考文字,但語言學會考,而且出現率很高;七八九章合起來看做一個部分復習就可以了,但是知識點也很多,且出題率非常高,合起來看只是讓知識點更有條理一點。 筆記 這里寫筆記不是為了賣筆記,而是純粹分享買筆記和做筆記的經驗。筆記是一定要做的,也是一定要買的。我自己買過兩份筆記,第一份質量不太好,后來又買了一份,收獲很大。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買筆記的時候最好看一看原件和復印件的圖片,確定好了再買,因為很多學妹都上當受騙了。 其次,買來的筆記是用來參考的,你可以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他整理的知識點有哪些,你可以用人家的框架自己整理,也可以把買來的筆記當做檢查自己筆記完整度的參考資料,怎么使用都可以。 再次,不建議在復習初期整理筆記,你根本不知道重點是什么,一開始就整理筆記的結果一定就是抄書,效率低不說,還沒用。筆記一定是挑精華寫,筆記是總結和整理出來的,不是抄書抄來的。等到對北語的考試重點、專業課內容完全了解了以后再做筆記也不遲,備考期間的每一天都很寶貴,不要浪費在抄書上。 最后,一定要有一份筆記,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買來的,但還是建議如果時間充裕一定要自己整理一遍。你最后的復習階段一定是以筆記為主的,所以整出一份好的筆記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復試 筆試 復試筆試和初試的考試范圍一樣,所以只要把初試內容鞏固好,同時把歷年復試真題刷幾遍就可以了。據說往年筆試都寫不完,今年筆試很簡單,我一個小時寫完的,不過最后得分不是很高哈哈。筆試占比很大,占整個復試成績的百分之五十,所以一定要重視(重說三)! 面試 專業課面試不同的學院不一樣,今年語言學總共分了五個學院,分別是對外漢語研究中心、語言科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部、信息科學院和漢語國際教育學部。學院的劃分是根據你自己所報小方向決定的,我在對外漢語研究中心,總共有三個小組,采取聊天的方式面試。我是第一組第一個面試的,有三個老師,我們組都是大牛,問了好多好多問題,基本上全部是小方向專業相關的問題,不知道別的組什么情況,指望面試就是閑聊的孩子們還是好好準備一下吧。問題我已經數不清楚了,反正不少,而且是一環扣一環,我回答的基本還可以,不管會還是不會我都給出了我的看法,走的時候聽到大牛和大牛評價說不錯,就覺得我面試成績應該不會很低了。這里我要強調的是,無論你初試成績怎么樣,復試的時候都要認真準備自己的小方向相關內容,這畢竟是考研,不是茶話會,學術功底很重要的。初試分高的同學,你的初試已經證明了你的專業應試能力,基本功過關,專業面試又表現的很好,面試分會更高。初試分數較低的同學,除了筆試必須拿高分以外,面試專業功底厚一點的話翻盤機會更大。 外語聽說 外語聽說不是很難,口語不好的同學可以早點練習。因為考試人很多,所以每個人分配的時間不多,自我介紹可能說一兩句就被打斷了,老師會就著你的自我介紹問你幾個問題,你回答就好,這個其實是可以提前準備的,你可以引導老師讓她問你你想回答的問題,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話題,今年沒有給時間準備話題,你在進去面試之前是不知道要討論什么話題的,第一部分結束后老師會讓你當場看話題當場回答,這就需要你的英語反應能力了。不過老師們都很好,據說你看不懂聽不懂老師都會放慢速度給你解釋什么的。話題可以準備一下,都是含義比較深得問題,或者涉及時事或者涉及社會現象,我今年的話題是你認為文化融合好還是不同的國家保持文化差異好。 寫在最后 整篇經驗只是一家之言,適合我不一定適合所有人,貼出來分享給大家,可以借鑒可以參考,但是最后形成你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不煽情,不雞湯,我只想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整個考研過程不是三言兩語能總結出來的,你默默付出著,承受過壓力,經歷過備考期間的種種磨難,最后背著你的努力自信地走上戰場,最終大獲全勝的時候,相信你會有一番不一樣的心境,這個只有你自己經歷過才能體會。到了那個時候,你只需要云淡風輕地謝謝自己,繼續趕路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