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我在研招網官網上看到了擬錄取的通知。我希望這個愚人節不愚人,我自信這個愚人節我不會被愚。 筆者為非法本二戰考生,報考民商法學,成績不佳,運氣不錯,勉強通過。此文雖稱經驗分享,然自己實無可借鑒之處。惟兩年備考,有些見聞,不妨說出,供備考同學消遣。 一、專業課 常言“隔行如隔山”,就考研而言,乃隔專業如隔山。此部分所言,僅限于民商法學,且僅限于華政研究生考試。 (一)考試范圍與形式 民商法學,名為“民商”,實則“有民無商”。從近兩年初試試題觀之,商法考察比重急劇下降,不排除全然不考的可能。2016年之前,商法分值高達50分左右;2016年試卷中,商法單設一道論述題,分值為25分;2017年試卷中,商法部分僅涉及股權之善意取得,分值為10分。然股權之無權處分及善意取得實乃民法制度于商事領域之具體體現,嚴格來說,不算考察商法知識。據我所知,就復試過程中所涉問題,亦無商法制度的考核。故于民商法備考過程中,民法乃傳說中的“牛鼻子”,應集中力量攻克之。 至于考試題型,近兩年變化亦明顯。2016年之前,題型多樣,案例題不占絕對比重;2016年試卷中,僅設一道票據法論述題(25分),其余均為案例題;2017年試卷中,所設試題均為案例,且多考察請求權基礎。題型之變化折射出命題人考察重點之變化,學習民法的同學,切莫只談抽象原則,尚須解決現實問題,切莫只會背誦,尚須多些真功夫。 (二)如何準備 1. 聽課 若未曾上過華政的課程,聽課甚為重要。僅靠自學難以學好民法。于初學者而言,掌握學習方法最為重要,上課是有效的途徑。華政的法學本科教學是全國一流的,不信,聽聽看。 2. 看書 看書一定看王澤鑒老師的民法書籍,不僅因其為考試指定書目,更因其經得住時間的檢驗,于無辨別能力之初學者而言,基本不會產生誤導。初看王老師的書,有一定困難,但能克服。首先,聽過課的同學看王老師的書會簡單一些;其次,無需從第一頁開始看,可從任何一個看得懂的章節開始看,如“權利的主體”,如“權利變動”;最后,慢些看,反復看,有一個中肯的觀點:就王老師的書,初學者若看得很快,其結果≈沒看。 3. 整理 無論聽課亦或看書,均須整理筆記。筆記重在體系,重在構成要件,重在案件實例。就備考而言,大部分抽象理論可暫且擱置,重點學習具體制度之構成要件。分析案例,解決問題,須從構成要件入手,不可想當然套用某一制度。學與不學,總歸有些差別,基本的思考方式不對路,很難考取。 二、法綜 如果有司法考試的經歷,于法綜學習中會輕松些許。原因不在于背誦過相關制度,而在于理解一些制度的原理。 若未考過司考,須多花一些時間研究制度內涵。備考法綜,背誦量有一些,可借助任一輔導機構的考研資料記憶,僅需背誦沖刺筆記,足矣。于我而言,最好的背誦方式乃復述:找一處鳥還拉點屎的安全場所,為自己上一堂課,一個制度講得出,便是記下了。 三、公共課 公共課重在英語。前日,有一位學妹從我的經歷中總結出一個道理:英語不好的人生是很可憐的。就如何學習英語,我無發言權。有一些口碑較好的資料,我倒可說一下:朱偉老師的戀戀有詞、何凱文老師的閱讀課、張劍老師的黃皮書等。 政治部分,科目較多。學習馬原須聽課,任選一位老師的課程聽完即可。其余各科只需看風中勁草等匯總知識點的資料書。如果時間較長,各科均聽一遍課未嘗不可。臨近考試,會有一些模擬試卷出來,多寫一些選擇題,既檢驗水平又幫助記憶。至于主觀題,推薦肖秀榮老師的最后4套卷,多讀幾遍,分析其答題的邏輯層次,找出高頻詞,于考試時模仿寫作即可。 四、過程 備考研究生考試終究是為應試而學習,少有營養。惟此乃通往更好的學習平臺之路徑,無法避免。路漫漫其修遠兮,求索的是真知識,真本領。考試只是一座橋梁,走過它,莫在上面修建房屋。 祝福大家,圓夢華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