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堅持的意義之上海大學語言學初復試經驗帖 復試時間 3月27一天,筆試100,面試200,總分300 上午資格審查,筆試兩個小時 10:00-12:00 面試形式: 三分鐘以內自我介紹,3-4個專業問題 如何準備: 上大的復試比較容易,專業課也問的是比較宏觀的問題。我覺得在復習的時候筆試就按專八的復習,一般都有閱讀翻譯題,所以我特別準備了這兩個。閱讀就是專八閱讀準備,翻譯用的是三筆的材料,后來用了莊繹的《英漢翻譯簡明教程》。其實是和準備專八一起準備的,起步要晚一點,時間勉勉強強,大家準備的時候可以稍微早一點點,比如寒假抽一段時間。 面試的準備還是按初試的來吧,把書再看一到兩遍,看的時候思考一些問題,主要是大的問題。羅列出來,第二天自己試著講下,不懂的繼續看書或者查資料。其次再背一遍筆記,因為初試時候背過了,這一遍背會好一點,我一般是下午背誦,第二天早上回顧。背誦前最好是已經看過一遍,這樣更有印象。如果你想拓展一些知識,可以去選一本比較薄的語言學專著或者網上的語言學課程,拓展自己的視野,這樣面試時候更加出色。這是我設想的,實際上我也沒做到啦。 考試感受 筆試今年題型,詞義選擇(搭配,辨析之類,詞匯量),閱讀(專八難度),翻譯(50分,青藏鐵路) 詞義辨析看語感,憑著第一感覺就做了,證明單詞得多背。 閱讀還好,大概有五六篇把,專八難度,最后一篇是專八閱讀,華研的題目,講林肯的,大家都有印象。翻譯是青藏鐵路,挺長的,大概二三百字。 面試的時候,考場里有五位老師,做完自我介紹完后,會提三到四個問題。一般都是跟老師的方向有關。比如我們有問到認知語言學的基礎內容是什么,connotative meaning 和 denotative meaning 有什么區別。老師人都很和藹,所以氛圍還可以。有拓展的題目,這時候如果閱讀多思考有深度的同學就會有優勢了。 接下來回顧初試 初試過去了很久,題型快忘了,論壇里大家已經回憶的很詳細了,那我談談一些感受和經驗吧 談談準備 我是暑假正式準備的,很多人說暑假準備剛剛好,但實際的過程我覺得很倉促,所以我覺得有精力的同學可以把戰線放到一年,也就是大三下可以開始了。再談總體計劃與安排,通過摸索,也摔了很多跟頭,我的計劃安排可能并不是特別的合理,反思一下,我覺得比較可取的節奏是: 3月~7月 專業課書(語言學,二外)過至少一遍,掃盲,配合階段性的翻譯或者寫作練習夯實語言基礎 7月-8月 專業課書第二遍,做筆記,綜合語言能力演練,政治一輪 9月-10月 專業書第三遍,結合其他材料補充完善筆記,看過兩遍書后,進度可以拉快一點了,第三遍結束后或者第三遍時就可以開始背誦了,政治強化 11月-12月 多輪戰術背誦專業課,綜合語言能力夯實,政治做題背誦 當然這是我目前覺得的理想模式,你也可以按自己的節奏走,因為怎么能把知識學扎實才是最重要的。 談談用到的材料 綜合英語:星火專八閱讀,《生而為贏》,上大寫作材料,張培基第一冊,專八翻譯,真題,三筆盲填 語言學:戴煒棟《簡明語言學教程》,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現代語言學》,劉潤清《新編語言學教程》,Yule《the study of language》,圣才 法語:吳賢良《新公共法語》初、中級,張晶的《實用語法》,語法配套 政治:肖秀榮三件套,風中勁草,紅寶書(沒用到),肖四肖八,米鵬三套卷 談談各門課的準備 綜合英語: 綜合英語可以不用看教材,雖然往年有考到過,你有時間可以看一下《談寫作》,里面的文章很好,可以作語言積累。《讀者的選擇》可能考閱讀題,不過個人之見,你要是想著里面出原題的心態,不可取。因為即使你沒看到,考的畢竟是語言能力,這個是可以準備到的。 綜合英語主要是考閱讀,盲填(前兩項比重70),翻譯30,寫作50 根據題型設置,我一般準備也是這么練的,閱讀,盲填,翻譯(中譯英,英譯中)四項兩兩搭配著練習。比如今天閱讀,中譯英,明天盲填,英譯中,大概是這個意思。還是要看具體情況。綜英的準備可以早一點,量的話看你的其他計劃安排,比如,三月份就開始了那么以后會輕松點,更有底。因為語言能力的累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寫作不太好說,我就練了真題,正式開始是開學,每周一次,但就是限時訓練,沒什么提升。 語言學: 按著理想中的模式,一本書至少看四遍,第一遍掃盲,第二遍熟悉理解內容,第三遍邊理解邊背誦,并且補充材料,第四遍多輪背誦,有時間回到書再加深記憶。 看書的時候會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一遍遍看會加深一些理解,但是好像這本教材比較老,有些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要有自己的思考,比如我看的時候發現書中并沒有區分overgeneration和overextion的概念,在其他教材中才明白了一點,或者形態學中 All bound morphemes are affixes.這句話不太對,反著說,All affixes are bound morphemes才絕對正確。還有名詞解釋比如affix,root, stem等書上的用的并不是很好,如果你閱讀的多了,會形成自己的理解。 第一遍看書的時候就只要看就可以了,不建議列提綱。提綱留在第二遍或者第三遍做筆記時,一點點梳理起來,這樣,你的筆記就會越來越有條理。筆記不用什么都記,但最好都集中在同一個地方,后期有時間把內容抄上去,主要是你以后想背誦的東西一定要集中在同一個地方,不然背起來特別麻煩。所以筆記還建議留白,第三遍時候可以補充內容。 再談真題,真題十月左右開始做差不多,方便檢查自己的復習狀況。做真題時你會發現很多漏洞,論述題做完的感覺就是參考書并不管用。如果你時間充裕,就在十月份,也就是做完筆記以后多刷題,星火,圣才都可以,里面的分析題自己拿來分析下會很有用。或者多看些書吧,當然這是時間充裕的時候。如果時間緊張,就直接在圣才,星火上找到類似的題目,大題雖然難,但可以歸類,很多重復的點,一般都能找到,如果沒找到就閱讀語言學教材,比如胡壯麟,戴煒棟,回到書本。實在不行就把參考資料相關的內容都搬上去,我當時時間特別緊張,這方面準備特別不充分,就把大題歸類,然后按最簡單的模式答,在應急的時候也算是一種。不過建議還是多積累吧。 二外 用的是初、中級教程,還有配套的法語題 今年題型變了,在準備的過程中,發現刷題很重要的,如果按著各個題型來練,今年碰到題目時候就不會慌了。 書也是至少三遍吧。單詞要背,就像英語單詞那樣,開始了就不要停,這是學姐跟我說的。開始的時候是暑假,學一個單元之前最好背完這個單元單詞,然后后面二輪三輪時就不要停了,因為一停下來就很容易忘記。這方面我比較有發言權,二外單詞背的遍數可能要比專業課還要多,真的是縱使單詞虐我千百遍,我待單詞如初戀呀。每次單詞又忘了的時候,簡直想哭。開學以后停了一個月的二外學習,與學姐交流后才知道了背單詞的意義,所以后來基本上沒停過。法語最后悔的就是沒刷題,前面停了一個月,錯過了鞏固的時間,所以后期蠻緊張的。而背單詞給我的一大好處就是,閱讀能力上來了,所以今年雖然換了題型,還算能扛下來。 政治 推薦視頻:米鵬,徐濤毛中特 政治我看過阮老師,徐濤,石磊,腿姐的,一開始不知道怎么選擇時就都看,比較雜,這樣其實很不好,選擇一個老師就是選擇一條路,最好從一而終比較好,老師都是積累過很多經驗的,所以要相信他們。比較推薦米鵬,雖然他今年沒壓到題,但是解題思路很清晰。我看得比較晚,再選擇一遍我覺得會還是會選他。 政治我準備的不怎么好。就談談教訓吧,暑假開始準備,但是時斷時續,精講精練太厚了,讀不完。后來意識到應該把它當做選擇題的看。看完了練1000題一遍,會比較有效果,不求記住多少。九月份就是強化階段了,十月份可以拿風中勁草讀背,沒時間的話至少讀一兩遍,也對選擇題很有幫助。真題可以做,了解出題思路。肖四肖八背誦。 以上就是我對初試的一點經驗。可以作為一種借鑒。畢竟學習方法是自己慢慢摸索的。遇到的困難自己經歷了才知道。這里也不能講述完,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吧。有問題可以給我留言,論壇雖然不常逛,看到了會回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