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考研時的迷茫,備考時很感謝學長學姐們提供的經驗,加上科大實在任性,每年風格變化有點大,所以寫篇經驗帖,希望能對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 先簡要介紹一下本人情況。 本科湖北二本,英語專業,平時成績班級前列。初試分數:總分389分:政治66分,翻譯碩士英語80分,英語翻譯基礎120分,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123分。初試排名第二。復試表現一般,總成績排名第四。 選電子科大是因為想去成都~以前還想考川大的中國現當代文學,但是要考古文我想了想算了。。。后來喜歡翻譯,但知道翻碩競爭激烈還想著考比較文學,結果還是要考古文,罷了。。。 想來想去,還是喜歡翻譯,川大太火我有點怕,科大堂堂985,感覺低調有實力(⊙ω⊙)~(最終還是考了古文啊摔) 廢話不多說。 政治:66分 政治實在是考得一般,經驗也算有,只是分數慚愧了。 主要書目:肖秀榮1000題,肖秀榮精講精練,肖秀榮命題人講真題。風中勁草。肖八肖四,蔣五,米三。 我差不多八月下旬開始復習政治,好像是到十月份過完的第一輪。后面又過了幾輪,記不太清了~1000題我做了有5遍應該(這么多遍選擇題依然慘的我應該是個例,大家還是要多刷)除了后面兩遍是看錯題,前面幾遍都是認真遮住答案做了全部的。我感覺多過幾遍還是挺好,后面做模擬題選擇題基本沒下過40分(我嗦的是真的。。。誰知道為什么上了戰場多選做成那個鬼樣子啊摔~)。除了1000題之外,選擇題就基本是做的模擬了(所有模擬的選擇題也是至少3遍),畢竟1000題常做常新。風中勁草貌似人手一份,很多人復習政治比較晚,就拿著小草背了。我覺得選擇題在于理解,所以只是熟讀了,你們有時間可以背背??赡艹鲇诖蠖鄶等硕加械目只?,明知道大題拉不開分,還是嚇得不行,看到模擬卷就想拿來背。所以肖八肖四蔣五翻來覆去地背了數不清多少遍,背到熟透。除此之外,徐濤的小黃書還有其他看到的模擬大題,我把沒見過的都補充到肖八的空處然后背了(別的不記得了,今年肖八押了哲學一問的原題),所以大題很費了點時間和心思,也不知道做得如何。所以提醒學弟學妹們,大題跟著一個人,然后背肖四就行,真的沒啥問題,多選才是關鍵! 翻譯碩士英語:80分 這門分數算是比較理想,總體來說,今年這門不難,比去年簡單應該,除了作文。。。 主要書目:專八詞匯,GRE詞匯,劉毅10000,星火考點精梳與精煉,圣才翻碩英語,華研專四1000題,專八真題,星火專八閱讀。 這一門主要考基礎。今年單選很簡單(我說簡單就是簡單我不會裝那啥的),聽說是別校原題,我沒做過,但影響不大,因為這門真的是考基礎。去年單選難,我就把GRE背了,結果今年。。。不過科大太任性,真的說不準,不可以抱有僥幸心理。單詞我主要用的上述三本,每本都背了至少4遍(但每遍并沒有記得特別熟所以現在GRE貌似不太熟了額)。華研專四1000題做了三遍吧貌似,星火考點精梳與精煉開始做覺得有點難,后來再看覺得還好了。這本的選擇和語法都不錯,挑著做,畢竟是學碩的,很多題型我們不考。圣才翻碩英語是后期練手感的,題目偏簡單。 今年三篇閱讀,前兩篇各種題型都有(具體忘了反正我對閱讀題型變換有心理準備,已經麻木了。。。),說不上難,但也不怎么有把握??赡芸辞懊娴奶L太多事了,最后一篇全部選擇,很簡單。我閱讀一般,不喜歡練,全程只練過一本星火專八閱讀,科大真題和專八真題,我個人覺得閱讀看基礎和詞匯量。不知道練過很多的人是不是會好一些,畢竟閱讀很重要。學弟學妹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多練總是好的。 作文以前都是400字今年突然600字,嚇了一跳,可能因為如此前面才沒有太虐。作文花了我一個半小時,寫了應該至少800字,提前兩分鐘放筆吧估計,根本沒時間思考好句型甚至語法問題,全憑基礎。我最后兩個月為了不心慌背了十幾篇作文,但是其實像我一個學姐說的,因為我們平時都是練翻譯的,作文其實不難寫,大家后期就會明白了。不過科大作文字數要求多,最好多練練。 英語翻譯基礎:120分 這門我花的心思最多,但其實不算高,130+的大神應該有好幾個,在下很是佩服~不過分差貌似有點大,而且我考這門時感覺不怎么好,所以這個分數我是比較滿意的~ 主要書目:新編漢英翻譯教程,三筆教材,三筆真題,專八真題,莊繹傳,十二天,跨考翻譯基礎,張培基,108篇。 理論書看得不多,就一本,可能我悟性不高所以并未感覺有很大幫助。。。三筆教材太多了,下學期才開始看的,所以只挑了部分學習。三筆真題不多,所以練了一下,算是入門。莊繹傳這本不錯,練了應該有3遍?十二天的話,很多人推薦,也很多人喜歡武峰,但我沒怎么跟他來,不過視頻基本都看了。后期看十二天的時候覺得一些方法還不錯,而我是練了許久自己練出來的,原來這里直接寫了。。。一個學姐說過,技巧要多練才能成為自己的。我個人覺得,技巧不可太功利性地看待,因為真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翻譯方法應該是練習多了自然而然會用的,而不該是生搬硬套的。跨考黃皮書是下學期的重點,實在比較多,只能說幾乎練完了,只有一部分是練了兩遍的。書不錯,建議最遲下學期,最好暑假開始,每天一套真題,書練個兩遍更好,不過會很花時間。張培基和108暑假開始看的。 108書不錯,比張培基稍簡單,科大和專八都從里面出過題,如果覺得張培基吃不消把這本看好我覺得也很不錯,我只是把漢英看了大半,英漢挑著練了一點。張培基我看了大半,下學期每天中午讀記張培基,所以這本看了貌似也至少有3遍(當然了這么蠢的我并沒有把它背下來。。。)科大翻譯風格很讓我傷腦筋。。。我沒想過真的會考文言文所以真的沒復習,考試時懵了都。兩篇英漢也并不是特別懂,只是盡可能用優美的語言把會的翻好點。文言文也沒怎么懂,時間緊?;旎煦玢绲刈鐾?,想著堅持就是勝利。。??拼蠓g我覺得是有難度的,大家看真題就能感受到。我考完試覺得自己練了半年的翻譯沒派上用場的感覺,把試卷塞進信封之后就趴桌上哭了。。。還好分數還好,想來想去,可能因為文言文大多數人都不拿手,而且你的翻譯功底老師多少都能看出來吧。翻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方法和習慣,自己把握就好。 短語互譯的話,今年風格變化的確大了點,英漢全是縮略,漢英大部分都是熱詞。這一塊是能背的,是MTI考試中少有的感覺能見效的玩意,而且科大之前風格我就摸不著頭腦,所以我準備得比較全面。用的主要就是China daily熱詞,跨考小冊子。這兩個都翻來覆去背了不下4遍吧應該,所以考試時的縮略詞大多數都會,不過那些賣萌之類的熱詞我實在是沒準備到,沒想到風格變得這么詭異。。。正經點的熱詞我倒是不小心考前復習的時候又過了一下,印象深了一點。所以,這個全面準備就是,總體不難。 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123分。 根據科大百科給分情況來看,這門我考得還行。選擇題說不上偏啥,多數人不存在優勢劣勢,所以應該不存在拉分太多。想來想去,應該就是作文拉分了。 主要書目:李國正百科,不可不知的3000個文化常識,圣才百科,跨考百科,各校真題,各種打印資料。 百科怎么說呢,我真心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都是晚上回寢室良心過不去然后開始看百科??拼蟀倏铺倏屏?,所以說來說去,還是多看多準備,不管有沒有實力,估計沒人有那個膽和態度去偷懶的。李國正我只是過了兩遍而已,之所以放在主要書目里是因為系統的百科資料太少。這本其實主要針對名解,但是多看看總沒壞處,大家都用求個心安(⊙o⊙)。不可不知這本的話,也是過了兩遍,很快的,小百科有點意思,選擇題就是求個印象,看看沒壞處~圣才百科其實還不錯,分類了所以你會發現有的題各個學校之間會有借鑒,這樣有有助于加深印象,跨考的話是后期當練習的,做了兩遍好像,畢竟各校真題,做就是。我把考選擇題的學校的題目都打印了(當然了肯定不是所有,知道多少打多少,百科這玩意也沒法窮盡嘛),做了兩遍。做題的時候,每個題相關知識能查就查查,所以我做過的題上都有筆記。百科就是要你留心,我從暑假開始準備百科,自此碰到不懂的就查,聽到不懂的盡量問,總之就是不可以存在僥幸心理。百科就是要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就好像追女神一樣╮(╯_╰)╭打印的資料就是各種搜集,大家慢慢地就會發現資源無處不在了,只存在看不完的問題。我大概打印了中國文化讀本筆記還有各種筆記(是的我懶),以及各種百科資料,都看了幾遍。后期看了些公務員的題,還碰到了一道原題,覺得學校這兩年的風格挺偏這個的,大家可以看看。小作文建議直接看圣才和跨考的真題答案記格式,找感覺,不要太擔心。大作文我在網上找了點高考范文看了看,沒怎么準備(不要臉地說一下我高中語文課代表從小到大語文是優勢所以經驗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不過我相信大學四年過后大家語文應該相差不大)。今年作文題目人與樹,材料是說有作家寫關于樹的書。我第一眼也很懵,完全不知道誰寫過樹,周樹人算不算人與樹(黑人問號臉)?想了半天只想出三毛說過的一句話,什么如果有來生我要成為一棵樹啥啥啥的。重點來了(敲黑板),于是我寫了個題目:站成一棵樹的姿態。這題目就好寫了,所以思路要開闊。 時間安排的話,我大概四五月開始復習,六月期末考,暑假步入正軌。暑假前只做翻譯,暑假翻譯+選擇題+一點百科,下學期所有一起上。建議不要顧這門忘那門,還有翻譯要保持手感。具體到每天的話,后期早晨8點到圖書館,晚上兩點多睡,每天學習時間十幾個小時。但其實晚上效率不高,主要就是看各種視頻圖個心安。所以不建議這么做,性價比不高,還會成“黃臉婆”。具體時間安排每個人不同,這個不怎么需要參考。 復試的話,經驗貼也不少,也都很詳細,大家到時候去看看就好。關于面試問答我就說四點:一,會根據你的自我介紹提問;二,會根據你的回答提問;三,這誰說得準╮(╯_╰)╭你多搜集問題全面準備就是,一般不會很偏;四,老師們都很好,不要緊張~科大很公平,今年復試刷得多是因為非全收不滿所以復試進的人多,以前復試比好像都是1:1.2吧。擔心復試的話那就把初試考高點,這樣總分有保障。初試低的同學也不用擔心,初試一般面試分高的不少。 經驗這玩意,建議大家多看看,不能僅聽一家之言。別的學校的也行,畢竟科大風格不穩而且感覺通用。再者,各個學校之間都有相通之處。我以前也是到處求經驗,有個學姐就直接告訴我,每個人情況不同,要自己摸索。其實是很對的,這個專業本身就是考能力,不存在范圍,更不存在真正的“參考書”。但還是非常感謝學長學姐們,不僅是經驗,更是鼓勵和安慰。學弟學妹們也要加油,要對得起自己的野心。座右銘送給你們: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have power to shape it. 考試時感覺平時的學習跟考試好像沒掛鉤,但分數出來感覺老師好像能透過試卷看出你的努力程度一樣。 最后個把月的時候吧,有一次我們三個考研的同學在路上碰到了,一起啃著早餐去圖書館。大家也不知道說啥,說生活感覺離我們太遠了,說考試又不忍心。后來其中一個說了一句:“活得跟條狗一樣?!?/div> 扎心了,老狗。 大概就是這樣吧,汪汪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