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查到了擬錄取的通知,匆忙了一年的考研歷程總算是塵埃落定了。
屏幕快照 2017-04-20 下午10.23.35.png (0 Bytes, 下載次數: 72)
下載附件
2017-4-21 21:41 上傳
大約也是去年的這個時候,我確定了自己的考研目標,然后便像你們一樣,每天都在刷考研論壇中復旦法學這個板塊,總是希望能覓得學長學姐考研的經驗,尋求過來人的指導,說到底也是為了少走點彎路、提高些復習效率,畢竟十分渴望實現這個目標。誠然,幾位成功突圍的學長學姐的經驗貼對我幫助巨大,尤其是一位資深大boss博士學長的指點更是讓我明確了備考重點和具體規劃,所以我首先要表達對他們的由衷感謝。同時,私以為有義務分享一些個人備考的心得體會給大家以供參考。
一、初試篇 復旦大學法學院的初試科目分為四部分:政治、英語、法學概論和專業課,就國際法專業為例,專業課便是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復旦大學法學院核準進入復試的初試分數線在中國各高校中算是比較高的,已然從往年的350上下飆升到了最近兩年的370,況且復旦大學法學院十分看重初試成績,因此必須要十分重視初試準備。下面依次來講一下: 1、政治: 可以說政治是我今年考研的一個小遺憾,因為自我感覺已經為之付出了很多復習時光,但最終結果不盡理想。然而,我還是想分享一些政治復習中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 第一,總體而言,政治復習最好找個抓手,也就是選擇一套課程。因為大綱每年都在變,時事每年都在更新,如果全靠自己一個人看大綱解析來整理總結,著實挺浪費時間。我去年選擇的是粉筆考研的直播課,這套課程附帶大綱解析的升華縮減版和時事政治材料的跟進,同時配有題庫和考前模擬題,不夸張的說他們做的很精致,我學得很踏實。有的學友會推薦肖老爺爺的課,我也試聽過,但說實話真的很難分辨他的普通話,索性放棄了。總之,無論選擇哪種政治課程,必然要有一個標準:時效性、系統性和精簡性。具體而言呢,必須是本年度的課程,而且對于授課內容和時間安排有清晰的規劃,既不能占用每天太多的時間又要做到總體上知識點的反復刺激,循序漸進。 第二,針對分析題,拿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但必須重視套路。構建答題思路主要依賴分析往年真題權威答案,有時候如果有老師給你指點一下其中的邏輯將會更省力些。帶著這種思維框架去學習理論知識、看新聞、分析時事,會學得更有條理性,到考試時不會慌張。在考前看一下肖秀榮四套題很有必要,畢竟今年又押中了題干。 第三,針對選擇題,出題更靈活了,難度也更大了,必須要有重點的學習,有舍才有得。確定重點必然依靠往年真題的指引,依照出題頻率來確定用力大小。首先,理論知識學習是基礎,建議大家自己整理馬哲和毛中特第八章的筆記、系統理解,而對于史綱和毛中特的細節知識點要反復多看、記憶為主。其次,練習的意義不可忽視。練習時機要選對,不然刷題再多都是無用功,建議大家在能夠掌握知識點70%的時候去進行章節練習,確定考察重點和考察方式。刷題不怕做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對在哪,因而要重視再重視錯題分析,切忌瞎蒙答對的喜悅。粉筆app中有往年真題和模擬的練習,也可以分章節刷題,最重要的是每道題目都配有解析,特別方便,強推! 最后,我不太同意突擊政治的觀點,因為想必大家并不是抱著過線保平安的心態,而是為了在初試取得盡量高的分數,在復試中獲得優勢。追求不同規劃也就不同,最好是像準備英語一樣融入每天的復習計劃中,循序漸進。尤其是到后期,當你在焦頭爛額的準備專業課時,不忘看看時事政治,把每天的政治學習作為你單調生活中的調味品。 2、英語: 英語學習需要持之以恒,長時間積累才能有成果,早點開始總不是壞事。 首先,單詞是任何一種英語考試所必備的工具,考研英語尤甚,因為很多閱讀或者完形的題目就是直接考察了詞匯。市面上有很多單詞書,如果基礎不是很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有視頻資料的戀戀有詞系列或者劉一男的詞匯課;如果本科英語基礎還不錯,那么可以直接看張劍的5500詞,進行記憶。我個人是用篩選法進行記憶的:先找出自己無比熟悉的單詞過濾掉,再著重標出自己完全不會的單詞重點記憶。每記憶完一遍對自己做一次記憶測試,再次進行過濾,周而復始。直到考試前一個月再對所有詞匯進行歸攏型的回顧。 其次,閱讀是考研英語的保分點。歷年真題是備考閱讀最好的資料,再好的模擬題都遠不及真題的價值。可以選擇張劍的閱讀真題解析。當然,也要選擇合適的時機去做真題,我建議是在記憶完一遍詞匯之后開始做真題。做完一遍真題,需要掌握的有三方面:一是回歸原文、明確自己錯誤的原因,解析講的再好也不如自己理解原文領悟得透徹;二是題目重點考察的且自己不熟悉的單詞,在自己的單詞書中重點標示;三是確定適合自己答題順序,確定先讀題目還是題干等等。另外,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多做幾遍真題,實在沒時間也要回顧自己的錯題整理。 再次,寫作是考研英語的提分點。很多人對于考研英語的作文是否需要模版態度不一,我持中立態度:需要有模版,但是必須是自己整理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既能確保按時答完題目,又不失文章的新意。至于教材,我看的是**王江濤的考研英語作文,會分析熱點,能對自己整理模版有一定的啟發,更重要的是其中范文的一些遣詞造句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最后,答題節奏是你實力發揮的保障。在考前一個月,可以每周做一到兩套完整的試題,確定自己答題的順序和速度,按照固定的節奏模擬。這會讓你在考場上從容不迫。 3、法學概論: 考察模式:名詞解釋+簡答+論述 復旦的推薦教材是張光杰教授主編的兩本教材:《中國法學概論》、《法理學導論》。(另一本民法教材不建議買)此外,推薦大家買一下郭明瑞教授的《民法》和高銘暄教授的《刑法》。 分析歷年復旦法學概論真題,可以了解民法、法理學、刑法和憲行法是考察的重點,占分比重很大,其他的部門法往往都不會太細致,題型以名詞解釋居多。因而在復習時候就要有所側重和取舍,我自知記憶力并不好,所以沒有選擇怒懟“三大本”那樣的方法,而是精學了民法、法理學、刑法三科,尤其是法理學,很容易出論述題,要精心準備。其他的部門法基本是按照法學概論那本書復習的。 至于復習方法,強烈建議大家在讀書的同時做好自己的學習筆記,這是考研復習的王道。整理筆記這件事看似很浪費時間,但卻是節約了你最后沖刺復習時候的時間。首先,凡是往年考察過的題目都要做好重點標示,因為復旦法學概論中重考舊題的概論還是非常大的,比如今年考的人格尊嚴、行政給付都在往年考察過不止一遍。其次,對于上述重點課程教材中的名詞、簡答知識點,筆記中需要分類整理,具體找知識點的模式可以以真題為借鑒。同時,不忘舉一反三,對于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點,在分析舊題特征的基礎上,判斷出題人可能考察的新題,比如類似概念的比較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考察方式,我在復習時候發現01年的名詞解釋曾經考察過假釋這個概念,而假釋和減刑二者又有許多共性,所以考前我自己就總結了二者的比較,正巧今年考察到了這道題目。 此外,想到我自己在備考中的疏漏,希望提醒大家兩點:首先,考試考察的是你的記憶而不是你的筆記有多華麗和詳細,所以,雖然強烈建議大家做好筆記,但是切記不要流于形式,太遲開始背誦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最好是白天看書、晚上整理、清晨背誦,讓每個整理好的知識點都在自己腦海中留下一些印象,最后收網會覺得比較輕松;其次,莫忽視真題的價值。每一套真題都很寶貴,復習初期真題可以指引你整理知識點、明確考察方向,復習末期也別忘了騰出時間用幾套距離自己5-10年的真題練練手,掌握好答題節奏。 4、國際法 考察模式:英文/拉丁文名詞解釋*12+中文簡答*3+英文案例分析 復旦的推薦教材為: (1)國際公法:王鐵崖教授的《國際法》和張乃根教授的《國際法原理》 (2)國際私法:韓德培教授的《國際私法新論》和杜濤教授的《國際私法原理》 (3)國際經濟法:董世忠教授的《國際經濟法》和張乃根教授的《新編國際經濟法導論》 我個人認為王鐵崖《國際法》、杜濤《國際私法原理》、董世忠《國際經濟法》對于初試而言是最重要的三本教材,需要重點掌握。張乃根《國際法原理》很難,基本不需要細看,但最后有一張英文名詞解釋表格很好用。 講一下學習方法。首先,還是強調建立學習筆記,具體方法已經在法概版塊講解,不再贅述。但需要提醒一點,因為復旦國際法考察的名詞是英文或者拉丁文的,所以重點對待課本中帶英文的名詞即可。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如果自己覺得整理不好簡答題,可以結合《21世紀法學系列材料配套輔導用書》中的三本國際法練習冊來整理。 其次,專業課的復習且不能浮于表面,看2-3遍書不為過,而且每遍書要讀出每遍書的效果來。在第一遍讀完課本后,要記得結合目錄、做好知識框架,不求很細致,但求很清晰;在第二遍看書時,最好先看看自己整理的知識框架,然后再去讀書,這樣一來就是一種知識點向框架填充的過程了;如果時間允許,第三遍回顧課本時,可以先行回憶自己的框架和框架中的內容,思考一下哪些知識點自己可以隨時抽出來使用、哪些做不到,重點放在后者,繼續記憶。 最后,講一下有些同學很擔心的英文案例分析,其實并不可怕,原文大約有兩面A4紙的長度,詞匯難度和考研英語差不多,但是會有國際法專業名詞(這些也在名詞解釋中準備了)。大致模式是三道英文題,兩道中文答題,一道英文答題。其中有一道會很基礎,另兩道需要根據案例提供的條件進行作答。答題方法就是找題目中的關鍵詞,帶著關鍵詞去原文找關系,理論基礎是課本的知識點 再談一下考試技巧: (1)時間分配很重要。名詞解釋控制在5分鐘一道,簡答題20分鐘一道,留一個小時案例分析和最后查漏補缺。當斷則斷,如果遇到知識盲點,空一下位置切換到下一道題,不要耽誤正常考試; (2)答題要有理有據。重視國際公約的條文,每道題的觀點要有法可依; (3)能多答就多答。考研題目定分挺看重你對學術的態度,所以有時篇幅很重要。既然考研,就要把自己從初試開始當成一位研究生,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和觀點,不僅僅局限在概念,對于題目相關的一切知識點都可以有針對性的涉及,但切忌胡談。
二、復試篇 考察模式:英文面試+政治筆試 國際法專業的復試和其他專業不同,把英文口試和專業面試合為一體,是整個復試的重點。政治筆試不計入成績,只要政治正確就可以合格了。專業面試的第一部分是做一個3-5分鐘的英文自我介紹,簡明扼要,突出自己個人基本信息和選擇這個專業、研究方向的原因;第二部分是抽一道專業題目并作答,對于每個人的答案,導師繼續進行深入提問,這個過程大致有15分鐘。 備考復試要提早開始,結合初試教材復習即可,但要積累重要的專業英語名詞的表達,最好是能夠把中文簡答題目的英文表述整理下來。面試更重要的考察聽音反應和口語能力,所以教材沒必要摳的特別細,但要把自己積累的素材背熟。 列舉一下最近幾年常考的復試真題供大家做個參考: 1、國際公法:國際法的淵源、無害通過權/過境通行權、國際人權憲章 2、國際私法:涉外法律關系中的涉外因素 3、國際經濟法:like product、國民待遇在GATT與GATS中的區別
三、結語 考研對有的人來說是一次平穩過渡,對有的人來說是一次鳳凰涅槃,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相對公平的。或許同學們的基礎不同,甚至本科專業不同,但永遠要相信一點,上天總會眷顧那些努力多一點的人。 既然你有膽量選擇考復旦,就要學著承受這其中的辛酸苦辣,就要學著放棄一部分“享受”。看著朋友圈里的好友在你孤單備考的時光里周游世界、秀恩愛,你當想到“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有這樣的使命感何嘗不是另外一種享受呢?所以說復習的時候勸自己開心點比什么都重要。回想自己的考研經歷,說實話其實是個挺灼心的過程,直到最后甚至想要放棄。但到今天回頭看,真的覺得那段時光的煩惱挺沒必要的,反而很充實、很有成就感,畢竟人生中能無所顧忌的拼一次的機會著實不多。 好了,借上一屆一位優秀學長的座右銘來做個終極雞湯: BE A WARRIOR RATHER THAN A WORRIER, LOVE WHAT YOU DO AND YOU WILL BE FR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