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長,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也不會去做 2017年,本命年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我考上研了。自己年紀確實有點尷尬,因為我同學都研二了,不過我真的不在乎,有夢想就一定要去實現! 我感覺選擇考研是我這幾年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情了。我于2015年畢業于**師范大學(雙非的省部共建),專業是生物科學,其實大三我是準備考研的,無奈于自己意志不堅定,那年暑假好好復習了,可是回到學校的時候,由于實習,再加上自己愛玩LOL,本來是打算考華東師范大學的,報名時候知道自己復習效果不佳,選擇考福建師范大學。所以我第一次考研像是裸考,結果當然是沒考上。總分好像考了260。 2015年畢業后,考研沒考上,所以自己只能選擇就業(必須承認那時候自己心智不成熟,對于考研的目的或許只是想以后找更好的工作,同時也考慮到自己畢業了,就該就業,不能再讓父母操心,缺乏對未來道路的規劃)。對于師范生,無疑就是當老師這一條路了。我應聘到了一所私立中學。在這當初中生物老師的一年中,看清了一些社會的人情世故,也開始對自己未來人生有了一些思考。我漸漸的感覺到自己內心的空洞,你不能帶著一副面具和其他老師,整天坐到一個辦公室抱怨學生壞或者工資少或者聊著電視劇,對于那時候是學校里最年輕的老師,還是男老師,自己內心是真心不喜歡這種生活,想想自己的未來,都是覺得自己沒有前途的,生活渾渾噩噩缺乏斗志。再加上自己其實本來就不喜歡當老師,當初選擇師范類,說真的是自己腦子腦殘了,父母是老農民,認為自己子女以后當老師,好好教育自己孩子就行了,那時候我也什么都不懂,沒有主見,就報了提前批,當然這些都是往事了。 考研的真正動力,是在我這工作一年中產生的,回想起自己大學四年沒有好好的努力,也沒有看什么書,學點有用的東西,說真的想自己充實一下自己的內心,當一會學霸(自己其實是有潛力當學霸的,我大一拿過學習優秀一等獎,后來就墮落到大學畢業)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努力后能夠成為什么,而我也想去彌補自己曾經的遺憾。我單純的想努力一下,我曾經失去的,我要去彌補回來,因此我選擇考研,并且我心思是比較細膩,而且我確實是對科研有興趣,因此我在2016年7月辭職,決定考研。 前面介紹了我的一些個人經歷,現在我簡單的說說初試的準備過程。我是從辭職后開始復習的,備考的時間差不多是五個月,這幾個月對我來說真的是挺難忘的,因為我從來沒有如此的認真去對待一件事,所以你內心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懼怕失敗。由于我畢業快一年多了,自己的本科知識幾乎忘光了,本科也沒做過什么實驗(做過也不記得),再加上生物類專業特別在乎你本科的實驗方面的實踐,因此在擇校方面我并沒有選擇985院校,而是選擇了暨南大學。(如今考研人數年年增加,因此我覺得擇校很關鍵,一區985競爭激烈是肯定的,所以對于自己目標的選擇一定要慎重考慮,院校方面真的幾乎沒有歧視,只要你的能力配的上你要報考的院校就好了,你選擇了牛逼的學校,就一定要灑下比別人更多的汗水!復試還會刷人,有些高分都會被刷,刷了就要調劑,還不一定調劑的上。因此,對于目標院校的選擇一定要符合中庸思想) 現在開始正題了,說說我的初試情況。由于擔心遇到熟人,有些內容我選擇模糊的表達。我報考了暨南大學生物類專業,初試成績如下:英語:60+政治:70生化:100+,普生120+,總分360+,排名前三。對于初試成績我個人非常滿意,查成績的時候激動的神情現在想起來還依舊記得,那時候真的差點哭出來了。因為考完陷入各種糾結,甚至會覺得自己過不了國家線,我當時的估分也就300分,所以你只要認真努力的堅持,相信會有驚喜等待著你。下面簡單介紹我各科是如何復習的: 英語:英語我覺得我沒什么經驗,自己分數考的也不好,建議大家多看看那些英語考高分的人的經驗。我英語的復習完全是靠五個月的突擊,我不建議大家突擊英語,英語是需要積累的,你付出時間越多,回報越大。由于時間比較緊,我自己也沒有是備考經驗,于是我花了2000購買了**在線的全程班,所以大部分時間是看視頻學習的。(這里談談需不需要報班,我覺得你如果現在開始復習,時間充足,完全是不需要報班的。報班的話,好處是重點突出,還可以學一點學習方法,缺點就是你要花時間看視頻。)前期的英語復習重點是詞匯和語法。就是背詞匯,適當理解語法。(有利于后期長難句的理解)暑假就要開始練習閱讀了,準備比較早的同學可以選擇1997-2010年的英語真題來練練手了,主要是英語閱讀這個不多說了,然后就是開始背作文了,我是用王江濤的《高分寫作》,道長說背大作文20篇,小作文20篇就會天下無敵,由于時間有限,我只背了大小作文各10篇,先背中文,再背英文,滾瓜爛熟。9月份以后到11月份主要任務就是研究10-14真題了,這個需要多做幾遍,然后總結自己的閱讀解題方法,總結干擾項的出題規律。對于真題一定要留幾套后期來模擬,不然你會后悔的。就拿我自己說,我11月份就只剩一套真題沒做,到后面都沒有怎么練習閱讀,模擬題又和真題差很多,比如朱偉八套卷,直接把我虐的不行,因此真題一定要好好利用。 政治:前期的話真的不需要背,看書刷題就行,暑假再開始,現在準備還早。跟著肖大大學就行了,有選擇的買肖大大的書,政治跟時事掛鉤很多,所以要多關注人民網,光明網。今年召開19大,估計事情比較多,要辛苦一下了。(這是石磊老師去年對我們說的,如果今年考不上,19大夠你們背的)暑假開始做1000題,這個最好多做幾遍,錯題的話自己一定要收集起來再看,很重要,政治的話,選擇題比較靈活,而且很容易拉開分數。然后背的話就11月份開始背,一定要多背點素材,看看考研機構的押題。如果實在不知道背哪里,就背肖八,肖四就行了,背多了,考場上總會寫的出來。 生物化學:專業課的復習我多說一些,今年生化卷子對所有人來說都有點吃驚,因為填空題40分幾乎一半是以前考試沒有涉及到的,而且大題比較有套路,考的幾乎是基因部分,這部分以前果真沒怎么考(不過普生有考過)。因此對于生化的復習應該按照考綱認真的復習,這是沒有捷徑的,很多人會覺得生化是比較簡單的,因為真題的重復率很高,可是今年就是一個大大的打臉,如果沒有按照考綱復習,只是背真題的話,肯定得不了高分,我大概看來一下今年的生化最高就115,因此你只要認真的復習了,如果到時候生化真的考的很難,其實也不要擔心,因為大家都不會。所以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盡量不差,腳踏實地地復習。復習思路:1.前期:對照考綱認真的看課本。不奢求記住多少,但是一定要做到大致理解,可以買一本習題集,看完書就看看習題集,雖然和真題差別很大,可是還是有練練手的作用。 2.中期:主要任務就是做真題,從真題中總結出考試的重難點,再整理出筆記。這個階段要花的時間比較多,要按照考綱的框架然后總結出屬于你自己的筆記,(比如上冊的內容其實就是蛋白質,酶,什么的,然后每個部分是需要再細分的,蛋白質有哪些內容啊)這個很重要。有個技巧就是,真題出現的知識點及相關知識點都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務必要掌握。3.后期:背筆記了,沒有什么技巧,就是背了。個人感覺生化背的比普生還要多。生化課本大概最少是要看4遍以上的,總之我看了有5遍左右把,前2遍要看的認真點,第一遍可能會花一個月時間,到后面看一遍估計就10來天,因為你自己會知道哪些要看,哪些不該看,一定要抓重點,有舍才有得,相信自己的判斷,當然你不要把所有都舍棄了。最后強調考前的差不多45天,應該回歸課本,把自己不熟的,難的知識點再理解。 普通生物學:根據16年以前普生的真題,我一直認為普生是比較難的,因為普生的題總有些你可能見都沒見過,特別是論述題,壓根不知道會考什么,普生的知識點比較雜,像滿漢全席,因此我個人覺得普生更像是考察你本科專業的知識面。今年運氣比較好,生化改變了套路,普生也改變了套路,題目比較簡單。復習思路:1.前期:和生化一樣,按照考綱認真看課文,17年的考綱第一次開始標出了重點,這是一件好事,不然你真不知道重點是什么,對于用哪個版本的普生,個人感覺差別不打,而且好像每年都在變,現在復習隨便拿一個版本看都行,到時候考綱出來可以再參考有哪些變化。 2.中期:做真題,整理筆記。個人覺得普生的筆記是比生化簡單的,因為重點內容不多。按照大標題記憶就行,重點是理解!理解!理解!只要理解你考場遇到這個知識點你都是寫的出來的。對于普生的話,課后習題一定要去做,可以買本習題集都是有答案的,但是不要每道題都背,重點的背就行,普生習題集的話也是可以練練手的3.后期:對整理出來的筆記框架進行記憶。總之還是要背點東西的。當作答題的素材,不然什么都不背也不行,復習普生還有一種耍流氓的方法,那就是多看幾遍課本,你如果肯看10遍,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再強調一遍,看課本要用心看,看完一章自己默默的總結剛才看了什么,不要馬馬虎虎的看,而是認真的看。普生課本看起來確實比生化簡單,所以時間緊的建議先把生化看一遍,普生暑假開始看也是來的及的。還有一點就是知識是可以靈活運用,普生的內容也可以寫在生化卷子上,反之也行,說給懂得的人聽。 心路歷程:對于每個認真準備考研的人來說,都估計挺糾結的。初試準備過程中,你看著時間一天天的流逝,你會越來越發現自己好像好多還沒掌握,我認為最好的解釋是當你認真對待一件事情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自卑起來,感覺自己做的還是不夠好,努力不夠,可是當你有這種心理的時候,你是有救的,想當于一種憂患意識把,其實這時候你還是花時間接著學習就行了。所以我認為考研你必須要做的就是1.努力2.堅持。由于我是往屆生,我復習的過程雖然時間沒有一年什么的,我依舊記得就150天左右,可是我自己知道,應屆生好多是要和我競爭的,我必須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更加的努力,因此從八月份開始備考時,我每天幾乎保持14-16小時,有時效率很高,有時候不高,一直很喜歡阮曄老師的雞血,一定要在椅子上做的住,該吃吃,該喝喝,年輕時候就要多努力,決定了就去做,干死考研!初試準備過程是很艱辛的,可是我知道我不努力,我就考不上,以至于每天熬夜1點多,早上6點多醒來,到后來早上醒來都是不需要鬧鐘的,自己就醒了,中午很困的時候想睡個30分鐘,結果最多15分鐘自己就醒了,而且醒來的第一件事還真的都是想考研,或許是因為辭職考研壓力比較大把。初試考完后,我甚至還是保持那個生物鐘,不管是幾點睡,都是6點多醒,然后就睡不著了。現在雖然已經擬錄取了,我還是不想回憶初試的準備過程,真的有煎熬的感覺,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喝厭的咖啡,想想都有點想吐。有點教訓給大家,就是一定要制定好自己的計劃,然后不要太過追求每天復習多少小時,你應該追求你的效率,只要今天任務完成,你就可以休息了。我復習的大半時間都是以時間為導向,這讓我自己很累,后來我才知道注重效率,可是沒什么卵用了,都快考試了,直到最后我才發現,確實我每天23點-1點其實效率是很低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效率導向的主人,而不要做時間導向的主人。特別是后期,疲憊是正常的,看不下書是正常的,所以一定一周要花半天,或者一天拼命的玩,那時候有新歌聲,我每周就會和我姐看,算是我放松的方式,我有時候1-2天都是看不下書的,以其沒心態看書,還不如好好的放松,所以大家要好好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避免厭學。考研幫是不錯的論壇,資源很多,在吃完飯的時候可以看看,考研就是考研,所以盡量少碰手機。對于研友的話,找不找看個人了,我當初網上認識一個,我們互相監督,發發牢騷什么的,其實還是有用的,畢竟會感覺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斗,心塞的是她沒有考上,最后說下,后期最好包容一下,都要積極,不要把消極情緒帶給你的研友,我后期是很消極的,可是我都沒有和她說,考研上心態很重要!很重要! 復試的過程就不說了,以后有機會再說,哈哈。對于暨大有點坑的是復試比較晚,而且喜歡凌晨出復試名單和擬錄取名單。4.1號剛好是愚人節,工作日的最后一天,所以那天不出名單,肯定要往后脫,很多人都覺得會4.2號出來,包括我。那天晚上我是睡了一覺,結果看群,00點半時候,名單還真出來了,看到自己總分還是前三,總于被錄取了,內心卻很平靜,因為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可是,那天晚上還是失眠了。 相信很多人會加和自己考一個專業的考研群,確實挺好的,可以互相交流,可是同時也會互相比較,不自信的人壓力會比較大,我的建議是少說話,多做事,自己一定要好好努力。我在的那個群,話多的,沒有高分的,而且我認為很厲害,最后沒有一個考的比我好,所以相信自己,你也很棒!朱偉老師說過一句話,考研不是考誰更厲害,而是誰相對不差。 愿你們努力的汗水,都會開花,心想事成!寫了5000多字,算是對我自己經歷的總結。最后,感謝愛我的人,我以后肯定要加倍愛你們! 2017.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