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和研友說過,如果自己考上了一定要好好總結一篇經驗給學弟學妹們。說來慚愧,已考完數月,因個人私事零零碎碎一直未能靜下心來總結。什么?難道你真的相信是因為私事多?說白了就是懶,哈哈~~~ 言歸正傳,下面開始好好絮叨一番,請在圖書館自習室坐著的同學墊好坐墊接好水,因為,我話有點多~~~ Chapter One 選學校/專業篇 (PS: 每個人考研的原因都不盡相同,所以這部分我的經驗僅供和我類似情況的同學參考) 其實,在同屆考研伙伴里,我應該算是大姐姐了,因為我2014年就已畢業。畢業前一直夢想馳騁商場,掙大把票票給爸媽花。所以大學期間目標明確,一點跟考研搭邊的都不曾知曉。更幼稚的是,一度想掙錢的我以為研究生期間還和大學一樣,要自(ba)己(ma)拿出很多錢,所以,呵呵,來吧,盡情嘲笑我吧~~~不過!相信迄今為止還是有和我一樣蠢萌的小伙伴不清楚研究生期間的相關費用的,來來來,姐姐悄悄告訴你。 研究生期間可以免費拿到的money有這么些:獎學金+助學金。獎學金可能學校和專業不同,費用也不一樣(這個姐姐不清楚)。華師外院獎學金分為10000,80000,4000三種,第一年根據考研成績發,大概在10月左右,后面基本是每學年快結束的時候評選的,就和大學期間測評類似。助學金每人每年6000,分十個月發放,每個月600,每個月中旬發放。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少干)每人每年固定獎學金8000,助學金6000。學費學碩8000,專碩10000(MTI 10000+)。這里就想吐槽了,我就想著吧, 用獎學金抵掉學費多好,不用交學費。結果!人家華師就是不行,9月交8000學費,10月學校發8000獎學金,就要這么玩,我就只能吐吐槽了,或許這中間有我們無法明白的難言之隱吧~~ 其次,選學校。我選學校原因倆,一,在武漢,因為 nan peng you zai wuhan;二,一定鑰要是211或者985。滿足條件的當時看中華師,華科,武大三個。然后專業,這個就看個人長遠計劃了,考慮到以后想進高校,很多高校招聘條件里面明確本科和研究生必須同專業,而且要求是學碩,所以就沒得選擇,只能是繼續學外語。就英語而言,比較感興趣的翻譯學費太貴,而且是專碩,其次想學的就是語言學了。好,專業敲定。因為已經離校數年,當年學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因為當時還在上班,加上英語專業有個很表態而且是其他專業無法體會的痛---二外,再鑒于華師初試不考語言學,于是果斷報考。一切確定后,辭掉了工作,在學校外面租了個小單間,開始了三點一線的生活。 小結一下,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要綜合考量,目標要明確。千萬不能今天看這個學校,買這個學校的書,明天又想報那個。三心二意很難成。最好是5月定好學校,6月把初試專業書都買齊甚至開始啃一部分,多搜索經驗貼,做好復習計劃,這樣暑假就可以正式開始了。另外,選定學校后,加一些該學校的考研QQ或者微信群,方便及時獲得消息,與研友分享復習經驗。 Chapter Two 報名/現場確認篇 報名有兩次,9月有預報名,10月正式報名。個人覺得10月再報就可以,而且不要擠在系統剛開的時候死等入口,又不是報不上,是吧,等過個幾天了再報,人少,一會兒就搞定了。填報信息的時候要注意,最好在報名之前就百度好相關信息,免得好不容易填好了大半因為一個信息不知道又退出了。反正很多問題一百度就知道,很多人在考研群里問,其實問了也白問,因為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考,都不知道。 現場確認是在11月份左右,同樣,不要選擇第一二天去。后面幾天的一大早去排隊,跟著流程走,很快的。把要準備的資料都帶好,要復印的復印好,要原件的準備好,時隔太久我也不太記得了。而且由于當時我復習了一段時間覺得心里虛,報了少干。準備的資料和普通報名的也不太一樣。 Chapter Three 初試篇 這個,哎,先把我這有些丟人的成績拿出來。政治70,日語74,基礎英語93,翻譯與寫作117,總分354。不知道為啥,每次我考試的時候,總會遇到變革,比如今年,華師基礎英語題型變了,外應的錄取分數要求也變了。以前都是按專業課分數排名的,不看總分,只要二外和政治過線就行,今年倒好,基礎英語題型悄無聲息地一變,大家都70-80-90-100-110了,110的都沒有。下面截圖是最終錄取的小伙伴的分數。搞笑的事,當我們英語專業在群里曬分數時,引來了別的專業的一篇哇哇哇,他們以為基礎英語和他們的英語是一個意思,100分滿分,我們都考了90多,那叫一個羨慕啊,說,英語專業的就是不一樣,還問“你們是考的英語一還是英語二?”我無顏以對。復習,咱一個個說來。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9A41.tmp.jpg 首先,最簡單的政治,雖然我也沒考到高分,但是不得不說,幸虧有一個靠譜的男朋友幫我做政治復習計劃。按照他指導的,我10月份開始政治復習,買了風中勁草重點知識和配套練習,一章知識一章練習,一遍結束后買了肖秀榮1000題,邊看邊翻風中勁草,1000題做了也就一遍,后面就買了寫雜七雜八的,蔣中挺1000題就隨便做了下,后面每年的真題,然后就開始了什么預測卷,蔣五肖八是必須要做的,而且每做一套知識點要絕對夯實清楚,肖八的答題考前一周必須背背背,至少要保證有話可說,知道有哪些點要答。其實復習的時候才知道,政治是最簡單也最喜歡復習的。很多人喜歡在網上看視頻,政治從沒看視頻,個人習慣吧,覺得浪費時間,而且記不住。喜歡自己動手寫。我把每天分成三個時間段,上午8-11點,14-17點,18-22點,中午一般12-13點可以靈活處理,13-14點必須午睡。政治10月開始,每天上午看書做題,下午基本就是二外,晚上專業課??傊?,政治一定不能開始早了,浪費時間,而且要有計劃,不能因為在專業課上碰了壁就一天到晚復習政治,然后肖八蔣五一定要背。考試前一天晚上,男朋友拿了肖八讓我背一下大題,那會兒哪有心思背書,就讓他給我點大題我背,他隨便點了幾個,結果第二天還真考了。這么高的中獎率你可能覺得是巧合,后面發生的就會證明這應該是我多年行善積德的回報。哈哈哈~~~ 其次,二外。本來本科階段二外選的法語,但是畢業兩年一點都沒跟法語打過交道,都交出去了一點不剩。所以每一門二外對我來說都相當于從零開始。在閨蜜和男朋友各種說我學語言有天賦各種鼓勵支持相信的迷魂湯下,我開始自學日語。課本是用的舊版標準日語,從三天學完五十音圖到一點點自學后面的單詞課文開始,憑著對日語的興趣,堅持到暑假結束差不多學完了初級上下兩冊,后面又學了中級前十課。總結起來就是,自學真的好辛苦,很多東西看不懂需要多方查詢,不過百度什么都有,感覺打印的日語資料比不會書本少,看別人總結的短語語法回容易很多。在復習二外上我基本沒有發言權,小伙伴們都在學下有老師,方法自然多得是。不過這次日語真是走運了,下午考試,中午在教室睡不著,男朋友說幫我把真題背來了(去年考試期間正下雨),然后就順手翻了幾頁說,你看看這里,我看完了他又翻了幾下說,再看看這,反正是真題,就看一眼有個印象。結果?。?!我中午看的竟然都考了?。?!看到考卷的時候內心那個激動啊,我這是遇到了一個多么旺妻的男朋友啊!選擇題40個至少有35個都是剛剛看過了,翻譯6個句子里有3個是剛剛看過的,簡直太幸運了有木有~·~ ~~~ 所以說,男朋友,oh不不不,那個,真題真的很重要。別去研究什么歷年考研出題規律啥的,沒用,因為老師出題不看規律,看心情~ 第三,重頭戲,基礎英語來了。今年的題型是:選擇題(詞匯+語法),完型(今年比較簡單),閱讀(有難度),最后一題是分析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給了很多分析角度,我從修辭角度分析的)。首先,2017年以前第一題就是改錯,結果今年就換成了選擇題,以前的選擇題都是考詞匯和短語,今年考了語法;個人感覺今年的完型很簡單,意外的是考了try做動詞表示審判,幸虧英美劇看得多;以前最后一題是閱讀回答問題,5題*8分/個的那種,本來之前復習的時候就不知道怎么準備,就干脆沒怎么復制這部分,意外發現變成了大分析題。個人覺得這部分復習起來很有難度,主要是又沒有官方答案,很多真題的答案也是錯的,所以,還是打牢基礎,把語法詞匯短語完型閱讀等客觀題做好方為上策。華師基礎英語真的考的都是很細的點,復習推薦:專四專八詞匯題/閱讀/改錯,改錯就今年沒考,以后還說不準,所以還是有必要復習。這次感覺單選做的很差,專八詞匯完全沒記,我從來都沒有背單詞的好習慣,做題都是靠語感。。。。。。另外,章振邦的語法有空的話建議看一下,有助于改錯和語法單選。先了解真題,再根據相關題型買一些練習,一步一步練習,堅持下去,到后面幾個月就能看到成效。最開始做題會發現錯很多,不要有壓力,量變到質變有一個積累的過程。 第四,也是大頭,翻譯與寫作。以前歷年都考散文,今年考的絲綢之路和大學生該不該用手機。個人覺得翻譯沒做好,很難翻譯出水平,句子都很簡單。作文只要思維層次清晰,邏輯性強,用詞準確且能適當體現高水平,自然就高分了。散文還是可以拿來練筆,作文可以在考前一個月每天花時間寫并且認真修改,應該可以。其實翻譯與寫作我基本沒怎么花時間復習,畢竟這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練起來的,主要是我有日語這個大頭需要處理。如果有時間,翻譯還是建議早早練習,一定要去體會參考譯文為什么好,只有先知道什么是好的譯文了自己才能修改,才能有進步空間??梢韵确戮幱h/漢英翻譯教程 這兩本,大概了解一些翻譯技巧,有助于提升。其實如果能找到一個本專業的學姐或者任何同學幫忙看看自己的作文是極好的,可以看看他們的修改意見,畢竟旁觀者清。 小結:初試基本沒有固定的參考書目,可以先淘寶或者買一些歷年真題,不要提早做,就看看題型,了解考什么,然后再有針對性的買題目練習。切勿一下買太多資料,浪費錢,看著也有壓力。另外,考研就是考的一個人的恒心。我在圖書館待的半年,見證了無數人的猶豫不決,慢慢離去,最后到12月的時候,剩下的不過十之一二。暑假的時候人最多,圖書館到處都是占座位的,開學后大家情緒高昂,紛紛擼袖子埋頭苦干,十一長假過后,圖書館就沒有那么擠了,以后基本每天都會有離開的人,就算是考試到一半也有人放棄剩下幾科不去考試的。所以,只要是堅持到考完的都是勝者??佳械臅r候心理狀態也很奇妙,如果不能目標堅定,每天都會有各種小情緒像惡魔一樣啃食著僅剩的堅持。所以一定要堅定,堅持。心情浮躁的時候可以干脆給自己放半天假,出去散散心,只要能收心,會事半功倍。 Chapter Four 復試篇 從初試成績出來到復試也就一個月時間,而且復試內容很多,所以必須比初試更努力。 復試科目:聽力,筆試,面試(各100分,共300分) 鄙人成績:聽力57,第五名(及格的一共4個);筆試73;十二名(在校考筆試會有很多優勢);面試87.6,第六名;復試總分72.65,第七名。 無奈初試分數太低,只能多讀一年少干了。幸運的是,5月23教育廳竟然出文件取消少干第一年培訓了,也就是,極有可能我們少干也只需要直接到華師讀3年?,F在華師還沒給出官方文件,但是至少可以確定9月開學我可以直接到華師啦啦啦啦~~~要知道按照之前的政策少干可是要讀四年,第一年要去西南大學培訓,第二年才來華師的。吼吼吼~~~運氣太好有木有~~~咳咳咳,繼續說復試。 聽力 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回答問題 特點: 1. 考前兩分鐘發試卷,來不及看完題目 2. 客觀題都只讀一遍,加上沒時間看題目,很難抓重點 3. 回答問題聽兩遍,分值高,但是所有題目聽完后只給兩分鐘寫答案就收卷了,所以必須邊聽邊寫, 4. 沒有答題卡,再說一遍沒有答題卡,所以一定不要打草稿,直接把答案寫在試卷上 建議練習用書:listen to this 3 + 教師用書(教師用書才有答案)。一定要每天都練,不要給自己看題目的時間,翻開就聽,聽一遍看看自己能聽到多少,對完答案之后再聽第二遍。LTT上的題不需要全都練,挑一些和考試題型一樣的練習就行,其他的可以當做閑時練耳朵的。 筆試: 題型:選擇題,問答題 內容:語言學-35%,教育學35%,翻譯30%. 復習參考書目: 1. 語言學:語言學教程--胡壯麟 不過這本語言學教程內容太多了,又是全英文,如果是大學期間就學的那本可以拿來復習。我直接用的星火的考研語言學的那本,和胡的那本書基本是同步的,不過是知識點梳理好了,英漢對照的,還有名詞解釋,各個學校的語言學考研題目可以練習。這部分必須先看完教材,盡可能多的弄懂。最后一章關于語言學的各個分支的必須記得,我當時背的那叫一個辛苦,但是有一個20分的問答題就問這一章里面的,歷年來都是如此。所以最后一章必背。前面那些有15分的選擇題,有些就是書上的例子,反正,看懂越多越好。 2. 教育學:舒白梅--現代外語教育學 不是我嚇你,這本書400多頁,32K的那種小本,重點是全英文。而且貌似都絕版了,反正我買的復印版的。看死人了真的是。。?,F在想想都佩服自己都看完了。反正用那種空白紙做的筆記都有36頁,基本都是重點要背的那種。幸虧當時一學姐給了我一個重點總結,才能有重點的復習。不過要背的還是很多,很多。重點已傳附件,不知道會不會顯示。 3. 翻譯-新編漢英翻譯教程+新編英漢翻譯教程 在某寶上買的二手,這個部分復習最簡單,也基本就只考選擇題。主要考第一二章, 誰題出翻譯的啥啥理論這種,然后專門有一部分的選擇題考翻譯,就是選出翻譯得最好的句子,也都是書上的例子和練習。反正這個把書本前兩章搞定就OK。 面試 今年是先給一張圖片,下面有一個問題,然后對照圖片論文問題,這個部分就隨便說,只要口語流程,有條理就行。我當時就出丑了,看圖的時候做了很多亂七八糟的筆記,說的時候不知道自己說那里去了,然后尷尬地笑笑, I’m sorry 了一下。面試的時候有一個老師全程提問,其他老師有的看著,有的做筆記。感覺老師們都很友好,尤其是王勇院長(后來才知道是他),一直笑笑的點頭。提問其實是很現場的,聊到哪里想起來了就設置一個問題,當然一般會有一個會和專業相關,也不會很難,答案都是很開放的。個人覺得面試最容易,不需要專門花時間準備。如果遇到不會的,只要有東西說就行。其實關鍵還是看臨場應變能力??谡Z流利,對方能聽懂就行。如果平時就害怕在公共場合說話,尤其是說英語,就要練一下膽量了。要自信,面帶微笑,隨時要覺得這是在和老師討論問題,而不是一副坐著任人宰割的狀態。面試的時候雖然也遇到了很難的問題(老師問,你覺得數學和語言學有什么共同點?至于為什么會提這個問題,it’s a long story,是我自己把自己坑了的),而且我回答的也很奇葩,但是我還是一副認真臉的回答完了的,面試出來也覺得和老師聊得還挺愉快的。分數顯示面試也還不錯。 以上就是我想絮叨的啦~~~果然是個話多的人。。。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 一舉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