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問題。 第一,院校指定教材:西北工業大學要求的教材是人大出版社高鴻業《西方經濟學》第三版,這是研招網上的參考大綱。由于教材過于陳舊,我跟學校老師聯系后,他們在2015考研的時候就指定第五版教材,只不過可能是老師們沒有注意這一點,沒有替換罷了,所以同學們看第五版第六版都不影響復習的。只要是人大出版社高鴻業的《西方經濟學》即可。 第二,配套參考書:個人推薦與教材配套的金圣才主編的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中國石化出版社),此書的作用在于熟練掌握每道課后題,規范答題關鍵點及書面用語,做到真正的“專業”,不滿篇大白話。 2、考試題型。名詞解釋(2008年考試改革以來,2013 年考研有這個題型,其余年份沒有考。)、畫圖題、計算題、簡答題、論述題。 3、復習過程。對于跨專業的考生,建議早早做準備,把教材吃透,畢竟是零基礎,剛開始會比較吃力。 (1)名詞解釋(考的概率比較低):對于教材上很明顯是名詞解釋的術語,有精力的話可以總結出來,沒精力也要保證出了這個名詞解釋自己有的寫且規范。尤其是偏門的名詞解釋也不可掉以輕心,做到復習全面,不留遺憾。 (2)畫圖:我復習的時候把教材上的每個圖都畫到筆記本上,邊上配上與此圖相關的文字說明,個人覺得很有用,畢竟考試時間緊,考場上自己思考的時間很有限。 (3)計算題:之前有同學問用不用做其他參考書上的計算題,對于西工大的考題來說,掌握指定教材課后題中的計算,就足夠了,西工大的計算題都比較常規,不會很偏門。 (4)簡答題:對于此類題型,答題時首先要解釋問題中涉及到的名詞解釋,其次再對整個問題做探討。盡量答的飽滿有邏輯(這點比較難做到, 畢竟時間有限),以教材為基礎,輔以《筆記和習題詳解》。 (5)論述題:該題型的出題方向大多為社會熱點,請考生對此熱點進行論述,還是先按答簡答題的方式進行,后面要結合熱點進行闡述。復習過程可以歸結為一句話:能背的都往過背!考場時間緊,腦子里有現成的東西很重要! 4、關于難度。這個真是因人而異的,我只能把我知道的客觀情況說一下。雖說西工大每年分數線都不高,但觀察每年錄取情況,最低分都在 350 左右,而且每 年競爭情況不一定,保研名額不定,像 2013 年西經是 5 進 4,產經是 7 進 3;但2014 年西經是 8 進 2,產經是 6 進 3,這個大小年的情況要自己把握。西工大復試也很重要,最后錄取情況是按綜合成績的排名進行錄取的。綜合成績是初試成績換算成百分制后再乘 60%(初試成績除以 5,再乘 0.6,可能隨著年份變化有所變化,可能50%),再加上復試成績乘以 40%。其中復試包括專業課筆試占 30%,英語占 30%,面試占 40%。忘說了很重要的一點,專業課歷年真題也很重要,因為有一定的重復率,現在看2017考研、2016考研試題來看,重復率高達50%左右;有些計算題都是換湯不換藥,只把數字換了的。而且我看歷年真題中有些計算題并不是教材上的課后題!個別名詞解釋的重復率也很高!關于真題2004-2017年真題應該都能找到,這就是經濟學中的信息不對稱了,我這里都有(后期的2018等等或許也能搞到),如果能夠發上去的話,我會發上去。記得考研,要上心,且不能走彎路哦! 5、教材使用方法。其實這個要看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了,既然有同學問,就來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吧。針對跨考的來說,建議先整體把指定教材看一遍,基于你現在復習比較早,可以較細致的看,這一遍的作用在于知道西方經濟學講的是什么,有個大框架。第二遍看的時候建議加上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那本書,這遍在于精。具體看幾遍沒有定數,全看自己掌握情況。建議你有時間能看幾遍就看幾遍,畢竟是跨考的嘛!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算是很基礎的教材了,西方經濟學會講的稍微深一些細致一些。主要外國人的教材翻譯過來有些東西不是很書面化,答題容易不規范,沒有中國人自己寫的符合書面化要求。 6、分數。陜西改卷算是比較水,總體分數都不低,但是西工大經濟學的復試線是有名的低,可以說是所有985中最容易進復試的學校,2017考研,又再次低于國家線,可以說任何一所有經濟學研究生專業的學校復試線都比他高了,哈哈哈。但是最終錄取分,應該都是350左右的哦!當然,這么懸殊的分數差,很明顯,導師在物色一些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的學生低分錄取,當然也是給夏令營考生的機會,因為參加完夏令營的學生是不用復試的,要么是保研,要么是過了復試線直接錄取。 PS:轉自學姐。學姐初試考了 350。。六個進復試里的第三名,慚愧!所以說復試也是相當重要的! 加上復試后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