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些我的基本情況:報考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專碩,應屆本科心理學專業,初試英語78,政治76,專業課217。 復試筆試:141,英語面試84,專業課面試86。 初試并不太高,但很幸運筆試逆襲了。 以下分為幾個部分:1 考研動機 2 選擇學校 和前期準備3 初試準備 4 復試準備 5 心態調節 6 學習大秘訣! 1 考研動機 關于為什么要考研,對于我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喜歡心理學,很希望繼續學習。當然也考慮了以后就業或者繼續深造,所以我大二的時候就決定要考研,也沒有多猶豫或者多想,大三下期就開始正式準備。 2選擇學校和前期準備 這個時候大概是3月到5月。 我是大三下期開學后開始準備的,剛開始也很迷茫,不知道選什么學校,不知道選哪個方向,不知道怎么準備,不知道考研是咋回事。 這個時期,我主要是聽了一些考研講座,在考研幫和知乎里看了一些考研文章,自己在網上找各個學校的資料。 這個階段要搞明白這幾個問題: 1 考研的流程。(什么時間報名,什么時間初試,以及出初試成績。復試暫不用管) 2 選擇學校。(結合自己的理想、實力、未來的發展方向、未來希望發展的地方、學校的情況等等,一定要綜合考慮來選擇自己的目標學校) 3 所選學校的參考書目。(很多途徑可以獲得,比如已考上的學長學姐,目標院校的官網) 4 考研準備的幾個階段。基礎階段、提高階段、沖刺階段。(名稱無所謂的,別人的經驗借鑒一下,關鍵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為自己定制大概的幾個階段)比如說,我是心理學專業,但是英語很差,所以基礎階段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更多,心理學要少一些,4月開始學習英語,但是7月才開始復習專業課。 搞清楚這幾個問題,目的就是:完完全全的定下目標!清清楚楚的訂下復習大流程! 3初試準備 從5月到12月考試完。 英語: 我英語是很差的(我大學的時候四級低分飄過,六級考了三次都沒考過,而且一次比一次低,真的好差呀~天啊~),所以一開始我最擔心也最重視英語,還好在初期準備的比較充足,早就選好了教材和學習方法。下面一一介紹。 單詞:因為基礎差,所以一開始還是單詞,我用的是朱偉戀戀有詞和配套視頻。每天聽一個單元的視頻,然后認真的在配套書上做筆記,聽完后及時復習。其實一節課還是蠻長的,真的需要耐心,我從5月開始聽課,一直聽到8月初。這三個多月,我就只管單詞,而且只用戀戀有詞,一遍一遍的背,一條筆記一條筆記的看。 閱讀:8月初學完單詞后,開始做閱讀。我只用了真題,其他任何參考教材都沒使用。學習方法相當簡單,但相當需要耐心。就是 一句話一句話的翻譯。一句話一句話的翻譯。一句話一句話的翻譯。 不管是閱讀還是完形還是翻譯,統統一句話一句話的翻譯。
我每日的英語學習計劃是這樣的。先定時做真題,一天2-3篇,剛開始一篇15-20分鐘左右。做完題后不對答案,開始翻譯。我用的A4紙(最后翻譯了好大一堆A4紙),對照著每一句話寫下中文,不會的詞翻詞典或有道詞典,分析英語句子(比如哪里是從句,哪個單詞意思比較不尋常等(比如哪里是從句,哪個單詞意思比較不尋常等等),然后對照答案里的參考譯文,修改這一句話,摘錄重點,這樣一句話就算是完成,然后下一句。很簡單但很考驗人的耐心,一開始翻譯一遍可能要3-4個小時,后來慢慢會快一點好一點。 建議看唐靜翻譯視頻,我沒有看完,了解了他建議的方法后,就自己學習了。 作文:我從9月開始背王江濤的作文書,一篇一篇的背熟。然后11月份,每一篇真題作文都自己寫,然后修改,然后背,最后總結。(總結包括好詞好句,也包括每一種類型該如何寫)。不要背模版!不要背模版!不要背模版! 建議看王江濤作文視頻,我很贊同王老師的觀點,要實打實提高英語水平就要一篇一篇范文背,不要投機取巧的背模版。 最后我考研英語是78,并且我六級過啦~ 還考了510~ 開心開心~ 總的來說,不要投機取巧,也不要為了考試而練習,要為了學好英語而學習。不要在意速度,我學的很慢,到最后其實我真題都沒有做完,也不要怕,學習深度也很重要。 專業課:總結經驗教訓—一定要搞清楚目標院校的考試重點!!拿南師大來說,重點就是普心、發心和社心,一定要按照重點來!!當然不是說其他不重要,都要好好看,只是主次要分清!!我就是沒分清重點,花太多精力在實驗心理學、統計和測量上,最后一分都木有考,我的普心發心和社心基本只看了1-2遍,很吃虧,要不是有底子,初試估計就掛了。最后初試分數也不高,高了錄取線5分而已。 專業課的復習大概分為3個階段: 1 快速過教材。因為我是本專業,對教材很熟悉,這一階段基本略過。 2 學習教材。對于我來說,很多課程都很熟悉,不用再聽課學習或者自學,所以部分課程略過,但但是實驗、心理學方法、統計我是很認真看的,每一科參看了很多教材。(還是重點問題,最后一分沒考,還是傷心~)這一階段相當重要,不建議直接背書,畢竟背書不是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搞懂知識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 3 反復反復背。到這一階段就放開嗓子,一遍一遍背吧。但一定注意背的方法。理解著背好過機械的背,及時復習好過拖延的復習。 一定一定分清主次!!
政治:政治前期不用管,9月以后著手即可。我使用的是徐濤的系列教材(選擇題和問答題全是使用的徐老師的教材),同時聽徐老師的網課。刷肖秀榮1000題。 總結經驗:前期大可不管,但也不要像我一樣10月份才開始準備,最后真的時間來不及。8月9月開始準備就比較合適了,10月真的有點晚了。 給萌叔打個廣告:真的超喜歡徐濤老師,親切可愛又搞笑,講解知識點清楚明確,問答題的總結也非常好,基本都命中了。支持萌叔~ 愛萌叔~ 時間安排: 大時間安排- 1 10月份以前: 早起早讀。 早上專業課。 下午英語。 晚上專業課。 2 10月份以后: 早起早讀 早上政治 下午英語 晚上專業課 大晚上(哈哈,大概凌晨)背政治大題 具體時間安排:說來慚愧,我考研期間沒有起太早過,一般都是8-9點起床。因為我早上精神不是很好,而晚上精神比較好,所以我早上起得較晚,晚上睡得晚一點(大概1點鐘的樣子)。所以說呢,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安排時間,能早起當然最好,不能早起也不怕的,看書的時候少耍會手機,少擺點龍門陣啥子都有了。休息好是第一要義!! 我每天學習時間穩定在8小時左右,沖刺階段大概10小時左右。 我從來沒有給自己計劃過非常詳細的時間表,因為我很怕壓力很怕條條款款框住自己,我比較喜歡自主自由的感覺,所以我心里面有個時間表,但不會寫詳細到分秒的計劃。能執行計劃是很好的,那寫計劃沒問題,但是不能執行,只會讓自己倍感痛苦,另外自律的人無論需不需要詳細計劃都是可以按自己的心思去做的,反之不自律的人咋個都沒法的,計劃反而成了讓自己不要那么愧疚的利器。(并不是說做計劃不好!并不是是做計劃不好!并不是說做計劃不好!) 6 復試準備 考研是長期戰役,我感覺最難熬的是初試后,特別是考的倒好不好的,簡直是煎熬。我出考場的時候心里就有點不好的預感,專業課沒考好,考完后就一直有點擔心,很怕自己差一點點沒過初試線。經歷了等成績,等國家線,等初試線,終于知道了自己進入了復試,但是名次靠后,在淘汰范圍~ 哎呀,那個心情,難以形容喲。 我是從出成績后才開始準備復試的,南師的復試只考一門人格心理學,并且有指定教材。一直感覺有點壓力,但穩定在每天4-6個小時學習時間,主要是2個小時人格心理學,2個小時左右用在英語面試和專業課面試上。 這個階段學習任務沒有那么大了,重點就是保持好心情,開開心心的學習。就醬紫盼來了南師復試名單,很幸運的進去了。 然后壓力又大了一點,怕自己努力了這么久好不容易進去了又功虧一簣。不過秉承了我一定行的蜜汁自信,我每天還是開開心心的學習,背背英語面試問題和看看專業課面試問題。 最后復試發揮還不錯,從倒數(初試壓根不想看排名,估計是35名左右吧)逆襲到了第9。 總結經驗:復試很重要!!很重要!!不管考的好撇都一定要重視復試,復試考得好超過別人40分都不是問題!! 5 心態調節 考研過程中心態的把握還是很重要的。 總結經驗: 1 中等強度的焦慮和中等強度的動機水平有助于長期學習,不要過于緊張或者過于放松。 保持一定的緊張水平,對學習也有利哦。所以焦慮的時候大可告訴自己:焦慮是件很正常的事,并且中等焦慮有助于學習,我需要做的就是深呼吸一口氣,再深呼吸,平靜。 2 考研路上我們經常感覺愧疚,比如晚起了,又去玩了一會,又刷了半小時手機。面對此情此景,不要埋怨不要愧疚不要聲討自己,該做什么就做什么。對,比如你應該看英語的,但是看了一點刷了很久手機,我們有可能會在心里嘀咕,覺得自己好內疚,好痛苦,然后再找個人擺一哈排解一哈心中的情緒。更好的做法是,意識到了立刻放下手機,然后看英語,不要為了已經投入的時間而多花時間了。 3 考研是長期的,平穩而持續的投入是關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還是準備著另謀他路了吧,也不需要每天把自己往死里逼,天天學習10多個小時,還占用睡覺時間,沒有休息沒有娛樂沒有關心,活著多難受啊。活得這么難受還怎么好好學習呢。 我們可以把考研看作人生的一段路,這段路持續一到兩年的時間,既然是人生的一段路那就是我們的生活呀,我們在這段路上要吃飯睡覺聽聽歌和爸爸媽媽聊聊天和朋友浪一浪,只不過呢學習是我們的中心也是我們的重心。該干嘛就干嘛,玩就玩,休息就休息,學習就學習,沒那么難也沒那么痛苦,開開心心的也能考完研 6 學習大秘訣! 你們是不是最期待看看秘訣是啥?! 就兩個字:堅持。 不要去糾結細枝末節、也不要糾結于用哪種方法學習、看哪本書、該不該做題、該做什么題。比如,我經常聽到一些問題,英語真題的文章我該不該背呢?該不該讀熟呢?我早上該不該6點起床背單詞呢?政治到底買肖秀榮還是蔣中挺呢?英語作文要背多少遍呢?專業課我要不要自己做框架呢?這個知識點會不會考啊? 你就說這有什么可糾結的。你愛做題就做題唄,想背作文就背唄,早上6點你要起來背單詞也不會有人攔你嘛、這個知識點考不考那是看出題老師心情呀。去糾纏細節的人往往有一個共同特征:想找到一勞永逸的方法,用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所以他們才會斤斤計較,恨不得計算清楚每一種方法的投入回報比以選擇能夠最少投入最大回報的方法。 學習能這樣嗎?有一勞永逸的方法嗎?捷徑存在嗎? 學習肯定是要有方法的,但聰明的人知道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而不是去糾纏用這個收益大還是用那個收益大。 我一直想學好英語,有段時間一直很糾結到底該用什么方法學習英語呢?是瘋狂的讀讀讀,還是學習賴世雄的一套教材,或者看美劇庭聽美劇,當然還可以報個班。我每天都在糾結到底哪種方法好呢?以至于我聽兩天賴世雄的課覺得沒啥效果,就去看美劇,看美劇也沒用就開始瘋狂的讀背讀背。最后我算是明白了,縱觀這些英語學得很好地人士,他們都在使用自己的方法去學習,并且他們都獲得了成功,原因是什么?堅持。對,就是堅持,他們的共同特征就是堅持的夠久。 考研,找到正確的方向,加上持之不斷的努力,你就走上正道了。 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