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nchen0519 于 2017-9-21 08:50 編輯
距17年考研結束不短了,時至今日我才算是有個平和的心境來回憶、反思一些東西。因為前段時間有過激動喜悅,也有了困頓焦慮。當然也是因為我一方面確實比較懶,另一方面也比較笨,畢竟不擅長言辭。所以我寫的可能比較長,也沒多大激情,如果可以,喝著茶慢慢地看;實在看不下去就點擊右上角,畢竟只是一個平庸考生的幾句平庸的話而已。
學校與專業
北大中哲,我考了三年。其實最開始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學校與專業。對于北大,相信大凡國內的文科生都有一個想象中的燕園罷,想著清風拂柳未名湖畔,落日夕照博雅塔旁。若是啥事兒都沒個情趣,哪能稱得上是文科生,細想起來也是蠻酸酸的。如果你感覺這種情懷能讓你自己走完考研路,那就請堅持下來吧。如果你的想法更實際一些——考個好學校的研究生,多賺些票子,那也請你堅持下來吧。當然想著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那些同志,你們更要堅持。對于我這個愚人而言,那些高遠的東西確實遠了些,“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僅希望能往前看看罷了。至于那些對于考北大可有可無的同學們,試一下北大或許不是個好選擇,卷子難不說,考點明確但不好得分,分數又低,哪怕在調劑中都沒有什么優勢。其實,與人大、復旦、武大等學校相比,考北大的難度與幾率并不是特別懸殊,只不過重點相差不小。但有志于北漂,體驗下帝都霾,借此爭強抵抗力的同學,不妨試試。
對于中哲,或許不少同學都是跨專業,我本人也是三跨。好多人都擔心一個問題“哲學畢業后能干嘛?”但這個我真的也不知道,建議你考個光華或者國發院更適合。從現狀或者大多數人眼中,哲學的去向莫過于做老師和公務員。“三年學,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是我這幾天最有感觸的一句話,而面對一個于龐大資本運作中的大國,別說三年,哪怕三秒也不可能離開各種資本的身影。至于眼前到底能否容下一張書桌,還請各位看官問下自己。如果每個人都像是一條射線,那無數條線就交織成了多彩的世界,不是說非得要貌若癲狂地想著非人類的問題才能體現你的智慧,家財萬貫亦如是。如果你十分喜歡這個專業或者徘徊迷茫中,那麼中哲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你能堅持下你的喜愛與迷茫。
教材選擇
哲學版中咸魚和大夢兩前輩的文章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不過仍要有老生常談的幾句話:
1.白皮書很重要;
2.認真多看幾遍,每次都有新發現;
3.看書思考的時候按照前人的思路,可以有疑問和不同見解,記下來就好。因為考試的時候問的是朱子的理氣觀,你自己的想法并不代表朱子的想法。
備考時的感受和時間規劃
第一年。那時的我真的只是單純的喜歡,啥也不懂,連字兒都認不全,當然更談不上方法。每天就是傻傻地看書、查字典,最后一個月既有情感原因也有身體原因,沒怎么堅持得下來。考試的時候雖然高燒兩天,但仍然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中哲一共回答了80分的題目,我得到了76分,這才給了我堅持一年的信心。
第二年。因為從上一年的結果看,我對課本的理解的偏差較小,順著之前的路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可是我此時的目光與想法都錯了,滿腦子總是如何才能提高分數,考到前兩名甚至第一。對于分數的狂熱沖淡了我對于中哲本身的熱愛,以至于我沒能靜靜地去思考有些東西。當然結果就止步于第六名了,如果我沒記錯。本來是想調劑的,可是老爹說了句“大不了再考一年”,當時我的淚就下來了,想一下自己20好幾的大人了在家里還是個專業蹭飯的角色,真心地有些悔恨為何最初沒有直接工作。經過了兩年我才真正地認識到我為啥要考北大中哲,而我缺少哪些東西,我又獲得了哪些東西。
第三年。也就是我最后一次,十分平淡的一年。當然沒有在家復習,去了傳說中的考驗基地——曲師大(有曲師看見別忘了廣告費)。每日再起占自習室、晨讀、做筆記、吃飯、睡覺。其實作為男生也總有心情狀況不好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放松下就好,想想自己有時一夜一包煙,而后白酒、雞腿、宮崎駿,也算是畫風“清奇”的。對于不是第一年考的同志們,特別推薦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這一年基本上每天都去翻上那么幾頁,給我幼小的心肝以強大的動力。看看圣賢們的可愛之處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17年的題目相信不少同志都看過了,不知道又遭了多少口水。其實我在考場上看見專業課,尤其是中哲題目的時候就只有一個感受——太TMD扯了! 走出考場時就在想今年又考壞了,但念頭隨機一轉:kao(四聲),我都答成那樣了,我考不上,別人也不行。
最重要的干貨,第三年時間安排:
3-4月:背單詞(扇貝英語),看下閑書。
5-6月:中、西哲白皮書,苗立田西哲史,馮友蘭中哲史,Kant形而上學導論,論語新解、四書章句。
7-8月:中、西哲白皮書,參考我之前的筆跡再把筆跡從新整理一次。對于筆跡,多說兩句。我認為是很必須的,最簡單一點,考試的時候靠的是寫而不是說。平時多寫寫,有利于加深理解,整理思路。考了三年,我的筆記基本是做了三遍。試著用自己的習慣的詞句表達些東西。這段時間和下端時間比較重要,參考書有苗立田、馮友蘭、陳來《宋明理學》、湯用彤《學術論文集》、陳鼓應《老子》、儒學史先秦卷。基本上就是這基本作為補充了。一定要尊重文本,比如你對孔子觀點進行整理,論語里面如果沒有,你就別弄了,至于他老人家到底咋想的,等到研究生再說吧。
9-10月中旬:確保我自己的筆跡昨完,而后再細看一遍課本,把自己感覺需要修改的內容改一下。期間看看政治肖的精講精練,看四書。
10中-11月中:瀏覽課本,背筆記,看四書。政治做做1000題。
11中-11月下:背筆記,看四書,1000題第二遍。
12月初:背熟筆記,看四書,1000題錯題,肖8 。
考前10天:靜坐——專業課該背的背完,默默看看別人緊張就好了。政治看看錯題,肖4 。
其中最難熬的時間莫過于考前一個半月左右,那段時間萬分緊張,經常半夜讓腦中的古文驚醒,真真切切一種垂死病中驚坐起的感受。大家一定要注意調節,可以和家人好友打個電話。因為自己的英語一般,而且是作文30分,只得了10分的跑題水平,這就沒啥可建議的了。至于政治,多做肖老師就好,1000題覆蓋面夠多了。大家趕緊努力吧,考研不可怕,可怕的是考研還在,而肖老師沒了,你懂得的。
關于復試
只能說努力準備初試吧,復試沒有大家想想的難。
最后預祝18年的各位考到自己心儀的學校吧,扣扣,微信就不留了,也別問我要,因為都打擾到我晚上正常的休息了。還有比如為啥考、怎么考的這類問題也別問了,因為都是兩字兒回答——喜歡。本文謝絕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