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aceymengyue 于 2018-3-2 16:11 編輯
祝你做一個知道要考什么的學渣
湖南大學城鄉規劃學考研,看這一篇就夠了
全文共5000字,讀完約需8分鐘
若你稍有耐心,一定不虛此行
-----------------------------------------------------------------------------
可能我沒有把全部知識都學到,但是我知道要考什么。
——所有考霸的內心世界
先禮節性拋自我介紹:
(1)我叫栗夢悅,是湖大15級碩士研究生,湖南大學2015級城鄉規劃學初試第一名(396分),也是截至目前的湖大規劃歷史最高分。復試成績592分,超出第二名50多分。
(2)湖南大學城鄉規劃考研輔導的先行者,考研輔導課程改革的發起者。2015年開始從事規劃考研培訓,有三年規劃考研輔導經驗,湖南市場上規劃考研主講大多是我曾輔導的學員。
(3)輔導學生包攬湖大2016級規劃前三和快題第一,2017級規劃前三名、第四名、第六名和快題第一名,2018級規劃第二、三、四、五名和快題第一名。
(4)輔導跨專業考生取得2016級快題第一名和2017級初試第三名,多名跨專業考生快題120+。
(5)湖南大學優秀研究生
(6)2017年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7)2017年秋季招聘所有投出的簡歷都拿到Offer
(8)廣州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秋季招聘考試優秀快題
(9)世界五百強設計公司AECOM2017年春季招聘考試第一名
(10)碧桂園設計院秋季招聘考試湖南區第一名
-------------------------------------------------------------------------------------------------------------------------------------------
本帖主說湖大考研三年以來的各種變化,帶你從前所未有的更高視角認識湖大規劃考研。
更多經驗帖和考研攻略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匠人規劃。(或加入QQ討論*)
1.錄取人數和招生類型的變化
先拋結論:招生人數增多,錄取比率增高,招生類型增多,保研人數/全日制招生總人數比率逐年增高,保研人數/招生總人數比率基本穩定,性價比有所提高。
1.png (65.26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2018-3-2 16:06 上傳
下面詳細解釋:
l 2012年—2016年的五年間,湖大規劃的招生人數基本穩定在15人。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是湖大規劃脫離建筑學專業單獨招生碩士單獨命題的第一年。
l 2015年,高校保研新政實施。這一年包括湖大在內的各高校擬招收推免生的人數激增,開始占據招生總人數的一半,也奠定了之后保研比例50%的最小基數。2016年招生形式相對穩定,較之2015年保研名額增加一人,保研占比稍有擴大。
l 2017年,教育部頒布工作通知,規定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研究生執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參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這一年湖大規劃增加了20個非全日制考試名額,全日制的招生人數也從之前的15個增至25個,保研(均為全日制)人數占招生總人數(含非全日制)的比例降低至27%。招生人數的增加和保研比例的相對降低,使得湖大規劃考取難度降低,可得性變大,性價比增高。
l 2018年,湖大開始*士,非全日制的招生類型調整成為專業碩士,招生總人數進一步增至50人,保研人數繼續增加至17個,保研和考名額中均有專碩和學碩供大家選擇。
2.考試題目類型和趨勢
2.1快題考試的題目類型和趨勢
先拋結論:快題隱性要求6小時畫2張A1紙,場地規模以大地塊為主,題目類型貼近規劃熱點項目和實際項目,重視方案,忌指標方面硬傷,場地設計要符合場地特征,出題類型上有借鑒其他高校快題新題型的傾向。
2.png (178.27 KB, 下載次數: 28)
下載附件
2018-3-2 16:07 上傳
下面詳細解釋:
l 2015年湖大快題出現了大改革,題目內容從中規中矩的居住區和校園快題設計變成適應形式的總規+城市設計,題量從6小時畫一張A1圖紙綽綽有余增加到兩張A1圖紙才能勉強畫完。這一年也是我考試的當年,由于沒有接觸過這類新型的題目,很多同學拿到5頁A4紙的任務書連審題都不知從何下手。 這一年的低分和不及格都死于總規用地屬性只會寫大類代碼,城市用地比例用地結構及發展方向規劃不合理,總規路網結構和密度有問題,城市設計中有不合理的生硬且粗丑的大軸線,空間組織散漫無序,圖紙表現實在太差,圖紙無排版考慮等問題。毫不夸張地講,這些問題隨便拎出一條都算硬傷,仿佛在昭告老師:我的規劃理論素養和設計功底還有欠缺,無法沉著應對考試題目的變化,直戳脊梁。
l 2016年湖大快題并沒有沿襲前一年“懸崖式”變化,題目相對簡單,讓很多考生都長吁一口氣。問題試卷的“硬傷”多集中在規劃結構失衡、空間組織無序等問題上。
l 2017年湖大的快題再次進行了新的嘗試,考察了策劃和鄉村規劃這兩項當年實際項目中的重要設計類型。一張A1的圖紙很難畫下40hm的場地,很多考生在拓場地這一步考試心態崩潰,影響了后續的發揮。同時這一年也是看似無快題失分點但卻是與理論聯系非常密切,非常重視方案和空間結構的一年。題目中涉及的基本農田、發展方向和略高的容積率要求一不小心就會踩雷。據該年快題最高分138分的劉力鑾同學回憶,最初拿到任務書他也是蒙蒙的,但他很快回憶起我們之前課堂上討論過的鄉村規劃內容,迅速找到解題關鍵點,做出一個符合實際項目思維的方案,最終的成績也很令人欣喜。
l 2018年湖大開始招收專碩,相應的專碩快題也開始了新的探索。專碩考試大綱說明考試形式是多張A3,但實際考試中的出題方式未讓考試的同學感到較大程度的不適,不過相信明年會有所突破。學碩的快題命題也有新的思路,快題的場地規模為30hm且比例自定。所幸是秋季班學員進行了大量的1:2000尺度和1:1000的大地塊快題訓練,對兩種比例下的空間形態和場地塑造重點都有深刻的了解,在考場游刃有余。本次考察的設計內容是創意產業園規劃,熟悉行業新方向的同學一定知道,近年來行業內對于產業園的認識逐步升級,現在的產業園內置功能和空間形態已經完全不同于最初的工業園區。不難看出該題目考察的內容需要對工業園/創意產業園/特色小鎮的理論掌握、功能認知和空間形態差異都有較深的理解,是一道對考生設計和理論的要求都很高的考題。
總結: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湖大規劃快題比較明顯的特征是:
l 以大地塊為主,要求在6小時中完成大量的設計內容和圖紙任務,對快速方案能力和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l 題目類型相對貼近實際項目和行業熱點內容,對理論和方案設計能力的要求都相對較高。 l 重視方案,快題中出現指標錯誤、場地特征判斷錯誤、不合理且模式化的結構等問題,圖紙表達再豐富也基本只能拿到100分。 l 有借鑒其他學校出題方式的傾向,建議在復習過程中和其他學校的考生多多交流博采眾長。
3. 原理考試的題目類型和趨勢
先拋結論:必考丘陵城市專題知識點,偶爾會涉及建筑學內容,會涉及內無爭議的熱點和湖大特色研究方向,每年會出現20分左右的“全軍覆沒題”,新型題目開始出現。
3.png (195.03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2018-3-2 16:07 上傳
l 2015年題目難度較為穩定,當年規劃的大熱內容是新型城鎮化,考試中考察了較為簡單的小城鎮建設。9月底開始復習的我,僥幸通過三個月復習時間取得了135分的成績。
l 2016年考察了學界在過去一年中探討的存量規劃和舊城改造內容。城市經濟學和建筑學的內容也有所涉及,該部分內容為大多數同學知識盲點,難度系數較高,算得上是該年份的“全軍覆沒題”。規劃是一門與政策緊密相關的學科,因此該年份中考察了時政和規劃相關的內容也看得出出題老師的用心,此部分由于有考研政治復習托底,故難度不大。總體而言,此年原理難度較2015年突然增加,也奠定了后續幾年的難度基準。
l 2017年考察了老齡社會、智慧城市等大熱又無爭議的熱點,同時考察了街道活力等一些有影響力的行業前沿研究,但難度不大。該年的20分“全軍覆沒題”涉及現代城市規劃方法中的綜合理性規劃、漸進性規劃、倡導性規劃,大多數考生聞所未聞導致失分嚴重。除此之外還考察了城市管理學中的公共利益概念,此概念多次在規劃原理中涉及,難度較低。
l 2018年新題型材料分析題涉及規劃法規,是一種新的出題探索,難度不大,與行業熱點和專業注冊規劃師考試接軌。熱點部分的考察以湖大的特色研究方向:健康城市和人居環境為主。本次的20分“全軍覆沒題”是建筑學內容:文丘里的建筑復雜性與矛盾性。
總結:
l 丘陵城市內容每年必考,非原理即快題,屬于湖大特色研究課題,可從湖大許老師的研究成果中總結。 l 熱點考察以考業內無爭議的大熱內容和湖大特色研究課題為主,難度通常不大。 l 20分左右的“全軍覆沒題”雖難度較大,但憑題目字面意思聯想猜測也能拿到5-10分。 l 復習策略上:建議夯實理論的基礎上,關注行業熱點和理論前沿,以系統思維訓練為主,以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展為輔,抓大放小,不必為了得到20分“全軍覆沒題”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把復習精力放在性價比較高的復習內容上。 l 中建史相對簡單,考察概率低,暑假老老實實聽課就好,學姐帶你1小時背會中建史。 l 外建史和思想史綱是考察重點,可讀性較強,在復習前期(3-6月)可以把精力放在這兩本書上,逐步進入狀態。 l 考試不止有復習過程,還有最關鍵的考場點兵。如何系統地有針對性地答題,在答題過程中展示一名研究生應該具備的文字功底、系統思維和研究能力,進而得到高分,也是很多同學尚待加強的能力。 l 除此之外,在考場上會答的題怎么得分,不會答的題怎樣保分,不同類型的題如何作答都是需要在考試前進行訓練和反思的。考試不是知識問答而是策略游戲,一要充分了解自己,二要精心排兵布陣,三才能取得理想高分。
4.規劃輔導機構報考小建議
l 留心“師生比”陷阱,關注老師水平差異 當前師生比已成為各大考研機構的“必殺招牌”,由此帶來的缺陷則是老師的“量”≠教學的“質”。由于規劃考研題目每年都有新動向,只評圖不講課教學的老師對這些新動向研究較少,理論基礎和對考研快題的理解會弱一些。如果一個機構既講課又評圖的老師少 只評圖不講課的老師多,盲目追求師生比博眼球是需要警惕和留心的。從以往成績來看,帶組老師的水平和能力對學員最終成績有很大的影響,真正衡量一個機構好壞的標準是講課老師的教學能力和既講課又評圖的老師數量,而不是一個夸張的師生比。
l 只進行傳統訓練,不依照新考試要求進行課程革新 前面已經提到,湖大的快題和原理考試內容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動,需要針對性地進行課程更新才能有效應對。如今很多機構,積極招生卻不精于教學,課程的安排仍與幾年前別無二致,授課內容也“套路化”和“模式化”,不針對考試趨勢做出調整,甚至照搬其他機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這樣的教學成果很難應對靈活的湖大規劃考試要求,需要大家擦亮眼睛去辨別。
l 快題設計和實際項目設計思維脫節 實際項目設計思維是現在很多考研輔導就夠都欠缺的內容。我的小伙伴曾與其導師(湖大規劃快題命題人)交流快題考試的考察目的和評分原則,老師說,規劃快題考察的是學生的快速設計能力,是模擬解決實際項目的能力,而不是套用快題模板的能力。好的設計應該是符合場地特色和形態特征的,而不是用快題模板堆砌起來的。最近各高校快題評分時都出現了打壓“模式化”快題的情況,今年的湖大快題閱卷也不例外,模式化的快題與有硬傷的快題一樣只能得到90左右的及格分,而128分楊同學的方案既符合實際項目的思維又有一定的創新,因而獲得老師青睞。實際項目中少見所謂的“快題模板”即:流線不合理的軸線、超出尺度的廣場和中心區的環路,因此當你想在快題中設計這些元素時也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快題設計與實際方案設計決不是對立各成體系的,在快題訓練中借鑒實際項目思維才能收獲更多。
5.高分學員共同點大揭秘
l 目標明確 千萬別小瞧目標明確的力量。高分學員一旦目標確定,便會將目光死死盯在湖大,買湖大的資料,報考湖大的考研班,在湖大附近復習,因為目標明確所以行動起來也不拖泥帶水效率自然更高。
l 擅長反思 擅長反思絕對算是應試考試中的一大法寶。例如湖大快題歷史最高138分的劉力鑾同學,每次評圖過后都會自己反思自己的快題,反復修改方案調整空間組織直到最好。在復習中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不斷地“犯錯-總結-改錯”能夠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識,事半功倍!
l 擅長總結概括 總結和概況能力是原理、政治和英語考察的最基本能力。高分學員往往能將細碎的原理知識整理成到統一的邏輯框架中,將教材知識、規劃熱點、實際案例進行分類概括總結。訓練有素的總結概括能力可以在原理考試中讓閱卷老師感受到你的思維水平和專業素養,同時會認定你具備了研究生的基本能力,在閱卷時自然占盡優勢。
l 抱準“大腿” 聰明的考生會選擇抱多種類型的“大腿”。比如,快題評圖咨詢快題好的學長學姐,原理答題方法則請教理論大神,公共課復習則詢問英語和政治大神。懂得最大化利用“大腿”資源,讓自己少走彎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巨人一起成功。
l 集思廣益 多跟身邊考研的同學交流,在同備考其他學校的同學交流時無形中會彌補自己的知識盲點,拓展復習邊界。例如我一個17年考研的學弟,就經常同身邊考“老八校”的同學交流,結果原理考試中出現了多個平時交流過程中討論到的規劃知識點。
6.其他
6.1跨專業錄取的可能性
4.png (92.12 KB, 下載次數: 25)
下載附件
2018-3-2 16:08 上傳
跨專業錄取從基本不可能到開始存在可能性,無可爭議的是復習過程依然痛苦,復習難度依然不小。但跨專業的同學一般對自己都有清醒的認識、明確的目標和更強的動力,這些在考試復習過程中非常可貴。值得一提的是,此處所說的跨專業成功考生無一例是“三不沾”的大跨專業,考上的跨專業同學中要么已經進行過手繪和設計訓練,要么有理論和專業基礎,如果你是跨專業同學,記得早做打算打好基礎哦。
6.2復習時間
復習時間普遍提早,寒假快題課程的報名人數增多。經過寒假班學習的學員已經有了對快題的基本判斷力,在暑假快題學習前可以自行抄繪和積累優秀快題素材并熟練運用。
3-6月時間寶貴,是定學校,練手繪線條,積累快題素材,抄實際案例,背完第一遍英語單詞和一臉懵逼地瀏覽一遍原理書的黃金時期。不建議在該段時間內投入過多精力背負過大的復習壓力,把復習戰線拉得過長不是好事,上述事情做到位就好。6月份之后的策略和計劃記得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匠人規劃】查看哦。
真好,我們沒有錯過彼此。
更多城鄉規劃學考研文章,微信搜索:新匠人規劃
歡迎大家在公眾號留言或加我QQ:419725503交流專業知識
最后,愿大家都能成為希望成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