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多啤梨の考研碎碎念? Part One /我是……?/ 周某某,代號士多啤梨,2018報考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對外漢語教學方向。初試排名第三險進復試,2018年3月29號查到復試通過(后經電話確認為“擬錄取”,名單將于4月底5月初在復旦研招網公布)。 始終覺得自己有些幸運了,初試成績平平但竟然排名靠前,作為一名小探花,英語政治專業課成績都沒有特別突出,僅僅做到了分布均衡無瘸腿,甚至覺得這成績有些拿不出手,總分距離理想分數380+也剛好差了一篇英語閱讀排序題……(今年英語就意料之外的毀在了排序題上面,下文再解釋…) 考完英語已經有些崩潰,再考完最后一門專業二走出考場的我只覺得,有關“考研”的一切大概從此與我無干了,結果寒假顫抖著查完成績后又突然覺得出現了轉機,再到后來看到考研幫上各路大神曬出的分數后感覺自己又變回了一條咸魚……THANK GOD……最終這條咸魚歷經波折終究成功翻身了。 所以還是覺得是老天眷顧,幸運至極。 但如果細想來的話,其實也會覺得有些理所應當:即使有一分的幸運,大概也是由萬分的努力折來的吧。 本文算不上什么攻略,大概就是對整個考研過程的回憶和小總結,順便談談一些教訓,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罷了。 要重點感謝的是17年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全科第一的學長JaronChin,之前在這里看到他的經驗貼,然后就順藤摸瓜找到了學長,之后,學長的“傳道受業解惑”就伴隨了我整個考研過程,他的經驗貼可以說是神助攻了,內容涉及整個考研復習的大流程還有小到細節的專業課講解,含金量很高,有需要自行搜查,找不到的可以給我留言。 所以那些技術類的經驗就不再重復,下面就隨便說說自己的情況了~ Part Two /為什么復旦?/ 去年這個時候還在選院校中糾結不定,作為北方人,自己一開始并沒有考慮南方的院校,內心深處有一個原因竟然是:南方冬天沒暖氣…… (???……) 但是對于家長建議的北京的幾所高校,我也始終沒有那種“我想考”的感覺,心煩意亂的我決定不要想了干脆出去旅游…… 也就是在這旅途中,我被同行的南航的學長和復旦的學姐醍醐灌頂,意識到自己不考南方院校的理由是多么的…嗯…年幼無知且沒有分量…… 之后我開始重新審視掃描南方院校,就是覺得復旦有一種奇妙的吸引力——從“有點想考這個”到“不行,就考這個了,別的沒有感覺”的心理過程迅速且微妙,到最后完全定下,“就要復旦別的都不行”已經變成是一種神奇的“執念”在引導著我……仿佛是復旦在冥冥之中選擇了我,也終究慶幸自己選擇了復旦……所以一定就聽從內心的聲音吧……內心沒聲音?……那可以試著使用排除法…… Part Three /開始進入復習狀態前的一些準備工作……/ 首先,意識是具有能動性的。 真的想要一個東西的話,你一定會全力以赴想方設法的去得到它的。 從決定開始到最后,一定要找到你的 信 念 支 撐 。 在接下來漫長而艱難的復習中還要不斷為你的信念注入新鮮的活力,如果信仰滅了,為之奮斗的身心也就垮了。 其次,自我剖析。 此枚士多啤梨最大的弱點:心態極不穩定,情緒化嚴重,多愁善感……(一只典型巨蟹座,沒有此類心態情緒問題的盆友請直接跳過本段) 深知這樣的性格缺陷一定會像不定時炸彈一樣轟炸復習戰場,所以先將未來大半年中可能出現的導火索逐一列出并貼上“+可控”、“—可控”的標簽(比如人際關系中的戀愛關系,舍友關系等……有類似困擾的盆友請不要害羞的來咨詢……),然后思考可控的事件如何避免? 不可控的事件如何將影響降到最低? 想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之后就是不斷的心理暗示了,時刻告訴自己要以大局為重,抓住事務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它事情暫且不要追究。自我情緒管理的課程,大概貫穿了我考研復習的始終……所以說考研的過程不只是知識的積累和學習的過程,同時對自己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歷練。 然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類是伴隨著對工具的使用、制作和掌握而逐漸進化的……考研過程,同樣需要優秀的工具來輔助。 手機(及一系列功能類似的數碼產品),作為一個強大的工具,其蘊含的毀滅性同樣也超出你的控制與想象。(什么年代了還像高中班主任一樣強調手機?Hhhhhh 但是事實證明,考研過程中,to be or not to be,mobile phone is a question.) 所以在這里要先強調一下手機與自制力的問題(自制力完全OK手機不是問題的盆友請直接跳過本段)。 自己與手機的相處之道大概如此:在進入正式復習狀態前,曾考慮直接把手機放在宿舍不隨身攜帶,但是這樣一來實在是浪費了這一寶貴資源:不帶手機導致信息閉塞,一些重要事件無法第一時間得知;遇到問題不能立刻百度;處于失聯狀態也會給他人帶來不便…… 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帶著手機,在保持著它原始的通訊功能的基礎上,我對手機功能進行了一些小改造,使其完全淪為我輔助考研的工具而非娛樂設備……具體操作如下: 一、卸載: 1,強力卸載淘寶, 2,強力卸載抖音, 3,強力卸載美拍, 4,強力卸載任何帶美顏功能的相機APP 5,強力卸載王者榮耀(自制力OK的當我沒說完全可以留下來勞逸結合…) 6,強力卸載……(任何你覺得可能會過度占用你寶貴時間的app) 二、對于幸存下來的其他App: 1,微信開小號,無添加任何好友(家長、研友除外),僅僅關注各路考研公眾號! 時不時的用從家長那里搜刮的微信紅包買些水果和甜品…… 微信大號使用平板登錄并關閉朋友圈功能,平板一直放在宿舍并不隨身攜帶,僅在每晚睡前查看是否有重要消息。 (在這之前已在朋友圈公布了相關事宜:有事請leave a message) 2, 微博開小號,僅僅關注各大主流媒體、心靈雞湯和各個考研大V! 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思想聚焦、考研政治,考研英語等等等等, 每次刷完都感覺自己一身正氣,愛黨愛國愛人民,靈魂也得到升華…… 微博大號封殺一年,畢竟所關注的盡是些美妝博主和香噴噴的小烤雞之類… 3, QQ。關閉消息提示,僅保留有價值的QQ考研群,并偶爾參與到群內考研生活的討論與咨詢。 4,支付寶。嗯,錢包還是要帶著。 5,考研幫、瀏覽器、百度云、詞典等工具類APP充分發揮它應有的功能即可。 以上操作似乎有些非人哉,但自己還是覺得樂在其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習慣,自己覺得開心有用就好,所以如果有跟我類似的盆友不妨嘗試一下類似的方法。 三、強力推薦:
改造手機的過程中有個看似不起眼的功能是我特別要推薦使用的: 鬧鐘! 如何用? 考研的復習不像高考復習,沒有老師,沒有上課鈴聲,沒有課間休息,沒有課程表……很多時候可能會太過專注于一個科目,于是留給其他科目的時間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如何分配時間? 如何恰當地進行復習科目之間的切換?…… 其實手機鬧鐘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除了叫你起床,還能叫你吃飯,叫你下課,叫你睡覺,叫你從學文學切換到學語言…… 我的做法是:跟據自己的時間計劃表設置“任務切換”的鬧鐘(無鈴聲,僅震動!)。每個任務切換點設置一個鬧鐘,給每一個科目的學習以及吃飯和休息都分配好應有的時間,并嚴格按照時間表執行。比如:早上6點起床吃過早飯后直到8點是我的英語學習時間,之后的任務是現代漢語,我就會在7點50設置一個名為“現代漢語”的鬧鐘,給自己5~10分鐘的緩沖和調整時間,然后開始下一任務。 其實每天上午也最多只有5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可以設置2~3個任務的切換。 關于一日三餐,我的建議是可以適當選擇避開學弟學妹下課的高峰期,減少排隊時間。 呃,感覺好像個神經病…… 不過,自己開心就好啦~ Part Four / 計劃!計劃!計劃! / 計劃的重要性大概不用我過多強調。在我復習的過程中,一直保持著階段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每日計劃、甚至精確到時間點的計劃。(詳見群相冊)因為計劃不可能是一成不變,每個時間段都要對你這段時間以來的學習、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總結,好在下一階段有所調整。有了計劃就有了明確的任務和明確的奮斗目標,而不至于突然在哪個環節停下來不知所措。(是的,考研會讓腦子變的很不清楚,一秒就忘事的情況已經在我身上發生了太多次……) 要看的書太多,要做的題太多,要做的筆記太多,要背的東西太多。所以首先要把握大局,所有應該要完成的任務自己應該做到心中有數。時間就只有那么多,你得把它切成一塊又一塊,一塊里再分成好多碎片,然后根據輕重緩急把任務安到這些碎片里去,完美的結局正是由這些承載著你的努力的碎片拼湊出來的,假使某個環節的碎片缺了太多,或者內容空泛,那么最后的結果肯定會有瑕疵。 如何計劃,因人而異,20多歲的人了都應該會做自己的計劃吧,我要強調的是,大家的計劃要保持更新,如果發現效果不對要及時調整,回顧和總結很重要! Part Five /關于學習之余的生活/ 考研也沒有那么可怕,還不至于把我們享受生活的權利給剝奪了。在這種埋頭努力的日子里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在飲食上學姐建議大家一定走起養生路線,并時刻注意向那些老生常談的養生食譜靠攏……多吃水果蔬菜提高免疫力,對于辛辣油膩的東西最好少吃或不吃。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出現任何不適的苗頭一定要立即解決,否則一定會耽誤正常的學習節奏,當然最好是不要出現問題。 在勞逸結合方面,我應該算是整個考研教室的典范了。作為一位資深街舞少女(……),從6月到11月,我一直保持著一周兩次的舞蹈訓練,雖然相比平常而言運動量已經是大大減少,但在這種一周有7天都得坐在書桌前一動不動的特殊時期里也算是很奢侈了,并且每次2小時的深度運動足夠讓我從壓抑的復習中暫時徹底擺脫,再回到座位學習時便是神清氣爽了。 所以我是希望健健身、去操場跑跑步、打打籃球之類的項目,能夠被列入到你的計劃當中。高負荷狀態下,你的身心需要有放松的時刻。 有條件的小仙女們還可以適當補充營養品,維生素群、膠原蛋白、藍莓護眼片、鈣鐵鋅硒之類的……這些東西整個考研過程我都一直在吃,大概也算是起點作用吧,加上跳舞一直沒斷,整個考研過程中都沒有生過病,而我身邊的一些一直埋頭苦戰不注意休息和運動的研友,在中后期三三兩兩的開始了感冒發燒打噴嚏…… Part six /一些教訓/ 下面想分別講一下我關于專業課、政治和英語的心得和“教訓”: A、關于政治 因為高中時讀的理科,政治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尤其是哲學部分,算是有點擔心,就報了班。 現在看來感覺這個班報的用處也不大……后期還是copy了研友導航考研的講義在背。 所以真的,政治跟著肖大大的節奏就好了。 前期有點疏忽,節奏慢一拍,1000題一遍還沒刷完,大家就開始做真題了,等我剛開始做真題,肖八就上市了,后來肖四任四蔣五之類的模擬卷滿天飛的時候,我終于開始做肖八了…… 因為前期的疏忽,在選擇題根本沒有掌握好的情況下就去沒頭沒腦的做模擬題,導致50分的選擇題一直在24分徘徊……到12月中旬時候心態幾近崩潰覺得政治要過不了線了,糟糕的心理狀態甚至影響到了專業課的復習。 后來壓力大到每天都是就著眼淚背肖四……慘痛的回憶。 所以一定不要像我,1000題一定要早刷,選擇題尤其是多選擇題應是政治復習的重點,在11月之前務必扎實掌握,然后才能從容應對12月模擬題的風暴來襲。 B、關于英語 我英語底子還算可以,沒有報班,僅有的單詞書(何凱文1575)還是報政治輔導班送的,同時還贈送了《長難句解析》(何凱文),加上自己購買的一本《考研英語160篇》(張國靜),這些是我除了張劍黃皮書真題解析之外所有的英復習資料了。后來覺得真題的閱讀理解大概不夠又買了一本張劍的閱讀理解150篇,做了2篇就擱置了——跟真題還是差太遠。所以對于閱讀理解的練習,05到18年的真題真的完全夠了。 做完一遍就OK嗎?No No No,如果想要英語80+,請務必把真題刷5遍! 我大概就是因為少刷了一遍,所以考砸了吧。(開頭提到的英語的傷痛:平常做真題時新題型都能沒有什么難度的拿到8-10分,即使是第一遍做也不至于只得0分,然而真是讓18年的英語排序題擺了一道。一開始按著文章里“很顯眼”的時間軸很快的就排好了順序,后來快要交卷時意識到問題應該并沒有這么簡單,等到發現真的不對時距離收卷僅有5分鐘……關系到10分啊,排序題一步選錯滿盤皆輸,然后整個人慌不擇路,在根本沒整明白的情況下,把所有答案打亂重涂……這一危險舉動最終導致10分的完全丟失,最后距離目標成績80+果真差了10分——終以72分的結局慘淡收場) 我在刷第三、四遍的時候,每一年真題的模擬成績已經能達到80+,但是第5遍沒有來得及開始,大概是我真題開始的太晚了,也或許平常給英語的時間太少,9月下旬開始做真題的我,只能勉強刷4遍,所以建議大家8月份(或許更早)就可以開始做且只做真題。 可能有人會問,真題刷兩三遍答案不都背下來了嗎? 事實是第三遍的時候你在第一遍時候錯的題還是會錯,同樣的錯誤你可能一直會犯。 為什么刷那么多遍,是為了讓你越來越熟悉英語閱讀長難句的“套路”,量變引起質變,到了第4遍你再閱讀一篇文章時,你讀到的將不再是“長難句”,而是一眼就能看出的“主干和附加成分”,到這個時候,你的閱讀能力和速度就應該有了質的飛躍,大概到了第5遍,做閱讀就能變成一種享受了吧…… 我在四、五月份的時候主要是用1575排查單詞,用長難句找找語感,七月開始一直到十一月一直保持著英語文章的晨讀(晨讀同時理解長難句和識記單詞),九月才開始進入真題的使用(事實證明真的有點晚了,也許7、8月就該開始了吧) C 、關于專業課(705+807) 這是個大工程,之后會在我另一篇經驗貼中作重點講述,這里不做贅述。 說到教訓這里要強調一點就是,復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不管是專業知識上的還是生活上的)一定要在當下!馬上!立刻!解決,千萬不要存有“哎呀先放著吧,回頭再看”的心態以及“算了不看了,估計考不到”的僥幸心理。 事實證明你放下的都是重要的,回頭再看已來不及;你不看的都是會考的,考到的時候真的不會。 我,一個新鮮的例子。復習現漢過程中關于【疑問句的類型】的部分,我個人有點分不清是非問和正反問,看了例句還好,再出現個新句子我就一定會懵……不明白為啥當時的腦子就是理解不了那個邏輯,然后……我就放著了……慶幸啊!初試果真沒考啊! 然后復試就被問到了……(整個人石化━━∑( ̄□ ̄*|||━━) 面試我的語法老師正巧出的就是關于疑問句類型的題目: “你究竟知道她是誰嗎?”,這句話能不能說?為什么?結論是? ……整個面試過程猶如災難…… 出考場覺得大概一切完蛋了吧?腸子都悔青了……你放過的知識是不會放過你的! 還好知道這句話不能說,最后大概因為立場是對的被老師原諒了罷…… 所以一定要告訴拖延癥患者們的是: 遇到任何問題請一定要在當下!馬上!立刻!解決! 遇到任何問題請一定要在當下!馬上!立刻!解決! 遇到任何問題請一定要在當下!馬上!立刻!解決! 前期做的工作越多,后期的困難越少,如果把所有難題都攢起來想著以后再解決,那到后來就完全抓瞎。 復習過程中有很多關于經驗的想法和小細節,現在再回憶竟想不起許多來了。再加上最近事務繁忙,一篇下來好像也沒太說什么重點……應該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說,等我忙完論文再來補充吧…… 感謝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