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紀念我的考研二戰。
故事很長,但回想起來也是一轉眼的事情。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自己能夠記住自己是怎么過來的,要時刻告訴自己,要繼續堅持和加油。也希望能夠對準備二戰或者搖擺不定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議。
在此之前 先來說說自己的情況 ▼ 個人介紹
本科就讀新聞學專業,畢業于廣東某二本,拿過國家獎學金,系學校優秀畢業生和優秀畢業論文獲得者。
17年考研,報考廈門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總分346,沒過國家線,一專業課沒過線。唯一比較好是英語一考了79。
18年考研,報考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總分381,政治84,英語一79,專業課分別是111和107。初試第8,復試第2,總分第3,傳播學專業第1。
初試成績出來后 焦慮過度患上“斑禿癥”
2017年2月15日是我出成績的日子。凌晨1點52分,我在朋友圈寫到:最滿意的還是英語,和目標差了1分。其實考完英語,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做完才發覺自己小作文審題錯誤。最高不超過5分。記得最后一晚的時候,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說句謝謝,因為它成為了我大學四年最美麗的天空!得不到的,都會成為我前行的動力。
盡管,我是這樣“樂觀”看待結果的。但是我比想象中要更加難過。剛出來結果的那幾天,我房間門都沒有出。具體我在做什么已經不記得了,大概是吃飽了睡,睡飽了玩手機,周而復始。
過了5天,我意識到,這樣下去是不行的,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做。于是我在朋友圈寫到:“嗯,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之后的不久,我一邊開始找實習,一邊開始準備廣州公務員考試。公務員考試成績還可以,但是沒有進入面試環節。再后來,就進入了現在的公司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我的后腦勺有一小塊地方頭發脫光了。一開始沒有注意到,只是奶奶提了一下,你后面的頭發怎么了?我還以為是我睡覺弄的。但是后來,我發現脫發的范圍越來越大,差不多雞蛋大小。我開始慌了,于是趕緊去看醫生。
去到醫院,醫生看到我的情況,就直接說,年輕人不要太晚睡,要注意休息!“啊?這有什么關系嗎?”我在心里想。醫生說,這個是斑禿,就是民間說的“鬼剃頭”!沒什么的,主要你休息好了,精神壓力不要太大,慢慢就會好的了。
最后醫生給我開了藥膏,叫我可以用姜汁摩擦,刺激一下可能會更快好。直到11月份,我才開始結束去哪里都要帶帽子的生活。平時生活還好,最怕就是起理發店理發,每次發型師都會問我,你頭發怎么了?有一些年長些的師傅,就會叫我不要太擔心,很多人都會有的,一般2,3個月就沒事的了。我很感謝這個師傅,所以之后去理發,我都會去他這一家。
回想起開始那段時候,畢業論文,實習,找工作如同洪水猛獸般涌過來,真的快把我淹沒了。工作下班時間經常不定時,很多時候,回到家都9點多了。說真的,真的不想開電腦寫論文。只能是先睡一會兒,再起來洗澡,精神一下,再熬到2點趕論文。
那個時候,能夠給我慰藉的,可能就是桌上那盞臺燈了。
內心糾結 是繼續工作還是二戰?
5月份,回去學校畢業答辯,拍畢業照,參加畢業典禮。我的大學生活就這樣結束了。結束之后,我就再次回到工作崗位上。
說實在話,在工作上,我自己覺得收獲很大,在這里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盡管有時候上下班時間真的不規律,但是對于我一個剛出來社會工作的人來說,是我喜愛的行業,自己也在逐漸成長。這就足夠了。
與此同時,身邊很多朋友的錄取結果出來了。心里真的很為他們感覺到開心,畢竟大家一起復習,所有的付出都是看在眼里的。那個時候,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并@了他們。我說:很多小伙伴的錄取結果已經出來了,真的為他們感覺到開心。而自己也在公司工作半年了。大家都要加油!
他們在評論回復我:一起加油!一時間情緒有點激動,忍不住鼻酸了一下。是真的為他們感到開心,以前一起奮斗是多美好的一件事。
也是他們的鼓勵,讓我開始思考,我要不要再考一次?我當時面臨的問題是,如果我辭職離開,就意味著我之前在工作上的付出,可能會化為泡沫,以后要重新開始。如果我不再來一次,我真的不甘心。當年高考沒有復讀,一直是我的遺憾。所以,我真的要再博一次!即便是失敗了,起碼我真的不會后悔。
如果我要再考一次,還是廈大傳播學嗎?說實在話,我很猶豫。但是出事成績出來之后,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是這樣的成績,預想中最差的結果是能夠過國家線。因為我每門專業課都做了框架圖,做了好幾本筆記。政治不僅刷了1000題,還刷了1500,還整理政治經濟學的框架圖。這一切努力在成績面前變得一文不值。
而且我是二本院校,直接報考985是不是太“不自量力”了?身邊其實也有不少的質疑聲音。在一戰之前,我是不會動搖的,因為我覺得我要去嘗試!但是在赤果果的慘淡的面前,我不得不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過了很久,我才發了郵件問一些老師的建議。我在郵件中首先就和他們說了抱歉。一來是覺得成績太差了,都不好意思開口。二來是覺得不管成績怎么樣都應該和老師說一下,他們平時都很關心和鼓勵我。
隨后我把自己的一戰的分數,自己對成績的分析和想法在郵件上和老師溝通。有些老師建議我“曲線救國”,先試試難度沒那么難的。也有老師建議我“再來一次,相信你的能力”。不管是什么建議,我都感受到了老師滿滿的愛意。
我原本考慮報考華南理工大學,畢竟是985,雖然新傳專業知名度低了一點。但是我發現,如果我換一個學校,意味著我一戰專業課的復習幾乎是一無是處,因為參考書目相差有點大。并且專業課復習前期的信息收集,真題風格,復習筆記等都需要重新開始。對于我來說,時間不足,這樣做很冒險。再三考慮之后,我就告訴自己:還是那個路口那條街吧!
實在是不甘心 請假2個月專心備考
正式決定二戰是在10月初。雖然說在去年的總結中就說好了,考不上就二戰,但回歸到現實,卻不得不考慮更多的因素。但是,我不想對自己說謊。四年前的高考,我沒有選擇復讀,是我一直介懷的點。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我這次有了自己的選擇權。我要兌現自己的承諾。
正式提出請假兩個月的時候,是在10月底。原本最好了如果不能請假就只能辭職的準備,但比預想中要容易得多。
“發生了什么事?那么長時間?” “我……我想準備研究生考試”。心里有點膽怯,其實。 “這樣?如果考上了,就不能在這里工作了,還是?”心里估計是覺得我考在職的。 “不是,明年2,3月份才出成績。筆試過了,還要面試,最終錄取可能要在7月才知道結果,9月份才正式開學”。我似乎做好了準備。 “這樣,那行。什么時候開始請?”,他遲疑了一下。 “那就明天開始吧?我覺得”,得知順利批準,心里有點小驚喜。 “本周結束吧,有些事情跟進一下”。最后拍板。 “好。那我先出去”。
原本以為是一個漫長的“談判”過程,最后變成了幾段簡單的對話,簡單粗暴就結束了,著實讓我驚訝。雖然這幾段話很簡單,但是,對我來說,意義就非一般了。
那一周結束后,我就開始了自己的復習生活。每天起床,看書,睡覺。一開始壓力也很大。專業課有9本書,而且根據去年的情況,今年需要多準備一些課外拓展的內容。政治也是一個大塊頭,十九大報告隨便一句話拿出來都能考。英語相對來說好點,但是也需要重新系統復習。
整一個復習過程是痛苦和漫長的,感覺自己得了一種慢性病,吃再多的藥也不能馬上好轉,只能一邊吃藥,一邊拖著,一邊等著它好轉。總體上是按照自己的復習計劃進行,最后的完成度在90%左右。到了后來那個階段,實在是太多資料了,只能部分舍棄了。現在想起來,算是一個比較明智的做法。
復習中有一個小插曲,就是選擇的華農考點在確認前是需要在網頁上繳費,然后在招生辦網頁確定現場預約時間的。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過了繳費的日期。幸好出了一個再次繳費的通告。之后順利通過現場確認。也算得上是一波三折,差一點就沒有報名成功。之后,我沒事就刷官網,生怕錯過重要的通知。
22號早上,我還在做英語模擬題。午飯過后才開始收拾東西,為了方便,我把衣物和資料全部塞進行李箱,帶個背包就去坐車了。辦理好入住手續,就直接本著華農考場過去了。
從地鐵站出來,按照現場的圖標走,大概13分鐘就找到了考場。很多人已經到了現場,座位表前也擠滿了人。我提前在網上查到了具體考場和座位號,直接找到示意圖,確定了位置后就徑直走向麥當勞。
可能是習慣了,有時候就是喜歡吃麥當勞。我拿著平板在看政治模擬題,看著窗外人來人往的身影,突然想起22那天是冬至。對著櫥窗,我拍了一張照,發了朋友圈“冬至快樂”,地點是“華南農業大學”。
考試那兩天,可以說是我長那么多以來,考試最淡定的一次。倒不是因為有所謂的自信,而是覺得:“嗯,該來的總會來”。雖然心里很淡定,但還是會爭分奪秒地看書。
考試過程的細枝末節也還歷歷在目,不過不想累述。記錄一下看到專業課試卷時候的心理過程吧。從老師手中接過信封那一刻,心里就覺得不妙,怎么那么厚?去年就一張紙,而且只有一面。我打開之后,有點小崩潰。老師看到我很抓狂,笑了一下。
原以為早上的科目內容多一點,下午就少一點,殊不知信封更加厚。看總體瀏覽了一遍試卷,我舉手問老師那多一張答題卡。因為早上不夠時間,最后還要問拿答題卡,就更加倉促了。老師見我一開始就拿多一張,叫我遲點再拿吧。我一臉認真地說,真的不夠時間,現在拿吧。說出這句話,我感覺周邊的考生都望著我。蜜汁尷尬……
考試結束之后,沒有如釋重負的感覺。出到校門口,叫人幫忙拍了張照片,當做紀念。隨后就坐地鐵回去酒店拿行李,接著給家人打了個電話,說“結束了,現在準備坐車回家”。這邊的傍晚,要比想象中的要溫暖些。
在車上,突然想起2016年12月23日,只對自己可見的一條動態(下圖)。其實挺感慨的,就這樣就過了一年了。二戰這件事放在了年度事件的第一位,是因為我自己真的堅持下來了,沒有因為眼前的困難而選擇了放棄。我自己認為自己兌現了承諾,認為交了一份自己滿意的答卷,哪怕是已經預料到結果有點慘不忍睹。
回來后的第二天,圣誕節,就出去買了杯最愛的己茶,然后安靜地度過了節日。圣誕節第二天,就回去工作了。新的辦公桌,又是一個新起點。
初試成績很驚喜 二戰廈大如愿以償終錄取
今年出成績時間比較早,還沒過年就大張旗鼓了。當時的段子就是:不會讓考研的好好過年。當天10點多,在上班路上,我打開了查成績的頁面,卻發現沒有廈門大學這個選項。到了11點多,再次打開還是不行。后來我就所幸不看了。到了中午吃飯等上菜的空隙,我才想起去查成績。
很熟練地輸入名字,身份證號,選擇好福建省,廈門大學。點了確認之后,我第一意識是把手機拉遠,生怕看到結果是心碎一地。
381。嗯,考了381。還行吧。啊?381!真的嗎?又看了一遍!確認之后,我當場就激動得開始手舞足蹈。幸好同行的小伙伴及時制止了。
原諒我說得有點隱晦,畢竟不是最終的錄取結果,僅僅是初試成績而已。
得知成績的我,第一時間去做的,不是告訴身邊的朋友,而是第一時間去和幫助我的學長報喜!“學長,成績出來了!381”,“學碩專碩?”“學碩”“很棒!好好準備復試!”
發了朋友圈之后,知道內情的小伙伴私聊我:我也好激動!!!恭喜你啊!!!還有一個小伙伴,問了我情況,告訴我我這個分數靠前,希望很大!還給我發截圖。
由于我們學校不提供排名,所以參加了一個機構組織的排名活動。我看了一下,目測是排在第5。后來等復試名單下來,才確定是并列第8!說實在的,這個分數真的超出了自己的預期。前些天還在微博上說:“這一次估計只能拿到雙70,雙100的分數了”。結果比預期多了20分。專業課和自己預計差不多,只是公共課,尤其是政治考了84,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反而英語有點失落,我感覺能夠上80的,結果差1分。
那個時候工作還挺忙,過了2天才在微博上感慨了一下,并且@了真的要感謝的人。從那個時候開始到確定復試時間,一直在平時上班,或者是抽空帶耳機一邊寫稿一邊聽網課。晚上下班后,只能是看書做筆記到2點。畢竟對于我來說,這次機會真的太難得了。
終于知道了初試排名和復試時間,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卻在這里出現了小插曲。一個是今年的學碩壓力很大,16進10,分數很接近,復試后,排名隨時會發生巨大變化。二來是今年的準備政審表居然換了表格!我又得重新跑一次人社局,又要面對一次不太愉快的經歷。最后,今年錄取居然規定了每個專業的名額,可能會學碩內部調劑。最可怕的是,并不會分專業招生,總成績必須是要前10才能有錄取的機會。
結合自己的情況,本科相對較差,專業課考得不好。看了一下名單,都是120多的。真的非常心虛。所以在復試面前,我就拜托老師,汕頭大學和廣州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的同學幫我留意下調劑機會。
之后請了一周假,獨自一人踏上了去廈門的行程。復試的時候,由于我被安排在17號復試,專業課面試和英語面試是同步進行的,一頭一尾進行。也就是意味著,我有可能專業課面試和英語面試的時間撞在一起。事實證明,的確是撞了。候考室的學姐叫我準備專業課面試的時候,沒過多久,又叫我準備英語面試了。幸好熱心地學姐后來幫我調整了一下順序。
在進行專業課復試的時候,我太緊張了,導致原本要帶進去的簡歷漏在了候考室,沒辦法,在選了專業課面試的題目之后,我一邊在腦海中思考怎么回答,一邊跑下樓去拉簡歷。現在想起來,自己也是蠻拼的。在專業課面試的時候,我一開始真的太緊張了,有點呼吸加速。幸好是后來慢慢平靜了下來,但是從老師的表情來看,感覺不是很好。
由于我在簡歷上寫了工作經歷--“好幾條推送突破5w的閱讀量”等信息,考官就問我,你怎么看待這個閱讀量的問題,是不是一個有效的指標。聽到題目是開心的,因為我之前的確準備了類似的。但是我卻覺得回答得不好。原本廈門日報制作的《正港之味》的數據是一個很貼近的案例,但是我想到了,卻沒有說出來。
“叮叮叮……”,考官設置的鬧鐘響起 。“好,時間剛剛好,可以了!”結束得有點快,我一時還沒反應過來,隨后說了一句“謝謝老師”,就離開了。
回到候考室,學姐馬上叫我準備英語面試。沒辦法,我只能又出去英語面試考場門外,抽了一套題在準備。考場隔壁一個老師開門出來了,聽到開門聲,我馬上站了起來,我以為要到我去面試了,當時真的還在氣喘。
總體下來,我覺得英語面試是最順利的。可能是因為這個題目我比較熟悉,之前做過一些準備。但是我沒想到的時候,老師居然問了我兩個問題,內容有點多。當時我心想,是不是我做錯了什么?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繼續。
整一場下來,我用了蹩腳的英語和老師互動,把小程序的英文直接說成xiaochengxu。我也是蠻佩服自己能夠說出來的。重點是老師在問第三個問題的時候,居然也是用這個表述。我當時有點哭笑不得。
早上面試完畢,剛下過雨,整個廈大都是灰蒙蒙地一片。在靠近沙灘的那邊,叫做是“白城”,看到被煙霧籠罩的場景,我才發現這里為什么叫做白城。
乘著中午的空隙,我去廈大醫院取了體檢報告。不幸的是,我坐公交坐過站了,下車的時候下雨了,我又沒帶傘。只能是戴上外套的帽子在風雨中趕路。
下午是筆試,看到題目其實就有點蒙了。因為和我早上做的專業課面試題目有點類似。當時在想,如果是按照早上的角度寫,會不會很低分?后來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大方向一樣,具體表述不一樣。
就只有一道題,1000字左右,3點鐘的考試,我4點30才交卷。看著周邊的考生陸陸續續交卷了,心里真的很著急。生怕自己寫得不好,做得不好。
整一個復試結束,我感覺自己身體被掏空。一來是,這幾天都在奔波,身體有點吃不消。二來是對自己的復試成績充滿了擔憂。
所以原本是周五回家的計劃,改成了周六。在周五那天,我去了鐵路文化公園,去了第一碼頭,去了胡里山炮臺,去了白城沙灘,看著夕陽西下。因為我感覺,我以后可能沒有機會再來這里了。
2018年3月21日早上回到公司,剛換了電腦,還在整理桌面上的文件和下載可能用到的文件。隨后很隨意打開了官網,看看錄取名單出來沒。原本是不抱希望的,但是我打開網頁的時候居然已經公布了。
我小心翼翼地看,生怕錯過了一個字。在名單的中間,我終于看到了我的名字。因為廈大往年有將未錄取的同學的復試成績也貼出來的傳統,我就一再確認是不是在錄取名單上。
隨后,我發給了我的好同學,問他,幫我確認一下,我是不是錄取了。他說,是的!我當時一下子是愣住了。我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直在問,是真的嗎?我真的被錄取了嗎?
在確定之后,我第一時間給家里人打電話。不知道是不是說好了,一開始全部都沒有接。后來奶奶大會給我了,聽到奶奶的聲音,我真的忍不住哭了。我帶著哭腔和她說,我錄取了。真的錄取了!之后的內容,我已經不記得了。隨后,我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一直關心我的老師,小伙伴們。
結束電話之后,我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回到辦公室。但是我實在是太激動,居然跑進去廁所自己哭了起來。公司那層樓的廁所沒有燈,我越想哭得就越厲害,生怕別人聽見我啜泣的聲音,我努力抱緊自己顫抖的身體。
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5分鐘吧。哭完就洗把臉,又繼續自己的工作。
感恩一路上的陪伴 說實話,我只想成為自己的偶像
原諒我最后才說感謝。其實,感覺這一年,自己是一個幸運兒。一路上都有很多人幫助我,很感激。原本想列一下要感謝的人,但是我害怕會遺漏。因為這一路上,除了鼓勵,我收獲最多的就是感恩了。
真的,謝謝你們!我不會說,考研二戰是我一個人的勝利,我認為是你們在背后鼓勵支持我的集體榮譽。
擬錄取結果出來之后,我很淡定發了一條朋友圈:5年了,終于等到你。大概把24年的運氣都花光了。從現在開始要好好攢運氣!今天這條朋友圈(致我的廈門大學,配圖文字)
得知結果之后,很多人說:不知道為什么有點想哭。還有人說,我將是學學習學妹的考研偶像。首先,很感謝大家對我的肯定。但是,我不想成為別人的偶像,因為我只想成為自己的偶像。
成為別人的偶像或許很容易,二戰考研成功,拿國獎。但是成為自己的偶像,就要做到,自己要不斷反思,不斷進步,超越曾經的那個自己。
謝謝各位看到這里的朋友。
我的故事講完了,來點干貨吧!
二戰的小感想
1,如果真的想要考985和211,那就勇敢去!越是好的大學,考試就越公平!
2,工作永遠都會有的,但是考研是越早越好。 3,前途是自己的,選擇也只能是自己做的,沒有人能夠幫助到你。 4,初試成績靠后不怕,復試逆襲是常見的事! 5,如果你愿意聽更多故事可以關注或者*。
寫在最后:
最近有人問我:二戰是什么感受。我想都沒想,直接說:累。
從做決定的那天開始,就必須要面對很多問題。曾經無數次打消二戰的念頭,安慰自己現在還不錯。但這個念頭又無數次冒出來,讓你無法回避。
和很多人相比,我是幸運的,我的付出得到了一定的回報。但也目睹了很多人黯然退場。最近不少人問我要不要二戰,要怎么復習……
我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后來想了一下,才說:這本來就是一個選擇,無關對錯,無關好壞。“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說實在,那種彷徨不定,那種恐懼不堪,那種忐忑糾結,再多的文字和表達都是蒼白。故事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所以很多人問我,我都會老老實實說,很累。但我會鼓勵他們去做想做的事情。因為我懂這種感受,也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他們。
有些人說我那么好。但我知道,我只是不想他們再走我的老路,再走更多的彎路。盡我能力去幫助別人,我想,是我能做的。
可怕的不是二戰!而是還沒開始,你已經認輸!
|